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每一次上学都是拿生命在冒险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翻山涉水上学路》这部纪录片,由德国Maximus团队历时5年拍摄,记录了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蒙古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墨西哥、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秘鲁等国家的孩子们为了求学而每天与危险打交道的故事。2018年,央视引进翻译版。
  晨阳小编:上学这件在大家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在这部纪录片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和经历。你绝对想不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危险的上学路——在肯尼亚,上学需穿越大草原,随时会遇见那些凶狠的动物,而且要忍受饥饿;在尼泊尔,学生们坐在高空铁索缆车中,穿越在高山流水间;在西伯利亚,孩子们住在世界最冷的地方,气温超过零下50摄氏度甚至零下70摄氏度;在秘鲁,生活在水上的孩子,上学需要在辽阔的湖面穿行数小时。每一集视频中的孩子们,在上学路上与大自然勇敢做斗争,只为去上学,只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去外边的世界看看……2013年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上映,至今豆瓣仍有9.6分。它用一个个孤独的镜头向我们诉说,在我们看不到的一些地方,一个孩子想要上学,就得走在需要用生命拼搏的求学路上。很多孩子看完再也不抱怨学习苦,甚至有些成年人看过之后感叹道:“如果当年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一定会成为学霸。”还有网友评价:“他们光是上学就用了全部力气,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努力?”今天,请随着小编的镜头,跨越国界踏上这些孩子的上学路。
  镜头聚焦
  镜头一 肯尼亚——最饥饿的上学路
  肯尼亚西南部马塞族村庄,是个远离城市的地方,这里只有大片大片的草原。也正是这样,孩子们的上学路漫长又危险:狡黠的鬣狗、凶狠的狮子、敏感的大象、暴怒的犀牛、潜伏的猎豹都是孩子们随时会遇到的“不速之客”。
  8岁的莫斯卡,凌晨4点起床,在家门口点燃篝火,防止野兽突袭羊圈。天快亮的时候,他会钻到家里母牛的身下猛嘬几口牛奶,当作早餐,然后去上学。由于家境困难,莫斯卡不能像寄宿生一样,在学校吃到午餐,早上的几口牛奶要支撑他一整天的能量。有时候,饥饿难耐的他会在上学途中采摘一点野果充饥。哪怕这种果子异常苦涩,但能提供一点点的能量也是好的。


  4岁的莱里昂卡成长在单亲家庭,为了上学,他必须徒步穿过草原,母亲很担忧孩子的安全,却也只能无奈地说,她把孩子的命运交给神灵照顾,剩下的自己无能为力。莱里昂卡每天的饮食,也只是一点茶和牛奶,很少能吃到肉类,4岁的他看起来很瘦弱。每天上学,他会跟村里其他孩子同行,学校没有饮用水,所以他们会在路上唯一的一个取水点尽量多喝一点水。回家后,他也不能像同龄人一样玩耍或者学习,而是必须要做农活、照顾家里的牛和羊。
  尽管生活艰辛,危险重重,孩子们还是勇敢地走在上学路上,因为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正如老师姆布吉·基莱雅所说:“他们必须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他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们上学,否则孩子们只能一辈子放牛,失去过上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镜头二 尼泊尔——最危险的上学路
  阿吉特生活在尼泊尔一个叫坎普的村子里,这里的孩子们上学需要先翻越高山,走到山脚下,之后还必须穿过60米宽的河面。由于河流上方并没有桥梁,孩子们只有一种过河的方法——利用悬挂在河流两岸钢索上的铁筐。
  村子里的孩子每天上学前都会在山脚下集合,他们时常会遇到的情况是:铁筐停留在河流的对岸。而孩子们够不到铁筐,就只能等待,等待对岸有人过来,有时候要等上3个小时,一直没人的话,他们就只能被迫回家。孩子们不愿意缺课,因为缺课就意味着被同学们落下。
  当铁筐回到孩子们这边时,考虑到铁筐的承重,孩子们必须分批过河,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坐在铁筐里面,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必须要站在钢索上推着铁筐前进。推铁筐是特别危险的事情,钢索因为时间太久,已经长满了锈迹,手跟钢索接触的话,会很容易被尖锐的锈迹划伤,而当地并没有破伤风疫苗,很多村民都曾因此而大病。但为了能够上学,孩子们别无选择。
  一批孩子过河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还要把铁筐推回到河对岸,去接另一些小孩子。
  这些钢索已经很松弛,没人知道何时会断裂。但是所有村民都知道,这条河上不可能修桥,在尼泊尔有一项明确制度:如果钢索断裂,有人因此丧命,政府才会关注,考虑修建桥梁。男孩阿吉特想当飞行员,但是他天真地说:如果能有一座桥,他愿意放弃自己当飞行员的梦想。
  过桥之后,孩子们还要经历其他考验,他们还要在公路上能够搭乘到便车,才能到达学校。有时候孩子们运气好,很快能遇到顺路的车,有时候孩子们运气差一些,等了很久都没有顺路的车,迟到是孩子们的家常便饭。每个孩子和父母都知道这条上学路的艰辛和危险,但这也是他们能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鏡头三 西伯利亚——最寒冷的上学路
  奥伊米亚康,位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点,冬季平均气温零下50℃,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70℃。只要气温不低于零下55℃,学校都是正常上课的。
  离学校近一些的孩子可以选择走路上学,不过往往一出家门,睫毛和头发上已经是满满的白霜了。离学校远一些的孩子,必须要乘坐校车上学,同样因为天气过于寒冷,校车即便安装空调也无法工作。而校车一旦抛锚,对孩子们来说也非常危险,因为车内温度很快会下降到零下50℃以下,孩子很容易会被冻坏。
  在这里,出门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可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们还是很珍惜上学的时间,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意缺课。因为他们知道,学习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有着让自己对抗严寒的力量。


  镜头四 秘鲁——最辛苦的上学路
  秘鲁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湖之一,海拔有3800多米。湖上有两所学校,附近的孩子们为了上学,必须要各自划船穿过整个湖泊。
  11岁的比达尔每天上学划的小船,是他自己用芦苇做成的,他不仅会制作芦苇船,还会捕鱼和抓鸟,非常能干。从他的家到学校单程路就需要划船2个小时,而这条路,从8岁开始他就一个人完成了。而9岁的姑娘马尼拉和妹妹,也正在准备上学,马尼拉是从5岁开始划船的,6岁就能划得很好了。她不仅能够带着妹妹上学,还能拐到别的人家,捎带上一个4岁的孩子,把那个孩子送到学校,再带着妹妹到自己的学校去。
  父母们都很担心孩子的安危,因为湖面看上去很平静,实际上却潜伏着很多危险。比如突然起风或者下雨,湖中潜伏的鳄鱼,对孩子们来说都很危险;还有现在湖面也出现了一些摩托艇之类的船只,如果孩子们不小心撞上的话,小船一定会沉下去。
  但是父母们也知道,如果不让孩子们上学,孩子们将会一辈子困在漂流岛,无法从事任何体面的工作,相比之下,危险的上学路,竟然显得异常珍贵。
  更多链接·中国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有个“悬崖村”。这里的孩子为了上学,从小就练就了翻山越岭、飞檐走壁的本领。2016年年底,政府投资6亿的2556级牢固结实的钢梯取代了藤梯。在政府的脱贫攻坚中,开通4G网、设立银行助农服务点、种植油橄榄和三七苗木、开发旅游业……如今的悬崖村,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其他文献
向著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阳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灼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太阳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期刊
【观点引路·传递温暖】Mary的记忆小熊让我们意识到,也许,最好的思念并不是痛彻心扉地哭泣,而是让亲人的爱能够延续,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我们的身边。难能可贵的是,Mary不仅治愈了母亲,还把这种爱延续到了陌生人的身边。这世间的悲喜或许并不相通,但好在只要我们紧紧拥抱,便可以成为一束光,温暖彼此。  【适用话题】亲情;爱心;感动;治愈;创意  (特约教师 王常伟)  失去爱自己的亲人,失去生命中最重
期刊
我年轻的时候买过一张全国地图,钉在墙上,把去过的地方自豪地标出来,还曾经盲目地发誓,要走遍全国每一个地方。当时尚没有出国的概念,没想过这辈子还有机会出国,所以没买世界地图。不到三十岁时,全国地图上的东南西北都被用红点标注了我的足迹,东在鸡嘴尖上乌苏里江;南是西沙群岛;西至喀什西面的红其拉甫山口;北到漠河。去过这些地方,就知祖国地大,风土人情迥异。  今天要想再去这几处,如不在乎钱的话,估计一周即可
期刊
作文君:这是知乎里这个热门问题的高赞回答。也许正在读杂志的你也觉得中国邮政比起其他快递服务没多大优势,也在心里问过这个问题,但是你知道答案吗?  文明始于邮路的开通,终于沟通的断绝。  2019年年初藏族地区下了一场暴雪,好多地方积雪比车轱辘还要深。我那几天刚好跑了一趟山南地区洛扎县,那条路本来就十分艰险,下了大雪格外嚇人,我战战兢兢地在盘山路上面磨蹭。盘山路下去又上来,一辆邮车刚好就横在路边,旁
期刊
人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好好读书?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不同的决定,因此这个问题其实不成其为问题。但是不同的人读书取得的成就不一样,有人归结为与开始好好读书的时间有关,于是便成了问题。  据《宋史》记载,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学习,“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苏洵读书起步较晚这一个案,成了一个典型,以至《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纵然如此,苏洵与
期刊
请允许我再反对一次“功夫在诗外”。如果你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你就得学会借鉴各个领域的东西,的确是“功夫在诗外”。但是人们经常滥用这句话,认为连学习都要讲“功夫在诗外”,这就完全错了。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功夫就在功夫上。  但“功夫在诗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人们几乎一听说就会立即接受这个理论。曾经有个物理学家转行做了神经学家,他做了个实验,发现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测验提高9
期刊
因父母在外地工作,我小时被寄养在祖父家。那是在一个静谧的小山村,那里有一个目光中总是含有微笑的老人,那是一份我记忆中最美的童年。  祖父幼年时曾被曾祖送到山门之中,出家为僧,直到曾祖离世后,方才由几个姑奶奶接回家中。虽然我从未与他仔细聊过,但是从祖父回家后仍然保持着以前养成的许多习惯来看,他对过去的生活并不抗拒。而且,因为长期的修身养性,祖父浑身散发出一种温和通透的感觉,似乎还比常人多了一些乐观和
期刊
适用话题 年度盘点;汉字;热点;标记;中国与世界  作文君:临近年底,各类盘点纷纷出炉。2019年12月2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详情请见本刊2020年第2期P67小语),2019年12月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9”年度各组前五位的候选字词也正式出炉!“爱”“稳”“5G”“硬核”等入选国内字词;“难”“霸”“巴黎圣母院”
期刊
1.“差强人意”错误用法  以“差强人意”表示让人不满意。  2019年11月,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负于叙利亚队。赛后,中国足协通过微博为中国男足的糟糕表现向球迷致歉:“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其中误将“差强人意”当作“让人不满意”用了。差(chā):略微;强:振奋。“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2.明星微博中的知识差错  把“人非圣贤,孰能
期刊
时事引读 >>  2019年10月27日,北京市评选出全国首批75名高级职称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其中15人获评正高级职称,60人获评副高级职称,获评者覆盖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网红”科普作家、科普研究学者等。12月25日,获评科学传播专业副高级职称的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高源在颁证仪式上说:“讲解员是最一线的科普人员,很多人对这个职业不了解,经常有人对我们说‘服务员,厕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