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等国内文献资料中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了解依达拉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对8645例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分析,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应用Meta分析来全面分析依达拉奉的安全性.结果 依达拉奉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肾功能异常及皮疹,不良反应(283例)占总例数(8645例)比例为3.27 % ;共纳入10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显示:依达拉奉+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OR=1.18,95 % CI 0.70-2.00,P=0.536)、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差异(OR=1.23,95 % CI 0.57-2.68,P=0.595)以及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差异(OR=1.65,95 % CI 0.57-4.79,P=0.353)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6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无力8 h"入院.2007年10月2日晚10时患者在看电视时突发呼之不应、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于3日晨2时送至我院就诊.发病前3 d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7.5℃,既往3年前有右胫骨下段骨折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体检: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
期刊
Dandy-Walker综合征(Dandy-Walker syndrome,DWS)又称为Dandy-Walker畸形(DWM),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该病在成年人发病率极低,而合并癫(癎)者更为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
期刊
磁共振成像(MRI)自应用于临床以来,使脑膜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大大提高,已成为诊断脑膜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脑膜强化最常见于感染性脑膜炎,临床上采取影像学检查结合脑脊液检查较易确诊.然而,多种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也可以致脑膜异常强化,同时脑脊液检查又缺乏特异性,使诊断较为困难[1-4].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3例非感染性异常脑膜强化患者的MRI表现,以协助其病因诊断。
期刊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肌电图与临床生理学组联合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拟定于2009年5月22—之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2009年全国神经肌肉病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大会以神经肌肉病为主要内容,主题为周围神经病。本次会议邀请吕传真、郭玉璞、崔丽英、贾建平、陈琳、唐北沙、蒲传强、樊东升、王玉平、焉传祝等神经肌肉及电生理专家进行讲课,内容新颖、广泛,涉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会议专门设
目的 探讨运动皮质电刺激电极植入术中利用多导硬脑膜外体感诱发电位定位大脑皮质躯体运动感觉功能区的方法 及意义.方法 对13例利用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治疗中枢性疼痛患者进行多导硬脑膜外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并对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脑诱发电位地形图处理分析.结果 11例患者记录到波幅较高的波形,精确判断出大脑皮质功能区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和中央沟的位置,2例波幅较低,效果欠佳.结论 多导硬脑膜外体感诱发电位可较准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2 d、精神行为异常1 d"于2008年3月31日入院.患者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前2 d感头痛、精神差,入院前1 d出现呆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日常工作,喃喃自语或沉默少语,有时惊叫.入院时体检:体温37.2 ℃,谵妄状态,躁动不安,间断出现错觉、幻觉,体检不合作,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避免后遗症。
期刊
观察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时脑组织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空间分布和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的表达变化特点,探讨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62例MS、NMO患者及21例对照者进行研究,患者组复发期进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MRI检查及寡克隆带测定,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血清及脑脊液BDNF、GDNF浓度.结果 MS、NMO患者复发期血清及脑脊液BDNF(μg
背景和目的:先前使用降纤酶安克洛酶(ancrod)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是连续几天给药,不同研究得出结果相互矛盾,但是都提示短期给药可能有效和安全.安克洛酶脑卒中研究计划是国际1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台湾联合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6 h内开始给药或安慰剂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入组标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6 h内接受治疗者,年龄≥18岁,无高血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