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洁净与危险》是玛丽·道格拉斯的代表作之一,书本围绕人性的概念以及污秽与传染的观念展开论述,从分类框架的角度解释了禁忌何以产生、何为污秽、如何处理污秽等问题,由此建立了规范的社会日常生活体系,给予我们洞察世界、认识人性和探讨人性的力量。本文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阅读《洁净与危险》这部作品,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对于书中阐述的人性概念界定进行了细致的揣摩和剖析,并将其结合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因为清洗污秽发生的种种恶劣事件,诸如种族清洗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最终对人性进行了探讨,并且认为人性应该是自由的,但是同时也是需要约束的。
关键词:《洁净与危险》;人性;思考;种族清洗
十九世纪后期人类学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它以人类社会强大的自我意识为服务对象,是社会分化的产物,也是理性化与科学主义二者结合的结果。《洁净与危险》这本书从序言就对人的观念进行了阐述与批判,特别是提出了西方普遍以理性化设定的“人的存在”,依然没有摆脱对于人性的割裂这一观点。
《洁净与危险》我们单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看出,“洁净”与“危险”是相互对立的两者,而玛丽·道格拉斯以这两个互相对立的词语命名她的书名,也表达了她的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我们对清洁和肮脏的东西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相信干净的东西是神圣的,可以更好的去享受,而肮脏的东西是危险的和低贱的,必须要远离和避免他们。但是对于我们为什么要接近干净的东西,而远离肮脏的东西这个问题,玛丽·道格拉斯对此给出了具体答案。她所追求的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不仅仅关注了人本身的思维特点以及观念结果,也关注了社会现实的结构。在阐述人类思维方式的思考、象征手法的运用的时候,吸收了结构人类学的营养;解释文化社会功能的时候,又受到普里查德学派的影响;思维功能作用的阐述,又回到了涂尔干的社会秩序理论众如寻找理论支撑点。玛丽·道格拉斯综合了好几个人的观点,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新思路与论点。玛丽·道格拉斯将大量零散的现象统一起来,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人性的本质。不得不说玛丽·道格拉斯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人性。
一、《洁净与危险》行文概览
人类行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是现代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这一问题出现,便意味着人们的道德体系面临崩溃,也表明了神圣的东西正在受到被亵渎的威胁,这是无法形容和无法理解的。对社会科学来说,试图在人类的发展实践中表现出真正的效果,作为事实上的社会道德来规范人类的行为,成为确保现代人作为道德人的自我持存。在《洁净与危险》这本书中,玛丽·道格拉斯主要是以社会日常生活为视角,通过聚焦日常生活意识、物品以及活动等内容,阐述人类学的特点。而我们在这部作品中,不但可以看出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影子,同时也有作者对象征主义的探寻。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作者针对污秽与传染的理念,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运用分类法深入阐述了禁忌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才是污秽以及如何处理污秽等讯息。最后,玛丽·道格拉斯认为,没有任何特殊分类现象可以被孤立了解,它们都是建立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它们联系起来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正是因为这一点,作者试图利用经验整体的模式,创造性的公开表现出关于洁净与肮脏的意识。
不得不说玛丽·道格拉斯在阐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是建立在自身调查的基础上的。玛丽·道格拉斯在仔细考察了肮脏与人类经验、其他领域相关联的问题之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将肮脏视为一种基本的理念,与那些抽象、哲学的理念联系在一起。这种理念正好阐述了洁净的规则与污染观念的运用,把握了整个思想理念。同时作者在这本书中,着重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即:
第一,现代人与原始人的世界观是否相同?玛丽·道格拉斯针对这一问题,提到了“无差别的”世界观,这一理念的提出备受人们的关注与认同。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象征活动的很多专业领域进行工作。而这种现象对于原始文化来说,象征活动领域就是其中的一个,是建立在象征活动概念基础之上统一发展的。就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說到的,很多原始人的仪式和象征产生了一个有象征的含义和一致的宇宙。也就是说,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原始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依赖于社会规则结构,并且将这种结构看作是象征和宗教现象的基础。
第二,人们为什么排斥肮脏?玛丽·道格拉斯指出当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大多数事物的意义并不在于其本身的性质,而是在于其在分类框架中的位置。也就是说,框架中的位置,决定了事物的发展位置。在发展中利用文化,用一个分类框架给各种事物划分出不同的位置,新的位置赋予事物新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事物只有在处于相对应的位置时,才能变得更具有意义。一旦不在对应的位置,那么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它就好比一个象征符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思想中理所当然的符号构建的社会体系,而社会就是符号象征文化表达的统一体。在实际发展中,为了维护统一的制度体系,势必会影响人类的行为举止。我们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加以区分,或创建一些知识领域。但是,从肮脏的东西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本质是脏的,而是因为这些东西不符合人们的分类框架,一旦固有的分类框架中没有这种事物,必然就说明其的存在失去了自身价值,变得毫无意义,并且也违反了社会发展的秩序。
第三,我们为什么要清除肮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分类框架已经根深蒂固,并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得进一步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深入,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道德秩序在现代社会中紧密的融合在我们实在的建构之中,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此,在这种大的建构框架中,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清扫,归根结底这种活动加强了社会的结构,也强化了道德情感的结构,这是必然趋势。一旦事物发展脱离原先的发展轨道,势必会基于实际情况迫使我们重新安排秩序,逐步发展社会和道德秩序结构。然而传统的宗教仪式与维护公共秩序密切相关,因为传统的宗教仪式本身被视为一般社会仪式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除肮脏、洗衣服、打扫卫生成为仪式中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的俗事也有了具体的礼仪意义。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道德秩序在现代社会中,利用认知分类体系的方式让社会中的事物各归其位、按部就班的发展,同时,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基于时代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定期更新仪式机制,而这也是为什么要清除肮脏的原因。不过,清除肮脏并不是为了防治疾病,而是基于实际情况让环境重新秩序化,符合人类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注重维护分类框架的边界,重建社会秩序,从而真正实现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展。 二、《洁净与危险》人性概念剖析
从存在主义的方向来说,人性的概念是对理性思维和分裂人类本性的习惯的否定,而这一概念毫无疑问为人类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道路。其实,通过阅读《洁净与危险》一书,我们可以看到玛丽·道格拉斯的思想中蕴含着对存在主义思想的运用。不过,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将这一理念深入阐述与展开,而是受到一定的启发阐述了关于存在主义与人类学相关的看法。
玛丽·道格拉斯从人类对污秽的态度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人类思维结构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她建立了一个方法来分析这种污秽的特性。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污秽是对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侵犯,也就是说污秽往往意味着危险,也是不应该跨越的界限,一旦跨越就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而从逆向的角度来看,污秽与危险二者都是一种社会功能,就好比我们看到美女一头乌黑秀丽的头发,我们认为它是洁净的、清香的、美好的;但是当头发掺入到蛋糕之中,哪怕是一小根头发,我们都会觉得非常恶心,这并不是说头发本身就是肮脏的,只不过是它的位置不对,所以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洁净与肮脏是对立的存在,你将头发弄走,将有头发的地方挖去扔掉,这就是对肮脏行为的一种清除,对秩序的一种征集与归位。作者追求的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不仅仅关注到了人本身的思维和观念结构,同时也关注到了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现实结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玛丽·道格拉斯在对人类思维方式吸收的同时,产生出了新的观点。
污秽的类型和表现由社会发展决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污秽与一般的社会秩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污秽会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渗透到人体内,以表达整个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污秽与社会的秩序往往是无关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上所有污秽的存在都是因为社会结果和分类制度带来的。因此,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依仗其整体比较简单和单一的分类系统,相对来说,可以很容易地研究,但是有另外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那就是在一个和过去非常不同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整合和协调相互冲突的社会分类制度。不得不说,关于人性与社会结构的秘密,需要科学研究者利用合理严谨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人类的某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其原因和后果。其中一个问题必然涉及其他方面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与生活的多样性和相辅相成是一样的道理,对他人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观念批判的基础上。人性,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关注的概念。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普遍以理性化、抽象化去设定“人的存在”。除此之外,在近千年以来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习惯中,以片面性的特点取代了人性的传统。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如玛丽·道格拉斯所说:“没有摆脱对人性的割裂”。作者以虚拟的例子引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明确指出生命与人性冲突的终极点,观念制度这一集体现象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制约力量,这是不容忽视的。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极具嘲讽意义的事实。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以研究“人”作为己任的人类学,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认定,这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然而,归根结底,人类学还是习惯将自己定位为一门科学。就好比亨利·柏格森所说的这一句话:“抽象的理智并不能把握丰富的经验,而科学定量的方式,也无法检测出精神生活中的内在深度。这种深度可以被理智所改变,势必会丧失具体生活经验的丰富性,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即使是人类学家,他们不断的深入到其他的相关学科门类当中进行研究和考察,同时更加理智的、睿智的描述原始文化,但他们仍然没有找到重点内容。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更好、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他人,我们在理智的看待和理解事物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基于他者的角度去了解,必须避免生硬的、模式化的分析。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不把自己看作实证主义发展潮流下被割裂的人时,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人,才能在心目中照射出他人的特点。
三、人性的认识与探讨
(一)认识人性
其实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原始人,都会面对一些不得不面对的东西,即自身的存在,也就是生存本身。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存在?我们又因何可以被称之为“人”呢?到底什么才是人性,我们该如何思考人性,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其中,有学者指出,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连续性的,如果他们是指原始人,那么我们是指现代人,虽然他们与我们的发展体系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
“从古代到现在,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力量是什么?是人类寻求利益和避免伤害的最原始和本能的愿望。”。我们无法否定这句话,毕竟在这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中,永无止境的欲望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人性有不同的研究与阐述,比如性善论、性恶论的讨论等。对于这些理念来说,不过是人在社会中自身属性的归属,这也包括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等都不如称之为研究“人”的专家。然而这一切所有的动力,都是一个“利”字所能概括的,毕竟“避害”本身就是对“趋利”的一种表现。不过如果单纯的将这种趋利避害的思想行为作为人性的解释,那么人性仅仅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表达吗?曾经在对人性的解释中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语,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不能被解放,人类的本性一旦完全解放,那么人类的邪恶就不可能受到限制。”当然人的本性本身也不能被压制,对人的本性一再压制或者过度压制必然产生仇恨的积累,并且对人类的创造性也是一种遏制。一切的条件都是局定性的,为人的基础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理性的说不,选择为我所是。萨特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将人解释成为一种坚实的实体性事物,存在于构成世界的万物之中;在自然之外,因为他以他的否定能力超越了它,人的自由也就是说不”。而这也意味着他是那虚无赖以产生的存在。
众所周知,禁忌作为最原始宗教的现象,所体现的并不是社会分类与整合,而是更为根本的存在,即人的自由。在社会发展中禁忌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则,这种规则制度的建设是不能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而社会本身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前提之上的。从人类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不断发展即是道德的不断创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可以从原则上享有充分的自由,才可以更加合理地设计和制定属于人类社会自己的社会制度。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现代人在處理“污垢”方面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让人震撼的。其在处理“污垢”时候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跨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另一种是跨社会结构为基础所出现的越界分子分析方法。当代社会发展中对待跨界分子的分析和处理也比较鲜明地反映了前者的跨社会结构的思想,但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处置则属于后者的方式。面对这一现实当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必须加以深思和反省,跨越界限不仅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接口,并且成为广大公众普遍的默认,不能不让人们感叹,对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来说这种行为的出现是人类思想上的进一步的解放,还是说明人类的思想更加退化?
关键词:《洁净与危险》;人性;思考;种族清洗
十九世纪后期人类学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它以人类社会强大的自我意识为服务对象,是社会分化的产物,也是理性化与科学主义二者结合的结果。《洁净与危险》这本书从序言就对人的观念进行了阐述与批判,特别是提出了西方普遍以理性化设定的“人的存在”,依然没有摆脱对于人性的割裂这一观点。
《洁净与危险》我们单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看出,“洁净”与“危险”是相互对立的两者,而玛丽·道格拉斯以这两个互相对立的词语命名她的书名,也表达了她的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我们对清洁和肮脏的东西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相信干净的东西是神圣的,可以更好的去享受,而肮脏的东西是危险的和低贱的,必须要远离和避免他们。但是对于我们为什么要接近干净的东西,而远离肮脏的东西这个问题,玛丽·道格拉斯对此给出了具体答案。她所追求的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不仅仅关注了人本身的思维特点以及观念结果,也关注了社会现实的结构。在阐述人类思维方式的思考、象征手法的运用的时候,吸收了结构人类学的营养;解释文化社会功能的时候,又受到普里查德学派的影响;思维功能作用的阐述,又回到了涂尔干的社会秩序理论众如寻找理论支撑点。玛丽·道格拉斯综合了好几个人的观点,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新思路与论点。玛丽·道格拉斯将大量零散的现象统一起来,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人性的本质。不得不说玛丽·道格拉斯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人性。
一、《洁净与危险》行文概览
人类行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是现代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这一问题出现,便意味着人们的道德体系面临崩溃,也表明了神圣的东西正在受到被亵渎的威胁,这是无法形容和无法理解的。对社会科学来说,试图在人类的发展实践中表现出真正的效果,作为事实上的社会道德来规范人类的行为,成为确保现代人作为道德人的自我持存。在《洁净与危险》这本书中,玛丽·道格拉斯主要是以社会日常生活为视角,通过聚焦日常生活意识、物品以及活动等内容,阐述人类学的特点。而我们在这部作品中,不但可以看出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影子,同时也有作者对象征主义的探寻。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作者针对污秽与传染的理念,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运用分类法深入阐述了禁忌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才是污秽以及如何处理污秽等讯息。最后,玛丽·道格拉斯认为,没有任何特殊分类现象可以被孤立了解,它们都是建立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它们联系起来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正是因为这一点,作者试图利用经验整体的模式,创造性的公开表现出关于洁净与肮脏的意识。
不得不说玛丽·道格拉斯在阐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是建立在自身调查的基础上的。玛丽·道格拉斯在仔细考察了肮脏与人类经验、其他领域相关联的问题之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将肮脏视为一种基本的理念,与那些抽象、哲学的理念联系在一起。这种理念正好阐述了洁净的规则与污染观念的运用,把握了整个思想理念。同时作者在这本书中,着重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即:
第一,现代人与原始人的世界观是否相同?玛丽·道格拉斯针对这一问题,提到了“无差别的”世界观,这一理念的提出备受人们的关注与认同。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象征活动的很多专业领域进行工作。而这种现象对于原始文化来说,象征活动领域就是其中的一个,是建立在象征活动概念基础之上统一发展的。就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說到的,很多原始人的仪式和象征产生了一个有象征的含义和一致的宇宙。也就是说,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原始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依赖于社会规则结构,并且将这种结构看作是象征和宗教现象的基础。
第二,人们为什么排斥肮脏?玛丽·道格拉斯指出当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大多数事物的意义并不在于其本身的性质,而是在于其在分类框架中的位置。也就是说,框架中的位置,决定了事物的发展位置。在发展中利用文化,用一个分类框架给各种事物划分出不同的位置,新的位置赋予事物新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事物只有在处于相对应的位置时,才能变得更具有意义。一旦不在对应的位置,那么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它就好比一个象征符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思想中理所当然的符号构建的社会体系,而社会就是符号象征文化表达的统一体。在实际发展中,为了维护统一的制度体系,势必会影响人类的行为举止。我们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加以区分,或创建一些知识领域。但是,从肮脏的东西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本质是脏的,而是因为这些东西不符合人们的分类框架,一旦固有的分类框架中没有这种事物,必然就说明其的存在失去了自身价值,变得毫无意义,并且也违反了社会发展的秩序。
第三,我们为什么要清除肮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分类框架已经根深蒂固,并伴随着人类发展史得进一步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深入,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道德秩序在现代社会中紧密的融合在我们实在的建构之中,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此,在这种大的建构框架中,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清扫,归根结底这种活动加强了社会的结构,也强化了道德情感的结构,这是必然趋势。一旦事物发展脱离原先的发展轨道,势必会基于实际情况迫使我们重新安排秩序,逐步发展社会和道德秩序结构。然而传统的宗教仪式与维护公共秩序密切相关,因为传统的宗教仪式本身被视为一般社会仪式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除肮脏、洗衣服、打扫卫生成为仪式中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的俗事也有了具体的礼仪意义。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道德秩序在现代社会中,利用认知分类体系的方式让社会中的事物各归其位、按部就班的发展,同时,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基于时代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定期更新仪式机制,而这也是为什么要清除肮脏的原因。不过,清除肮脏并不是为了防治疾病,而是基于实际情况让环境重新秩序化,符合人类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注重维护分类框架的边界,重建社会秩序,从而真正实现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展。 二、《洁净与危险》人性概念剖析
从存在主义的方向来说,人性的概念是对理性思维和分裂人类本性的习惯的否定,而这一概念毫无疑问为人类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道路。其实,通过阅读《洁净与危险》一书,我们可以看到玛丽·道格拉斯的思想中蕴含着对存在主义思想的运用。不过,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将这一理念深入阐述与展开,而是受到一定的启发阐述了关于存在主义与人类学相关的看法。
玛丽·道格拉斯从人类对污秽的态度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人类思维结构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她建立了一个方法来分析这种污秽的特性。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污秽是对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侵犯,也就是说污秽往往意味着危险,也是不应该跨越的界限,一旦跨越就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而从逆向的角度来看,污秽与危险二者都是一种社会功能,就好比我们看到美女一头乌黑秀丽的头发,我们认为它是洁净的、清香的、美好的;但是当头发掺入到蛋糕之中,哪怕是一小根头发,我们都会觉得非常恶心,这并不是说头发本身就是肮脏的,只不过是它的位置不对,所以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洁净与肮脏是对立的存在,你将头发弄走,将有头发的地方挖去扔掉,这就是对肮脏行为的一种清除,对秩序的一种征集与归位。作者追求的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不仅仅关注到了人本身的思维和观念结构,同时也关注到了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现实结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玛丽·道格拉斯在对人类思维方式吸收的同时,产生出了新的观点。
污秽的类型和表现由社会发展决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污秽与一般的社会秩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污秽会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渗透到人体内,以表达整个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污秽与社会的秩序往往是无关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上所有污秽的存在都是因为社会结果和分类制度带来的。因此,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依仗其整体比较简单和单一的分类系统,相对来说,可以很容易地研究,但是有另外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那就是在一个和过去非常不同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整合和协调相互冲突的社会分类制度。不得不说,关于人性与社会结构的秘密,需要科学研究者利用合理严谨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人类的某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其原因和后果。其中一个问题必然涉及其他方面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与生活的多样性和相辅相成是一样的道理,对他人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观念批判的基础上。人性,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关注的概念。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普遍以理性化、抽象化去设定“人的存在”。除此之外,在近千年以来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习惯中,以片面性的特点取代了人性的传统。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如玛丽·道格拉斯所说:“没有摆脱对人性的割裂”。作者以虚拟的例子引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明确指出生命与人性冲突的终极点,观念制度这一集体现象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制约力量,这是不容忽视的。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极具嘲讽意义的事实。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以研究“人”作为己任的人类学,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认定,这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然而,归根结底,人类学还是习惯将自己定位为一门科学。就好比亨利·柏格森所说的这一句话:“抽象的理智并不能把握丰富的经验,而科学定量的方式,也无法检测出精神生活中的内在深度。这种深度可以被理智所改变,势必会丧失具体生活经验的丰富性,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即使是人类学家,他们不断的深入到其他的相关学科门类当中进行研究和考察,同时更加理智的、睿智的描述原始文化,但他们仍然没有找到重点内容。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更好、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他人,我们在理智的看待和理解事物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基于他者的角度去了解,必须避免生硬的、模式化的分析。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不把自己看作实证主义发展潮流下被割裂的人时,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人,才能在心目中照射出他人的特点。
三、人性的认识与探讨
(一)认识人性
其实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原始人,都会面对一些不得不面对的东西,即自身的存在,也就是生存本身。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存在?我们又因何可以被称之为“人”呢?到底什么才是人性,我们该如何思考人性,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其中,有学者指出,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连续性的,如果他们是指原始人,那么我们是指现代人,虽然他们与我们的发展体系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
“从古代到现在,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力量是什么?是人类寻求利益和避免伤害的最原始和本能的愿望。”。我们无法否定这句话,毕竟在这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中,永无止境的欲望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人性有不同的研究与阐述,比如性善论、性恶论的讨论等。对于这些理念来说,不过是人在社会中自身属性的归属,这也包括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等都不如称之为研究“人”的专家。然而这一切所有的动力,都是一个“利”字所能概括的,毕竟“避害”本身就是对“趋利”的一种表现。不过如果单纯的将这种趋利避害的思想行为作为人性的解释,那么人性仅仅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表达吗?曾经在对人性的解释中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语,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不能被解放,人类的本性一旦完全解放,那么人类的邪恶就不可能受到限制。”当然人的本性本身也不能被压制,对人的本性一再压制或者过度压制必然产生仇恨的积累,并且对人类的创造性也是一种遏制。一切的条件都是局定性的,为人的基础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理性的说不,选择为我所是。萨特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将人解释成为一种坚实的实体性事物,存在于构成世界的万物之中;在自然之外,因为他以他的否定能力超越了它,人的自由也就是说不”。而这也意味着他是那虚无赖以产生的存在。
众所周知,禁忌作为最原始宗教的现象,所体现的并不是社会分类与整合,而是更为根本的存在,即人的自由。在社会发展中禁忌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则,这种规则制度的建设是不能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而社会本身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前提之上的。从人类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不断发展即是道德的不断创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可以从原则上享有充分的自由,才可以更加合理地设计和制定属于人类社会自己的社会制度。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现代人在處理“污垢”方面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让人震撼的。其在处理“污垢”时候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跨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另一种是跨社会结构为基础所出现的越界分子分析方法。当代社会发展中对待跨界分子的分析和处理也比较鲜明地反映了前者的跨社会结构的思想,但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处置则属于后者的方式。面对这一现实当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必须加以深思和反省,跨越界限不仅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接口,并且成为广大公众普遍的默认,不能不让人们感叹,对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来说这种行为的出现是人类思想上的进一步的解放,还是说明人类的思想更加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