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学”是一国最重要最根本的学问。历史表明,“国学”的研究、传播和发展对于民族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我国的“国学热”并没有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兴起之后,大学生被新媒体吸引,“国学”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究其原因,是国学文化教育传播政策和模式有待改进。只有尽快调整教育政策,采用更合理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传播“国学”文化,才能真正增强大学生对于国学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新媒体 国学 传播途径 认同感
一、关于“国学”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
“国学”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立国之学,也是一国区别于他国最独特的学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日本人,他们在整理民族文化过程中希望找到既有别于中华文化又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属于日本民族自身的文化根基,将其称之为“国学”。我国近代历史上,章太炎、钱穆、顾颉刚等人为区别于“西学”,逐渐在著作开始使用“国学”一词。但他们所用的“国学”在内涵上主要指“汉学”,即以汉族传统文化为主體的学问。现在我们所称的“国学”,一般指中国传统儒学和诸子百家之学及相关文学艺术成果构成的学术体系。
“国学”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国学”与“西学”互相融合、互相激荡,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震烁古今的“大家”、“大师”。其中既包括章太炎、林语堂、辜鸿铭、蔡元培、胡适、鲁迅、陈云恪等文化大师,又包括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竺可桢、李四光、周培源等科学巨匠。
然而,遗憾的是近代以后再无“大师”的土壤。钱学森去世之前的“世纪之问”时至今日仍然在拷问着我们,究竟是什么变化让这个曾经“大师”辈出、“巨匠”如云的民族难以再培养出众多顶级人才。究其根源,从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看,发生重大改变的恰恰是“国学”。如果说“西学”与“国学”是中国学人的两条腿,在古代,我们是长于“国学”而劣于“西学”,故我国古代文化大师远多于科学巨匠。民国时期虽然时逢乱世,但恰好两者达到了均衡,所以会出现人才井喷的态势。民国之后,以“西学”为主要内核的理工科目得到重视,即便是文史科目也将“西学”奉为圭臬,中国传统“国学”地位急剧下降。也就是说,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长于“西学”而劣于“国学”。正是“国学”的缺失,使我们丧失了根本。我们只能培养出缺少人文素养、少有家国情怀的二流技术人才,很难再培养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既精通尖端科学技术又深怀民族大义的科技巨子。
正是有感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二、“国学”文化教育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论断无一不是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精神命脉”、“文化根基”的重要价值。国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更是需要我们努力发掘、持久传承下去的主要元素。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民族的未来,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修为的引领与矫正,更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与时俱进发展大业,不可小觑。
然而,遗憾的是,国学教育在近代以后仅限于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和基本历史掌故。我们曾对本校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两个群体对于国学知识的掌握没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掌握的内容,且仅限于基本文化常识和基本历史掌故。而对于稍有深度的国学文化,则了解得很少。另外,在平时作业、活动、交流、海报宣传中能够应用和传播国学知识的比较少。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对于国学文化知识的认同感却很高。不过,终究是惊讶而不是惊喜。因为这种高认同感,并不是基于广泛的学习、反复的问难、审慎的思考、明确的辨识和踏实的实践,而是基于传统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历史上圣贤的崇拜和某种未知的神秘感。特别是新媒体勃兴的背景下,武侠、仙侠游戏和古装宫廷剧、权谋剧的神化和渲染,使得年轻人对于历史事实和真实的国学文化虽然知之甚少,但对于流行的国学观点却听闻很多,这也是认同感虚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新媒体的发展给“国学”文化教育传播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的国学文化传播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新媒体迅速进入年轻人的视野,并被他们深深地接受,基于传统媒体的国学文化的传播教育受到冲击。传统媒体传播的国学文化是正统文化,传播的是“正能量”。随着传统媒体在年轻人群体中影响力式微,国学文化传递“正能量”的主阵地会逐步被蚕食,甚至失守。其次,传播教育模式和途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教育模式是被动接受和教育宣传。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与传统媒体发生联系,只能按照安排好的内容走。而且内容都是经过审批的。所以,大众接触到的都是积极的饱含“正能量”的内容,大众在不断的接触中被感染、被熏陶。
新媒体兴起后,这种模式就变成了主动选择和真相追究了。因为新媒体自由空间很大,每个人都可以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完全屏蔽。而且,他想研究什么,新媒体会提供海量的真真假假的内容供他探究辨识。只要他愿意,就可以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深挖一件事。这种变化给大学生国学文化的传播教育带来了直接且是重大的困难,同时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困难是目前国学被多数大学生所“屏蔽”。机遇是新媒体并不排斥国学文化。在时下的网络中、手机上,与国学文化相关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也不少。但问题的关键是,尽管有这些媒体的存在,国学文化的传播教育并没有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是国学教育政策和教育模式不切实际和不得要领。 四、“国学”文化教育传播的改革和认同感培育
(一)教育传播政策的调整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国学”纸面上的认知度较高,但主要限于基本常识、重点知识。对于“国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理念和修习方法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与我们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针对学生,目前“国学”教育的要求主要是了解基本的国学常识、重要人物、主要思想。其他内容,教学政策中并不做要求。国学中更重要的修习功夫——习练文章、研习学问、切己体察、经世致用等内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上的“国学热”仅流于“蒙学的作秀”和“大师的忽悠”。真正热爱国学、潜心修习、身体力行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步优化调整“国学”教育政策。第一,借“国学热”的东风,引导教育系统甚至全社会从整体上重视“国学”教育的开展。鼓励大家热爱国学,研习国学、传播国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国学理念,融合国学知识,以塑造“文理均衡,中西兼通,有技术,有情怀”的学生为己任。第二,在国学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国学功夫的研习。鼓励学生吟诵诗文、研习文章、练习书法绘画、探讨宇宙人生、关心国家民族、关注经济社会。第三,在考核方面,重视国学方面的考察。能够担当重任的一流人才一定是像蔡元培、钱学森那样文理兼修、学贯中西,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人文情怀,即有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
(二)教育传播模式的矫正与认同感的培育
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体系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清代的皇家教育体系。国学教育既是一个立体的空间体系,又是一个完整的时间体系。从空间体系来讲,注重对一个人立体的影响,包括保傅制度和太子陪侍制度。贾谊在《新书·保傅》一文中说:“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燕也。“这就是保傅制度。师保傅分别负责强健身体、道德素养和建功立业三方面的教育。“三少”是“三太”的副手,帮助其完成教育工作。太子陪侍制度是在太子教育成长中为他选择当世英才,陪他读书,与他交相问难,共同砥砺修行。学成之后,帮助太子治理国家。试想,一个人身边到处都是良师益友,想学坏都很难。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从时间体系来讲,古代的国学教育分为“蒙学”和“经学”两个阶段。依据论语中孔子所言“吾十又五志于学”,以虚岁十五岁为界,之前为“蒙学”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常识和基础学问。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背诵和练习。现在的人批判让小孩背诵经典是愚弄人,其实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理学大师朱熹认为,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十五岁之前,人的记性好,理解力、辨识力低,所以重点开发人的记性。十五岁之后为“经学”阶段,人日渐成熟,理解力、辨识力上升,重点开发人的悟性。一个人记性好、悟性高,则难有不能应对之事。
现在的国学教学,第一,没有师友体系。一个人的努力经不住几个人的牵绊和拖拉。所以,即便有些修为,也抵不住庸师损友的蛊惑,往往功败垂成。第二,现在的教育零零碎碎地完成了国学教育中“蒙学”阶段的一小部分,对于“经学”阶段的修为少有提及。所以,国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同时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其巨大的魅力和强大的功用很少为现代国人所认识和体会。新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是,首先,热爱国学的人,不再受制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可以在海量的国学文献中畅游翱翔、学习知识、探究问题、思考人生、谋划发展。也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结交师友,传播国学。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断提升国学修为,展示国学魅力,扩大国学影响。在此过程中,他们内心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
另外,面对那些深陷“网游”和“追剧”之中的“精神迷茫者”和表现稍好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该如何入手,拿什么拯救这些“迷途的羔羊”?答案是国学。只有国学的博大精深,才能耗费一个人的毕生精力也不能穷尽;只有国学的无穷魅力,才能挥洒一个人的所有才情也不能得已;只有国学的深厚功力,才能施展一个人的终生抱负也不会耗尽自己。国学就像“深藏闺中的美女”,不见无所谓。一见之后,不能得已,深深拜服,终身难离。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是在QQ、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上见识到国学的魅力。“一见倾心”,而后形成的认同感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为指导人生前进的支柱力量。长期追随、实实在在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不断地增加他们心中对于国学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真正的认同感。
总之,国学是我们最根本、最重要的學问。虽然会偶尔遭到摒弃或否定,但是其强大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终究会让我们回归。新媒体的兴起给国学文化的教育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带来了更重要的机遇。当代大学生必须与时俱进,“国学”与“西学”兼修,才能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懂科学、懂技术的顶级人才,才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49-55.
[2]辛欣.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EB/OL].http: //www.people.com.cn,2012.05.07.
[3]何亮亮.钱学森之问:为何解放后的人才无法与民国相比[EB/OL].http://ifeng.com,2010.03.24.
[4]闫振益,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朱熹.小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新媒体 国学 传播途径 认同感
一、关于“国学”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
“国学”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立国之学,也是一国区别于他国最独特的学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日本人,他们在整理民族文化过程中希望找到既有别于中华文化又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属于日本民族自身的文化根基,将其称之为“国学”。我国近代历史上,章太炎、钱穆、顾颉刚等人为区别于“西学”,逐渐在著作开始使用“国学”一词。但他们所用的“国学”在内涵上主要指“汉学”,即以汉族传统文化为主體的学问。现在我们所称的“国学”,一般指中国传统儒学和诸子百家之学及相关文学艺术成果构成的学术体系。
“国学”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国学”与“西学”互相融合、互相激荡,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震烁古今的“大家”、“大师”。其中既包括章太炎、林语堂、辜鸿铭、蔡元培、胡适、鲁迅、陈云恪等文化大师,又包括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竺可桢、李四光、周培源等科学巨匠。
然而,遗憾的是近代以后再无“大师”的土壤。钱学森去世之前的“世纪之问”时至今日仍然在拷问着我们,究竟是什么变化让这个曾经“大师”辈出、“巨匠”如云的民族难以再培养出众多顶级人才。究其根源,从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看,发生重大改变的恰恰是“国学”。如果说“西学”与“国学”是中国学人的两条腿,在古代,我们是长于“国学”而劣于“西学”,故我国古代文化大师远多于科学巨匠。民国时期虽然时逢乱世,但恰好两者达到了均衡,所以会出现人才井喷的态势。民国之后,以“西学”为主要内核的理工科目得到重视,即便是文史科目也将“西学”奉为圭臬,中国传统“国学”地位急剧下降。也就是说,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长于“西学”而劣于“国学”。正是“国学”的缺失,使我们丧失了根本。我们只能培养出缺少人文素养、少有家国情怀的二流技术人才,很难再培养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既精通尖端科学技术又深怀民族大义的科技巨子。
正是有感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二、“国学”文化教育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论断无一不是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精神命脉”、“文化根基”的重要价值。国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更是需要我们努力发掘、持久传承下去的主要元素。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民族的未来,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修为的引领与矫正,更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与时俱进发展大业,不可小觑。
然而,遗憾的是,国学教育在近代以后仅限于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和基本历史掌故。我们曾对本校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两个群体对于国学知识的掌握没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掌握的内容,且仅限于基本文化常识和基本历史掌故。而对于稍有深度的国学文化,则了解得很少。另外,在平时作业、活动、交流、海报宣传中能够应用和传播国学知识的比较少。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对于国学文化知识的认同感却很高。不过,终究是惊讶而不是惊喜。因为这种高认同感,并不是基于广泛的学习、反复的问难、审慎的思考、明确的辨识和踏实的实践,而是基于传统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历史上圣贤的崇拜和某种未知的神秘感。特别是新媒体勃兴的背景下,武侠、仙侠游戏和古装宫廷剧、权谋剧的神化和渲染,使得年轻人对于历史事实和真实的国学文化虽然知之甚少,但对于流行的国学观点却听闻很多,这也是认同感虚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新媒体的发展给“国学”文化教育传播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的国学文化传播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新媒体迅速进入年轻人的视野,并被他们深深地接受,基于传统媒体的国学文化的传播教育受到冲击。传统媒体传播的国学文化是正统文化,传播的是“正能量”。随着传统媒体在年轻人群体中影响力式微,国学文化传递“正能量”的主阵地会逐步被蚕食,甚至失守。其次,传播教育模式和途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教育模式是被动接受和教育宣传。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与传统媒体发生联系,只能按照安排好的内容走。而且内容都是经过审批的。所以,大众接触到的都是积极的饱含“正能量”的内容,大众在不断的接触中被感染、被熏陶。
新媒体兴起后,这种模式就变成了主动选择和真相追究了。因为新媒体自由空间很大,每个人都可以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完全屏蔽。而且,他想研究什么,新媒体会提供海量的真真假假的内容供他探究辨识。只要他愿意,就可以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深挖一件事。这种变化给大学生国学文化的传播教育带来了直接且是重大的困难,同时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困难是目前国学被多数大学生所“屏蔽”。机遇是新媒体并不排斥国学文化。在时下的网络中、手机上,与国学文化相关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也不少。但问题的关键是,尽管有这些媒体的存在,国学文化的传播教育并没有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是国学教育政策和教育模式不切实际和不得要领。 四、“国学”文化教育传播的改革和认同感培育
(一)教育传播政策的调整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国学”纸面上的认知度较高,但主要限于基本常识、重点知识。对于“国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理念和修习方法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与我们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针对学生,目前“国学”教育的要求主要是了解基本的国学常识、重要人物、主要思想。其他内容,教学政策中并不做要求。国学中更重要的修习功夫——习练文章、研习学问、切己体察、经世致用等内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上的“国学热”仅流于“蒙学的作秀”和“大师的忽悠”。真正热爱国学、潜心修习、身体力行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步优化调整“国学”教育政策。第一,借“国学热”的东风,引导教育系统甚至全社会从整体上重视“国学”教育的开展。鼓励大家热爱国学,研习国学、传播国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国学理念,融合国学知识,以塑造“文理均衡,中西兼通,有技术,有情怀”的学生为己任。第二,在国学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国学功夫的研习。鼓励学生吟诵诗文、研习文章、练习书法绘画、探讨宇宙人生、关心国家民族、关注经济社会。第三,在考核方面,重视国学方面的考察。能够担当重任的一流人才一定是像蔡元培、钱学森那样文理兼修、学贯中西,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人文情怀,即有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
(二)教育传播模式的矫正与认同感的培育
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体系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清代的皇家教育体系。国学教育既是一个立体的空间体系,又是一个完整的时间体系。从空间体系来讲,注重对一个人立体的影响,包括保傅制度和太子陪侍制度。贾谊在《新书·保傅》一文中说:“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燕也。“这就是保傅制度。师保傅分别负责强健身体、道德素养和建功立业三方面的教育。“三少”是“三太”的副手,帮助其完成教育工作。太子陪侍制度是在太子教育成长中为他选择当世英才,陪他读书,与他交相问难,共同砥砺修行。学成之后,帮助太子治理国家。试想,一个人身边到处都是良师益友,想学坏都很难。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从时间体系来讲,古代的国学教育分为“蒙学”和“经学”两个阶段。依据论语中孔子所言“吾十又五志于学”,以虚岁十五岁为界,之前为“蒙学”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常识和基础学问。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背诵和练习。现在的人批判让小孩背诵经典是愚弄人,其实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理学大师朱熹认为,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十五岁之前,人的记性好,理解力、辨识力低,所以重点开发人的记性。十五岁之后为“经学”阶段,人日渐成熟,理解力、辨识力上升,重点开发人的悟性。一个人记性好、悟性高,则难有不能应对之事。
现在的国学教学,第一,没有师友体系。一个人的努力经不住几个人的牵绊和拖拉。所以,即便有些修为,也抵不住庸师损友的蛊惑,往往功败垂成。第二,现在的教育零零碎碎地完成了国学教育中“蒙学”阶段的一小部分,对于“经学”阶段的修为少有提及。所以,国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同时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其巨大的魅力和强大的功用很少为现代国人所认识和体会。新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是,首先,热爱国学的人,不再受制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可以在海量的国学文献中畅游翱翔、学习知识、探究问题、思考人生、谋划发展。也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结交师友,传播国学。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断提升国学修为,展示国学魅力,扩大国学影响。在此过程中,他们内心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
另外,面对那些深陷“网游”和“追剧”之中的“精神迷茫者”和表现稍好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该如何入手,拿什么拯救这些“迷途的羔羊”?答案是国学。只有国学的博大精深,才能耗费一个人的毕生精力也不能穷尽;只有国学的无穷魅力,才能挥洒一个人的所有才情也不能得已;只有国学的深厚功力,才能施展一个人的终生抱负也不会耗尽自己。国学就像“深藏闺中的美女”,不见无所谓。一见之后,不能得已,深深拜服,终身难离。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是在QQ、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上见识到国学的魅力。“一见倾心”,而后形成的认同感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为指导人生前进的支柱力量。长期追随、实实在在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不断地增加他们心中对于国学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真正的认同感。
总之,国学是我们最根本、最重要的學问。虽然会偶尔遭到摒弃或否定,但是其强大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终究会让我们回归。新媒体的兴起给国学文化的教育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带来了更重要的机遇。当代大学生必须与时俱进,“国学”与“西学”兼修,才能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懂科学、懂技术的顶级人才,才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49-55.
[2]辛欣.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EB/OL].http: //www.people.com.cn,2012.05.07.
[3]何亮亮.钱学森之问:为何解放后的人才无法与民国相比[EB/OL].http://ifeng.com,2010.03.24.
[4]闫振益,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朱熹.小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