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可爱的人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同事给我发了一张照片,是他的一位后来学医的中学同学从武汉发来的。照片上的他全副武装,防护服,护目镜,口罩一应俱全,双手叉腰,充满自信。同事说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同学,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幅照片,感觉他像个英雄。
  在我心中,他就是英雄,在我们心目中,3.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护工作者和湖北当地的白衣天使,全是英雄。面对照片,我想起了刘锋杰教授的一段话:人若是鸟,苦难就是人生的风暴。人有两种选择,躲避风暴,在避难所中求安逸,或者迎着风暴飞翔,将翅膀锻炼得坚韧而刚强。没有人能强求个体必须做出某种选择,但从选择的价值看,迎着风暴飞翔或许更为灿烂。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医护工作者当仁不让。一位母亲在请战书上强烈要求上战场。她强调,我的儿子正在学医,我要给他做个样子!武汉一位86岁的老医生,每天坐着电动轮椅赶赴医院为病人开诊,他说:干我们这行的,不就是救人命吗??那位患了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地在火线上穿梭,一个多月来,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他的已经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夫人在十几公里外的医院,正在隔离治疗……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在1771年10月14日发表过一篇演说:我觉得我们最高尚的情感是,即使命运似乎已经把我们引向普遍的消亡,我们仍怀着存在下去的希望……毫无疑问,每一个人无论是最低贱的,还是最高贵的,无论是最无能的,还是最可贵的,宁可对一切都感到厌倦,也绝不会厌倦生命。
  我相信没有哪一位医生护士是为了当英雄而开赴前线的。谁不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而此时此刻,与疫情短兵相接,白衣战士负有神圣的天职。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挺身而出,他们在尽自己的职分。报道说,已经有1700多位壮士感染病毒,倒在一线。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处于极度疲倦状态,几十天难得休整,他们正在用全部的付出拯救生命。
  在小说《鼠疫》中,作者加缪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可亲可敬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不是正在将生命化作真情,温暖着武汉三镇,温暖着千湖之省,温暖着华夏九州。
  几天前,一组镜头让人泪目:一群年轻的甘肃兰州奔赴湖北的女医护人员,出发前正在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彻底剪掉美丽动人的长发。迎接她们的将是长时间防护服的闷热和盥洗的不便,为了以更高效的状态适应新的战斗,她们义无反顾,不惜以光头示人。国难当头,美发何足惜!
  这便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力量。80多年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在文章中说道:中国民族,每每从自卫上发出力量来,能够战胜强敌。中国以整个国家为一个力量……一时的兴奋没有什么用处,要紧的是能沉着持续……这种奋勉向前的情事是我们随在可见的……同心协力,奋勉向前,便是人生真义。
  32000多名白衣天使筑成了新时代一座可歌可泣的防疫长城。在家与国之间,中国人从来都懂得忠孝的权衡取舍。
  北京佑安医院一位年轻的护士名叫刘薪,从疫情袭来的那一刻,她就把全部的热情投到了患者身上。她既一丝不苟地完成着医护的职责,同时又尽了一位心理辅导师的责任。那些初期倍感孤独并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在她温暖的话语中开始转化。这令人称道的高尚行为来自于她拥有家国情怀的父母。20多天没有谋面的父亲,给她写了一封信:我一直认为女儿很普通,就是一名护士。但是战役来临之际,我才深深地认识到我的女儿是斗士,一名不畏生死,勇于擔当的战士!老爸从女儿留守的那一天起,就把女儿的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老两口知道女儿爱吃茴香馅的饺子,便千方百计托人将热腾腾的饺子送上前线。饺子入口的瞬间,尽管含泪,但斗志更足。
  作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感动着天南地北每一个华夏子孙。有一个叫做骆名良的参与建设雷神山医院的普通工人,拿起刚刚发给他的全部7500元工资毫不犹豫全部都买了牛奶,捐给了医院,只留下了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有国才有家!
  武汉当地一位残疾人理发师宋忠桥目睹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感人行为,下定决心要为防控疫情做点事情。大年三十他就写了请战书: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为医护人员尽一份力量。疫情期间,理发店几乎全部关张,他开赴一线,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剪发。他向医生护士们表示,疫情结束,我一定免费为你们剪一个最美的发型,回家去跟亲人团聚。
  冯梦龙有言: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中华民族5000年来披荆斩棘,历经劫难,百折不回。每到危难之际,家国担当之人奋不顾身,一马当先,这是存储了几千年的民族基因。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道德经》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令人感到欣慰的消息已经传来,新增病例已经十几天持续下降。
  还记得宋代王令那句话: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其他文献
2019年以来,全国各级团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之中,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广大团员、团干部和各级团组织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团结拼搏、建功立业。
期刊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國各地的权威专家、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紧急驰援的军人、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各条战线的生产者……在非常时期挺身而出,阻击新冠。  面对危机,他们逆行。满带疲惫却写满坚定、自信、平静的面容,成为万众一心、驰援抗疫的英雄们的最好写照,是这个特殊时期最值得记录的时代面孔。他们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汇集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
期刊
水中蓝鲸蹈海,海面战舰驰骋,空中战鹰呼啸,陆战队员精锐列阵……一次次规模空前、精彩纷呈的海上大阅兵见证人民海军的发展与壮大。  置身阅兵现场,受阅装备排山倒海的气势、雷霆万钧的轰鸣,受阅官兵军容严整的英姿、高亢嘹亮的口号,无不让人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海上阅兵,是中国海军向祖国和人民的汇报,展示着中国海军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风貌,在振军威、鼓士气的同时,也提升了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使全国人民更加关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全国动员、强力应对,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全民保卫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召开会议,并作出重要指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一批接
期刊
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痴迷于扑克这个方寸世界。在他眼里,扑克牌不再是单纯娱乐的工具,而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载体,他的生活被琳琅满目的扑克牌填满  走进扑克收藏家李维刚的中国扑克馆,我接过他递给我的一张名片,原来是一张扑克牌大王!扑克牌正面除了有一般名片的联络信息外,还有一张李维刚在中国扑克馆门前的照片。扑克牌名片的背面是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他颁奖的照片。早在2006年中国扑克收藏活
期刊
前些天,偶然读到鲁迅先生写的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句话让我由心底萌生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发热”与“发光”的义务吗?何谓真正的“发热”与“发光”?  不知不觉间,春节又来临了。我本以为我会像往年一样,与家人彻夜长谈,在年夜饭的暖香中迎接新年的曙光。但今年的春节却是不寻常的。面对疫情的汹涌
期刊
一直炒得沸沸扬扬的贺岁片《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因多种原因没有在2020年春节如约而至,其中也与武汉的一声咳嗽有关。  这个春节,口罩成了最中国的表情。阖家团圆的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从武汉、进而从湖北蔓延全国,并影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书记迅即排兵布阵,武汉开始封城,全国各地开始纷纷启动一级响应。一时间,整个世界成了战场,中国成了主战区,湖北成了激战区,武汉成了苦战区。新
期刊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作用,桐城团市委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执勤一线,党旗辉映下,团旗别样红!  落实包保责任。团市委牵头召开第18片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协调会,落实片区集中居住小区防疫包保责任,并督查包保片区武汉返乡人员居家隔离观察情况。第18片区共设置交通卡口27个,团市委联合村干部、村民及志愿者开展卫生防疫志愿服务,对过往车辆做好
期刊
2020年新年之际,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胖五”一飞冲天,完成涅槃。此前,C919大型客机一飞冲天,天舟一号发出首单“太空快递”,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系列科技创新领域的“大事件”令人目不暇接。  将时间的卷轴展开,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的名单很长、很亮眼:“中国天眼”、“悟空号”、
期刊
亥去腊梅艳,子来瑞雪丰。  2020年春节,已经悄然走近。在不少人的传统印象里,过了农历年才是新的一年的真正开始。新世纪开始后的20年,是从未有过的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是经济与技术的蓬勃力量飞速地瓦解和重塑着一切的年代。2020年是21世纪的第三个黄金10年的起始点。春节快到了,每个人依旧忙碌着,忙着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每一天。  上世纪80年代,“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此后,“春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