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细胞间隙增宽和紧密连接蛋白

来源 :胃肠病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主要由上皮屏障完成,包括上皮细胞膜和紧密连接(TJ)。研究发现,GERD患者食管上皮层TJ蛋白表达和分布异常可能导致上皮细胞间隙增宽(DIS),这也许能作为GERD食管形态结构异常的客观指标。因此,探讨rrJ蛋白、DIS与GERD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为GERD的诊断、治疗甚至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背景:研究显示活化的转录因子NF-κB可通过抑制casDase-8表达发挥抗凋亡效应,从而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在胃癌中是否存在类似联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检测NF-
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ER)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ER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甾类激素敏感性肿瘤细胞中,甾类激素可显著上调衔接蛋白p66Shc表达并刺激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生可能与分子异常改变有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已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疾病,但较少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
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气管癌,其中鳞癌8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粘液上皮细胞癌1例,均已晚期。气管癌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偶有咳嗽、喘鸣,血痰等症状者,若治疗效果不
<正>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卡介苗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取得了一定效果,并认为是目前免疫疗法用于预防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既然卡介苗能防治肿瘤复发,那么泌尿系结核的病人
本文报告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2名为女性,无避孕药服用史。术前均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病损居于肝右叶,3例无特殊症状,1例上腹部扪及巨大包块,最大瘤重7kg。诊断
2010年4月17日,"首届全国复杂装备MRO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MRO这个话题也随之在国内企业和设备管理界引起了热议。如何解读MRO,本刊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
口服卡介苗(BCG)治疗表浅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经膀胱镜和组织学复查未发现肿瘤,仅为慢性炎细胞浸润。本组资料说明口服卡介苗免疫疗法对表浅膀胱肿瘤有效。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已于近期发表,克罗恩病(CD)诊断方面有较多的进展。新共识指出CD的诊断依然缺乏金标准,强调明确病变累及范围的重要性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
广东省政府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客户服务中心,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面向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成功发行341.9亿“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