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登泰山记》兼及“三合一”理论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x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桐城派领袖姚鼐,师承刘大櫆,上溯方苞。他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倡导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最终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在姚鼐看来,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特别强调要善用三者而使之“皆足以相济”[1]。也就是说写文章应该既有雅洁而不单调的辞章,又有翔实而不烦琐的考据,且有精深而不芜杂的义理。
  乾隆三十九年,四库馆臣姚鼐辞官回归乡里。他从京师出发,南下赴泰安与好友泰安知府朱子颍会合,于春节前两日一起冬游泰山,写下了《登泰山记》。历来不少论者认为《登泰山记》是姚鼐“三合一”理论的典型实践,笔者认为未必尽然,现将重读感受以及对“三合一”理论的思考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辞章:雅洁有序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桐城派作家,尤其是姚鼐特别重视在语言修辞上下功夫。他的游记关注文采,避免了为追求谨严朴素而显得板重的弊端。姚鼐的审美取向是追求文章言辞的“雅洁有序”。“雅”是文雅,雅致;“洁”是精练,简洁;“有序”意为有条不紊。《登泰山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首先,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得一“雅”字。《登泰山记》在描绘泰山夕照图景时,写道“苍山负雪”,“负”即“背”的意思,不仅精彩地选用了动词,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与雪的关系表达了出来,还暗示了泰山“阴阳割昏晓”的雄壮山脊犹如人之脊梁,泰山山脊的画面宛在眼前。又比如,“明烛天南”中“烛”字,名词用作动词,即“照”的意思。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山水城郭相得益彰,一幅雪天晚晴图完美呈现。
  其次,遣词造句精当传神,得一“洁”字。《登泰山记》在介绍旅途跋涉时言简意赅,“自”“乘”“历”“穿”“越”五个字,把作者从京师一路南下,顶风冒雪赶赴泰安的风尘仆仆传达出来。这一路本不好走,路途遥远又遇大风雪,但姚鼐全用单个动词一气呵成,让人感觉“道阻且长”的一段路竟是快速走完的,甚至还透出几分快意。又比如写登山之路时,“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个“几”字意味全出,让人感到泰山的险峻陡峭,几乎不可攀登,体现出登山人冰雪中登山的艰辛不易。更进一步说,“几不可登”却还是要登,可见登山人的精神毅力。
  另外,叙述语言有条不紊,见得“有序”。“言有序”是方苞到姚鼐一脉相承的创作原则。方苞曾在《又书货殖传后》中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2]姚鼐秉持此道,《登泰山记》就以时间、游踪为序。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抵达泰安;十二月二十八日(丁未日)与泰安知府朱孝纯子颍一道由南麓登山。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二十九日(戊申晦),五鼓时分,与子颍坐在日观峰上的日观亭里,等待日出……到“观道中石刻”而归,脉络清晰,循序渐进。除了“言有序”,对写景记游的内容,作者也是剪裁得当,主次相宜。如“苍山负雪图”和“泰山日出图”是着重描绘,而岱祠、碧霞元君祠、古石刻以及山顶风貌则一笔带过。这些特点使全文有条不紊,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姚鼐最看重辞章,认为文章是“天地之精英”“文之至者,通乎神明”[3]。综上所述,《登泰山记》完全可以说是一篇以“辞章”为特色的典范之作。
  二、考据:瑕瑜互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的治学传统,姚鼐也不例外。他曾在《左仲郛浮渡诗序》中说自己向往有朝一日“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4]。他还在为聂剑光《泰山道里记》写序文时叹惜天下地理名物的讹误,强调实地考察,体现出一种严谨求实的可贵精神。
  在《登泰山记》中,姚鼐表述自泰山南麓登山的历程,介绍登山路径,交代地名;结尾处涉及了古代遗迹等,不露痕迹地随文加入考据。这些文字都是他的观点、精神的反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心构思,都涉及切实的调查研究。
  游记文字增加考证的内容,往往容易使文意偏离主旨,有喧宾夺主的负面影响。而姚鼐行文善于把考证性的文字与辞章融为一体,不显山不露水,不仅没有“掉书袋”之感,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厚重感。对“岱祠”“碧霞元君祠”的忠实记录就是鲜明代表。姚鼐的《游灵岩记》《游故崇正书院记》也是记游中加入考据,亦有这种特色。
  但美中不足的是,姚鼐的考据并非毫无漏洞。比如车锡伦、萧宝万在《姚鼐〈登泰山记〉所述泰山南麓三谷订正》一文中就指出姚鼐对“东谷”“西谷”的表述,与事实存在较大偏差。又比如,周振甫先生在《古代散文的特点与演变》一文中,还对考据有所界定。他认为讲到西谷、东谷只是“说明”,因为这些地名,游人只要亲临实地则不证自明。而讲到中谷即谷环水,需要调查研究,这才需要“考证”。
  换言之,《登泰山记》有考据、重考据,能把考据与辞章较好融合,但是有些地方也存在著考据差错,或者其实并非考据的情况。所以说,这篇文章里的考据是“瑕瑜互见”。
  三、义理:无迹可寻
  “义理”一说源于桐城派始祖方苞,方氏的理论核心是所谓“义法”。姚鼐在方苞“义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桐城派的“义理”学说,并将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形成了他的“三合一”理论。
  《登泰山记》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统一的作品,被视为姚鼐文论的理想实践。蒋逸雪在《试论桐城文派》中写道:“姚氏所谓‘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一缺’,这并不是幌子,他是实在能够做到的。”[5]但文章论证仅限对于考据的关注,并未提及辞章、义理。吴孟复则认为,《登泰山记》“不涉神怪,不事阿谀,也不沾色情,既不是‘庙堂文学’,也不是‘山林文学’‘清客文学’,就义理言,是纯正的;其中说到泰山地理沿革,如‘环水’‘古长城’以目击与古书相印证,是有所考据的;而且文字简洁,描写生动。这是他理想中的‘三者合一’”[6]。文章涉及了“义理”,但没有具体展开分析。王培军在《义理考据出画卷 格调高古待评说——〈登泰山记赏析〉》中说“文中的那种开阔、超纯正、宁静、高远的景象,可能也正是作者人格与审美取向的反观。这也是义理”[7]。他认为,“人格与审美取向”即是姚鼐本文的“义理”。   姚鼐所谓“义理”,其实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特指由宋代程朱派学者阐发的儒家哲理,尤其是伦理道德思想。姚鼐在汉宋之争中所要坚持的要义,正是程朱之义理、程朱之学,甚而桐城派诸家也自称“学行继程朱之后”[8]。姚鼐有着强烈的卫道精神,如他在《答苏园公书》中说“今世天下相率为汉学者,搜求琐屑,征引猥杂,无研寻义理之味,多矜高自满之气,愚鄙窃不以为安”[9]。所以,上述学者中唯一具体阐释《登泰山记》“义理”的王培军,其实并没有界定清楚姚鼐所谓“义理”的内核,有自行扩大拔高之嫌。
  其次,姚鼐完整论述“三合一”理论的文字主要见于《述庵文钞序》《复秦小岘书》等书。当代学者王达敏经考证认为《述庵文钞序》作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复秦小岘书》则较为明确作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而《登泰山记》则作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10]可见姚鼐写《登泰山记》在前,成熟完整提出“三合一”理论在后,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所以,仅从时间先后上,也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姚鼐的《登泰山记》怎么可能是他晚年提出的“三合一”理论的实践呢?
  传统的主流文人游记,虽然以客观景物的描绘为对象,但更重反映自然界蕴藏的美在作者心灵深处唤起的经验和感觉。也就是说,作者们一般以主观的抒情为主,其重点是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核心往往不在外界的景,而在自己的心。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有的只是对壮丽山河的欣赏赞美,对泰山的热烈向往,全无程朱之学的道理,也没有任何语句直接表现复杂的社会内容或者精神内涵。从此意义上来看,姚鼐的这篇文章不像文人游记,而似地学游记,即只客观叙写景物,不涉及主观抒情。
  乾嘉之际,以戴震为代表的汉学派(重考据)把握着话语权,重视宋学(重义理)的姚鼐正是因这类纷争而辞了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姚鼐辞官后创作的《登泰山记》很有可能会主动地避免对“义理”的阐发,以免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义理”的无迹可寻才是符合逻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辞章”出彩,涉及“考据”,不谈“义理”,正是这样的特点,使《登泰山记》有别于历来的主流传统,在文人游记之林独树一帜,成了广为传诵的名篇。
  参考文献:
  [1][3][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82,483,482.
  [2]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9.
  [4]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885.
  [5]蔣逸雪.试论桐城文派[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61(11).
  [6]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101.
  [7]王培军.义理考据出画卷 格调高古待评说——《登泰山记》赏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8]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10.
  [10]王达敏.《登泰山记》研究与诠释界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作者单位: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STREAM课程  STREAM课程是在2010年美国学术竞争力委员会提出的STEM课程基础上,进一步融合艺术(Art)、读写(Reading/Writing)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进行跨学科整合的课程。  该课程的提出,旨在超越传统彼此割裂的分科课程,超越过往的45分钟课堂教学,强调聚焦某个特
期刊
文学作品之美,一部分是通过其特定的韵律来实现的。村上春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序言中多次提到了“行文的节奏”,并进一步对其做了阐释:“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会让人联想起优秀的音乐作品。”  季羡林先生也曾在《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中表达过自己对于行文节奏的看法:“写文章应当像谱乐曲一样,有一个主旋律,辅之以一些小的旋律,前后照应,左右辅助,要在纷纭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错综
期刊
秋风起,天气渐渐转凉,小燕子一家要出发飞往南方了。燕子迁徙路途很远,一路上,小燕子还写日记了呢。  2011年10月7日 月光皎洁  今晚,趁着夜色,我们动身飞往南方。为什么要去遥远的南方呢?为什么山雀、松鸡他们就不用飞?想到要和好朋友分开很长一段时间,心里真难过。妈妈说,我们喜欢吃飞虫,而且习惯了边飞边捉虫子吃。可是,北方的冬季天空没有飞虫。我们不能像松鸡和雷鸟那样,吃浆果、种子甚至树叶过冬,也
期刊
头戴兔皮帽子,一身红装,骑着白马,斜挎着一支匣子枪,手拿砍刀,飞驰在白山黑水的密林之中,她就是使日寇闻风丧胆的女英雄——赵一曼。  身为女子,赵一曼能驰骋沙场,指挥部队作战,与她小时候的一次反对封建习俗的抗争有关。  那时候,女孩子很小就要裹脚,非常痛苦。一天,母亲把赵一曼叫到跟前,让她裹脚。赵一曼亲眼看到母亲裹脚的痛苦:两只小脚,只有三四寸长,走起路来颤颤巍巍,还经常摔倒在地。赵一曼倔强地说:“
期刊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该书是作者描写20世纪初至40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中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说集。对于小说的主题理解,从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同情哀叹说书人的悲惨命运”上。显然,这样的理解是浅层次的。那么这篇小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说书人》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不难看出
期刊
游戏  ☆詹冰  “小弟弟,我们来游戏。  姐姐当老师,  你当学生。”  “姐姐,那么,小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我教妈妈学英语  ☆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四(2)班赵浩博  一天晚上,妈妈心血来潮,求我教她学英语,我便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下了床,老妈还在房间里呼呼大睡。我“闯”进了卧室,对准老妈的耳朵就是一个“五雷轰顶
期刊
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是为园林画册所作的序文。作为一篇经典课文,《苏州园林》已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统编版教学指导用书明确表示:“《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另外,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文章都着眼于苏州园林共有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具体的印象。”  《苏州园林》一文饱有园林文化的内涵,亦暗藏作者个人的
期刊
洛特是一头特别调皮捣蛋的奶牛,她总爱把自己藏起来。藏起来做什么呢?还有,每天早上,她在挤奶的时候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朝院子里张望。她想做什么呢?  当然是做她最最喜欢的一件事,那就是——吓唬邮递员。  对于这件事,洛特可是乐此不疲。每天早晨,她都会找个不一样的地方藏起来。  眼力大挑战:洛特分别藏在了哪几个地方?  因此,农场主太太好久没收到完好无损的包裹了。  眼力大挑战:你能从图中找出多少破损的东
期刊
自习课上老师批评马豆豆讲话,豆豆的脸涨得通红,鼻孔都快喷出火来了,他狠狠地跺了跺脚,抓起书包,冲出了教室。  马豆豆像阵旋风,奔进了架子鼓教室。今天正好是他练鼓的日子,他拿起鼓棒,使劲地敲打着。鼓声一会儿如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惊涛柏岸……敲着敲着,仙渐渐忘记愤怒。自习课上那些事,如风般轻轻掠过马豆豆的脑际,两片红云飞上了他的脸颊。  冷静下来的马豆豆回家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妈妈夸他是个“净化情绪的
期刊
星期二,妈妈的手指不小心划破了。我怕妈妈的手碰到水会痛,所以主动要求帮妈妈洗脚。妈妈听了,那个乐啊!  我搬来一盆水,先洗妈妈的脚趾头。妈妈湿漉漉的脚悬空着,说怕我洗不到脚趾头下面那块肉嘟嘟的地方。我一边重复妈妈的话——“凹槽部分应该多洗洗”,一边把毛巾放在水盆里吸足了水,然后,一个脚趾头一个脚趾头地洗。妈妈看着我抓着她的大脚搓啊搓,洗啊洗,“咯咯咯”地笑了。  接着,我给妈妈洗脚心和脚背。我用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