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陈赓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厕所里叫西餐
  
  陈赓在南昌起义中受了伤,左腿三处中弹,膝盖处的筋断了,胫骨、腓骨都被打折,不能行动。后来他在副官卢冬生的救护下来到香港。他们刚坐到马路边,巡捕就过来用棒子乱打。副官只好搀扶着陈赓往前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陈赓指指路中间的房子:“你背我到里头去坐坐吧!”
  卢冬生拿衣角抹着满脸汗水:“那是厕所!”
  


  “厕所也行。如今只有它对咱们开放。”
  他们蹒跚地走进厕所,暂得半个时辰的喘息。汗流尽,肚皮也饿得咕咕直叫。陈赓抬起头,看见不远处有家挂着大招牌的西餐馆,便异想天开地自言自语道:“要有顿西餐吃吃才好。”
  卢冬生听见,马上站起来,掏出口袋里的钱数了数,高兴地说:“还够,我去叫!”
  不一会儿,戴着白帽子的跑堂托着一份西餐,跟着卢冬生,吹着口哨过来了。到了厕所门口,跑堂的东张西望,问:“用餐的人呢?”
  卢冬生认真地指指厕所门:“在里面。”
  跑堂以为被愚弄,倏地变脸,掩住鼻子大骂:“赤佬,寻开心!你要砸我们的生意呀?”
  陈赓在里面听得哈哈大笑:“冬生,你太老实,我一句话你就去了。你不想想,谁家的西餐肯送到厕所里来!”
  
  “你是女人吗?”
  
  1937年2月,何廷一被派往红军大学学习。不久,红大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随后,抗大一、二队合编,何廷一被编到了一队,队长是陈赓。初次见面,陈赓就跟何廷一开起了玩笑,语气严肃地问何廷一:“你怕不怕死?”何廷一响亮地说:“报告队长,不怕!”陈赓也不说话,伸出右手往何廷一眼前一晃,何廷一本能地将头往旁边一歪,两眼眨了一下,就见陈赓哈哈大笑起来,说:“还说不怕死,为什么我一举手你就眨眼?”何廷一急忙辩解说:“这怎么能说怕死呢?!”心想这个团长爱开玩笑果然名不虚传。
  1943年的一天,陈赓手里拿着一支小口径步枪,当着何廷一等人的面,直夸这枪如何如何精致。何廷一也觉得这枪很漂亮,便向他讨要,陈赓摇了摇头,还半真半假地说一个军人要注意保管好武器。何廷一白了他一眼,趁他不备,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小口径步枪,刷地就往外跑。爱枪如命的陈赓急了,一边叫喊,一边追赶。追来追去,直弄得陈赓一身大汗。回到院里,陈赓要何廷一的警卫员给他打一桶凉水洗澡。冲冷水澡是陈赓多年的习惯,有时在河边,有时在井旁。当警卫员将凉水打到院子里来,何廷一就问陈赓在哪里洗,陈赓说:“就在你这个院子里洗呀。”何廷一忙说:“不行呀,这里还住了一户老百姓。”陈赓大大咧咧地说:“不要紧的。”一边说,一边把自己脱得精光洗起来。何廷一见他这个模样,愈发地急了,灵机一动拿出了“军纪”,说:“你是司令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一条是‘洗澡避女人’,这你总该知道吧?”陈赓听了一乐,满不在乎地反问道:“我的同志哥,一切得从实际出发,不能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你好好瞧瞧看,这里有女人吗?你是女人吗?”一句话说得何廷一哭笑不得。
  
  “一锅搅”的杂货汤
  
  陈赓爱开玩笑,却不失风度。国共停战谈判时,他挂了个少将军衔。有次去北平开会,国民党中的黄埔同学见他从头到脚一身土布衣,便送给他一套呢子将军服,他谢绝了。他叮嘱部属:“不要被那些星星杠杠看花了眼,也别见好吃的撑个死,要注意气度。”
  执行部请客的时候,陈赓在席上碰到张治中。在黄埔军校时,张治中任学兵团团长,陈赓是他手下的连长。但今日见面,两人却是站在敌对的双方。张治中看着陈赓那身土布衣服,说道:“谈判如果成功,中国就和平统一了。你们的军队装备将可以大大改善。校长一定会这样做的。”
  “不会吧?他还会给我们改善装备?”陈赓对蒋介石深有所知,但在朋友面前,还是注意了讲话的分寸。
  “一定会的,校长讲了话是算数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改编成国民革命军,开始还给点军饷和弹药,以后不仅不给,还派军队打我们。你说和平统一后他会给我们改善装备,老天保佑,但愿如此吧!不过,我不相信!”
  正说着,几个美国军官插进来,指着刚端上桌子的面包、沙拉、牛排和黄油汤,夸耀着:“陈将军,我们美国人的饮食怎么样?”
  “是不错。”陈赓听出弦外之音,他们无非是想听几句赞赏美国从中调停的功劳。他把面包、沙拉、牛排统统倒进黄油汤盘里,拿起勺子搅了搅,加重语气说:“各位请吧,这不就是你们美国人的吃法吗?”
  几个美国军官耸了耸肩膀,他们看出陈赓将军是在讽刺他们“一锅搅”。
  “陈赓呀!你还是老脾气、老样子,哈哈……”张治中无可奈何地笑着。
  “是啊,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嘛。”陈赓话中有话。
  人们望着那锅打旋的杂货汤,嘴上无话,心中却敲开了各自的鼓。
  
  照相机吓坏日本兵
  
  l946年3月,陈赓奉命去太原中心执行小组,接替许光达将军,担任我方代表。
  不久,阎锡山出动2万余人,还拉上换上阎军服装的日本兵,大举进犯解放区。当地阎军总司令赵承绶,竟让日军第十四旅团长元泉馨少将代替他在前线指挥,致使铁路交通中断。可是,太原《复兴日报》却造谣说:“18日来远附近之共军集结大军约2万余人,由东西两山夹击来远、盘陀间之国军守兵……”
  太原中心执行小组火药味十足。阎、蒋方代表,一蹦三尺高,甚嚣尘上。陈赓的回答是:“调查!现场调查!”
  3月23日,太原小组人员乘火车前往来远,命令阎军立即停火。
  阎军想吓住执行小组实地勘察,连夜密布地雷。第二天天一亮,执行小组就从来远出发,向西南方向南山头走去。接近阎军阵地的时候,“轰隆”一声巨响,走在陈赓前面的作战科长王亭兰和其他两人倒在血泊中。
  被激怒了的陈赓,顾不得刚才爆炸的地雷,顺着王亭兰走过的路继续往前走。当他爬到山坡上,就看见一群日军向八路军南山头阵地进攻。陈赓挥动着手中的军调处执行部的旗帜,大喊:“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敢开枪!”
  连国民党方面的代表邹陆夫也急了,上前制止。
  可是,前面的日军尚未停止射击,后面的阎、日军竟偷偷跟在执行小组后面,抢占了我军南山头阵地。机关枪像爆豆子一样从侧翼响了起来。陈赓转过身去,微微跛着脚,沿着充满难闻的火药味的山坡跑。后面的人在喊:“危险!”他看见一个粗脖子的日本兵正撅着屁股在那里放枪,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日本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懵了,把枪抱到怀里,哇哇乱叫。
  陈赓气得大骂,突然取出挎包里的照相机,对准日本兵,咔嚓咔嚓按了好几下快门。日本兵吓得瑟瑟发抖,不知道眼前是什么人。陈赓又拽住他的衣领,狠命把他拖到路上。
  这个日本兵成了阎军留用日军向八路军进犯的铁证。
  后来,陈赓提起这件事,自己也忍俊不禁:“那个日本兵给吓傻了。看见我把照相机对准他,脸刷地煞白,腿肚子直打哆嗦。其实,我的照相机里根本没有胶卷。有胶卷也没法照,那是同志们让我带到太原去修理,是个坏的。”
  
  破除迷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1949年12月27日,第四兵团继续向广西、云南开进。司令部人员坐上了西江的大木船。正是枯水期,船底在淤泥上发出沙沙声,泥水撞击着昂起的船头,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时,一位参谋慌里慌张地钻进船舱,朝陈赓努努嘴,指指坐在船头的领江人。领江人打着赤膊赤脚,腰间系条红布带,头上扎了红头巾,正在船头点燃一炉香,又焚起黄纸钱,眼睛半开半闭,朝山崖拐弯处的一座小庙膜拜。陈赓瞄了一眼,又专心去听收声机。参谋神秘地问:“司令员,你怎不去管一管?”
  “管什么?”
  “他迷信!”
  陈赓用手掌摸了一下脸上的胡子茬,不在意地笑了一下。
  “你看你看,他还抽鸦片!”参谋越说越起劲,爬起身来。“咱们这是军用船,进行南征,我去教育教育他!”
  “你回来!”陈赓一把拽住参谋的胳膊,不无挖苦地说:“你别这么革命好不好?你不迷信,还信仰马列主义,你能去领水吗?你不让他抽鸦片,他就像生大病一样,搁了浅,翻了船,你负责?戒鸦片,破除迷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要经过很长时期的教育工作。以后进了城,这类事更多。”
  陈赓的一番“连珠炮”把这个参谋逗笑了。
  


  
  好菜全没了
  
  陈赓率部来到广西贵县,副司令员兼四十五军军长陈伯钧出来迎接。他负过伤的左腿一拐一横的,也是有名的乐天派。见了陈赓,两个“陈瘸子”笑声不断。
  “伯钧同志,”陈赓和他很熟,故意大声嚷嚷,“你给我准备的房子在哪里呀?”
  “你放心好了,你来了我还敢住好房子吗?最好的房子留给你住!”
  “我不信!我就住你这个司令部,你搬走吧!”
  “司令员,你看你……”陈伯钧无可奈何,只好差人收拾东西。
  陈赓的副手郭天民副司令员纳闷,捅了陈赓一下:“你这个人真怪,给留的房子不去住,怎么叫人家搬走呢?”
  陈赓附在郭天民耳边说:“你不知道,他这个人是个实心眼。他是真心实意地让我们住好房子。你看这里是客店,他们怎么能在这里办公呢?咱们是过路的,住在这儿就可以。让他们住在客店太不像话。”
  这一解释,郭天民笑了,忙着去帮陈伯钧往外搬东西。
  陈伯钧边走边笑:“哎呀司令员,你可真不好办!给你好房子你不住,偏要住差房子!这样吧,明天我请你吃顿饭。”
  “一言为定!”陈赓说,“要请可不能请我一个人!”
  “那当然。”陈伯钧朝周围的人画了个圈,“你们都去!”
  第二天,陈赓带着几个参谋早早来到军部食堂。他先到厨房,问厨师:“你们军长请我们吃饭,有什么好菜呀?”
  厨师忙着向这位著名将领、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介绍着:纸包鸡、果子狸、桂花鱼……“我们先尝尝!”陈赓挤挤眼,几个参谋围上来。
  “这……”参谋们有些为难。
  “别‘这’了,快吃快吃,凉了就不香了。”陈赓瞅着门口督促着。
  不一会儿,杯盘狼藉。等陈伯钧一进门,陈赓他们早已擦净油嘴,正襟危坐。桌上只剩几盘素菜。陈赓故作吃惊:“陈伯钧,就这菜请客呀?”
  陈伯钧摇晃着身子,得意地说:“你别着急,还有好菜嘛!”可是,服务员送来的菜一盘接一盘,没有一个中意的。陈伯钧急了,跑到厨房去探问。不一会儿笑眯眯地拍着两手回来了:“司令员,我请你客,你怎么不在桌子上吃。跑到厨房去把我的好菜都吃了呢?”
  陈赓压低嗓音说:“好呀,你以请我为名,把好菜都留着自己吃……这算什么?”
  “哎呀司令员,你把好菜都吃了!”
  “没的事,哪有司令员跑到厨房去偷吃的,这次不算啊,不算不算!”
  “明天再请!明天再请!”陈伯钧笑着摇头。
  “说好,再请还是我们这些人,不许少啊!”
  在一阵哈哈大笑中,两人愉快地分了手。
  
  无论是在血风腥雨的白色恐怖下,还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中,陈赓一直机智幽默,乐观豁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气质。
其他文献
目前 ,债转股已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虽已执行多年 ,但仍存在诸如债权出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动作模式等若干尚待解决的法律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加
当前,图书馆事业正在进入电子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期刊
贺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陷害,其中一条十分重要的罪名是说他曾“通蒋”,向蒋“说情”“乞降”。而进行如此恶毒陷害的关键人物,是国务院参事室原参事李仲公。那么,李仲公为什么要陷害贺龙呢?    作为蒋介石亲信,李仲公差点被贺龙所杀    李仲公,曾是一个十分反动的人,后投机革命。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他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处处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7年,宁汉分裂。蒋介石、汪精卫两人
本文阐述了在社会实践中图书馆员进行自我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民事鉴定决定权之归属不明是目前我国现行民事鉴定制度诸多弊端,尤其是重复鉴定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明确民事鉴定决定权的归属也就是改革现行民事鉴定制度的较佳切入点.
1956年10月,由当时在我军帮助工作的苏联军事总顾问杜鲁法诺夫上将建议,经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和苏联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批准,为了增进苏中两国军队之间的友谊,苏联
期刊
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既要使学生全面学好各们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富有创造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