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益生菌与“抗帕颗粒”对MPTP帕金森病(PD)便秘模型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C57BL/6雄性6w龄小鼠150只,其中30只为空白对照组(A组),余鼠用MPTP腹腔注射法制作PD便秘模型,分PD模型对照组(B1)、PD酪酸梭菌活菌(益生菌)干预组(B2)、PD“抗帕颗粒”干预组(B3)、PD酪酸梭菌活菌+“抗帕颗粒”干预组(B4),每组30只.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5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进行胃肠动力学检测,每次实验在3d内顺序完成1h内粪便含水量、4h内粪便颗粒数、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测定实验,4M时处死后行小肠传输率测定.结果 ①B1组在造模后15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观察点的粪便含水量、单位时间内粪便颗粒数及小肠传输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1),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A组明显延长(P0.05);③B3组在干预2个月后粪便的含水量高于B1组;单位时间内排便颗粒数在1个月后就多于B1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从2个月后开始优于B1组,3个月后甚至短于A组,4个月时为5组中最短(75.64±17.70 min);小肠传输率与B1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5±0.038vs 0.38±0.014);单位时间内排便颗粒数在15d时就多于B1组和B3组,2个月时在MPTP各组中最多,且与其它各组比较(均P<0.05);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与B3组相似,3个月后甚至短于A组;小肠传输率与B1组比较(P<0.05).结论 益生菌及“抗帕颗粒”可改善MPTP帕金森病模型鼠胃肠动力,从而减缓便秘症状;两者联合应用显示更好的疗效;“抗帕颗粒”改善PD便秘的机制可能有异于益生菌,具体作用靶点、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