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认白宫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t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识性错误】
  
  今年3月3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式奢侈”蔓延之风该刹!》的文章,报道了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对于国内尤其是一些政府的奢靡之风进行了抨击。其中在“政府高消费:办公楼劲刮奢豪之风”一节里,还专门批评了河南一个穷县(区)政府新建的办公区域:“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一个巨大的半球型会议中心如美国白宫气势恢弘,数百亩的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 ”文中还附上了一张“半球型会议中心”的照片。据了解,当地的财政年收入仅仅2亿元人民币,而建设该大楼的花费不低于7亿元人民币。
  我看了以后就决定这一期写写这个“白宫”。因为,我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不少中国人总是误将美国国会大厦当作了白宫。四年前我在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前散步时,听到来自中国大陆的一批参观者(国内能到美国的人一般不会是游客,总有一定身份的)高兴地说“终于看到白宫了”,他们还请我帮助他们“在白宫前”拍了合影照。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还在读小学时,看《儿童时代》上有抨击肯尼迪总统在白宫讲话的画面,他身后的白宫就是“半球型”建筑,后来我长大了才发现这是错的,其实应是国会大厦,直到我10来年前第一次前往美国首都再彻底得到了确认。
  现在读者如果留心的话,还会经常发现中国人仍然不断地走入这个误区。在莘庄新盖了闵行区法院,人们也总说它像“白宫”,其实像的仍然是国会大厦。本来将外国的一个建筑物看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就像外国人把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错认为天安门或者新华门,中国人只会一笑了之。
  但我要观察的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常常会犯这个常识性的错误呢?
  
  【两厢比较】
  
  白宫坐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是除华盛顿以外所有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地。它始建于1792年,是一位爱尔兰工程师根据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造型设计的,用的是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但当时并不叫白宫(White House)。“White House”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命名的。因为是总统官邸,“White House”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宽51.51米、进深25.75米,建筑占地1326平方米,共有3层,100多个房间,最大的一间长约24米、宽约11米,只可容纳200多人。在规定时间内,白宫有10多个房间对公众开放,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已有约200年的历史了。
  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坐落于华盛顿市中心一处25.3米的高地上,所以常有国会山之称。它在1800年落成。1814年英美第二次战争时,英军将它付之一炬,1819年开始重建,1867年完工。
  用白色砂岩和大理石建成的国会大厦是首都华盛顿最壮丽的景观和象征,也是全美最重要的地标。大厦总高度达到87.65米,宽229米、进深107米,建筑占地24503平方米。中央主楼那高高的圆顶(也就是“半球型”),仿照了古罗马万神庙的造型,轮廓优美。中央圆形大厅宏敞宽阔,金碧辉煌,可容两三千人。东西两翼是参众两院办公及开会的场所,大大小小共计540间。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首都华盛顿的所有建筑物(除了华盛顿纪念碑)都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国会大厦是首都华盛顿所有街区的中心,平时可以免费参观的。
  综上所述,白宫与国会大厦在规模及华丽上都存在着明显而重大的差别,以建筑本身的占地面积作比较,白宫只是国会大厦的5.4%;从可以使用的建筑面积来算,白宫仅为国会大厦的1%左右。
  
  【深层次原因】
  
  之所以要专门花费一节的篇幅来叙述白宫和国会大厦,是想用具体的数据表明,它们两者之间的差距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国人为什么还要搞错呢?
  “White House”从字面上来翻译,应当是“白屋”、“白房子”。上海有一家叫“红房子”的西餐馆,其英文就是“Red House”,不叫“红宫”的。“White House”是1902年命名的,当时的中国正是清朝末年,我们已经不知道第一个翻译者究竟是谁了,估计他是根据总统官邸这一点含义,有意将“White House”翻译成了“白宫”。因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就住在“宫”里,而不是住在“房子”里。
  于是,后来的中国人根据“白宫”这个中文概念就自然而然地与宏伟的国会大厦对号入座了,而绝不会想到是“White House”了。因为后者这样3层楼别墅建筑怎么与“宫”相连呢?中国人认为最有权的人当然应该住在首都最大、最高的“宫”里。我们了解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宫规模,也看到过北京故宫的气派,它拥有9000多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皇帝当权的时代,京师的任何建筑都不准高于皇宫的。
  不过,美国却不是这样的逻辑。其建国理念是立法、执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2000年底,布什与戈尔在总统选举中的选票差距极小,发生分歧后,双方都向法院申诉,最终是由法院的判定,分别“成就”和“断送”了布什与戈尔两人的总统梦。白宫之小和国会大厦之大,是美国建国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同理,如果你到美国各地都会发现类似的现象,比如政府机构的建筑常常也是很小很旧的。可见,观察世界不能只根据自己固有的经验来“想当然”。
  观念,这也就是中国人——即使是已经站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的中国人——会误认白宫的深层次和真正的原因吧。
  (在我将本文发给编辑部后,无意间到百度网上的“图片”里输入了中文“白宫”两个字,一下子出现了21000多条,在所显示的建筑图像中竟然有将近一半是“国会大厦”,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我原来的想像!谨以拙文,告白天下。又及。)
其他文献
经过淮海中路上的启华大厦门口时,如果抬头看一下,会发现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几面外国的国旗,其中就有一面红白黑相间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旗帜,这里便是我们这次要采访的埃及驻上海总领事馆。      埃及总领馆位于启华大厦17楼和19楼,它创建于1999年,管辖着上海、安徽、浙江、江苏和江西这些省市与埃及相关的事务。19楼主要处理领事事务,目前在总领事馆负责领事工作的有总领事和副总领事两位外交官、一位秘书
期刊
我出生在寒冷的冬天,在一个少雪但阴冷的城市里。我从医院里出来就住在外婆家,由外婆照顾着。外婆家是那种老式的房子,南方城市是没有“暖气”这种神奇的东西的。在一年最冷的时节里,外婆用大大的木盆给我洗澡,取暖器散着橙色的温暖的光,令人怜爱的浅粉色皮肤下藏着勃勃生气,然而那样小小的身躯又让人忍不住怀疑它真正的生命力。  小时候我喜欢周末时候淮海路上的灯,曾经我在绚丽的声色光影中看到一个和自己一般大的女孩儿
期刊
记忆像落叶,入土无痕,我怎么也想不起这死者的名字来,我管他叫亭子间先生。   他卖文为生,常差我:“小俊,你替我拿拿稿费。”稿费不多,但那时钱经用,状元楼的包饭桌,一个月才三块钱,他有病,就叫我吃了,胜过今日的鱼翅。   他常去楼下灶披间的男旦家玩,傍晚男旦去戏院,后面跟着些孩子笑他,他回一声“触气”,后来由亭子间先生护送他到弄堂口。  唱小旦的在游艺场占了两个位子,亭子间先生就叫我陪他去看戏,捧
期刊
我国所有城镇,以及一些大都市中,都有一家以至几十家“酱园店”,酱园店既卖酱油、醋、麻油,还卖由鱼肉和蔬果制成的酱状食品,如:虾酱、蟹酱、花生酱、芝麻酱、梅酱、豆瓣酱、辣酱和用酱或酱油腌制的各色酱瓜、酱菜、甜萝卜等。有荤有素,供人们烧菜、调味、下酒和吃粥菜肴。  在古代,没有酱园店的乡村山区,就有小贩们将油、醋以及各种酱制食品挑担奔走。有的敲梆,有的打小锣,也有的高声叫喊,引主妇前来购买。  酱园店
期刊
  
期刊
初到纽伦堡的时候,我对这个城市几乎没有一点了解,唯一知道的就是在纽伦堡的那场二战后赫赫有名的大审判,这个认知让我心目中的纽伦堡罩上了一层寒冷的铁灰色。  习惯了上海这个繁华城市的我在纽伦堡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满眼的建筑尽是暗红色调。上海到处林立的高楼大厦在纽伦堡成了非常稀罕的事物,反差巨大。  在他乡为异客,虽然时常有些想家,但却并不怎么寂寞。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在纽伦堡这样一个大
期刊
要在上海混好,必须具备“三金”:沉默是金,承诺是金,人脉是金。   在长长的关系传递链或是硕大的复合关系网中,聪明而实际的上海人大多乐于把自己在这链上、网上的功能发挥到最合适的限度。上海人最大的江湖属性就在于此。  上海人精心构建的人脉,暗藏着一种工于心计而不落痕迹的世故,深谙此道者才会与之亲密接触。    人脉是金  何菲      上海人说,要在上海混好,必须具备“三金”:沉默是金,承诺是金,
期刊
张爱玲对爱情有个充满诗意的诠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没错,爱是奇妙的,爱是神秘的,爱是很难有理由来解释的,拿现在时兴的话来说,爱是一种缘分。  缘分到底是什么?缘分就是千年一遇、万年一见,就是千分之一的几率、万分之一的梦想成真;缘分要么不来,要么不请自来;缘分
期刊
每年深秋,总是捉蟋蟀和斗蟋蟀的难忘时光。记得那时候的男孩,如果不玩蟋蟀,就像现在的男人不看足球一样,是很没面子的。所以说到蟋蟀,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过去孩子们为了捉蟋蟀,可以说想千方百计,自然也吃了不少苦。农田里,小河边,墙角下,只要有“瞿瞿”的蟋蟀叫声,都会立即蹲下侧耳倾听,伺机捕捉。那神情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像猫逮耗子似地全神贯注而且富有耐心。那时捉蟋蟀的基本工具,一般是一只黄书包,里
期刊
《上海日记》:“新上海人”的苦闷与彷徨  文/胡凌虹    “一切都源于我们那么迫切地想要尽快融入上海社会。唉,真的,一切都源于此。”第一篇日记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声长叹,承载着许多言不尽的无奈,回荡着发自肺腑的感慨。与自己一同走出贵州偏远山区,来到上海求学的好友孙世杰变态杀人,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农家子弟全小良,日记成为全小良平复心境的良药,他用日记记录下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求职、恋爱的经历,也折射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