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中创造辉煌

来源 :小天使·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雨过后,才能在蒙眬的世界中浮现彩虹,乌云过后,才能在湛蓝的天空中升起暖阳,人们遭遇逆风,唯有勇敢面对,迎上逆风,战胜挫折,才能成就辉煌人生。
   宋代大文豪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后,开始了悲惨的贬谪生活,虽然命运待他不公,他却乐观面对,仍能坚持与友人共饮美酒,吟豪放之诗。在沙湖道中没有雨具也能高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凄凉春风中乐观迎接暖阳,做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旷达乐观,让他在逆风中写下流传千古的佳作,创造了受人敬仰的辉煌成就。若是他在乌台诗案后落魄不羁,自暴自弃,又怎有他的豪放诗作流行?
   自尊自强的女性简·爱,她被舅母寄养,却受到舅母及其儿子约翰的辱骂毒打,众保姆的不公平对待。到了寄宿学校,她被校長污为“说谎者”,在吃食上难以满足,在发现罗切斯特的疯妻子后毅然离去,饱受饥寒才遇上自己的表哥表姐。生活的磨难接踵而至,却未能击倒这位瘦弱的女子。她勇敢逆流而上,追求着平等与相互尊重,最终看见了海阔天空。试想,如果她没有如此坚韧不拔的勇气,与追求平等的信念,她能否遇到罗切斯特先生,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简·爱正是因为在逆风中反抗着,拼搏着,才成就了自己的幸福。
   发明大王爱迪生,刚入学三个月就被贴上“低能儿”的标签,中途辍学。虽学历低微,可他有极高的求知欲望,无视了耳聋的影响,创新发明不断,造福人类幸福。仅发明灯泡一项,他就遇到难以计数的挫折与失败,但在逆境中他不放弃,终于迎接灯光璀璨的时刻到来。若没有他的发明,我们又怎能在明亮灯光下学习?正是逆风让他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守目标,才创造人生辉煌。
   始终坚守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无论是遭遇非典,还是阻击新冠肺炎的爆发,他始终在劝告人们加强防护,远离疫区。但同时率领团队逆风而行。在危机四伏的一线上,他自始至终不忘关心患者,关心同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这样一大批敢于逆风而行的战士,面临灾难,才能从容应对,走出阴霾,迎来春暖花开。
   司马迁直面逆风,接受宫刑后,在坚韧中创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铁生直面逆风,双腿瘫痪后在思考中著出《我与地坛》;贝多芬直面逆风,遭遇打击,仍“扼住命运的咽喉”驱散灰暗,创作优美动听的乐章。
   逆风之中,唯有直面坎坷、艰难,方能创造辉煌,绽放精彩。
其他文献
“咕咕,咕咕!”窗外传来一声声鸟叫。我躺在床上,听着这熟悉而难忘的声音,不由得回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来……   小时候,我得了一种罕见的慢性疾病,吃西药不行,只能吃中藥慢慢恢复。每天中午,我都能听到妈妈用砂锅给我熬药的“咕咕”声。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我就皱起了眉头,这个药,味道极苦,口感特差,我一喝就头皮发麻。可以说,喝药对我来说就像上刑,是一种难言的煎熬。   “咕咕,咕咕!”妈妈又开始熬药了。我的
期刊
嘀嗒嘀嗒,窗外这滴水的声音甚至盖过了早晨闹钟的铃声。声音入耳,我的心格外烦躁。   生活中许多故事的结局总是那么悲伤,令人不能接受。读书至今,爸爸妈妈总是在我耳边唠叨,要努力,要奋斗。我经常说爸爸妈妈给我压力,但看到那天的一幕我才明白那不是施加压力,而是浓浓的爱。   爸妈每天早出晚归地干活,挣的钱虽不是很多,但也够家庭的开销。每次交学费时,他们从来不犹豫。晚上休息都在九点半,總会在上床后听到爸爸
期刊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班上成绩倒数的学生。我不太爱说话,整天耷拉着脑袋,除了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差不多都不认得我。   我很自卑,也想努力,羡慕我们班那些“班级之星”。可是那些数学公式怎么也不会运用,那些枯燥的英语单词怎么也记不住,语文稍好点,从小我喜欢看书,喜欢作文。   因为一个小故事,我喜欢上了历史课。有一天,我们几位同学上完体育课在校门口聊天,一位老爷爷路过,听我们在谈论历史课,突然问我们
期刊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
期刊
找找写作的灵感,充实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文笔。   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南侵。   一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神情冷峻,他擦亮手中那把剑,剑锋所指,向北方!跃马扬鞭上战场,他组织两千人抗击敌军。转眼又一年,小伙子在金戈铁马中磨砺得更为刚毅,面对主将被杀、队伍溃散的烂摊子,年仅22岁的他不慌乱、不急躁,果断率领五十多人突袭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一时间,小伙子声名鹊起,名重一时,年仅23岁就被
期刊
城,披上了月的银衣。   月,欣赏着城的喧闹。   月一定不晓,我倚在窗边仰望着。城里的月色真俏啊!淡淡的月光穿梭于森林般的高楼间。偶尔有飞鸟掠过,偶尔有飞花飘落,却都在月光的抚摸下变得清新素雅。   小巷中漫步的月光,江岸上舞蹈的月光,马路上随车飞奔而一同掠过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蝉鸣鸟叫,成了城中华丽的景。   月如一叶方舟划动在夜的小河中。它带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宁静优美;“人闲
期刊
早就听说山東潍坊有一座袖珍式园林——十笏园,还听说园内景色秀丽,别有一番风味,所以动了一览的念头。去年国庆第一天,我就缠着爸妈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园林,亲身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记得那天吃罢早饭,问清道路,我们一路走着,奔十笏园而去。穿过夹道,进得门来,迎面一块奇石影壁,左边竖着一块碑刻,简介了园子的前世今生及得名由来。原来,“笏”是指过去文官上朝时手里捧着的笏板。起名十笏园,则是因占地较小,如同
期刊
父亲生于1949年,这让他引以为豪,他说:我与新中国同岁,真正地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虽然七十岁出头,但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头上也仅有少许白发,更没有圆鼓鼓的啤酒肚,显得很是精明。   父亲头脑灵活,极具天赋异禀。父亲说,以前家里的家具都是他自己做的,并没有请木匠师傅打造。為了偷艺,在木匠师傅做活的时候,他在旁边默默地看,回家后就学着做,就这样无师自通了木匠技术。后来,他索性自己修了一栋木房
期刊
每一张照片,无论淡雅还是发黄,都已经被岁月赋予了特别的味道。但是,那张照片总会在某一个回眸的时刻濡湿了我柔软的心。   照片中的男人一直微笑地看着远方,眼睛似乎湿润了,黝黑的皮肤,强健的体魄,岁月的痕迹早已侵占了他的脸,留下深浅不一的皱纹。照片中的男人是我的父亲,这张照片是当年我离家求学时父亲塞给我的。   15年前,我总盼望能展翅高飞,飞出这个困顿了十多年的地方。本来应该说“故乡”更贴切,因
期刊
用文字抒发情感,诉说烦恼。一起感受写作的快乐吧!   我的母校——桃花江小学,地处资江河畔的中段,东靠美丽的凤凰山麓。门朝北开,门前资水滔滔,江水泛泛,南靠繁华的桃江街市,美丽的桃花江小学是我成长的摇篮,学习的乐园。   来到我们的校门口,商店如星,人潮似海,大门的左边有几个遒劲的大字:桃花江小学。阳光下它熠熠闪光,动人心魄。春雨中,它缠缠绵绵,勾起你很多想象。门边传达室中的工作人员迎进送出,格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