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瘀方联合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化痰祛瘀方联合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采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10.98 ±1.92)低于对照组(13.78±1.95)(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1.36±0.18)次/d低于对照组(2.56±0.17)次/d,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0.69 ±0.14)高于对照组(0.59±0.15)(P<0.05);治疗后血清Hcy、LDL、CRP值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化痰祛瘀方联合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型)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提高心脏射血能力,且不良反应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失血量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在术前至术后3 d存在差异,均呈升高的趋势(P<0.05);两组aPTT、PT水平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PT水平在术前至术后3 d均呈升高的趋势,观察组升高趋势高于对
目的了解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微血栓形成和血浆D二聚体(D-D)是否受肝功能状态影响。方法观察组125例,均为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死亡前0~14天内血浆D-D水平;无肿瘤肠息肉患者63例为照组。观察组病例中,根据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大于正常上限值2倍以上为肝损害亚组,分别比较肝损害与否对血浆D-D的影响。再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不同级别肝功能贮备状态的血浆D-D水平。结果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大于2倍以上和低于2倍以下的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以60例产后早期SUI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治疗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及24 h尿失禁次数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聚集率(PAgT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V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下肢DVVI患者的临床资料,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局部残留病灶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维甲酸巩固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低危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在特定病例中,可随访观察;对于中危患儿,需行手术及化疗,且残留病灶可能对患儿的预后无影响,不宜使用激进的手术方式;而对于高危患儿,需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瘤体切除范围对生存率的影响难以定论,但主流观点认为瘤体切除范围>90%是安全有效的。
目的左卡尼汀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以80例CHF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cTnI)、D-D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以100例早期DN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胱抑素C(Cys-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80例气虚血瘀型CHD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 分析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的价值.方法 对照组患者输血依据常规凝血检验和血小板指标,观察组患者采用TEG检测的各种数据作输血的依据.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检查临床患者凝血相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凝血检查和TEG检查。常规凝血检查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TEG检查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常规凝血检查和TEG检查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EG检测的R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