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阐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机制,我们对581例早期患者进行了临床和分组治疗观察,并针对各主要征状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包括血浆前列腺素,氧自由基、血清VIII因子相关抗原(VIIIR: Ag)、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融合细胞内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显示EHF患者的微血管和肾脏损伤,血小板改变在发病同时即出现,病变发生发展相互一致,呈现规律性;血清VIIIB: Ag(0.934 ±0.151)和 β2-MG(1.721±0.272)在发热期已显著高于对照组(0.636±0.111和1.074±0.179)、TXB2(1.96±0.15)和MDA(0.977±0.19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09±0.13和 0.671±0.137)而6-酮-PGF(1.64±0.19)和SOD(2.303±0.154)活性在发热期就已显著下降;75%的早期患者尿中查到病毒抗原阳性的融合细胞,而且其数量与病情和肾损密切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一致,均证实EHF临床发病学特点为原发性损伤,病程呈自限性经过,其机制可能与病毒直接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确定病毒唑在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体内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清除作用,我们对52例EHF IgM阳性和病毒分离阳性的EHF患者进行了病毒血症的动态检测。在治疗开始后第3天,病毒血症检出率在病毒唑组与安慰剂组无差异,两组各为48±2.8和68±3.0%(P>0.05);但病毒抗原量和病毒感染性滴度,两组各为0.6±0.24、0.71±0.28 OD和3.2±0.43、4.2±0.5
期刊
期刊
作者采集临床上疑有厌氧菌感染的患者标本213份,同时进行厌氧及有氧培养,结果为厌氧菌阳性率40.4%(86/213)。厌氧菌阳性者中82.6%(71/86)为与需氧菌组成的混合感染, 17.4%(15/86)为单纯厌氧菌感染。17份疑为败血症的患者血培养仅1份有厌氧菌生长。不同感染部位其病原学特点有所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