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与家具,素来关系甚为密切,当古典家具遇上当代雕塑,两者合二为一,互为表里,同时并融入中式美学,亦能在空间内营造出东方式的意境来。
以家具雕塑空间
雕塑之于空间,一可用作装点摆设,二可分隔空间,还有一种可能,是以家具“雕塑”空间,即把家具制作成雕塑,给予空间感更多维度的观赏性。实际上,雕塑与家具的关系可谓耐人寻味。在现代,评价一件水平高的家具时,常称赞为具有雕塑感,或描述其为一件艺术品,甚至可以说,一件好的家具设计在审美功能上绝不亚于一件雕塑作品。雕塑与家居在艺术表达上不仅有共性,而且关系紧密。
另一方面,雕塑也赋予了家具象征意义。所谓象征是指以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与情感,家具设计通过雕塑创作般的造型运用,也就使家具具有了雕塑般的象征意义。尤其在现代家具的设计中,雕塑已经摆脱了仅仅作为家具装饰部件而出现的束缚,而是可以作为独立造型形态与家具功能紧密结合。象征意义由王权、尊贵变得世俗化、个性化;风格也由具象变为抽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世纪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家居设计师兼建筑设计师,出身木匠的赫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oasRietveld,创作了著名的红蓝椅。还有20世纪60年代末,艾伦。琼斯设计了一张桌子,整体造型勇敢逼真地以半裸体女像作为玻璃桌面的支撑,这样的作品常让人疑惑,这是家具、雕塑,还是一件作品?实际上,艺术家们在三维的世界里赋予了家具新的生命力,将点、线、面的构成发挥极致,仔细品味却又透露出种趣味感,在空间里碰撞出奇妙观感。
作为雕塑艺术家的杨东鹰,有过平面设计的经历,素来热爱陈设的他又做起了家具。他回忆:“当初做家具的起因是我与合伙人刚好有一个空间,觉得找老家具很没劲,所以干脆自己做一套得了。”平日的时光里,杨东鹰喜欢琢磨空间展陈,自己家过一段时间觉得看腻歪了,就会重新摆放一下。在他看来,空间陈列与画画是相通的,只是把画立体化了,同样强调前者与后者的关系、大小关系、色彩关系等。杨东鹰发现这是件“挺好玩的事情”。
早期为空间创作的几件雕塑,还是实用性的家具,须弥座、案子、花几,都照着古典的原型造一件出来。杨东鹰坦言,自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迷恋是从小就开始的,经常会去留意村里谁家有老辈留下来的东西,觉得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这些古物显得异常地吸引自己,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了毕加索的画才发现所有的艺术对他来说都有着超凡的魅力,它们所拥有的共通点就是都有着像音乐一般让人陶醉的旋律。
对杨东鹰来说,中式传统美学始终是他致敬的典范,借鉴中国山水画的语言、融合古典家具造型元素,并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及金属板、树脂等现代工业材料。集雕塑、设计、家具陈设于一体,新型材料的光泽、质地带来当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但又从不缺失东方文人式的高雅。对杨东鹰而言,家具是用来“雕塑”空间的,一件雕塑可以是摆件,可以是家具上的构件,也可以是陈设于墙角的家具。他喜欢将金属、原木、盆景等元素并置放入空间中,彼此对话、碰撞。当然,陈设组合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以此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超级平面营造中式意境
杨东鹰创作的雕塑家具常被人评价为“很中国”,他回忆,几年前,一位朋友曾对他说中国没有雕塑,中国的雕塑只能算超级平面。杨东鹰对此感触很深。虽然自己对此观点感到有些狭隘,但也存在一定道理。在中国艺术史上,雕塑从未单独成为过一个门类,平面性的艺术形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一提到中国艺术便常会联想到书画。中国的雕塑也鲜有被西方人提及并重视。
但友人无心的一句話,却激发了杨东鹰的逆向思维。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对世界观察的独特角度与表现方式,如果说中国的雕塑是超级平面,那是不是也意味着用平面的方式做雕塑也会很“中国”?带着这个有意思新玩法,杨东鹰另辟蹊径,选择了多重平面构建雕塑,一切扭转和曲折都用非常强烈的超级平面呈现,并融入中国式审美来化解。
谈及自己的创作,杨东鹰解释,超级平面的雕塑意味着线稿是不可逃离的一部分,作品仍然处于平面化的状态,每一部分其实就是一个线稿,在纸上绘图和找线,从画稿到成型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推敲。综观它们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画山水画,只不过是没有渲染的山水画而已。整个过程跟国画创作十分类似,尤其对“气”的控制是需要基本功的,而基本功恰恰是源自于自身对传统的深刻理解。
杨东鹰的雕塑家具兼具观赏与实用,创作过程更像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在他看来,现当代艺术有不少就是设计出来的,从新造型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极简边框与色块组合,到考尔德雕塑的“片片”,无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制作出来的,在设计里都归属于构成。在现当代艺术的语境里,作品是设计出来还是激情创作出来的,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传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杨东鹰的雕塑家具或许还不能称之为“新中式”,毕竟后者更强调在设计风格上的简洁,而他的理念恰恰相反,他要设计得稍微复杂一些。他的作品在细节上有着许多复杂的结构与精密设计,在杨东鹰看来,现代家具很多人都在强调简洁、简约,往简单地做,除非做到了极其高级的减法,否则绝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复杂有复杂的乐趣,他也乐享于协调、平衡更多方面的关系,使之趋于合理,让视觉呈现更耐人寻味。
文化理解造境
杨东鹰的作品多取材于能够体现东方文明的器物,博山炉、太湖石、匣盒都为他在“造物”提供了诸多灵感。在不失文化气息的同时他又融入了工业材料和现代观念,让传统不至于陈旧。一件《插屏》,看似与古时一些精妙的益智雅玩颇有几分神似;而走近一看,厚重的质地与微凉的器物温度,却隐隐透露出匠心;《博山》看似锐利的金属片,却能腾起一缕香烟,柔化内心,引人入胜……
杨东鹰内心对东方抽象的观赏石文化十分迷恋,这种“审丑”文化好像骨子里就带着这种基因,所以他的雕塑家具流露出来的都是这种审美倾向。这其中也能显现出他对中华古代文化的理解。
如果置身杨东鹰的雕塑工作室,会发现那里更是一处文人的美学空间,他好像魔法师,在一个空间内,模糊了雕塑与家具的边界。刚硬金属塑造的太湖石雕塑置于墙角一隅,旁边搭上一件简约的老旧家具,摆上古瓷,或衬上一株盆景,东方式的典雅中透着几分工业化的凌厉与张扬,但也毫不违和地融为一体。与其说杨东鹰在造物,不如说他更倾力于造境,在空间中营造东方意境。
造境中意境是中式美学最具特色的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境生象外”。这种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周易》的“观物取象”,“物”与“象”是一种符号象征的关系,而不是直接或具体的造型再现,必须通过联想或者想象才能意会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意境”需要“物象”的启示或联想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造境”效果。而中国人谈论的“意境”更多建立在主观性的观念上。
在空间艺术中,艺术家同样可以通过“造物”产生“造境”反应,即以好物引发观者对空间的遐想,产生高深奥妙的意境。具体而言,艺术家在材料、工艺以及表现形式上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表现出诗意境界,把艺术家自我的抒情、想象与欣赏者的联想产生共鸣,互相沟通,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杨东鹰向来对自己的作品不作过多解释与介绍,他希望观者能自由地感受、联想,获得属于自我的解读。的确,在空间里,雕塑、家具、雅玩。互联共生,它们营造的意境,更多时候需要品与悟,方能感知其中的无穷奥妙。
以家具雕塑空间
雕塑之于空间,一可用作装点摆设,二可分隔空间,还有一种可能,是以家具“雕塑”空间,即把家具制作成雕塑,给予空间感更多维度的观赏性。实际上,雕塑与家具的关系可谓耐人寻味。在现代,评价一件水平高的家具时,常称赞为具有雕塑感,或描述其为一件艺术品,甚至可以说,一件好的家具设计在审美功能上绝不亚于一件雕塑作品。雕塑与家居在艺术表达上不仅有共性,而且关系紧密。
另一方面,雕塑也赋予了家具象征意义。所谓象征是指以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与情感,家具设计通过雕塑创作般的造型运用,也就使家具具有了雕塑般的象征意义。尤其在现代家具的设计中,雕塑已经摆脱了仅仅作为家具装饰部件而出现的束缚,而是可以作为独立造型形态与家具功能紧密结合。象征意义由王权、尊贵变得世俗化、个性化;风格也由具象变为抽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世纪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家居设计师兼建筑设计师,出身木匠的赫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oasRietveld,创作了著名的红蓝椅。还有20世纪60年代末,艾伦。琼斯设计了一张桌子,整体造型勇敢逼真地以半裸体女像作为玻璃桌面的支撑,这样的作品常让人疑惑,这是家具、雕塑,还是一件作品?实际上,艺术家们在三维的世界里赋予了家具新的生命力,将点、线、面的构成发挥极致,仔细品味却又透露出种趣味感,在空间里碰撞出奇妙观感。
作为雕塑艺术家的杨东鹰,有过平面设计的经历,素来热爱陈设的他又做起了家具。他回忆:“当初做家具的起因是我与合伙人刚好有一个空间,觉得找老家具很没劲,所以干脆自己做一套得了。”平日的时光里,杨东鹰喜欢琢磨空间展陈,自己家过一段时间觉得看腻歪了,就会重新摆放一下。在他看来,空间陈列与画画是相通的,只是把画立体化了,同样强调前者与后者的关系、大小关系、色彩关系等。杨东鹰发现这是件“挺好玩的事情”。
早期为空间创作的几件雕塑,还是实用性的家具,须弥座、案子、花几,都照着古典的原型造一件出来。杨东鹰坦言,自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迷恋是从小就开始的,经常会去留意村里谁家有老辈留下来的东西,觉得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这些古物显得异常地吸引自己,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了毕加索的画才发现所有的艺术对他来说都有着超凡的魅力,它们所拥有的共通点就是都有着像音乐一般让人陶醉的旋律。
对杨东鹰来说,中式传统美学始终是他致敬的典范,借鉴中国山水画的语言、融合古典家具造型元素,并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及金属板、树脂等现代工业材料。集雕塑、设计、家具陈设于一体,新型材料的光泽、质地带来当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但又从不缺失东方文人式的高雅。对杨东鹰而言,家具是用来“雕塑”空间的,一件雕塑可以是摆件,可以是家具上的构件,也可以是陈设于墙角的家具。他喜欢将金属、原木、盆景等元素并置放入空间中,彼此对话、碰撞。当然,陈设组合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以此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超级平面营造中式意境
杨东鹰创作的雕塑家具常被人评价为“很中国”,他回忆,几年前,一位朋友曾对他说中国没有雕塑,中国的雕塑只能算超级平面。杨东鹰对此感触很深。虽然自己对此观点感到有些狭隘,但也存在一定道理。在中国艺术史上,雕塑从未单独成为过一个门类,平面性的艺术形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一提到中国艺术便常会联想到书画。中国的雕塑也鲜有被西方人提及并重视。
但友人无心的一句話,却激发了杨东鹰的逆向思维。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对世界观察的独特角度与表现方式,如果说中国的雕塑是超级平面,那是不是也意味着用平面的方式做雕塑也会很“中国”?带着这个有意思新玩法,杨东鹰另辟蹊径,选择了多重平面构建雕塑,一切扭转和曲折都用非常强烈的超级平面呈现,并融入中国式审美来化解。
谈及自己的创作,杨东鹰解释,超级平面的雕塑意味着线稿是不可逃离的一部分,作品仍然处于平面化的状态,每一部分其实就是一个线稿,在纸上绘图和找线,从画稿到成型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推敲。综观它们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画山水画,只不过是没有渲染的山水画而已。整个过程跟国画创作十分类似,尤其对“气”的控制是需要基本功的,而基本功恰恰是源自于自身对传统的深刻理解。
杨东鹰的雕塑家具兼具观赏与实用,创作过程更像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在他看来,现当代艺术有不少就是设计出来的,从新造型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极简边框与色块组合,到考尔德雕塑的“片片”,无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制作出来的,在设计里都归属于构成。在现当代艺术的语境里,作品是设计出来还是激情创作出来的,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传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杨东鹰的雕塑家具或许还不能称之为“新中式”,毕竟后者更强调在设计风格上的简洁,而他的理念恰恰相反,他要设计得稍微复杂一些。他的作品在细节上有着许多复杂的结构与精密设计,在杨东鹰看来,现代家具很多人都在强调简洁、简约,往简单地做,除非做到了极其高级的减法,否则绝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复杂有复杂的乐趣,他也乐享于协调、平衡更多方面的关系,使之趋于合理,让视觉呈现更耐人寻味。
文化理解造境
杨东鹰的作品多取材于能够体现东方文明的器物,博山炉、太湖石、匣盒都为他在“造物”提供了诸多灵感。在不失文化气息的同时他又融入了工业材料和现代观念,让传统不至于陈旧。一件《插屏》,看似与古时一些精妙的益智雅玩颇有几分神似;而走近一看,厚重的质地与微凉的器物温度,却隐隐透露出匠心;《博山》看似锐利的金属片,却能腾起一缕香烟,柔化内心,引人入胜……
杨东鹰内心对东方抽象的观赏石文化十分迷恋,这种“审丑”文化好像骨子里就带着这种基因,所以他的雕塑家具流露出来的都是这种审美倾向。这其中也能显现出他对中华古代文化的理解。
如果置身杨东鹰的雕塑工作室,会发现那里更是一处文人的美学空间,他好像魔法师,在一个空间内,模糊了雕塑与家具的边界。刚硬金属塑造的太湖石雕塑置于墙角一隅,旁边搭上一件简约的老旧家具,摆上古瓷,或衬上一株盆景,东方式的典雅中透着几分工业化的凌厉与张扬,但也毫不违和地融为一体。与其说杨东鹰在造物,不如说他更倾力于造境,在空间中营造东方意境。
造境中意境是中式美学最具特色的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境生象外”。这种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周易》的“观物取象”,“物”与“象”是一种符号象征的关系,而不是直接或具体的造型再现,必须通过联想或者想象才能意会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意境”需要“物象”的启示或联想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造境”效果。而中国人谈论的“意境”更多建立在主观性的观念上。
在空间艺术中,艺术家同样可以通过“造物”产生“造境”反应,即以好物引发观者对空间的遐想,产生高深奥妙的意境。具体而言,艺术家在材料、工艺以及表现形式上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表现出诗意境界,把艺术家自我的抒情、想象与欣赏者的联想产生共鸣,互相沟通,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杨东鹰向来对自己的作品不作过多解释与介绍,他希望观者能自由地感受、联想,获得属于自我的解读。的确,在空间里,雕塑、家具、雅玩。互联共生,它们营造的意境,更多时候需要品与悟,方能感知其中的无穷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