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悲欢”到“大世界”:电视剧《装台》的题旨解码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剧是为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而诞生的艺术形式,《装台》便是一部用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展示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讴歌平凡人生的强大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在西安市内的一个城中村,以热爱秦腔秦韵的刁大顺为首带领的一群舞台搭建者在秦腔剧团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隨着一个个装台、拆台的活计做下来,勤勤恳恳的装台工人似乎也逐渐变成观众的老熟人,以典型鲜活的性格和人生故事牵动着观众的心绪。该剧通过这群装台工人生动形象的演绎,展现出“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乐观人生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出装台这份忙碌而平凡的工作中所经历的五行八作、各色人等的酸甜苦辣。
  装台,是指搭建安装表演用的舞台,是幕后舞台表演准备中的重要一环,但也因为远离台前的光鲜,并不为人熟知。在电视剧《装台》中,这个词则暗含一语双关的意义——既是指剧中一群装台工人的看家本领,也是指生活里与人互相成就的相处之道。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并非人人都是主演,而在生活的舞台上,要扮演好一个“装台人”也实属不易。深入《装台》剧情,装台队包工头刁顺子是装台队的“灵魂”,是家里的“主心骨”,也是整个剧的故事主线,取了顺子这个名字想必是希望一生顺利,而非希望自己活得恭顺谦卑,可惜生命无常也有常,刁顺子的人生不但不顺,甚至可以用百般坎坷来形容,常常面对甲方跑路辛苦讨薪,关照手下十几个死心塌地跟着的工人兄弟,操心两个女儿的生活,平衡半路夫妻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矛盾……面对生活中的麻烦事他每天带头辛苦工作,结果制作方领队跑路,剧组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他却还要踏上艰难的漫漫追债路。顺子心怀生活顺心顺意的期盼,却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现实的“毒打”,于是他化压力为动力,练就了一身“柔术”,以一种“躺平任嘲”的坦然心态和以退为进的生存策略乐观地生活:说好话、服软、求情,任凭揉捏,“咱是下苦的人”,他总是这么劝慰自己,并且把是自己、不是自己的苦难都应承了下来,尽全力为他人生活“装台”,最终也成就了自己丰满多姿的人生舞台。顺子平静地接受了一个个现实的打击,并微笑面对,永不言败,看似卑微至极,实则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成就舞台的演出,保全他人的生活,也缕缕在他人的认可、跟随、帮助中踏实向前,实际上也是成就了自己,种种细节的展现使顺子徜徉在自我的身份认同的自由中,将“装台”的精神贯彻到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潜心经营,静待花开。
  《装台》的原著作者陈彦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多年,对于家乡西安具有深厚的感情,综合之下结合敏锐的创作力,激发出浓烈的创作动机,以悲天悯人的关怀之心,将目光聚焦到剧团中往往被人忽略的装台工人身上,并由此视角讲述了一个烟火蒸腾、粗粝浓烈的陕派生活图景。作者多年深入舞台内外的经验和浓烈情感,驱使作者创作出这样一部小人物的悲欢故事,家庭内外的情感纠葛、帮工搭伙的兄弟情谊、秦腔艺术的兴衰传承、浓郁西北风情的日常生活的细腻还原等,演的是真实生活的沙砾感,讲的是虽粗野却真诚的浓郁情,苦辣酸甜,层层渗透,环环相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通过“装台”的道理讲述出来。深入《装台》的剧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倾注了个人理想和深厚情感,由此才塑造出刁顺子等一众人的生命张力。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就是装台和补台的过程。人的社会性决定在现实生活中单靠个体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依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即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装台》故事的一开始就埋下了两条故事线:一方面,主人公顺子作为一名舞台搭建者,他的工作就是带领一帮农民工兄弟给剧团搭建舞台,而在生活中,顺子结识了忽然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人蔡素芬,弥补了情感生活的空白,也给自己的生活搭建了舞台。城中村小世界的人情往来、秦腔剧团经营的深厚情怀、家庭内外的情感纠葛……生存的艰难和伦理的困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善美的动人情愫在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中潺潺诉说,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工作中的装台和生活中的装台,台上与台下的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角色交织中努力搭建自己的生命舞台;另一方面,和“装台”相对应的是“拆台”,顺与不顺的事总是渐次登场,与“装台”相比,刁顺子的生活中围绕着一大批“拆台”人,女儿刁菊花、养女韩梅、第三任妻子蔡素芬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各方关系,处处让刁顺子备感煎熬。通过搭台的工作所引发的触及利益的你来我往,对各方的奔波讨好,甚至是撒泼耍赖的底层叙事,塑造了主人公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来说,该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社会发生着关联,是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下,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类物化的一个侧写。在《装台》播出后,不少观众直呼“生活气息拍的太真实”“浓浓的市井味儿”。应当说,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以此映射人生百态并不是只有《装台》这么做,但《装台》胜在通过对底层生活、底层人物深入地分析刻画,甚至还透出一种扎根广袤三秦大地的坚韧的民族精神。
  人物塑造的立体鲜活使该剧尤为透着血肉的温度。顺子作为全剧的主线人物,也透露出全剧的精神气质。看似卑微的顺子实际上有自己的一套圣洁的处世哲学:“人啊,就是你给我装台,我给你装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一种生命哲学的粗朴陈述,更是一种道德良知的自然表达。剧里的刁顺子始终坚守着自己“小人物”的立场,演绎出诚信朴素的恒常精神,凸显着作为人的历史的真实。《装台》中的为他人搭建舞台的底层人,他们装饰他人梦想,而自己却是一块没有姓名的奠基石。他们的身份是如此的普通、平凡和卑微,但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却并不平凡。正如最近极具共鸣的口号“加油,打工人”一样,用看似“丧”的心态来包裹住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与生活世界相处的大智慧,如老子所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以水的智慧应对和包容生活的种种喜怒哀乐。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将顺子刻画成生活中逆来顺受、毫无斗争精神的孱弱者。正如刁顺子的老师所说:“该你养的,不该你养的,你都养了,你活得比谁都硬朗周正”。抛开钱财和权力,不以成败论英雄,“硬朗周正”四个字足以诠释顺子这样一个“小人物”英雄般的人生。可以说,《装台》中的刁顺子个性朴实,勤恳稳重,带领着几个兄弟帮别人装台,无怨无悔,不懂滑头。他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为刁蛮无理的女儿而活,为吵闹不休的家庭而活,为和他一样的下苦兄弟而活,他把苦痛的生活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炼,把制造困难的人当作自己的老师。但对于顺子这样有三次婚姻打击的人来说,明天不仅是对昨天的又一次重演,还掺杂着突如其来、总是试图将人吞噬的暗流,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总能鼓起勇气与暗流搏斗,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力量才得以展现。   《装台》用“小人物”的视角彰显生活的大境界。围绕着顺子的生活轨迹,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完成了丰富多姿的小人物群像刻画。装台人身在暗处,却永遠心向着光明,为别人的表演搭台,也为社会生活装台,时刻准备用心将世界和他人照亮。以刁顺子为首的一群小人物,形形色色又生动鲜活,他们不仅仅是个体的人生,还代表着无数个像他一般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或许在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委屈和辛酸,最终又以不畏苦难的坚韧救赎自己的灵魂。他们或忙碌在自己的纵横阡陌里,或穿梭于城乡结合之间,他们存在于自己独特的空间世界,他们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中间,他们就在那被遮蔽了的世俗中,他们就是中国故事中的“人间烟火”。也许故事本身带有一定的理想化,但透过他们的眼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对人类存在的关注,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出一种源于平凡又超越平凡的生命哲学意味,更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类意识。小人物委屈求全,又互相帮衬,在本事不大、处处犯难的日子里,这群“弱势群体”却以自己的朴实、勤劳和坚韧,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积极寻活卖力气,也欢喜地庆祝生活里每一件喜事、乐事,真实质朴的形象也逐渐高大了起来。
  据悉,电视剧《装台》在播出之前还历经了改名风波。那就是此剧杀青后曾想走时尚路线取名为《我待生活如初恋》,剧组在理论家的建议下择善而从,沿用小说原名《装台》在央视播出。两个剧名相较,一方面,“装台”或说“补台”的存在形式既是为他者而活的生命英雄主义,脱离了“咀嚼身边小悲欢”的低级趣味。另一方面,原名聚焦精准,用词简单,短短二字却道出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更传达出一丝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学气息,甲乙轩轾高下立判。而《我待生活如初恋》使用了一则网络语“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大意为:尽管人们被生活反复捶打,却仍旧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热爱它。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一部反映底层小人物疾苦的作品,但这么一改却易流于偶像剧命名,甚至透出一种生活的不恭与戏谑创作旨趣。须知,远离生活的剧情必将使观众远离荧屏。而此次央视播出《装台》,无疑是电视剧“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的真情复归。
  《装台》给当代国产影视剧的创作以启示,寻得文艺作品创作的正道就是要坚持充满人间烟火的现实主义创作,关心人民,立足人民,服务人民。尽管科技的发展和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原本看似平滑的生活分崩离析,但珍贵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质却从未被忘却,在一代一代国人辛勤努力的过程中刻写在血脉中,依然是我们作为人的存在特有的品质。这正是“讲好中国故事”所呼唤的影视作品创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可以说,《装台》正是充分满足了这三点要求,成为观众喜爱、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也为未来国产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从更深刻的意义来说,近年来,围绕地域流派电视剧的讨论逐渐形成体系,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陕派电视剧独树一帜,借助一部部优秀的剧集迅速打开发展局面,传承陕西本土文化、还原本地生活氛围的同时,也让陕西文化形象传播到更多非本地的受众群体,暖锅热灶、大碗宽面、透亮的秦腔、敦厚的古城……越来越多如《装台》一般优秀的地域流派电视剧被推上市场,借助电视剧艺术的大众传播属性,形成多元文化的互通交流,未来也将更深刻地参与到整合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建设中。
其他文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期间网络音乐平台的点击量激增。根据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2020年1-4月网易云音乐的点击量增长率达到了6.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音乐平台已成为网民获取资讯、娱乐、社交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异常激烈,以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阿里系和以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为代表的腾讯音乐,在竞争中不断深挖市场的突破点,这一点从在线音乐平台越来越丰富
期刊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已逐渐跻身当下主流的传播形式。我们身处的社会已进入到一个以视频为主的广义的图像时代,“图像不仅是当代叙事的主因,左右着当代社会叙事格局,而且预示着传播科技对人类日常生活、感知方式、知识传播与叙事表达等方面影响的未来结局”[1]。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我国短视
期刊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爱情片《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上映,24年后,以“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为背景展开,由罗飞执导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以下简称“《六人》”)于2021年上映。这部影片的导演与大部分主创人员都是对海事历史有高度兴趣的西方人,而影片从泰坦尼克号上六名华人幸存者入手,通过描述六名普通人的经历勾勒出百年前中国劳工在西方的生活图景,以及百年来在种族歧视的历史背景下
期刊
电影《你好,李焕英》作为现象级的贺岁片,其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贡献及中国影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该片又是近年来喜剧片创作为数不多的高口碑电影之一,其在时光网、淘票票和豆瓣上的评分分别为7.9分、9.3分和8.1分。网络自媒体及部分影评人对其的简短评价,大多不脱喜剧搞笑与母女亲情两个方面。但在笔者看来,影片文本自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创新。在列斐伏尔(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汉森(
期刊
在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电影理论中,以分类为基础方法的批评方式并不少见。在电影诞生后的20年,苏联蒙太奇学派在苏联形式主义美学的影响下建立了蒙太奇理论[1],并在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像分为情感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等多重交叉的形式;美国好莱坞也根据观众期待与市场导向建立起类型片体系。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电影理论相结合后,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
期刊
地图,描画着人类活动的轨迹,随着人类活动的迂徙,地图也在无限扩展中.人类的迁徙不断地在处女地上开发构筑着新的空间.而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在精神领域里不断地创造着文学想象的独特空间.作家创造的空间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在作家的心理上构筑的.迁徙创造了空间,空间延展了地图,而这些空间的产生,便使文学地图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学视觉景观.对于这些独特空间和地图的研究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有趣的方法.
期刊
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与表达技巧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电影《叶问4:完结篇》(以下简称《叶问4》)作为“叶问”系列的终结篇,是传统文化与国家形象紧密结合的代表。本文通过解读电影《叶问4》的影像画面特征,以文化共享视角深层解析该片的传播手段,从而探究其传播范式的形成。  由叶伟信执导并监制,甄子丹、吴樾等人主演的《叶问4》有着精彩细腻的影像场面、狭窄逼仄的舞台设计、厚
期刊
1999年3月2日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主导拍摄的贺岁电影《岁岁平安》(戚健,1999)播出以来,电影频道就开始不断推出新的数码电视电影作品。2012年起,电影频道播放的数字电影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下被归入中国电影故事片的管理体系与概念范畴,电影频道也在2013年将“电视电影部”更名为“电影创作部”,旧有的“电视电影”概念也逐渐被“电影频道数字电影”取代,与中国电影、电视剧一起迈入高清数字电视电影影
期刊
对我国经典党史题材电影的重写与再经典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同一类型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积累经验,还体现出了中国主流历史观的完善,以及历史辩证法的扬弃观点。  一、经典人物题材党史电影的重写  经典党史题材电影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历史正剧形式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写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领导人的生平业绩,或为党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的革命故事。这样的
期刊
在2021年春节电影档过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艺术片导演鹏飞带着他的电影新作《又见奈良》(2021)在3月档期与中国观众见面,受到广泛好评。在《又见奈良》前,鹏飞独立导演的处女座《地下·香》(2015)与成熟之作《米花之味》(2017)都以独特的叙事与情感空间,为商业大片轮番乱战之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清新、温柔而底蕴厚重的诗学之味。  一、鹏飞的电影创作与作者电影范式  在《又见奈良》前,中国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