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汪熙教授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汪熙先生于2016年12月26日凌晨逝世,享年97岁。汪熙先生毕生致力于跨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在中美关系史、国际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生于乱世,长于日寇蹂躏、国家山河破碎之时的一代人”,他的一生,著书丰硕、桃李天下,尽显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象和家国情怀。
  斯人己逝,转眼汪熙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
  汪先生是我的导师一一我攻读学位意义上的导师,也是我人生、事业的导师。汪先生和我也是忘年意义上的朋友。我一直以能成为他的学生和朋友为傲。先生仙逝周年,我内心有许多话想对汪先生说。
  2015年春节我到汪先生家里给他拜年,当时汪先生、汪楠和照顾他的阿姨都告诉我,得知我要去看他,他兴奋了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我们开心地交谈了很长时间,我当面承诺每年春节都会给汪先生拜年。但恰恰是之后的一年,2016年的春节我不在上海,因此只能通过电话给汪先生拜年。尽管当时我心有歉意但是没有太大的压力,觉得汪先生的生命力还强着呢,还有足够的机会来弥补。很难想象汪先生这么快就离开了我们。
  一、一个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大教授
  记得是1985年,我当时刚到复旦大学外事办公室工作,每天从市区的西南部坐校车到复旦来上班。一天,谢希德校长在校车上告诉我,有个教授叫汪熙,上午会找我谈一个国际会议的事情,并要我负责处理。谢校长介绍说,汪教授40年代在美国留学,是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并描述了要在沃顿商学院学习并获得学位是多难的事。当时我刚去校外办工作不久,了解事情不多,也因為对谢校长的描述还是有很多好奇,因此非常期待见汪熙先生。很快,汪先生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手上拿着几页由校外办起草的公文,笑呵呵地说:“这个公文改了几个地方,供你们参考。如果行就报给谢校长审批。”我当时看到这三页纸的报文,已被汪先生密密麻麻地改得面目全非,基本上是重写,文字变得简明扼要,逻辑关系清清楚楚。但当时给我印象更深的是,汪先生掏出手绢擦着额头上的汗告诉我说,他是刚刚骑车从复兴西路赶到学校来。我怎么都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在40年代就去美国留过学的60多岁高龄的大教授会和骑自行车上下班有关。
  1987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依然看到汪先生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当时他已经68岁了,仍身手敏捷、精神饱满、谈笑风生。我们都觉得,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啊!他的答案总是: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自己把控时间。有时遇到外事接待活动,他还是骑自行车,西装革履、戴着领带,下雨的时候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来。这给我们当时这些年轻人带来的冲击和印象极深。我相信在当时他这个年龄段里,有这样身份、每天骑自行车横跨大半个上海上下班的不会很多。我们有的时候调侃这件事,他总是满怀喜悦,从来没有抱怨。只要你和汪先生有交流,你很快就会感到他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一个有坚强毅力和风骨的人。
  二、我爸爸的故交
  我爸爸和汪先生、董先生(汪熙教授太太,董幼娴女士)原来工作上并没有交集,他们因我而结缘。我爸爸是上世纪40年代末在交大学土木工程的,我哥哥姐姐也都是学理工的,大都不太了解文科。我当时因为在煤矿做了八年工人,完全是通过自学考大学。从1977年到1980年,我连续参加了四次高考,三次考理科都失败,第四年改考文科考上了复旦,这是原先想都不敢想的。我们家搞理工的人占绝对多数,在他们看来,一元一次方程不会做,是学不了一元两次方程、解析几何、微积分的;而学文科的跳跃性可以很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没读好古代史、中世纪史,但是学现代史依然可以考及格甚至可以得高分,知识的逻辑性同学理工科不完全一样,容易夸夸其谈。因此在我家信奉学理工才是“真才实学”的环境里,我属于“弱势群体”。
  而我爸爸也担心我不能学以致用,只会空谈,学些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没什么用的东西。我去美国哈佛读书的时候,依然选的是研究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我爸爸更是充满疑惑。谢校长建议请汪先生和我爸爸聊聊,帮我爸爸释疑解惑。汪先生对此非常乐意。我没有想到我爸爸、妈妈和汪先生、董先生见面以后,会很快成为至交,完全是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如此之通畅,因为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首先是“你怎么会学工程技术,我为什么是学的文科”,“你为什么当时在中国读书,我为什么到美国去读书”,“文科和工科的差别多大”、“苏联、东欧与美国、西欧的教育差别多大”,等等。因为我爸爸当时的工作与苏联、东欧的专家接触较多,自然受他们的影响较多一些。
  他们之间另一个有共鸣的话题是谈“文化大革命”的经历。我当时的感受是,“文化大革命”中两家老人的身心受到如此大的创伤和磨难,但是他们没什么怨言和牢骚,反而是谈笑风生,只想尽力在有生之年多做点对国家有益的事情,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可以感觉到他们有着相似的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交流使我爸爸更多了解了文科、社会科学对现代化的中国和改革开放的意义,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也正是这样,两家人就开始了经常的交往。
  遗憾的是那时我爸爸己身患癌症。有一段时间在住院治疗时,正巧董先生是他的病友,住在隔壁病房。他们在病房的交流中,又加深了要以愉悦的心情战胜疾病、笑对人生的共识。1999年夏天,汪先生因劳累过度意外中风,而当时瑞金医院的急诊病房已人满为患,汪先生只能躺在走廊里的临时病床上。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心急如焚。在医院的帮助下,汪先生得以转入病房治疗。汪先生中风之后,与我爸爸的交流又多了一个内容,因为我爸爸也受中风后遗症困扰多年,但毅力极强,坚持锻炼,在认识汪先生的时候已经看不出是罹患过中风的人。因此,汪先生多次说要向我爸爸学习,并相信只要有顽强的毅力,是可以锻炼并恢复行动功能。2001年初,我爸爸去世,董先生专门去我家看望问候我妈妈,并送了她一件毛线织的大衣,说:“这是汪先生和我给你的,你要坚强一些照顾好自己。”这件衣服是汪先生挑选的。我爸爸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汪先生、董先生这两位党外人士有着格外的尊敬。他们如此忠心耿耿,报效祖国,如此百折不挠,致力于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国家事业的进步,以毕生精力培养学生,实属难能可贵。   特别是我爸爸看到汪先生中风的状况比他当时严重许多,电话讲话都需要“翻译”的状况下,仍有这么强的毅力,继续写书、出书,称汪先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真实写照。我爸爸认为汪先生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虽是党外人士,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每当谈到汪先生,我爸爸就会说,他是一个执着,耕耘不止,在困難、压力、伤痛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抱怨的人。每次通话汪先生讲的全是对自己的期望、对自己的信心,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劲,不仅激励自己,还鼓励旁人,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个人。这也是我们全家都如此敬重汪先生的很重要原因。
  三、我未竟学业的导师
  令我抱憾的是,我师从汪先生但没能完成学业,可能也是他为数不多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
  1994年初,我中断了在哈佛的学业,回校工作。一上手做事就忙得不可开交。汪先生不希望我在忙碌之中就放弃学业,多次找我谈话,希望我能边工作边学习,坚持继续读完学位。我当时并无自信地询问,是否有可能师从汪先生。汪先生欣然答应。
  当时,我的研究方向是“美国国会的利益集团、游说和美国国会的决策”。汪先生说:“做好这个题目的核心是要做好案例研究,我们一起攻这个课题。”就这样,我正式成为汪先生的博士生。当时与我同学的是张济顺、金光耀等几位老师。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缺课,所以压力很大。汪先生每次都说:“不要紧,我晚上给你开小灶。”着手写论文时,汪先生专门托人到美国帮我找材料,与哈佛导师沟通训练我做案例研究的要求,并将一些重要的资料索引做成一叠叠卡片,辅导我研究的思路。
  基辛格博士跟我讲过,社科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做案例上。而当时文科学生做案例的能力相对较强的应当首推读历史和法律的学生。学生自己有收集材料、甄别材料、判断材料、选择材料、概括提炼材料的能力,这是做研究最重要的基本功。哈佛大学社科类的教学大都以案例研究见长,因此汪先生希望我在案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让这些案例充实教学,并启示未来的对美工作。
  1996年初,我重返哈佛,各方面的学习渐入佳境,希望集中精力完成论文,但没想到因为工作需要,又一次中断学业,提前回国,到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任职。当时我在哈佛的导师对我非常不理解,认为这是个多大的官位啊,到45岁以后再回来做也来得及,为什么连哈佛的学业都可以放弃?但我还是一天都没耽搁地回来了。汪先生说:“你导师这样反应是可以理解的。能不能请他到中国来看一看,让他来看看你在做什么。”就这一句话,他真被请到上海来了。谢校长、汪先生接待了这位哈佛的导师。听完我的情况介绍,我在哈佛的导师的眼眶都湿了,他说,他培养学生就是为能有一个舞台来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做些事情,并表示,只要我有这个愿望,他会申请保留我的奖学金,随时可以回去完成相关课程。当时,汪先生说:“我会继续带他。”我的导师当场就说:“拜托你!”
  但是,边工作边学习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汪先生帮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也希望我能工作、学习两不误、双丰收,但毕竟需要我自己高度的专注,需要大块的时间。我更不允许自己在汪先生的名声之下,粗制滥造,应付出一篇论文,混一个学位出来。对此汪先生表示高度认同。随着自己工作的调动和工作责任的增加,离开汪先生的要求就越来越远,到北京工作以后就完全力不从心了。
  2015年春节我见汪先生时,我还认真地告诉汪先生,等哪一天我退休了,还是要把论文完成,并希望汪先生继续担任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汪先生说:“一言为定!一言为定!”我至今还是这个初心,还是这个愿望,我会努力把论文做完,能不能成为合格的博士论文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我期待有机会回复旦继续做一个老师,努力像汪先生那样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教书育人。
  永远缅怀您,汪先生!
  (作者为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中国外文局原局长)
  责任编辑 沈飞德 章洁
其他文献
1949年5月1日中央情报部曾给吴克坚情报系统發来嘉奖电,电文说:“克坚并转全体工作同志:几年来你们在克坚同志领导下,不避艰险,任劳任怨,坚守工作岗位,获得敌人各种重要情报,建设和保证了同中央的联络,直接配合了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胜利,你们的工作是有成绩的,特电嘉奖。”这一电文高度评价了吴克坚和他的战友们为党所立的特殊功绩,当然这也包括吴克坚所领导的电台工作。1946年至1949年,吴克坚情报系统在
期刊
1967年,我在给江青当秘书的时候,她指示和布置我写一篇批判刘少奇的文章。这篇文章写好并经姚文元审阅修改后,11月中旬发表在江青女儿李讷负责的《解放军报》上。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还感谢我对军报的支持。  大概12月的一天,陳伯达的妻子刘淑宴给我打电话,首先把我的文章夸了一番,接着提出让我向江青报告:请江青同志给她安排一个工作;并说,江青同志有什么指示,写个条子传过来就行了。这是当时政治局常委(按现在的
期刊
被喻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全境土地面积约为上海的六分之一,其中香港岛及周围小岛屿为78.12平方公里。香港在开埠前是一渔港。1842年起,香港土地分阶段被割让和租借予英国,至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移交大陆为止,历任英籍香港总督有28人;此外,自日本侵占香港后,也历经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其中有矶谷廉介、田中久一两任日本战犯为香港总督,而这两个战犯均在抗战胜利后被关押在上海,其中田中久一先后
期刊
《陈叔常印存》现在再版(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问世,距先兄叔常(经)先生病殁已40年了。印存《外一种》的作者、先兄长子俱侄希望我写一跋语, 我于情于义,都难辞却。我同胞兄姐15人,都已物化,如今只剩我一人孑遗,往事旧怀,顿时萦绕脑际,不能自已。  三哥毕生以治印为乐  叔常三哥大我19岁,他幼年受教家塾,熟读经史,年轻时抱着对艺术的挚爱,一个人负笈独闯上海滩,考入上海美专(这在当时福
期刊
他是上海滩的名人,也是中国革命音乐人中的普通一兵。三年前,他走了,无声无息,只留给我们一个可亲可敬的名字:孟波。  鲁艺最后两对伉俪“相约”而去  周巍峙和王昆,孟波和严金萱,曾是延安“鲁艺”健在的最后两对伉俪。当年他们同在“鲁艺”工作或学习,又同是“以歌为媒”喜结良缘且忠诚相守一生的革命伴侣。由于工作关系,四位长辈中我同王昆、孟波、严金萱三位师长多有过从。从孟波的亲属那里我获知了让人堵心的那一百
期刊
1957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读一年级时,“反右”运动开始了,那时我19岁不到。我在中学里入团较晚,在大学时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班上同学中有20名党员调干生,9名团员,1名来自印尼的华侨。班级领导班子组成,除党支部三个委员外,还有学生会主席,校、系、班三级的学习班长。那时我在政治上很幼稚、无知,懵懵懂懂,不知道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怎么回事。那时上面提出要大鸣放,我们在课后开会,不少同学发言踊跃,
期刊
我是复旦分校的“窝窝头”  40年前上海有所大学叫“复旦大学分校”,简称“复旦分校”,或日“复分”,还有人戏称其为“福份”。我不是复旦分校的在编人员,是复旦分校的“窝窝头”。这是什么意思呢?  复旦分校是在1978年成立的。当时我看到一些高干子弟(后称“红二代”)中的不良现象。他们在“文革”的第一阶段大肆宣扬“老子英雄儿好汉”。大中小学校的红卫兵头头几乎都被大中小干部的子女承包了。“文革”的烈火可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还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利用工余休息时间,兼职社会服务,取得一些报酬,被视为大逆不道,轻者被指责“不务正业”,“搞私活捞外快”,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受到批判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重者以贪污受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韩琨案件就是一例。  工程师业余搞科研涉嫌贪污受贿  韩琨原是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1979年他应家乡奉贤县钱桥公社橡
期刊
我的父亲郭若愚生前珍藏一本小画册,他最珍爱这本画册,是他的老朋友程十发先生赠送的礼物。  父亲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文博研究,曾任上海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等职,著有《殷契拾遗》《模印砖画》等。1965年1月,中央下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的文件(即“二十三条”),将农村社教运动和城市社教运动一起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和清思想”的“四清”运动。时年6月,上海郊
期刊
编者按:高云龙先生系著名雕塑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其父金学成是1925年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中共的老党员,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等领导职务,于雕塑艺术也颇有造诣。受父辈影响和熏陶,高云龙1948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雕塑系,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创作人员,参与创作朝鲜平仓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碑浮雕等经典作品(本刊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