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5年初中央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国内各类智库建设进入高潮。其规模和力度之大,甚至被媒体称为“智库大跃进”。随着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智库逐渐揭晓,在躁热之中确实应该再做一些冷思考。其中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的新型智库,到底新在何处?
实际上,智库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外来的新词,却并不是一个新事。中央政府通过专门机构“递折子”,获取信息和研究对策,这种机制在封建时代就有了。而中国共产党早在建政之前,就建立了成熟的信息搜集和汇集系统,涉及党建、安全、外交、新闻、统战、教育等多个部门。建国以后各类专门机构长期承担资政角色,都有几十年的传统和经验,并不比别的国家逊色。固然,传统智库面临比如独立性不足、前瞻性不够、国际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但在研究水平、资政效率、保密性和资源集聚效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国家和社会关系等条件下,显然还将长期发挥作用。基于类似的原因,很多发达国家的主要智库至今也还保留着传统的运转方式。
那么为什么还要建设新型智库呢?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应该是感受到了几方面的压力。一是内部政治过程的变化。随着民众的政治参与性增加,对政策的反馈和影响增大,国家决策需要在多元甚至冲突的民意中进行选择。传统智库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把民意向上传达的作用,但在以获得决策者“采纳”为主要目的的“买方市场”中,民意的传达无形中会被官僚机构的偏好和惯性所“损耗”。另外,只是自下而上的单向沟通,无法解决引导理性对话、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施政环境的问题。即便是一些经过智库充分研究、政府采纳的专业化建议,由于缺乏与社会的充分磨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会面对种种反弹。换句话说,在传统智库模式下,政府和智库所代表的“精英”思维可能与社会大众认知之间出现鸿沟,也不能帮助弥合社会内部不同诉求之间的分歧,导致即使正确的决策也得不到充分理解和有效执行。
二是外部政治环境的变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形态。外交仅仅处理好政府间关系并不足够,公共外交由此兴起。传统外交智库长于站在国家的高度研究“战略问题”,相对忽视跨国社会关系和沟通;专注于对国内决策者的影响力,而在对外影响力上则出现“赤字”。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外交政策建议在演化为对外政策之后,却未必让外国社会理解和接受。甚至外国政府尚且能够理解的政策却遭到外国民众的反对,外交政策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传统智库在跨国沟通、公共外交方面的功能出现短板。
三是中国发展阶段的变化。中国过去几十年所面临的挑战极多,但总体思路却很简单: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实现追赶式发展。但今天中国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很多问题是发达国家并没有充分解决、甚至也刚刚遇到的问题。有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已证明在别的国家未必普遍适用,甚至有时候问题是什么都还不完全清晰。因而,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任务是逐渐要从学习型转向创新型。政策显然不能只着眼于短期应对,还要建立长期规划,甚至需要多种解决方案的实验和竞争。传统智库大多着眼于短期对策、规避政治风险的模式,是难以充分挖掘未来所需要的思想和实现道路创新的。
因而所谓“新型智库”,确实应指向全新的运营模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许多智库不是一种“事业”,而是一个“行业”。智库不是决策机构的附属,而是信息市场的主体。在这种信息市场中,智库通过观点、思想和情报的质量塑造品牌,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则向智库购买服务。这样的智库对于政府和社会机构来说像是咨询公司;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则具有媒体和科普机构的属性。智库是社会服务业部门的一支。实践证明,市场力量会让智库主动地贴近和影响社会、扩大对外影响力、鼓励创新和实验。总而言之,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可以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是,建设新型智库并不是取代传统智库。从市场化智库比较发达的美英来看,很多智库有被资本俘获、哗众取宠的媒体化倾向过重等问题。因而,发达国家的传统智库和市场化智库常常并存,甚至在同一个智库内兼顾两种运作方式,以面对不同的客户、解决不同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要加强智库建设,既要提升传统智库,又要鼓励建立新的模式,政府的资源投入要有细化的标准,两边都不能偏废。
实际上,智库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外来的新词,却并不是一个新事。中央政府通过专门机构“递折子”,获取信息和研究对策,这种机制在封建时代就有了。而中国共产党早在建政之前,就建立了成熟的信息搜集和汇集系统,涉及党建、安全、外交、新闻、统战、教育等多个部门。建国以后各类专门机构长期承担资政角色,都有几十年的传统和经验,并不比别的国家逊色。固然,传统智库面临比如独立性不足、前瞻性不够、国际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但在研究水平、资政效率、保密性和资源集聚效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国家和社会关系等条件下,显然还将长期发挥作用。基于类似的原因,很多发达国家的主要智库至今也还保留着传统的运转方式。
那么为什么还要建设新型智库呢?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应该是感受到了几方面的压力。一是内部政治过程的变化。随着民众的政治参与性增加,对政策的反馈和影响增大,国家决策需要在多元甚至冲突的民意中进行选择。传统智库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把民意向上传达的作用,但在以获得决策者“采纳”为主要目的的“买方市场”中,民意的传达无形中会被官僚机构的偏好和惯性所“损耗”。另外,只是自下而上的单向沟通,无法解决引导理性对话、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施政环境的问题。即便是一些经过智库充分研究、政府采纳的专业化建议,由于缺乏与社会的充分磨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会面对种种反弹。换句话说,在传统智库模式下,政府和智库所代表的“精英”思维可能与社会大众认知之间出现鸿沟,也不能帮助弥合社会内部不同诉求之间的分歧,导致即使正确的决策也得不到充分理解和有效执行。
二是外部政治环境的变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形态。外交仅仅处理好政府间关系并不足够,公共外交由此兴起。传统外交智库长于站在国家的高度研究“战略问题”,相对忽视跨国社会关系和沟通;专注于对国内决策者的影响力,而在对外影响力上则出现“赤字”。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外交政策建议在演化为对外政策之后,却未必让外国社会理解和接受。甚至外国政府尚且能够理解的政策却遭到外国民众的反对,外交政策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传统智库在跨国沟通、公共外交方面的功能出现短板。
三是中国发展阶段的变化。中国过去几十年所面临的挑战极多,但总体思路却很简单: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实现追赶式发展。但今天中国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很多问题是发达国家并没有充分解决、甚至也刚刚遇到的问题。有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已证明在别的国家未必普遍适用,甚至有时候问题是什么都还不完全清晰。因而,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任务是逐渐要从学习型转向创新型。政策显然不能只着眼于短期应对,还要建立长期规划,甚至需要多种解决方案的实验和竞争。传统智库大多着眼于短期对策、规避政治风险的模式,是难以充分挖掘未来所需要的思想和实现道路创新的。
因而所谓“新型智库”,确实应指向全新的运营模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许多智库不是一种“事业”,而是一个“行业”。智库不是决策机构的附属,而是信息市场的主体。在这种信息市场中,智库通过观点、思想和情报的质量塑造品牌,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则向智库购买服务。这样的智库对于政府和社会机构来说像是咨询公司;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则具有媒体和科普机构的属性。智库是社会服务业部门的一支。实践证明,市场力量会让智库主动地贴近和影响社会、扩大对外影响力、鼓励创新和实验。总而言之,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可以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是,建设新型智库并不是取代传统智库。从市场化智库比较发达的美英来看,很多智库有被资本俘获、哗众取宠的媒体化倾向过重等问题。因而,发达国家的传统智库和市场化智库常常并存,甚至在同一个智库内兼顾两种运作方式,以面对不同的客户、解决不同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要加强智库建设,既要提升传统智库,又要鼓励建立新的模式,政府的资源投入要有细化的标准,两边都不能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