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救治脑疝病人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haoba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救治脑疝病人的疗效.方法对105例外伤性脑疝病人施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全部病人均进行随访,按GOS评分法判断预后.结果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9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18例,死亡26例.死亡者中45岁以上者为9例,45岁以下者17例.入院时为脑疝者63例,术后死亡20例;入院后逐渐出现脑疝者42例,术后死亡6例.脑疝发生后2 h内手术者89例,死亡17例;大于2 h手术者16例,死亡9例.结论及早、彻底地施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能明显提高脑疝病人的疗效及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由阿伦·马克利奥德·柯麦科和戈弗雷·纽博尔德·豪恩斯弗尔德分享,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
期刊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病变,其病因机制尚未明确,且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有效的帕金森病模型对其病因机制的进一步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Berger等人于1982年建立腹侧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方法,通常应用小鼠或大鼠胚胎(13~15d胎龄)中脑组织进行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长达数月,因此,可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急性或慢性损伤的病因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手段.多巴胺能神经元
目的 研究自体带蒂颅骨瓣帽状腱膜下保存的优点.方法将去骨瓣减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病人术后将带蒂骨瓣存放于帽状腱膜下保存;对照组术后将游离骨瓣放于帽状腱膜下或深低温下保存,两组病人取同一切口行手术二次回植.回植前行病理检查,回植后行头颅X线片检查.结果带蒂颅骨瓣回植前病理检查骨细胞成活率高,术后头颅X线片随访颅骨成活,愈合良好.结论帽状腱膜下带蒂自体颅骨瓣保存回植优于其它保存方法。
期刊
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目前唯一的一种活体组织代谢物质无创检测技术,能够即时、动态、客观的反映活体脑组织神经生化代谢情况,为我们进行脑损伤后脑代谢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对磁共振波谱分析原理及在外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目的 通过对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分析,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治疗方法.结果全切除27例(87.1%),大部分切除3例(9.7%),部分切除1例(3.2%).30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术完全切除者术后放疗,疗效满意。
一、概述与回顾  几个世纪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低温具有临床治疗作用,最著名的例子是拿破仑的首席军医Baron Larry观察到把寒冷环境中的伤员置于温暖的室内烤火时,他们死亡得更快[1].随后,人们观察到一些深低温环境的溺水或窒息者往往有很好的生存机会,进一步认识到低温主要作用是保护人的神经系统.
目的 评价目前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诊断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DAI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分型、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DAI病人影像学表现越单纯,病灶越靠近大脑半球周边,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结论现行的DAI病人诊断性影像学表现及分型、GCS评分及分型对判断DAI病人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injury,TBI)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除原发创伤产生的剪切力对细胞膜、神经元胞体、白质结构和血管床的损伤外,伤后脑缺血、脑水肿/脑肿胀和颅内压增高是加重损伤程度的重要原因.在脑损伤后积极纠正缺血、低氧、低血糖、脑水肿、癫痫、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建立正常的血压、体温、血糖浓度和组织氧分压,应用脱水、利尿和血肿清除术或颅腔内外减压术控制颅内压可有效地阻
目的 探索凝血、纤溶机能异常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中的作用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动态测定16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和输入冷沉淀和新鲜血浆后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高于对照组.输入冷沉淀和新鲜血浆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下降,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形成,与患者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