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整理与研究黄氏按摩流派的主要技法。弄清该流派的常规操作套路,及重点手法的种类、适应部位和时间分布等。方法:在跟随黄氏按摩流派传人学习,掌握其手法的基础上,通过观摩、比较、划“正”字(频数法)等对该流派手法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总结出该流派的常规操作套路。得出了该流派手法具有以揉、拔为核心。力度偏重和程式固定等特点。
关键词 黄氏按摩 手法特征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黄氏经穴按摩流派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06-07JQ08)。我们前期在流派溯源、经验总结与提炼学术特点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㈣,本研究则主要介绍我们对黄氏按摩流派的手法研究。
1 资料来源
在流派源流的考证中,我们得到了图1的师承关系。图中,雷淑玉、何素清、张诚毅、任天华、周述炎、张戈等均出自同一师门,所学均为黄氏所授之法,他(她)们在按摩中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大家均认可的套路理应与黄氏原始手法相关联。我们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对他(她)们手法的考查、学习和调研基础之上。
2 研究方法
2,1跟师学艺根据课题需要,先后派出多名研究生跟随流派传人张诚毅、周述炎、雷淑玉等学习推拿技艺,先后多次与张诚毅、周述炎、雷淑玉、何素清、张戈等传人探讨与座谈;多次对其手法进行拍照、笔录,并亲身感受。
2,2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征求意见,统一并笔录了该流派的常规操作套路。然后运用划“正”字的频数分析法观察记录在整个操作套路中所用手法的种类,各种手法出现的频率、运用的时间及与经络穴位的关系等。
3 结果
3,1流派的常规按摩套路:以下套路为流派各家认可的黄氏按摩次递。
3,1,1头面部:①斜向开天门(开天门为两拇指交替从眉心上推至前发际,其轨迹为一直线,而该流派的操作为从眉心斜向外上方推行)。②分运双柳(与分推坎宫相似,但手指所及恰在眉毛之上)并揉太阳。③三指摩颜面并点揉颊车。
3,1,2颈部:①拿桥弓。②推摩颈筋。③点揉与扣拨缺盆。
3,1,3胸腹部下推膻中。②推按剑下至胁肋。③拿脐胁。④分推腹阴阳。⑤点按腹正中线(任脉),力度轻—重一轻。⑥拿腹。
3,1,4上肢:①扣拨腋下大筋。②拿揉推捋上臂。③扣拨肘筋。④推揉前臂。⑤搓摩手指。⑥拔伸手指。
3,1,5下肢:①拿揉下肢。②踝关节摇法。⑧掰脚趾。④掌压脚背(跖屈位)并点“涌泉”。
3,1,6腰背部:①拿肩井。②按揉推捋膀胱经。③黄氏捏脊法(腹泻上捏、便秘下捏)。
4 流派重点手法
4,1手法种类(见表1)。
表1可以看出:该流派共运用了12种手法,它们是:摆动类的揉法,摩擦类的摩法、搓法和抹法,挤压类的点法、按法、拿法和拨法,振动类的抖法,叩击类的击法,以及运动关节类的拔伸和摇法等。在所运用的手法中,按部位计算,揉法10次,拨法8次,点法6次,拿法6次,按法5次;其它手法运用的次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抹(4次)、摇(4次)、拔伸(3次)、抖、击(各2次)和搓(1次)。可见,黄氏按摩流派所用手法的种类以揉、拨为主,点、拿和按法为辅,并根据具体部位参和一些其它手法。
4,2复合式手法(见表2)。
表2看出,该流派共用了5种复合手法。以“揉”法为核心就组成了四种手法,它们是点揉、拿揉、拨揉和按揉。其中,拨揉法除头面以外的所有部位均有运用,似为重点手法。
4,3手法的时间分布(见表3)。
表3说明,在整个套路的40分钟操作中,该流派运用揉法15分钟、拨法10分钟,时间最长,运用拿法和按法均为3分钟,其它手法的运用多为1分钟左右。说明揉、拨法仍为其重点手法。
4,3流派手法与经络穴位的关系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黄氏按摩的常规套路,发现其操作涉及到了十四正经的循行路线;在其操作过程中,其拨揉时间相对较久的部位共约34处,它们大约与手太阴经的云门、中府,手阳明经的颊车、地仓,足太阳经的睛明、攒竹、殷门、金门,足少阴经的照海、涌泉、太溪,手厥阴经的内关、内劳宫,手少阳经的外关、阳池,足少阳经的风池、肩井、日月、带脉、阳陵泉、悬中,足厥阴经的期门,任脉的承浆、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督咏的上星、百会、人中、印堂和大椎等穴位相对应。
5 讨论
5,1手法的研究一直是推拿的重点。目前手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块,其一是对单一手法,如振法、滚法、踩跷怯、一指禅等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在于弄清其施力部位、手形特征,运动轨迹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其二为总结流派手法,如赵氏、葛氏等对《推拿三字经》、朱氏等对“一指禅”、袁氏等对“按导”流派的整理等。而在对流派的整理过程中,—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真实还原其历史本来面貌并提炼其手法精髓。但如何对其进行还原和提炼,目前大多停留在个人回忆与口述基础之上,使所得结果带上浓厚的个人色彩,缺乏了科学与客观要素。为此,笔者认为,在已经掌握了其公认的流派套路的基础上,完全可以通过划“正”字的方法(频数法)对套路中各个部位所运用的手法种类、时间和所涉及的经络与穴位等进行统计,从而发现其运用最多和运用时间最长的手法,这一种或数种手法理应为该流派的基本手法或重点手法。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研究方法是可行的,是比较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这一研究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5,2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了该流派手法的技术特征,即揉、拨二法多用久用,或相互合用,或以揉法为核心组成其它复合手法。揉法是传统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和”法的代表手法。由于揉法操作时,可左转,亦可右转;可深入浅出,亦可由浅入深;频率也可快可慢,完全能根据具体的病情和具体的操作部位灵活变通,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加之其特有的柔和与舒适性,使它既能攻邪(右转),又能补虚(左转);既能发散(频率快),又能缓急(慢频率);既可达表(浅层),又能至骨透脏(深层),几乎无所不到,无处不适。难怪明代周于蕃说“揉以和之”,其中的“和”包括了调和气血、阴阳、脏腑与表里。所以,该流派以揉法为核心,以揉法统诸法实有深意。拨法是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的基础上,通过垂直于肌筋或经络方向上的单向或往返推移的一种手法。拨法力度沉实,强调位移,最能解痉与解粘,它是治疗出巢之筋、痰瘀之结,歪斜之经和紊乱之络的几乎唯一的手法。沿十四经走向,一路拨来,一路畅通;通则不痛,通则不病。但拨法刺激强度大,患者常有畏惧与疼痛之感,故许多学者和教科书都强调少用、慎用。而黄氏按摩流派却创造性的将拨法和揉法融为一体,以揉法之柔制拨法之刚,以拨法之刚携揉法之柔,使整个手法柔中带刚,刚中有柔,近乎完美地实现了刚柔相济。观其它流派,内功推拿以平推见长,去重回轻,产热最速,摩擦深透;一指禅和滚法流派以摆动为先,紧推(滚)慢移,水到渠成;而黄氏按摩却以揉拨为特色,寸寸拨揉,寸寸调和,寸寸疏通,其通经活络之效显然是其它流派不可比拟的,这不能不说是其手法的最大特色。
5,3建立在揉拨法基础之上的循经全身按摩套路当然不同于其它只注重局部病损与伤痛的治疗方法,它必然长于对经络的疏通和对全身气血的调节,这就直接决定了黄氏按摩流派的主要适应范围当以内妇杂证为主,这与我们前期总结的该流派的学术特点和主要适应范围是相吻合的。
5,4流派传人黄万香本人不识字,她生前也多次表示自己不懂经络与穴位,其师詹龙清所著著作又已遗失,其是否有经穴记载也已经不可考证。但推拿是以医生之手接触患者肌肤,是在人体体表的操作。而经络与穴位是中医的根本,经络感传与感应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包括推拿和针灸等外治疗法的效应基础。我们通过具体分析黄氏按摩流派的手法套路,观察与记录其按摩的先后顺序、按摩路径、各部位的手法选择等,发现其操作仍然是顺(循)经络的,而且几乎涉及到了十四正经;通过记录其操作过程中重点停留与反复按摩之处发现其多为重要穴位。所以,黄氏不懂经络,不识穴位这是事实,这是文盲的必然结果,但是讲不来经,说不出穴,并不等于用不来经络和穴位。事实上,她所继承与传授的詹师爷的这套手法是片刻也离不了经络与穴位的。再次印证了古人所说“不知十二经脉,开口动手便错”。
关键词 黄氏按摩 手法特征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黄氏经穴按摩流派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06-07JQ08)。我们前期在流派溯源、经验总结与提炼学术特点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㈣,本研究则主要介绍我们对黄氏按摩流派的手法研究。
1 资料来源
在流派源流的考证中,我们得到了图1的师承关系。图中,雷淑玉、何素清、张诚毅、任天华、周述炎、张戈等均出自同一师门,所学均为黄氏所授之法,他(她)们在按摩中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大家均认可的套路理应与黄氏原始手法相关联。我们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对他(她)们手法的考查、学习和调研基础之上。
2 研究方法
2,1跟师学艺根据课题需要,先后派出多名研究生跟随流派传人张诚毅、周述炎、雷淑玉等学习推拿技艺,先后多次与张诚毅、周述炎、雷淑玉、何素清、张戈等传人探讨与座谈;多次对其手法进行拍照、笔录,并亲身感受。
2,2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征求意见,统一并笔录了该流派的常规操作套路。然后运用划“正”字的频数分析法观察记录在整个操作套路中所用手法的种类,各种手法出现的频率、运用的时间及与经络穴位的关系等。
3 结果
3,1流派的常规按摩套路:以下套路为流派各家认可的黄氏按摩次递。
3,1,1头面部:①斜向开天门(开天门为两拇指交替从眉心上推至前发际,其轨迹为一直线,而该流派的操作为从眉心斜向外上方推行)。②分运双柳(与分推坎宫相似,但手指所及恰在眉毛之上)并揉太阳。③三指摩颜面并点揉颊车。
3,1,2颈部:①拿桥弓。②推摩颈筋。③点揉与扣拨缺盆。
3,1,3胸腹部下推膻中。②推按剑下至胁肋。③拿脐胁。④分推腹阴阳。⑤点按腹正中线(任脉),力度轻—重一轻。⑥拿腹。
3,1,4上肢:①扣拨腋下大筋。②拿揉推捋上臂。③扣拨肘筋。④推揉前臂。⑤搓摩手指。⑥拔伸手指。
3,1,5下肢:①拿揉下肢。②踝关节摇法。⑧掰脚趾。④掌压脚背(跖屈位)并点“涌泉”。
3,1,6腰背部:①拿肩井。②按揉推捋膀胱经。③黄氏捏脊法(腹泻上捏、便秘下捏)。
4 流派重点手法
4,1手法种类(见表1)。
表1可以看出:该流派共运用了12种手法,它们是:摆动类的揉法,摩擦类的摩法、搓法和抹法,挤压类的点法、按法、拿法和拨法,振动类的抖法,叩击类的击法,以及运动关节类的拔伸和摇法等。在所运用的手法中,按部位计算,揉法10次,拨法8次,点法6次,拿法6次,按法5次;其它手法运用的次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抹(4次)、摇(4次)、拔伸(3次)、抖、击(各2次)和搓(1次)。可见,黄氏按摩流派所用手法的种类以揉、拨为主,点、拿和按法为辅,并根据具体部位参和一些其它手法。
4,2复合式手法(见表2)。
表2看出,该流派共用了5种复合手法。以“揉”法为核心就组成了四种手法,它们是点揉、拿揉、拨揉和按揉。其中,拨揉法除头面以外的所有部位均有运用,似为重点手法。
4,3手法的时间分布(见表3)。
表3说明,在整个套路的40分钟操作中,该流派运用揉法15分钟、拨法10分钟,时间最长,运用拿法和按法均为3分钟,其它手法的运用多为1分钟左右。说明揉、拨法仍为其重点手法。
4,3流派手法与经络穴位的关系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黄氏按摩的常规套路,发现其操作涉及到了十四正经的循行路线;在其操作过程中,其拨揉时间相对较久的部位共约34处,它们大约与手太阴经的云门、中府,手阳明经的颊车、地仓,足太阳经的睛明、攒竹、殷门、金门,足少阴经的照海、涌泉、太溪,手厥阴经的内关、内劳宫,手少阳经的外关、阳池,足少阳经的风池、肩井、日月、带脉、阳陵泉、悬中,足厥阴经的期门,任脉的承浆、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督咏的上星、百会、人中、印堂和大椎等穴位相对应。
5 讨论
5,1手法的研究一直是推拿的重点。目前手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块,其一是对单一手法,如振法、滚法、踩跷怯、一指禅等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在于弄清其施力部位、手形特征,运动轨迹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其二为总结流派手法,如赵氏、葛氏等对《推拿三字经》、朱氏等对“一指禅”、袁氏等对“按导”流派的整理等。而在对流派的整理过程中,—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真实还原其历史本来面貌并提炼其手法精髓。但如何对其进行还原和提炼,目前大多停留在个人回忆与口述基础之上,使所得结果带上浓厚的个人色彩,缺乏了科学与客观要素。为此,笔者认为,在已经掌握了其公认的流派套路的基础上,完全可以通过划“正”字的方法(频数法)对套路中各个部位所运用的手法种类、时间和所涉及的经络与穴位等进行统计,从而发现其运用最多和运用时间最长的手法,这一种或数种手法理应为该流派的基本手法或重点手法。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研究方法是可行的,是比较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这一研究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5,2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了该流派手法的技术特征,即揉、拨二法多用久用,或相互合用,或以揉法为核心组成其它复合手法。揉法是传统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和”法的代表手法。由于揉法操作时,可左转,亦可右转;可深入浅出,亦可由浅入深;频率也可快可慢,完全能根据具体的病情和具体的操作部位灵活变通,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加之其特有的柔和与舒适性,使它既能攻邪(右转),又能补虚(左转);既能发散(频率快),又能缓急(慢频率);既可达表(浅层),又能至骨透脏(深层),几乎无所不到,无处不适。难怪明代周于蕃说“揉以和之”,其中的“和”包括了调和气血、阴阳、脏腑与表里。所以,该流派以揉法为核心,以揉法统诸法实有深意。拨法是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的基础上,通过垂直于肌筋或经络方向上的单向或往返推移的一种手法。拨法力度沉实,强调位移,最能解痉与解粘,它是治疗出巢之筋、痰瘀之结,歪斜之经和紊乱之络的几乎唯一的手法。沿十四经走向,一路拨来,一路畅通;通则不痛,通则不病。但拨法刺激强度大,患者常有畏惧与疼痛之感,故许多学者和教科书都强调少用、慎用。而黄氏按摩流派却创造性的将拨法和揉法融为一体,以揉法之柔制拨法之刚,以拨法之刚携揉法之柔,使整个手法柔中带刚,刚中有柔,近乎完美地实现了刚柔相济。观其它流派,内功推拿以平推见长,去重回轻,产热最速,摩擦深透;一指禅和滚法流派以摆动为先,紧推(滚)慢移,水到渠成;而黄氏按摩却以揉拨为特色,寸寸拨揉,寸寸调和,寸寸疏通,其通经活络之效显然是其它流派不可比拟的,这不能不说是其手法的最大特色。
5,3建立在揉拨法基础之上的循经全身按摩套路当然不同于其它只注重局部病损与伤痛的治疗方法,它必然长于对经络的疏通和对全身气血的调节,这就直接决定了黄氏按摩流派的主要适应范围当以内妇杂证为主,这与我们前期总结的该流派的学术特点和主要适应范围是相吻合的。
5,4流派传人黄万香本人不识字,她生前也多次表示自己不懂经络与穴位,其师詹龙清所著著作又已遗失,其是否有经穴记载也已经不可考证。但推拿是以医生之手接触患者肌肤,是在人体体表的操作。而经络与穴位是中医的根本,经络感传与感应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包括推拿和针灸等外治疗法的效应基础。我们通过具体分析黄氏按摩流派的手法套路,观察与记录其按摩的先后顺序、按摩路径、各部位的手法选择等,发现其操作仍然是顺(循)经络的,而且几乎涉及到了十四正经;通过记录其操作过程中重点停留与反复按摩之处发现其多为重要穴位。所以,黄氏不懂经络,不识穴位这是事实,这是文盲的必然结果,但是讲不来经,说不出穴,并不等于用不来经络和穴位。事实上,她所继承与传授的詹师爷的这套手法是片刻也离不了经络与穴位的。再次印证了古人所说“不知十二经脉,开口动手便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