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公务员颈动脉病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d52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公务员久坐、生活不规律且活动量少,易产生很多健康问题.目的 分析某市公务员人群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为心脑血管早期预防、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河北省辛集市2019年4726名公务员健康体检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颈动脉血管异常的影响因素.颈动脉血管异常(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硬化或阻塞)由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结果 共计纳入4726人,男性2149人,女性2577人,中位年龄43(22~59)岁.检出颈动脉血管异常2645人,检出率55.97%.其中颈动脉血管中膜增厚/斑块形成1651人,检出率34.93%;动脉硬化694人,检出率14.68%;动脉阻塞300人,检出率6.3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血管异常与年龄>45岁(OR:1.600;95%CI:1.231~2.080)、体质量指数高(OR:1.298;95%CI:1.132~1.489)、舒张压高(OR:1.933;95%CI:1.623~2.302)、血糖高(OR:2.981;95%CI:2.295~3.872)、高密度脂蛋白偏低(OR:27.774;95%CI:10.226~75.433)、低密度脂蛋白偏高(OR:1.524;95%CI:1.315~1.766)、同型半胱氨酸异常(OR:2.178;95%CI:1.857~2.554)相关.结论 本组人群颈动脉血管异常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异常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悬灸10 min组和悬灸40 min组,每组各5只.造模组采用OVA致敏与激发.艾灸组大鼠在造模前30 min施灸,每次10 min或40 min,共施灸15次.末次激发后24 h内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和蛋白印迹分别检测血清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转化生长因子-β1
目的:对不同生长期粉葛不同部位中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探讨粉葛不同部位适宜采收期及其地上茎叶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HPLC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粉葛不同部位中4种主要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总黄酮含量在粉葛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为根>茎>叶,葛茎中黄酮类成分与粉葛根相似.粉葛根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在10月地上部分枯萎时达到最高(3.51%),葛茎中黄酮类成分的积累分别在7月和12月达到峰值,可达1.31%,葛叶中黄酮类成分积累量在10月达到最高.结论
“脾虚证”是中医证候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种中西医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现代研究过程中众多病理生理数据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实质全貌的探索.笔者从肠道微生态、神经内分泌学、物质能量代谢、凝血功能、基因学、免疫学等不同角度对“脾虚证”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揭示“脾虚证”的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
目的:建立柴胡挥发油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分析柴胡醋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柴胡中的挥发油,并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及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检索图库与全二维特有结构信息谱图,对柴胡醋制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相似度大于750、含量≥0.010%的物质共有85种,分别为有机酸类、烃类、醇类、酯类、醛酮类、醚类、含氮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在内的8类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8种,非共有成分57种.结论:本研究为对醋柴胡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火针疗法治疗阳虚型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阳虚型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热敏灸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入组后4周、入组后8周的GAG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后经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76.7%,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患者入组后第8周,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68.3%,优于对照组的48.3%(P0.05
消化性溃疡具有病因繁多、反复发作的特点,为国内外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中医药在提高溃疡愈合率、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优势.现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现代中医药从不同辨证角度、不同治疗方式和不同的实验研究层次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认识,为后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背景 神经根封闭术在脊柱外科应用广泛,现存的各种术前定位、导航技术均有不足之处.目的 探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在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前定位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9例.2019年7月之前使用乳胶定位板定位穿刺方法的病例作为A组,男2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26±10.99)岁;2019年8月以后使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进行穿刺的病例作为B组,男26例,
临床上多采用化疗方式治疗乳腺癌,然而化疗药物存在一定毒副作用,且长期治疗疗效欠佳.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求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是现今研究的热点.生姜是芳香植物,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调料,在我国广泛栽培.大量研究发现,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乳腺癌作用.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生姜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生姜抗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的:探析多种中医外治法防治新冠肺炎所引发的公众心理问题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公众不良情绪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当前新冠肺炎疫期公众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及其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西医研究进展,分别探讨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五行音乐疗法、传统健身气功、中药足浴、芳香疗法等六种中医外治法调节不良情绪的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推导出中医外治法运用于新冠肺炎疫期心理调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中医外治法调节情志疗效确切,能从不同角度有效改善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保障疫期
背景 既往研究发现监测和评估医务人员脑疲劳状态对工作任务中持续保持良好工作绩效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针对医务人员脑疲劳状态的评估和研究缺乏生理性指标.近红外光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种无创、便携且操作简单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前额叶区血氧饱和度,可能为识别和评估脑疲劳状态提供依据.目的 应用NIRS检测不同疲劳程度医务人员逻辑运算任务期间前额叶皮质血氧反应变化.方法 2016年2-3月随机抽取某医院74名医务工作者,其中男性22例(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