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师语言中的瑕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daye_bib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成长期和模仿期,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发现有些教师的语言存在瑕疵,现举三例和大家探讨。
  一、要“儿童化”,但不能忽略“语文味”
  【案例】 课堂上教师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师:小眼睛看哪里?
  生:小眼睛看老师。
  师:小小手放哪里?
  生:小小手放放好。
  师:小小背怎么做?
  生:小小背挺挺直。
  【分析】 低年级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说话方式影响着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有些低年级教师就根据学生说话的特点,模仿他们说话的语气,用他们能理解的“儿童化”的语言来调动学习兴趣,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诸如“小小背怎么做” “小小背挺挺直”等语法混乱、用词不当、柔软缠绵的“娃娃腔”。这些语言容易“先入为主”, 对规范刚入学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认知心理上,“首应效应”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第一次没有说准确,将来要纠正就很困难。因此,教师在关注低年级教学语言“儿童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其“语文味”。我们要恰当使用儿童化语言,规范表达,流畅明晰,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从小就浸润浓浓的语文味。
  二、表扬要有实效,不能刻板化
  【案例】 教师让学生“开小火车”认读生字“雨”,第一个学生读道:“雨,雨,下雨的雨。”其余学生鼓掌三下,并竖起姆指:“棒棒棒,你真棒!”第二个学生读道:“雨,雨,大雨的雨。”学生再次鼓掌:“棒棒棒,你真棒!”……
  【分析】 在倡导尊重、赏识学生的理念下,常听到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棒棒棒,你真棒!”响成一片的情景。这些表扬节奏明显,动作整齐划一,俨然训练有素。看似表扬,实质有表无扬,无论是受表扬的学生还是为别人鼓掌的学生,均难以看到一丝真心实意的笑容。如此一味的、廉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扬,使表扬演变成为一种例行公事,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学生对此形成的成功体验显得虚假,落入形式主义泥潭。
  于永正老师在回忆自己的从教经历时,也曾深情地说:“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激励,激励是有学问的,要有针对性的,要真诚、动情。”比如教师说:“你不但回答正确,而且语言干净,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也不需要再添一个字。”这样的语言,学生能听懂,知道好在哪里,而且对其他同学也有启示作用,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比如教师说:“你读书的时候,全班同学听得是那样认真,知道为什么吗?”这样的语言包含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爱读书的学生鼓励与评价,于无形中激励着学生。
  三、要引领,不要压抑学生
  【案例】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能回答的小朋友请举手!”于是,课堂上小手林立。学生们的目光追随着老师,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师打转,小嘴里发出“我来!”“我来!”的喊声,恨不得教师一下能叫到自己的名字,有时甚至憋不住抢着答了。课堂上如此热闹、喧哗,学生们如此热情配合教师,冷不丁教师脸一沉说道:“我喜欢坐得端正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我喜欢举手举得好的小朋友来说!”这种半路紧急刹车式的“我喜欢……”让学生措手不及,他们只得眼巴巴地盯着老师,乖乖坐正、规矩举手。眼见老师还在找“乖孩子”,心急的学生只好把手敲得“咚咚”响,他们自然得不到老师的提名,只好灰心地回到“标准状态”,高涨的学习热情被浇得渐渐熄灭。
  【分析】 由于低年级学生情绪易外露,自制力较差,而教师急于想维持安静的教学秩序,使预设顺利进行,于是,在不自觉中运用指令性语言,充当着“发号施令”者。殊不知,教师的这些“指令”抹杀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如果教师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突然改用指令式语言或愠色淡语来组织教学,学生会很敏锐地觉察到,教师其实是在“把自己当作小小孩看待”,如同在演戏,想让课堂安静就安静,想热闹就热闹,并没有真正地融入情境之中,即使有些情感投入也是虚假的,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教师的话固然管住了课堂纪律,却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一定要充满情感,要全身心地融入文本,入境入情,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其他文献
【片段一】  师: “韧性”一词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  生: 第4自然段。  师: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第4自然段。请大家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句中你能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用心找一找,用“——”画出句子,用“ ”画出关键词,画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生自学,师巡视)  【评析】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
期刊
【片段一】  师:想猜谜语吗?(想)听好了。“远看是颗星,近看像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  生:(齐)萤火虫。  师:小朋友很聪明。瞧,它来了。(出示萤火虫图片)夏天的夜晚,萤火虫飞呀飞,飞到了一个农家小院里。(动画演示萤火虫飞到小丁丁家,出示书上插图)院子里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6》。  【评析】 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接着,可爱的萤火虫像个引路人一
期刊
“那阵子拍手游戏实在盛行,人人下课就围成圈子大拍特拍,拍得面红耳赤,吼得嗓子沙哑,依然疯魔了一般拍拍拍!记得吗?你一忍再忍,忍无可忍,下了全面禁令,这项运动也就逐渐消失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很快又发明了新的游戏……”教师节,收到了已上大四的学生寄来的信,读着那些快乐的文字,共同走过的那段时光历历如在眼前。耳畔,似乎响起了《童年》那美妙的旋律——“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
期刊
三月里的一天,虽说还有些冷,可阳光已透射出暖意。我正忙着批阅学生的语文作业,对的打“√”,错的打“×”,只看作业内容不看作业主人,工作的脚步如此匆匆。批阅后迅速发给学生,对的欣赏,错的订正,等待着下一个批阅周期。可是当各组组长把作业本发下去后,朱旭却拿着本子来到了我身边,有点激动地说:“老师,我今天写得全对,一条都没有错。我难得全对,可以得一个‘优秀’吗?这学期我还没有得过‘优秀’呢!”看着他那渴
期刊
我们细细阅读、用心揣摩《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并认识到,其中关于阅读教学建议及阅读评价的论述多指向于它——咬文嚼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呢?  一、 以“演读”促体验  演读,就是表演式地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课文和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模仿文中角色,原汁原味地朗读、表演,直接体验,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对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如苏教版二下《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在学习猴子和乌鸦、喜鹊、杜鹃的三次对话时,就可以采用“演读”的方式,请学生戴上头饰上台来演一演
期刊
播放《春天在哪里》MTV,师生同唱。  小朋友们,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做小诗人,一起走进春天,去寻找藏在春天里的童诗。  【活动一】 寻春  [设计意图] 课前布置学生去找春天,这里让同学们读两首童诗,一方面把学生带进春天的怀抱,重温春天的美景,另一方面教给学生运用反复和拟人的手法来写童诗。  1. 小朋友们,你们去寻找春天了吗?春天到底在哪里呀?请欣赏童诗:  《春天的秘密》  春天
期刊
嘉宾:  刘永和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教研室书记  陈小平 江苏省特级教师,盐城市教科院副院长  马建明 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教学质量监控室副主任  史春妍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天妃宫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朱 萍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科室主任  宋 非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  杨树亚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化四小校长  主持:  潘文彬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师大附
期刊
在近五年的绘本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对美国著名插画家威斯纳的作品情有独钟。这一次,《海底的秘密》这本无字书走进了我和孩子们的写作课堂。该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我认真地把自己的实践与反思记录下来。  一、 神秘会点燃儿童探索表达的欲望  好的绘本故事书一定会有不少非常吸引读者的悬念设置,而威斯纳又特别擅长在图画中表现这一点。《海底的秘密》中,少年捡到水下照相机后,去冲印店冲洗了照相机里面的
期刊
写话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童心,童心真诚闪烁,童心引领发现,童心诱发灵感,童心升华情趣,童心会使教师时时充满童趣,时刻理解关注学生。写话教学应放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的成长中去,让同学们回归趣味写作、率性写作的本性。  一、 写话内容巧开掘  1. 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写话练习。我们要善于抓住课文里的读写训练点,在学生充分地读和说的基础上进行写话练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课文里出现的某些词语的用法: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