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复鼻衄为主诉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伴多发棕色瘤一例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1例以反复鼻衄为主诉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并多发性棕色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绝经后中年女性,既往关节疼痛、骨折、肾结石病史数年,因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未予重视。此次以反复鼻衄为主诉就诊,检验结果示高血钙、高尿钙、低血磷、高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及高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toid hormone, PTH)水平,影像学检查示全身多发性棕色瘤及广泛性骨质疏松,结合右侧甲状腺下叶后方发现异常肿块,考虑诊断为PHPT,组织病理学进一步证实病变为甲状旁腺腺瘤。因此,本例为1例甲状旁腺腺瘤引发的鼻腭部棕色瘤,压迫、破坏鼻部血管而导致反复鼻衄的病例。甲状旁腺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和PTH的升高,术后5个月随访部分棕色瘤自发性消退,骨密度增加,临床症状大部缓解。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肺部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BAL获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微生物涂片/培养、巨细胞病毒/EB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对allo-HSCT后肺部并发症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纳入73例allo-HSCT患者,男47例,女26例,中位年龄41(15~64)岁。共发生86例次肺部并发症
目的研究铁调素在经典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36例经典型PN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铁调素水平,并结合患者铁稳态状况和临床资料,分析经典型PNH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与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C反应蛋白、EPO、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血液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36例经典型PN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法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质谱法)测定血醛固酮浓度的一致性;建立质谱法测定健康成人立位血醛固酮浓度参考值范围。方法化学发光法(进口、国产A、国产B 3种检测系统)、放射免疫法、质谱法检测138名健康成人、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醛固酮浓度。结果不同方法测定的血醛固酮浓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质谱法与化学发光法(进口、国产A)测定
目的研究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血脂及内脏脂肪面积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T2DM患者258例,其中绝经后1~5年者(46例)为A组;绝经后6~10年者(49例)为B组;绝经大于10年者(163例)为C组。结果3组间总胆固醇存在统计学差异(F=3.287, P=0.039);睾酮存在统计学差异(Chi-square=8.324, P=0.016)。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孕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筛查出云南省育龄妇女甲状腺疾病高发区及高发人群,为孕前优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减少不孕不育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利用西门子ADVIA Centua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进口配套试剂对来源于云南省16个地区,16个民族的30 163例农村育龄妇女(20~49岁)空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后发现血清TS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免疫组化染色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6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的PA患者,并纳入15例无功能皮质腺瘤患者和15例皮质醇瘤患者作为对照。对上述术后组织标本行CYP11B2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CYP11B2表达进行半定量评分,计算CYP11B2表达的阳性率;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及CYP11B2染色,对上述PA患者的术后标本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及其效果,为该地区糖尿病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8年上海社区糖尿病流病学调查研究数据库,年龄≥18岁目前居住于此区域或居住时间≥6个月的成年人4 612名纳入此项研究。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将人群分为未用药组、单药组、双药联合组及多药联合组,比较不同用药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4 612名患者中有70.
棕色脂肪组织(BAT)能够通过解耦联蛋白(UCP1)的作用将机体储存的能量直接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以此增加能量消耗。除此以外,棕色脂肪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机制调节机体代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棕色脂肪组织与骨代谢有密切联系,BAT分泌多种因子调节骨代谢,同时骨骼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调节BAT功能。另外,BAT还可能通过肌肉介导、调节SNS的活性、改善机体代谢状况间接参与骨代谢,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