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

来源 :一带一路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女真,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在数百年的兴起历程中,以山的坚毅、水的柔韧,谱写了一段叱咤风云的历史。
  走进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的金上京博物馆,一幅幅尘封已久的金源历史画卷便带着北方民族豪迈粗犷的气息铺洒开来。白山黑水问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
  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所建,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疆域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20年。
  探寻女真族的文化发展历史会发现白山黑水之间孕育出的民族文化极其厚重。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女真定都建朝后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女真贵族,能诗善画,从《思归》一诗中“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这样颇为风趣的句子便可感知。
  金朝创制了女真大字、女真小宇,大字主要用于官方文件的书写,到金朝中后期的12世纪,史官用这两套文字将汉文典籍女真化。
  据历史考证,在哀宗时(1198年-1234年)女真小字入传朝鲜半岛。金亡后,仅留居东北故地的女真诸部中尚有上层人士精通女真文。在与明朝政府往来时,女真人以女真字作表文酬答。明朝设四夷馆、会同馆,设专人学习女真字以应付交往需要,现存由两馆所编的《女真译语》便是明证。在1234年金朝被蒙古灭亡之后,此文字仍然使用于当时中国东北女真各部。
  阿城遗址金源文化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1114年,骁勇善战的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帶领下,一举歼灭于己数十倍的10万余辽军,连克州郡,于1115年正月在皇帝寨(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城东小城子遗址)建金,定都会宁。从此金朝拉开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展示金代历史、金源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6700余平方米,金代文物藏品两千余件。建馆十余年来,博物馆一直担负着传播金代历史文化,宣传哈尔滨数千年建城史的重任。使百余万中外游客得以从中了解哈尔滨阿城区绵延千载、融汇多源的历史文化宝藏。
  博物馆在金上京遗址西,阿城区延川大街南两公里处,新建于1997年,前身是阿城博物馆。该馆建筑风格采用金代和现代相融合的形式,造型奇特、外观新颖,建有刀枪架,主楼仿建金代的中军大帐,帐前是星月旗帜,迎风飘扬,气势壮观。馆内分地上地下两层,馆舍之东紧靠上京故都之西城垣,馆舍西南200米处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三者呈鼎足之势,连缀巧妙,形成了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有机组合的文物群落。馆内立有侣米高的主万,建筑主轴与次轴交角120度,这样的造型暗喻金朝120年的历史。步入大厅,入口处4级台阶,象征着在阿城主政的4位皇帝。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选址、布局、造型均独具匠心。馆舍由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齐康设计,整个建筑的语言述说了金代历史,用建筑风格体现了金源文化。该馆在1998年荣获全国文物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当时榜上有名的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博物馆。
  春去秋来刀光剑影
  根据金人尚白的习俗,博物馆用福建剁斧石挂面,体现了金代历史内涵。建筑总体布局采用“口”字形平面,利用建筑围合形成庭院,庭院四周建筑以实为主,显得坚固稳重,给人以战时要塞的感觉。
  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刀枪架,建在进入展厅的必经之路上,告诉人们金代建国是一个打出来的江山、打出来的朝代。在战争中刀枪架是两军对垒时用来震慑对方使者,以示军威的一种方式。
  在院内突出和醒目的位置上,是全馆建筑群的中心——中军帐。这个建筑采用武士头盔和毡帐组合式造型,十分高大,诉说了女真民族是个以渔猎为主的游牧民族,驱虎豹、逐水草、住毡帐。建筑展现了当时女真民族建国之初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水平。
  在院内的西部和北部是主展馆,地上、地下共设有9个展厅。走进展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直、海陵王完颜亮四位皇帝的石质圆雕胸像赫然在目,两侧布置十六面金代日旗、月旗,用以烘托金代历史的雄伟辉煌。再往里走,展厅的显著位置处展示了金代的疆域和上京的辖区。当时的疆域北以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为界,对于并不熟悉金朝历史的游客来说,也很难不为金之封疆辽阔所震撼。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现馆藏金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达21件。
  大厅的铜浮雕环形墙,是以长白山的等高线来绘制的,这四组铜浮雕生动再现了世居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和习俗。
  第一幅“春水秋山”描绘出女真族一年中春秋两季的主要活动,春天下水捕鱼,秋天上山狩猎。第二幅“拜天射柳”袭用了辽国的射柳旧俗,先行拜天礼仪,后行射柳之戏,一年例行春、夏、秋三祭。第三幅铜浮雕记述了萨满神启时的场景。最后一幅“烧炭冶铁”是完颜女真定居于虎水之畔后所从事的一项生产活动,利用本地的铁矿石和树木烧炭冶铁,发展出发达的冶铁工业。
  馆内赫然在目的“镇馆之宝”铜坐龙,不仅是国宝级文物,更是被列入国家一级品。对于铜坐龙坊间还有一段传闻:1965年夏,阿城农民裴某在下地干活时刨出一块坐龙型的金属疙瘩,拿回家后,用火烧、用牙咬,确认不是金子后,就随便丢在家里。这个坐龙型金属非常奇特,经常发出奇怪的“呜呜”声,尤其到了晚上,非常吓人。1974年,裴家以侣元的价格将其卖给阿城文管站。该铜坐龙体高19.6厘米,重2.1公斤,黄铜铸造而成,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其发出的“呜呜”声系龙嘴的特殊构造所致。由于该龙呈蹲坐式,龙首微仰,张口似吟啸,威武雄姿,后又被人称为“金源第一龙”。
  500多面的铜镜当属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其中以珍贵的金代铜镜和各朝代龙纹镜为主。这些铜镜历史久远,上至战国时代,下至明清时期。铜镜的纹饰也非常丰富,既有金代特色的鱼纹镜、鱼化龙镜,也有专供古代皇家贵族使用的龙纹镜,还有海兽葡萄镜、铭文镜等。这些铜镜制作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多彩,反映了金代极高的制镜工艺水平,也为今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铜镜,世界货币史上的珍宝“承安宝货”银锭、“北方马王堆”齐国王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足以让人们花上一整天时间与它们交流,交流中探寻它们的过往。
  相较于其他博物馆,金上京博物馆的参观者并不多,场馆内三三两两的参观者或低头细看或轻轻耳语或驻足沉思,或许被这段历史所感染,神气都极为庄重。
  走出金上京博物馆,天色已近黄昏,驻足于一座金戈铁马铜像下,一卷卷辉煌的历史画卷也在缓缓收起。不知往者,无以问来路。历史在脚下流淌,岁月在星河漫步。金上京——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责编:彭纳
其他文献
4月的哈萨克斯坦气候宜人,在阿特劳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阿特劳项目总承包商为中國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18.65亿美元,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化工项目。项目设计年产50万吨聚丙烯。  阿特劳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下中哈产能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项目于2018年6月开始施工,预计2021年完工。此次项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了最强的项目
期刊
盛夏来临,烈日当头,在崇山峻岭间,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迎着烈日挥汗——在秦岭腹地的镇安县段高空安装间隔棒。  国家重点工程——青海一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5标段自2月25日复工以来,基础浇筑完成率达100%,铁塔组立完成率92%,张力放线已完成52%。这是我国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压通道,将有力推动青海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建设和大规模外送,同时
期刊
-6.4%、+34.7%,一正一负,冰火两重天,也是中国2020年一季度的外贸成绩单。  -6.4%,是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遭遇重挫背景下,中国一季度进出口贸易的艰难守城战;+34.7%,是多国停工停产,传统进出口贸易举步维艰背景下,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逆势突围。  两个反差极大的数字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现实?哪些商品是疫情期间消费者的“最愛”?2020年过半,跨境电商是如何演绎疫情期间中国外贸的“
期刊
5月15日,历时3年多昼夜奋战的和乐隧道终于贯通,这为后续玉磨铁路的铺轨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乐隧道位于中老铁路玉磨段北端,全长7922米,其中4466米的掘进任务由中铁六局承担。这条隧道是玉磨铁路站前一标的控制性工程,如果不打通,后续的工作就没法正常开展。作为玉磨铁路项目部隧道分部经理的许志文,深感责任重大。他几乎所有工作时间都待在掌子面(开挖隧道时不断向前推进的临空工作面)上,紧盯挖掘进
期刊
5月20日,随着盾构主机全部吊装出井,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辽河隧道胜利贯通,比合同工期提前了45天,这也意味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又完成一项重要控制性工程。  辽河隧道工程位于新民市冯家窝堡村与小河套村之間,需要穿越辽河主河道,盾构隧道全长1820米,内径3.08米。去年4月施工以来,各参建单位紧密配合,科学组织,优化多种工艺,克服各项困难,严格落实环保要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中国石油服
期刊
“请允许我们代表莫喀高铁项目部全体俄籍员工,向你们给予大家的及时帮助和无私关怀表示由衷的感谢!”6月18日,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俄罗斯莫喀高铁项目部米哈伊尔、伊丽娜等同事代表项目部全体25名俄籍员工用中文亲笔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信中,他们高度评价了中铁二院在俄罗斯疫情形势严峻期间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制定发放《新冠病毒防疫员工手册》,及时提供各类防疫物品等有力
期刊
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从历史中携手走来的中国与东盟,随着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领域的不断深入,双方关系愈加紧密。2020年一季度,东盟一举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6月7日,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  当下,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逆全球化的思潮涌动,中国与东盟贸易数据增长的背后,体现出怎样的逻辑?实际上
期刊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一个高档住宅区附近,坐落着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伦坡房建项目团队承建的智能化综合体建筑。日前,经过洗手、冲鞋、消毒、测温等程序,记者终于获准走进施工场地。  在项目部为防疫专门设置的员工隔离缓冲区外,记者遇到34岁的项目司机阿米拉,这天他刚好结束在缓冲区为期一周的观察。“明天开始我就可以进入营地工作了。”阿米拉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防控疫情,3月20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在全
期刊
摘要: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单项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高等教育专业和学科设置滞后于实际需要等现实情况。因此,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发展,需要解决好人才输出与引进、高等教育中的精与博、国内人才和属地化人才双适应等核心因素的平衡。  关键词:一带一路 教育顶层设计 人才问题  一、人才是“走出去”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
期刊
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南部的小镇米哈斯,已有上千年历史。这个距地中海第二大港口城市马拉加30公里的小镇面积不大,人口不足10万,却自古就是往来“海上丝绸之路”商旅人士的青睐之地。其吸引人的奥秘,除依山傍海、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外,还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步入小镇,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纯净如雪的白色建筑,因此米哈斯享有“白色小镇”之美誉。现如今,随着西班牙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小镇米哈斯也逐渐进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