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具匠心的国学经典教学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人特有的国粹,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对儿童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化功能。但在实际的国学蒙学经典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国学经典该怎样去引导孩子学习,如何避免枯燥的分析理解又有比较好的效果;如何让孩子在国学经典学习时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何让国学经典对学生实实在在地产生教化作用等等。特级教师钱爱萍老师的《三字经·昔仲尼》一课的教学,让我们感到,只要“读”具匠心,这些问题可以全部解决,并呈现精彩多元的一面。
  一、小处着手,“悦读”导学
  在钱爱萍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所喜爱的听或讲故事学《三字经》、聊故事理解《三字经》的场景。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在导入时,钱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中的四个有趣的故事画面。学生兴趣盎然,在直观的画面中,对“股”的意思,对苏秦为什么要用“锥子”刺大腿,孙康怎么读书等有了自己的理解。学生们在分享自己的解读时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此时,钱老师告诉大家《三字经》中有句子讲的就是这四个故事时,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课文的现象。
  呈现故事,轻松悟读。在整体朗读的基础上,针对孩子们不解的“仲尼拜师”,钱老师给大家送上了生动直观的动画故事《孔子相师》。这把孩子们都乐坏了,原来这一段《三字经》的内容就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钱老师为孩子提供了其他故事的画面和诸如“路温舒蒲编抄书”“公孙弘削简读书”这样的一句话说明,让原本的理解难题迎刃而解。孩子们凭借着直观的故事画面,想象着《三字经》文字背后的有趣故事,读起来就更加带劲了。
  二、经验看眼,“素读”助学
  “素读”最早是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因为小学生古汉语知识缺乏,理解能力不强,而他们的记忆正处于黄金时期,所以诵读国学经典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国学经典文化的积累。由此,我们认为“素读”是要摒弃繁琐的分析理解,进行有滋有味地反复诵读。在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国学经典教学的定位:国学经典,重在诵读,辅之以导,旨在积累。
  联系知识经验,轻轻松松诵读。国学蒙学经典中涉及的有些字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字,如果花一定时间去教,一方面会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与语文教学重复的现象,但不教可能又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阅读。这一问题,在钱老师的课堂找到了一个恰当的解决方式,即借助育灵童电子教学资源中的“听读”“跟读”功能,这样,学生不需要去单独学习这些生字,也能轻松自如地越过这些学习障碍。课堂上当爽朗清脆的童声范读响起时,每个孩子都不自觉地摇晃着脑袋跟着有滋有味地读起来,几遍下来,就熟记于心了。
  联系生活经验,简简单单理解。经典文本往往在时代背景和文化心理方面与学生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诵读的质量。在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逐字逐句去解读的现象,相反,老师很巧妙地引导关注一个话题,学生的理解就到位了。这个话题是:“这么多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这都是讲学习的,有的说他们不仅在学习而且都很勤奋,诸如此类,许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老师随机圈出了文中“勤”“学”“苦”三个字,打通了文本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了感悟。
  三、学以致用,适可而止
  每一份经典著作,都是智慧的凝聚,让孩子们触摸这些经典背后的精髓是教育者的最终愿望。但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些目标是学生难以企及的,有的任务是学生望而生畏的。在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始终学得轻松而扎实,让我们放大其中一些教学细节,不难发现钱老师的独具匠心。
  关注积累,形式丰富。小学生诵读经典,是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最好的时候,让其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在心灵深处镌刻下影响他们一生的经典。“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就是积累,帮助学生达到厚积薄发的作用。在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们在丰富的朗读活动中体验着:跟着电脑童声读、开火车读、打着节奏读、同桌合作读等等。每一次尝试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而记忆也在这样的体验中逐步加深,临近下课时,学生已经熟读成诵了。
  联系实际,引导自省。学以致用也是国学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如何恰当地达成这一目标,这是值得思考的话题。在钱老师的《三字经·昔仲尼》这—课中,仅一问“古人这么勤学,我们该怎么办呢”,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学生都开始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了思考,并在课堂上开展精彩的讨论。有不爱学习的同学,对自己以往行为反思,有学习优异有自我满足感的同学,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等。
  国学经典教学,雅言传承,润泽学生心田,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而“读”具匠心将为之铺展开一条阳光灿烂的国学经典教学之路。
其他文献
能够在整堂课中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即“探究性主问题”。它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语文课堂中该如何科学设计“探究性主问题”呢?  一、 以问题牵动对全文的理解,凝聚焦点,深入理解  “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问题,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在处理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的文章时,我们就可以从主问题切入,一下子抓
期刊
古人作文结尾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元人乔吉曰:“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南村辍耕录》卷8)明人谢榛论诗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可见,古人对诗文收束的要求是:要如“豹尾”般简洁有力,要如“撞钟”般耐人寻味。  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称得上笔意清淡,意韵隽永。吴小如先生对此
期刊
作文不同于文学,普通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作文是书面的表达交流方式,是工具;创作则是一种艺术的传达,满足人们精神传达与欣赏的需要,是艺术。打个比方,普通人写作相当于木匠做板凳,是实用的,能用就可以了;艺术家制造小板凳,不是用来坐的,而是供大家欣赏,如果做得和普通人一样,那就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品了,我们不能抹杀这两者的差异。  不过,写作与创作不是截然无关甚至对立的,恰恰相反,借鉴作家的创作经验,可以极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如何才能为孩子搭好从阅读到写作的“梯子”呢?  一、 模仿句子  低年级孩子生活经验贫乏,语言积累不多,写话比较困难。因此,我从词语造句入手,如:一年级课文《小池塘》一课,文中反复出现 “ 像 ”的句式,因此,我也对学生反复进行句式训练 ,再如结合《陈毅探母》一课的学习,可以反复进行“ 一边 ,一边 ”的
期刊
挪威音乐学教授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许多孩子在他们童年的早期像小鸟一样可以快乐地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许多不同的角色,从满脸污垢的小捣蛋鬼,到展翅高飞的雄鹰。可是,几年学校生活之后,他们大多数再也不能像鹰一样自由飞翔了,他们已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存“缪斯心性”,即超功利的古典心性、
期刊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主张。主张不仅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张康桥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仔细揣摩了他的课,具体有《九色鹿》《普罗米修斯盗火》《三打白骨精》《埃及金字塔》《望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如梦令》《林冲棒打洪教头》《滥竽充数》《牛郎织女》等十多节课,这些课在全国小语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并散见于各级语文类杂志,还有诸如成尚荣、金生等名家的评述。我在学
期刊
刘再复与李泽厚对话时说:“20世纪是一个否定的世纪,或者说是一个解构的世纪。在实践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机器便否定和解构了人,这是工具对人的批判;在理论上,则是另一种工具否定,另一种对人的解构与批判,这就是语言对主体的解构,也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真、善、美)的解构与批判。下一个世纪要恢复人的意义和尊严,就应当在理论上批判关于语言的绝对理念,既肯定语言的积极作用,又拒绝语言对意义的剥夺;我们既肯
期刊
从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如今由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修订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历时10年之久,关注这课改10年,我发现最大亮点在于学生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在老师眼中,学生是被动的接纳者,而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自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学生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课堂上学生生动活泼、踊跃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是现在能常常看见的新景象。新课标谈学生兴
期刊
今天写一写我所钟爱的短篇小说《猫禅》。  《猫禅》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吉姆·韦利士。乍看题目让人感觉很不搭调。“禅”这个字在英文里没有单词与之对应。吉姆·韦利士的英文原题是《The cat》,中文翻译过来是“猫”,这“禅”字其实大可不必加上。但看完全文后,回过头来看这个“禅”字,真是神来之笔,有些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意味。中国的文字就奇妙在这儿,译者冯国川,更是尊重了原著,读懂了作者的心境。  “禅”是佛
期刊
大量阅读,作业到底如何设计?笔者陈述自己的几项作业设计,以求教于方家。  一、预习作业:重点前移,有备而学  预习作业中,不仅要告知学习目标,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还应教会学生怎么学。下面以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的预习作业进行解读一  [片段一]  赶快检查一下自己的朗读情况吧!  1.文中词语我会读。  麦浪 棚架 蚕桑 白鹭 鸡冠花 大丽菊  觅食 捣衣 耘田 向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