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循环理论下的体育教学创造性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重复式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了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形式,而中国的传统体育教学只注重技术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一些技能,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增强,然而却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发展,而超循环理论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念上的创新。
  关键词:体育教学 超循环 教学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a)-0130-02
  有资料提出,创造性的概念是指通过跟已有的技术或其他东西相比,发明发现了另外突出的特点。创造性有三部分,即是由其意识、思维过程和活动组成。创造性的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发明和发现。就体育教学领域来说,传统模式是体育教师按固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组织教学,他们的衡量标准一成不变,依旧呆板、不懂得变通,而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直不断地重复与遵守,所以这就导致学生上课没有丝毫的体育课堂乐趣,只要确保教学内容在固定的教学轨道上进行就可以。造成这种现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传统体育教学最原始的观念——确定性科学观、“工具主义”教育观以及由此生成的“重复理念”,因此实现体育教学中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就变得非常重要。
  1 体育教学中常见教学模式的问题
  1.1 教师在教学中的固有观念
  大部分课在教学目标上偏重技术掌握和熟练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锻炼效果,在教学设计上偏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感受,比如重示范轻观察等,教学中明显存在着忽视学生对运动和乐趣的初步体验,导致学生没有整体性的运动技能概念;重结果轻过程,也就是说,只注重练习不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只偏向于教会学生某种技能却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它的实质。事实上,不管是课程课本的编辑专家还是教师教学模式抑或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相信一个观點,那就是重复的教与学,最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人们对于固定的东西不会轻易改变,一旦发生了变化,他们就会有失去控制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比如重复的体育教学,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与掌控这种方式,对于它的目标、过程及最后的结果都胸有成竹。但是如果在重复上发生变化,对体育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未知的,会发生各种不可预料的变化,这就要看老师自身的能力如何,能否驾驭不断发生变化的课堂。尽管变化与创新才更符合复杂与现实的体育教学系统,但是人们却更喜欢用简单的方法来对待体育教学系统。然而,教师与学生都是能动性的人,这种固有的特性使得他们不可能像生产流水线一样一成不变。为了使教学任务更加顺利,就需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但还是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以追求“重复理念”为核心的体育教学,会被导入到一个以重复为特色的恶性循环之中。
  1.2 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绝大多数学生相信重复所产生的效果,坚信只要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自己就能很好地领会老师所教授的内容,练习的次数越多,掌握的知识也就越牢靠越熟练,因此也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要求。然而,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即使是学生再熟练,也不会有质的飞跃。摒弃创新,坚持重复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有趣变成了丝毫没有生气与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与老师们的积极性全都被固定的教学模式所捆住,教学效果理所当然地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失去了创造性、想象力,那将会是一个多可怕的现实。
  1.3 超循环理论——突破重复
  德国生物学家艾根提出超循环理论,他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描述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规律。只要明白循环、反应循环、催化循环3个概念,也就大致了解了什么是超循环。循环在字典上的释义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物理学上,将循环的定义解释为事物从某一状态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回到原状态的过程。反应循环是它可以没有自身的催化剂,借助不属于自身催化剂的帮助,不断进行反应以此来进行自身能量的释放与利用。而催化循环则是以反应循环为基础,将其当作是亚单元,借助反应循环而连接起来的循环。催化循环与反应循环具有完全不一样的特性,它可以不借助外来催化剂的帮助。
  通过理解超循环定义,从而知道要想构建起超循环体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链条上的每一实体都要是均等的,而且它们之间必须是要有某种联系的,再有就是里面的实体至少有一个是催化循环亦或是已经是超循环。将超循环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教师、学生、课程、器械等这些链条上的实体,他们通过某种关系多向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整个教学体系能够有序且顺利地进行,而在现实中,这些实体其活性都受到束缚,且是被组织的,两者均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个性发展、个人体验都被沦为从属。
  2 激发创造性:构建体育教学中的超循环
  2.1 个体的创造性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是体育教学任务之一,而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则是要构建学生个体的超循环即学生原有认知基础跟新建体系。超循环体系中的另一个主体是教师,对教师而言,要敢于打破既定的教学模式,冲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拓新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在这个循环中相互促进,互相监督,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2.2 整体的创造性
  复杂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器械、环境、课程以及社会因素等构成,因此,仅靠单一的一两个因素并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教学系统整体性的创造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创造性转变,而超循环系统是实现创造性转变的可靠途径。体育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系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层次关系、连接方式、互动关系等都将直接决定体育教学功能的发挥以及走向。
  2.3 超循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循环论中的拟种进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艾根跟许多的进化论研究专家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进化不只是个体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群体行为。对于进化单元,他更认同由同类的突变体构成的群体——拟种而不是整个物种的观点。 尽管拟种的观点被接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拟种都可以被认可,只有那些突变成功且被认可的拟种才可以加入到超循环体系中,构建出一个实体更多、联系更加多向复杂的超循环体系。
  3 结语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深深扎根于体育教师的头脑中,重复的教学理念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教育背景,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只有真正在各大中小学实施起来,使学生做一个真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那样基于超循环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才能真正在教学系统中充分发挥出来。复杂的教学系统处于一个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学生上课不再遵从于刻板的教学模式上,而是始终在课堂上积极地表现出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工作任务的完成;教师也在这个由自己创造的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更加充分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运动长处,让学生更加快乐地享受体育课,把整个教学课堂变成一个活的充分享受运动魅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邵桂华.突破重复:超循环视野下的体育教学创造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67-72.
  [2] 邵桂华,张瑞林.混沌与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6(4):62-65.
  [3] 孙义良,王兵,周贤江,等.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报,2011,45(5):61-65.
  [4] 潘凌云.体育教育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氮碳共渗新技术Degant的工艺特点,并介绍了在德国PIV公司的双室多用炉中所作的Deganit气体氮碳共渗试验。结果表明,Deganit新技术能获得较快的渗速,在化合物层中能获
钻探是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钻探设备是钻探工程施工的主要物质基础,在钻探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已完成9宗探矿权招拍挂,成交价款2183万元。9个项目中,穆棱市大顶子山金铜矿预查项目、牡丹江市板院岩金矿普查项目、穆棱县路明山锡铋
近年来我国的各种行业的发展欣欣向荣,不过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传承却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异彩纷呈的文化让中华民族传承之
热处理工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理热处理环境是摆在热处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其系统而全面地认识,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探讨,对防止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七台河市国土资源局党总支第一党支部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争创“一管三化三突出”先进党支部为目标,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较好
本试验设计组装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并编制应用软件,采用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气氛碳势与温度,研究了工业氮气十丙酮制备的氮基气氛在不同温度下的Cp-Ep关系,确定了碳势控制的数学模型,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和谐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做为大庆市主城区之一的让胡路区,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压力都很大。如何在保证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