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风景画与陶瓷山水画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陶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彩风景画作为一种西方传入我国的绘画形式,随着其色彩的丰富,表现内容的多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喜爱的绘画种类.陶瓷山水画是陶瓷装饰题材中重要的一种,随着陶瓷装饰的材料以及技法的进步,当代陶瓷山水画创作形式越发多样.而将西方水彩风景画融入陶瓷山水画中,是当代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水彩风景画和陶瓷山水画的艺术形式,以期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在日后创作中创新更多的新颖作品.
其他文献
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教育对于我们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基础研究在设计教学体系中的构建入手展开;探讨基础研究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思路、应用意义与实践方法;论述了设计应用基础研究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于:从实战项目研发到设计教学一体化的新模式,即以企业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模式,拓展学以至用、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的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证了设计教育忽视应用基础研究,不能与企业项目、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配合,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中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砚,其中唯有澄泥砚为陶砚,其余皆是石砚.澄泥砚以澄泥淘炼而成,是火与泥的完美结合.因其质地坚硬、触手生晕、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墨的优良特性而被誉为“砚之王者”.本文将对澄泥砚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以及形制特征进行简要述.
随着一代代艺术家不断的发展下,青花艺术才发展到现在尽善尽美的程度,而所有有所作为的青年美术家,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那个艺术派系,都离不开青花绘画文化的传承和不断的创新实践,才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其中王步的青花艺术意境有着自己多年临摹古画所带来的深厚韵味和深邃的意境在其内涵的画面中,同时又有着其情趣接地气的生活艺术感悟在上面,画面力求空灵简洁,疏落中有着独特的精致风格,画风细腻意高笔简.
偶然性的捕捉常常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本文所述的“偶然性”不仅指陶瓷创作中的偶然,也包括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对艺术家作品面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自己陶艺作品创作的经验与感悟,对偶然性在现代陶艺作品创作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简要论述,以体现其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近些年我国开始推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学校也是大力支持我们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而对我们陶瓷艺术工作者来说也是新的契机,从而更好实现项目开展、设计、研发、制作和线上线下销售的经营模式.陶瓷艺术一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人类文化进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学校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为学生提供了艺术氛围.
中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瓷器更是中国文化的一张漂亮名片,其精致的外表,高超工艺技术让世人喜爱与佩服.釉里红更是瓷器中的傲娇公主,有着“千窑难成一器”的美誉,其独特的煅烧手段,浓重且富有韵味的色彩,如同红宝石般璀璨,本文从釉里红运用于花鸟瓷画中,探索并研究其独特的色彩、发迹及对现代陶瓷绘画创作带来的启示.
本文探讨花鸟瓷画的“写实性精神”对现代陶瓷装饰的启示,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将陶瓷艺术家的人格、情操和精神等融入到陶瓷艺术品中,把无形之物变换为有形的物象之中,并对自然形态进行提炼、再造,它包含了自然美、材质美和意境美等因素.
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来看,陶瓷创烧起最先的用途就是生活实用性,新旧石器时期的生活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鹳鸟石斧彩陶缸等都具有那个时期的美,可见人类自始皆有爱美的天性,每个时期生活陶瓷艺术化都没用停止.生活陶瓷高温化也是人们不断探索的目标,因为经过高温烧制的生活陶瓷更加健康.本文就从生活陶瓷高温艺术化趋向进行简潜研究.
从高温颜色釉和釉上彩的材料、工艺、技法等为主线出发,分析并阐述高温颜色与新彩相结合的山水瓷画的意境美学特征,为陶瓷山水瓷画创作者创作现代陶瓷综合装饰作品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启迪.陶瓷山水画的意境都是苦心经营和构造的,不是随意脱离自然自己编造而成,它是陶瓷作品的灵魂窗口,是陶瓷艺术家们深入大自然中观察后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后的艰苦提炼的结晶.
粉彩山水瓷画历经康熙时期的初创,雍正、乾隆时期的高峰,转而进入清中晚期的衰败期.经过民国时期一段承上启下的阶段后,新中国成立后,粉彩山水瓷画经历了一段成果的革新期.粉彩山水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展以来,在题材、构图、表现形式上都实现了大胆的创新与变革.无论在审美情趣、艺术理念以及当代生态思想上都呈现了巨大的革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