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犯错的怪圈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英语中,有个谚语是说“犯错为人,宽恕为神”。大致意思跟汉语里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样,说的都是犯错是一件人类没法避免的事情,这表现了人类对于犯错之人的宽容度。然而在相同的问题上栽两次跟头甚至多次跟头,就要被人们斥责为不知悔改、不长心了。那么,果然是像人们说的一个人重复犯错是因为态度问题,还是另有隐情呢?
  人们为什么重复犯错?
  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者在做相关的心理学实验时,发现事情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他们让志愿者回忆自己乱花钱冲动消费、事后又后悔不已的惨痛经历,然后又让这些志愿者都回答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了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愿意借多少钱。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以前越乱花钱的人,这次实验中借债消费也越是毫不犹豫,愿意借的债务也越多。按理说,这些人已经知道自己乱花钱的习惯非常不好,就应该减少自己乱消费的行为了,但实验表明,他们并不汲取教训,仍然重复以前多次犯过的错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长期以来,这个问题让人们困惑不解,而另外一些问题也让重复犯错现象迷雾重重。研究发现,人们在犯错后又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大脑会放慢决策速度,花更长的时间处理。如果思考时间更充足,再加上之前的经验积累,大脑做出的决策应该更明智才是。但正如我们看到的,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难以避免地陷入重复犯错的怪圈中。
  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脑的计算过程又是在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呢?现在,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者们也许可以为我们找到答案。
  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实验,这次实验的对象是猴子和人,受试者会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些移动的小点,然后判断这些小点的下一次运动方向。实验者们预先设计了程序,操纵了小点集体移动的方向。比如,大部分的点会移向右边,这个线索很明显,受试者也很好预测,但一小部分的线索不那么明显,也不太好预测。
  实验结果显示,人类和猴子都显示出了几乎完全一样的行为。在预测那些不那么明显的移动方向时,都容易犯错。犯错后,二者都会减慢再次做决策的过程,在遇到更困难的决定时,放慢速度会最大化。然而,受试者的平均正确率却没有变。
  两种神经机制的博弈
  按理说,大脑决策放慢,人们会更好地避免错误,但为什么实验中受试者的正确率却没上升呢?研究者们猜测,在这中间,大脑内部的神经元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才导致大脑在计算时出现了偏差。他们将电极插入到猴子大脑里,观测了猴子大脑的活动。犯了错误后,猴子的大脑会有哪些变化呢?这部分的脑活动会不会是解答重复犯错问题原因的关键呢?
  脑电图显示,猴子犯了错误后,又有更多的信息进入大脑,但与此同时,大脑里神经元的运动越来越慢,这就意味着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越来越差。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第二次遇到相同的错误时,并没有提高再次选择的正确率,因为我们大脑虽然收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其实质量越来越差。这时大脑的神经机制发生了两个交战,自适应机制将收集更多的信息,以防止再次重复同样的错误,这会提高准确度;适应不良机制又会使错误信息堆积起来,降低我们搜集到的信息的質量,降低准确度,这种交战结果将决定着我们会不会犯第二次错误。
  挫败感的阴影挥之不去
  这样看来,重复犯错不能怪一个人粗心,或者是因为不愿意认错才导致的,这是一个信息博弈的结果。大多数这种博弈会处于平衡状态,使我们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不会比上次的选择更正确也更错误。
  研究者认为,一般遇到挫折时,人们会自我怀疑。我们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大脑会自我询问:“为什么相同的问题又会出现?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些有缺陷的“嘈杂”信息进入大脑后会干扰正确信息的输入,影响大脑的计算过程,进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而这一连续的负面反馈还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大脑的抑制作用还会影响记忆力。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舌尖现象”,说的是你知道某个词语,但是用的时候,就是没法想起来,或者说话到嘴边就是想不起来,这种情形在考试中最常见,某个学生知道了某个题的答案,但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这就好像大脑在第一次犯错后,已经知道了如何操作,但是在相同情形第二次发生时,大脑此刻就是想不起来正确的方法。究其原因,是因为挫败感、自我责怪的心理或者仅仅是我们对于这个错误看得过重,会干扰我们的记忆过程,当我们的大脑思考“在哪里看见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又会遇到这样的错误”时,也会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最终,大脑对记忆内容暂时抑制,我们也就可能偏离了正确的选择或者答案。
  这样看来,当一个人犯错误后,被责怪被惩罚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当一个人的情绪受到抑制时,大脑可能在下次遇到这种问题会更沮丧,从而影响了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打不能骂,重复犯错误的现象就不能改善吗?科学家认为不必这么悲观,我们可以将这种情绪引向正确的轨道。
  提高快乐的期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曾让志愿者们在电脑屏幕的各种图案里找到红色和绿色的物体,找到一个红色的物体奖励1.5美元,绿色的则奖励25美分。第二天,研究者们又让他们做同一件事情,但这次他们被告知找到任何一种颜色都不会得到奖励,这次志愿者依旧重点找红色物体而不是绿色。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潜意识里记得更好的事情,这可能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更美好的记忆有关,比如一次奖赏,或者一次快乐的体验。
  随后,研究者证实了人们之所以会被红色形状吸引,是因为大脑在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暗示着之前被奖赏的经历影响了他们,大脑记住了奖赏,即使现在没有这种奖赏存在,相比较于绿色,红色也会让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这个研究也帮助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很难摆脱吃垃圾食品的坏习惯,因为当目光注意到了甜甜圈时,会引起一系列思考过程,比如“甜甜圈尝起来好像很可口”,这会让甜甜圈的诱惑难以抵挡,干扰了决策的准确度。而最好的策略是提醒自己吃完甜甜圈长期的坏影响,这种负面作用会降低多巴胺。
  所以,如果你想去避免重复犯错,最好不要责怪自己,可以想想假如你不犯错了,未来会有什么奖赏,这种想象会提高我们的多巴胺,相比被责怪被惩罚这类消极性的方法也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你一直在犯一个同样的错误,换点别的事情做,或许效果会更好。比如,如果你正在打篮球,你一直没打好,最好还是改天再打。
其他文献
学习动物的伪装术  你能从图2这张画作中看到什么?是一地落叶?还是有其他?这是美国画家艾博特?塞耶的一幅作品,在落叶之中藏匿着一条铜斑蛇,它的伪装使我们靠肉眼很難分辨。这幅作品被收录到塞耶的书作《动物王国的隐匿色》之中,这本书出版于1909年。书中展示了塞耶的许多画作,描绘动物非凡的伪装本领,许多动物伪装的效果可以被称为“惊艳”。这也是塞耶为之着谜的原因,以至于塞耶得出结论:动物的色彩有且仅有一个
期刊
2016年6月9日,每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如今,全国的考生数量接近了1000万,而其中的700万能够最终进入大学,录取比例达到了70%。作为中国当今最重要的一门考试,高考是中国年轻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然而,在高考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同时,一些地区的报名人数却出现了下降。比如,江苏省的考生比去年减少了3万多,辽宁省报考人数已经连续4年下降,而国内名牌高校最集中的北京市,今年只有6万人报名参
期刊
“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条宣传定律往往被认为出自纳粹分子约瑟夫·戈培尔。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与“真相错觉”效应很类似。一个典型实验将揭示这一效应如何起作用: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研究人员用各种方式告诉志愿者“枣子是干的李子”或者“大西洋是地球最大的海洋”。其实志愿者知道这两句话都是错的,但在研究人员的反复引导下,他们渐渐相信,“枣子就是干的李子”或者“大西洋真是地球最大的海洋”。  實验室中所发
期刊
2010年,有一个新闻很吸引眼球,内容大概是在9000米高空,乘客误开应急舱门,机长发现飞机漏气后紧急返航。这样的新闻很吸引人,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对于飞机安全的一个最大顾虑:在高空飞行中,飞机门会不会被一些不法分子打开?  打开门没那么容易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会觉得像门、窗户这样的地方是建筑物最薄弱的环节,遇到危险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加固门窗。这个想法确实很对,但飞机门可不是普通的门,它其实比我们
期刊
速战速决的蚂蚁桥梁  在巴拿马运河中间,有一个巴罗科罗拉多岛,这是一个热带小岛,里面生活着成千上万种奇特的热带生物。在一片翠绿的叶子上,一只行军蚁正在急匆匆爬行,很快,它就爬上了树枝。行军蚁的视力很不好,它得靠着触角闻其它蚂蚁留下的化学信号辨别方向。  但随后行军蚁停止了前进,在它的面前,没有气味线索,现在没有可以攀爬的地方,树枝断为两截,这只蚂蚁只有0.5毫米长,但两截树枝之间的空隙长达30厘米
期刊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段音乐旋律在脑海里一直萦绕,不断地重复循环,越是想让它停下来,那声音越是在耳边闹得欢腾。这种现象叫做耳虫,由德语词汇“Ohrwurm”直译而来,这个描绘十分形象,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旋律还真是像条在耳朵里作怪的讨厌小虫呢。可这只讨厌的“耳虫”是如何钻进我们的耳朵、扰乱我们心神的呢?  音乐你为啥绕啊绕?  当我们听歌的时候,大脑的听觉皮层被音乐唤醒。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研
期刊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相信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皮肤。”如果你这样回答,那就错了。  25年前,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皮肤学教授曾做了一次计算,估算出一个人皮肤的重量大约是其体重的5.5%,远远落后于人体的骨骼(体重的14%),并远远落后于它的肌肉(40%)。换句话说,这两个器官都比皮肤重。  也许有人会说,这里的“大”并不是比重量,很显然,皮肤这么轻,比起骨骼
期刊
最近,美国一家基因治疗中心一直在观察两种参与肌肉生长的分子——生长抑制素和卵泡抑制素,研究它们在肌肉生长中所发挥的作用。生长抑制素,顾名思义,就是会限制组织肌肉的生长能力;而卵泡抑制素则是生长抑制素的“天敌”,会阻止生长抑制素的行动,当生长抑制素被限制,可想而知,肌肉就能“任性”地生长。  如果人与动物的生长抑制素的基因有遗传缺陷的话,肌肉就会比正常的大出许多,比如在1997年,遗传学家就曾发现,
期刊
英国伦敦的警察们十分抓狂,这已经是犯罪分子第9次犯案了,每一次都在M25号高速公路(伦敦外环高速公路)附近。媒体们把这个抓不住的罪犯叫做“M25号强奸犯”。最近的一次犯罪,他在某片树林攻击了一位慢跑的女性。他多次犯罪的地点覆盖范围达9000平方千米,范围太大以致警方无法确定目标进行搜寻。  最终,伦敦警方请英国国家打击犯罪局的地理侧写师科林·约翰逊前来扭转局面。几个小时之后,他便成功完成了警方长久
期刊
疼痛是种特别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身体的不适状况,帮助我们免于遭受更大的伤害。但很多时候,即便是成年人,也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身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只是觉得头疼、肚子疼、背疼。至于孩子,更是无法言明身体所陷入的窘境,只能用手指指或者避让家长和医生的碰触。奇妙的是,止痛的药物总能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疼痛打哪来?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医生以及科研学者都在努力探寻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