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微创保留胆囊取息肉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腹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胆囊取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均行微创
【机 构】
:
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 乐至,641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微创保留胆囊取息肉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腹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胆囊取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均行微创保留胆囊取息肉术治疗,分析并总结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转开腹术,手术时间(50.5±5.3)min,术中出血量(96.5±11.7)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3±0.2)d,术后住院时间(5.9±1.2)d;术后未出现胆漏、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均恢复后出院.结论:为确保微创保留胆囊取息肉术成功,保证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须配合积极、全面的围术期护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通路在酒精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酒精组(AC)、急性胰腺炎组(AP)和酒精性胰腺炎组(AAP)。饮酒精方案为10%乙醇喂养2 d,15%乙醇喂养5 d,20%乙醇喂养直到13周。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50 μg/kg体重,连续7次,每次间隔1 h的方法制备AP模型。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取部分胰腺称湿、干重,计算胰腺组织水含量;取部
1例女性8岁患儿(体重38 kg)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前30 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2 mg。麻醉诱导用药为盐酸戊乙奎醚(0.3 mg)、咪达唑仑(1.0 mg)、芬太尼(80 μg)、异丙酚(80 mg)和罗库溴铵(25 mg),术中以丙泊酚(6~8 mg·kg-1·h-1)复合瑞芬太尼(0.2~0.5 μg·kg-1·min-1)维持麻醉。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约3 h患儿诉视近物模糊
目的:探讨运用人工泪液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后对干眼症所能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5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
裴正学教授善用大黄治疗临床疑难杂证,且屡见奇效.在早年就著有一书,且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现将典型病案报道如下:rn1肝硬化出血
目的探讨3岁以下反复喘息婴幼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和哮喘预测指数(AP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3岁以下、过去1年有3次以上喘息的患儿62例,根据API结果分为API阳性组(37例)和API阴性组(25例),测定两组FENO水平,进行皮肤点刺过敏原测试(吸入及食入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并对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儿有无特应性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年龄与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预测误差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对拟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植入单片式丙烯酸IOL的连续病例525例(525眼)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其中≤59岁组75例(75眼),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89岁组各150例(150眼)。利用优化的SRK/T公式测算所需IOL的屈光度。于术后3个月用自动验光仪进行客观验光。比较各年龄
1例65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伴肝转移行贝伐珠单抗(0.386 g,第1天)联合奥沙利铂(150 mg,第1天)、卡培他滨(1 g,2次/d,第1~14天)方案化疗。首次化疗后第23天,患者出现中上腹部疼痛,腹部X线片和CT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升结肠距回盲部约5 cm处穿孔,大小约5 cm×2 cm,行升结肠造瘘+末端回肠造瘘术。术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改用奥沙利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