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很热,一大早就是艳阳高照。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接近摄氏40度。
还未进入校园,就感觉今天和往常不一样,车特别多,交通也似乎有点拥堵。走近一幢本科生的公寓楼(学生宿舍,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入学第一年必须住在学校的公寓内),这里更拥挤,很多人在搬东西,都是些生活用品。原来,今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我特意放慢脚步,想看看美国大学生第一天上学是个什么样。
人群里有老有少,有几位看着年纪还挺大,莫非爷爷奶奶都出动了?美国人挺琐碎,什么都带,盛满了东西的洗衣篮、塑料架、大大小小的塑料储物箱、大小不一的纸盒(有的很小,大概是鞋盒),甚至连电视机、小冰箱都带了。
看起来,父母送孩子上学的情景,美国和中国似乎没什么不同。唯一不一样的是,美国人多是开着车来的,甚至家里的几辆车都出动了,所以没必要带大的行李箱,从车里搬下来的都是乱七八糟、没有打包的东西。
每隔十几米,就能看见一男一女两个学生,穿着橘红色发光的马甲,在人群中穿梭,给新生和家长指路。路边停满了车,“禁止停车”的牌子已经没人理会了。估计今天校警也不管了—— 家长送孩子来上学,这是多大的事啊,停哪里我们都得表示欢迎啊。
我从一辆车旁走过时,两个男孩从车内钻出来,手里都抱着一堆东西。其中一个男孩手中那堆东西的最上面是一大包零食,大包已经拆开了,里面都是小包装,才走了一步,小包装就一个个掉出来。另一个男孩帮他捡起来,又塞进大包装里去。
一路走,一路拍照,我的收获还不小,有几张堪称经典: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爸爸,左手拿着一个新枕头,右手拿着一个天蓝色的塑料小提篮;一位稍有谢顶的爸爸,右手拿着一瓶矿泉水,左肩搭着一块白毛巾,看来是热坏了;还有一张,儿子在前面拉着行李车,爸爸生怕几个纸箱放得不稳,跑上去又整理了一下。
下午,我去书店,一路上,烈日下,到处是父母陪着孩子忙碌的身影。书店所在的楼里热闹非凡:大厅里,这边,学生们在排队付钱买教科书,那边,家长陪着孩子在银行开账户;一位爸爸坐在大厅中间的长椅上,身边是一个手推车,里面的婴儿还叼着奶嘴呢,难道他(她)也陪哥哥姐姐来上学吗;卖衣服的商店里,新生们准备购买印有学校标志的T恤,爸爸妈妈在一边提建议,帮忙挑选;电脑店里,孩子和家长忙着选购电脑;书店里,新生们拿着书单找教科书,有一位爸爸站在一边,玩起了手机里的游戏,一位妈妈比较能干,拿着单子帮孩子找书,找到一本就划掉一项。
回到实验室,我跟同学Jacob说起今天的所见所闻。我问他,上大学第一天也是父母陪着来的吗?他说是,不过没带那么多东西。
以前在国内时,我总觉得美国的孩子都很自立,现在看来也不尽然。Jacob说,他父母这代人是自己挣学费的,可到了他这一代,很多人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父母出的,要到大学毕业后才能自立。
记得有一次和一位教授聊天,他说,10年前常有美国孩子在大雪天来敲门,问要不要擦皮鞋,这几年就没有遇到过了。现在的美国孩子,很多都是娇生惯养,不比从前了。
陈杜鹤摘自《青年参考》 编辑/叶琪
还未进入校园,就感觉今天和往常不一样,车特别多,交通也似乎有点拥堵。走近一幢本科生的公寓楼(学生宿舍,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入学第一年必须住在学校的公寓内),这里更拥挤,很多人在搬东西,都是些生活用品。原来,今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我特意放慢脚步,想看看美国大学生第一天上学是个什么样。
人群里有老有少,有几位看着年纪还挺大,莫非爷爷奶奶都出动了?美国人挺琐碎,什么都带,盛满了东西的洗衣篮、塑料架、大大小小的塑料储物箱、大小不一的纸盒(有的很小,大概是鞋盒),甚至连电视机、小冰箱都带了。
看起来,父母送孩子上学的情景,美国和中国似乎没什么不同。唯一不一样的是,美国人多是开着车来的,甚至家里的几辆车都出动了,所以没必要带大的行李箱,从车里搬下来的都是乱七八糟、没有打包的东西。
每隔十几米,就能看见一男一女两个学生,穿着橘红色发光的马甲,在人群中穿梭,给新生和家长指路。路边停满了车,“禁止停车”的牌子已经没人理会了。估计今天校警也不管了—— 家长送孩子来上学,这是多大的事啊,停哪里我们都得表示欢迎啊。
我从一辆车旁走过时,两个男孩从车内钻出来,手里都抱着一堆东西。其中一个男孩手中那堆东西的最上面是一大包零食,大包已经拆开了,里面都是小包装,才走了一步,小包装就一个个掉出来。另一个男孩帮他捡起来,又塞进大包装里去。
一路走,一路拍照,我的收获还不小,有几张堪称经典: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爸爸,左手拿着一个新枕头,右手拿着一个天蓝色的塑料小提篮;一位稍有谢顶的爸爸,右手拿着一瓶矿泉水,左肩搭着一块白毛巾,看来是热坏了;还有一张,儿子在前面拉着行李车,爸爸生怕几个纸箱放得不稳,跑上去又整理了一下。
下午,我去书店,一路上,烈日下,到处是父母陪着孩子忙碌的身影。书店所在的楼里热闹非凡:大厅里,这边,学生们在排队付钱买教科书,那边,家长陪着孩子在银行开账户;一位爸爸坐在大厅中间的长椅上,身边是一个手推车,里面的婴儿还叼着奶嘴呢,难道他(她)也陪哥哥姐姐来上学吗;卖衣服的商店里,新生们准备购买印有学校标志的T恤,爸爸妈妈在一边提建议,帮忙挑选;电脑店里,孩子和家长忙着选购电脑;书店里,新生们拿着书单找教科书,有一位爸爸站在一边,玩起了手机里的游戏,一位妈妈比较能干,拿着单子帮孩子找书,找到一本就划掉一项。
回到实验室,我跟同学Jacob说起今天的所见所闻。我问他,上大学第一天也是父母陪着来的吗?他说是,不过没带那么多东西。
以前在国内时,我总觉得美国的孩子都很自立,现在看来也不尽然。Jacob说,他父母这代人是自己挣学费的,可到了他这一代,很多人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父母出的,要到大学毕业后才能自立。
记得有一次和一位教授聊天,他说,10年前常有美国孩子在大雪天来敲门,问要不要擦皮鞋,这几年就没有遇到过了。现在的美国孩子,很多都是娇生惯养,不比从前了。
陈杜鹤摘自《青年参考》 编辑/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