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救助体系:指挥委内瑞拉青年乐团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救助体系:指挥委内瑞拉青年乐团》
  (El Sistema: Orchestrating Venezuela’s Youth)
  作者:贝克(Geoffrey Baker)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几年之前,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就已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1975年,委内瑞拉管风琴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阿布莱乌(Jose Antonio Abreu) 建立了青年乐团和培训体系,数十年间已经提供给了当地青少年数不清的免费乐器与课程,目的首先在于充实孩子们的生活,其次想方设法引导其脱离贫困,社会学意义毋庸置言。指挥家莱托甚至把它誉作“音乐的未来”。
  然而,本书的作者贝克却愿意以更冷静的视角观察这一体系的不足。2010年至2011年,他以人类学研究者的身份在委内瑞拉工作一年,采访了涉及到该体系的音乐家与文化管理当局,最后凝聚出此书。他说,体系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让人精疲力尽的排练流程,或委内瑞拉的本土音乐是否会就此受到西方文化的打压,这一体系实施之前有无严谨的调查,其中唯一一家非政府层面参与者(全美发展银行)似乎很迟才开始统计调查的工作,等等。
  不过我们相信,在贝克这本标准严苛的书之后,阿布莱乌博士的初衷并不会动摇,反而便于音乐救助计划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没有音乐的词句:一份回忆录》
  (Words Without Music: A Memoir)
  作者:菲利普·格拉斯
  美国Liveright出版社
  “假如不是一个极简主义音乐家,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许多场合,菲利普·格拉斯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回答总是:“我会成为一个写戏剧配乐的人,你知道,正是戏剧这件事,让作曲家与作品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联系。”
  广义地看,格拉斯生命中的戏剧,大概是指一些全然未知的、跌宕起伏的灵感源泉,譬如在谱写三幕歌剧《真理坚固》(Satyagraha)时前往印度采风,或者电影配乐技术对他1994年作品《美女与野兽》的启发性影响,乃至在闲暇时间为宏观极简主义雕塑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工作室打下手的经历——这些在书中都有提及。客观地说,格拉斯谈到当代作曲家时,态度一向不太恭谦,即便话题是已经很伟大的施托克豪森或布列兹,如1976年的一次访谈:“我们身处废墟中,那些狂人希望大家都去写那些毛骨悚然的音乐……”
  这本访谈于2015年付梓出版,可是实际谈话多发生在十余年前。如今快八十寿辰的极简大师会不会又有了新的观点?我们充满期待。
  《全是噪音:汤姆·希尔维斯采访录》
  (Full of Noises: Conversations with Tom Service)
  作者:托马斯·阿德斯,汤姆·希尔维斯
  英国Faber & Faber出版社
  1971年出生的托马斯·阿德斯是土生土长的伦敦人,不管约翰·亚当斯或其他人的拥趸阵营里有没有抗议,他还是经常被媒体誉为“能将当代音乐与最广泛的听众联结起来的人”。
  本书中,身兼多职(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的他对肖邦和雅纳切克很是赞赏,而马勒、威尔第和瓦格纳的乐迷们或许要做好被得罪的准备。我们会读到他的往昔回忆,如布里顿所办的奥尔德堡音乐节——“布里顿挺腼腆的,而《彼得·格莱姆斯》则让人困窘”;也不乏那些困扰过一代代作曲家的问题,如精确的谱面和无法预料的实际演出之间的反差,时至今日仍旧很现实。英国人都知道,生活中的阿德斯常常有着隐遁形象,被形容为“岛屿一样疏远而冷淡的个性”,所以要“逮”住他留下只言片语相当不容易。采访者希尔维斯是BBC 3台经验十足的音乐主持人。阿德斯的言谈风格一如既往的含糊而奥妙无穷,所以本书是一次看似冷硬的浮冰下方,两人机智与锋芒的磨砺。譬如他在一段中说到“一个单音能具备多大的潜力?”可能正是想对书名里的“全是噪音”来一回碰撞吧!
其他文献
这是音乐创作界的“宇宙大爆炸”。一位作曲家的手稿能把我们带回那个将内心的灵感汇往笔尖的特殊时刻,无论是迅速而热情满腔,还是缓慢而郁结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暴露于墨迹中。“每当看到一位作曲大师手稿真迹的那一眼,我总会感到莫名的颤栗,”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在仔细研读完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手稿后这样写道,“充溢着因为欢乐和绝望而呈现的不拘一格,它那看得见的冲动,它有迹可循的或悠闲或焦虑的瞬间——没有任何
期刊
“人说山西好风光,优美的山西是我家。”我这个地道的山西人,2015年有机会回到故乡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最令我心动,它将会对我家乡的音乐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7月27日,在地处二龙山麓的中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山西省管乐协会暨第二届山西管乐夏令营宣布成立并开营。这是一个隆重的仪式,一件决定着三晋大地艺术教育、艺术发展、艺术普及的大事。首任协会会长、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期刊
近日整理旧书,看到一本封面已经发黄、书角已经有点蜷曲的1949年8月时代书报出版社出版的《普希金文集》(第四版)。这本厚厚的文集是由苏联汉学家弗拉基米尔·罗果夫(Vladimir Rоgоv)主编、我国翻译家戈宝权负责编辑的,也是经过十年动乱后我的“小书库”中劫后余生的寥寥十几本书中的一册。  记得这本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无锡崇安寺公园路上的一家门面很小的旧书店中买到的,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和
期刊
近日最牵动我的事情,就是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了。仅就钢琴这个项目来说,预赛之后是第一轮,每人弹一套四五十分钟的曲目,柴赛曲目保守,第一轮都是以巴赫开始,以传统的浪漫派结束。第二轮则是另一套独奏,外加一首协奏曲,这次都是莫扎特的协奏曲。决赛对体力是更大的考验:连续弹两首协奏曲,中间只有时间喝杯水。每轮结果出来的时候,当然是不出意料地令人扼腕无数次——有些人在我眼里已经无可挑剔,但都无声无息地出
期刊
斯特拉迪瓦里制于1717年的“Piatti”小提琴  大部分的古董收藏品,如古玩、字画、书籍等,往往让人珍若拱璧,只是偶尔把玩欣赏,试想应该没有哪位收藏者会将一只明朝的碗用来盛饭吃吧。然而,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古董,虽然每件价值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却是每天都会被拿出来使用的——或者可以说,只有通过使用,它们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延续,否则甚至有可能贬值。这便是弦乐演奏家们手中的乐器,它们也由此成了世界上
期刊
拿铁咖啡透出浓浓的古典香味,飘散在空气中。在上海交响乐团新音乐厅一隅的咖啡厅里,大师优雅地靠在沙发椅上,手中慢慢转动着小勺,小口品尝着咖啡。陈燮阳在回味着什么?清苦咖啡中淡淡的甘甜?不!他在回味半个世纪以来的音乐人生。因为这五十年来,他本身就是一部作品,一部需要认真研读的作品。我的脑中,浮现出一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记忆。那是一个炎热午后,正在上海植物园赏花的我,遇见陈燮阳。在茶室僻静的一角,他独
期刊
抱歉,陈词滥调又来了:聆听和观看一支伟大交响乐团运作于它的理想状态,感觉无异于欣赏着一台润滑程度上佳的机器运转不息。它体内的每一项要素都能恰如其分地配合,而最终的宏伟壮丽自不待言。这一过程,有点像谚语所言的“天鹅游水”——水面上的顺畅平稳,仿佛掩盖了水面下脚蹼的忙碌扑打。  不过,请您仍然不要忘记,不管是“运作顺滑的机器”,还是“平稳游弋的天鹅”,交响乐团的组成部分仍是肉体凡胎的真人。每每我们欣赏
期刊
2015年3月,法国作曲和指挥大师皮埃尔·布列兹迎来了九十寿辰。为了向这位在巴黎歌剧院留下无数精彩时刻的巨匠表达敬意,巴黎歌剧院院长斯蒂凡·利斯纳(Stéphane Lissner)和时任芭蕾舞团团长本杰明·米勒皮耶(Benjamin Millepied)联手推出了一台由三部当代舞作品构成的“三合一”演出,直接以三位编舞家的名字命名为“克里斯托弗·威尔登,韦恩·麦格雷戈,皮娜·鲍什”(Christ
期刊
这是最著名的一部美国作品——但是,七十年来,交响乐团也许都把这部最耳熟能详的作品演错了!  这部作品就是乔治·格什温欢乐活泼的爵士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这个错误牵涉到几个非标准型号的乐器:格什温在1928年创作这部作品时,作品包括了“法国出租车号”(French taxi horns),它们在作品中几次出现,用来表现一个美国佬在巴黎市中心游览城市夜
期刊
美国钢琴家大卫·杜巴尔(David Dubal)邀请了与霍洛维兹同辈的钢琴家们,谈谈他们所了解的霍洛维兹的艺术风格,于是成就了本书《永远的霍洛维兹——一百二十五位钢琴家讲述一位钢琴传奇人物》(Remembering Horowitz: 125 Pianists Recall a Legend)。  “在联系这些作者时,我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他们,他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撰写文章。”因此,书中并非每篇文章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