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发烧了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一些语文课堂正发着高烧。
  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搞得学生疲于奔命。教师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一个环节追赶另一个环节,十万火急,星夜兼程。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咀嚼消化,教师的另一勺“饭”又灌进了嘴里,许多“胃口”不好的学生差点被噎背了气。君不见当下的课堂:教师布置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也许只读了课文的一小部分,教师就叫停并让学生提问;当学生只好边继续读边提问的时候,教师再次叫停并提出了预设的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回答;当学生对问题正待消化吸收时,教师又开始了拓展练习……更有甚者,许多公开课,考虑到听课教师闲坐的时间过长,干脆取消学生静静读书的时间,学生被教师生拉活拽地向前赶,哪来丁点思考消化的时间?
  吵架般的讨论搞得学生头脑发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只要有问题,就一定要小组讨论;只要有疑虑,就一定要小组商量;只要有理解品味,就一定要小组交流。甚至连朗读,也要小组内先读,然后在班上读。那火热的场面,那激烈的争辩,教室里的学生是热血沸腾的,室温也陡然升高。小组讨论交流是必须的,它是学生思维、思想、观念、方法等的碰撞与交流。可那种逢问必讨论,逢疑必争论的做法是不妥的。语文课堂更需要的是学生静静地悟、慢慢地品,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静静地吸收消化,而不是他人思想观念的强加。似自由市场般喧闹、浮躁的课堂,学生能静静地自主探究吗?
  频繁的齐声朗读搞得学生只有随声附和。一些语文课堂,为了追求外在整齐、热闹的效果,几乎都是采取齐声朗读的方式,全班齐读、小组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大组朗读,课堂俨然成了学生比赛声音的赛场。试问,抑扬顿挫、热情澎拜、哀婉低沉的情感是齐声朗读能读出来的吗?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和风细雨的情感是齐声朗读能表达出来的吗?姑且不论齐声朗读的效果,就是齐声朗读本身也是值得反思的。就朗读而言,确实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技能和法则。但严格地讲,就同一文本而言,因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不同,朗读也会有很大变化。真正饱含感情的朗读应该是学生自由的朗读,是像三味书屋的先生那样把头拗过去、再拗过去地读。语文课堂中的朗读,大合唱要有,但更多的是学生自我理解的品读,带着学生主观感情的朗读或默读。
  之所以出现这样高烧的课堂,主要是为了追求语文课堂的好看、热闹。生怕课堂冷场,因为冷场就是学生参与不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在许多公开课上,这种高烧课堂更是多见。假如课堂没有激烈的讨论,就无亮点,听课教师就兴奋不起来;假如课堂没有合作学习,听课教师就感受不到学生热情的自主学习。由于公开课的误导,一些语文教师的常态课也开始发烧了,也极力追求课堂的喧哗、热闹与繁荣。这样的高烧,烧坏了课堂本身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自身的特征,烧坏了学生应该遵循的学习规律和学生应该有的收获。课堂高烧不退,教师就会迷失在语文教学的虚浮课堂里不能自拔,学生就会燥热在热闹的语文课堂中一无所获。
  课堂绝对不是剧场,不是越喧哗热闹越好;课堂也绝对不是会场,不是表决心掀高潮越火热越好;课堂更绝对不是市场,不是喧哗叫卖越好听越好。课堂是学生求知的地方,是影响人的思想灵魂的地方,因而,真正的语文课堂至少需要以下三点。
  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安静的。此处的“安静”,是学生心灵的平静、心境的安静,是语文课堂的原野宁静、清新怡人,而不是热风劲吹,让人头脑发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理解、品味、赏析、拓展,绝大多数是以学生个人劳动为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视域和阅读方式对文本的比照、相融和表达,是学生身心自由闲适开放的愉悦阅读,是学生静静地默读、理解、感知、鉴赏的过程,是静静地挖掘、筛选、链接、修补自己思维的过程,是学生静静地咀嚼、吞咽、回味的过程。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应该是安静的。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小组活动是不能解决的,学生的创造性阅读,通过小组活动也是难以奏效的。因为文本本身就有多个方面的信息源供解读。
  语文课堂的安静,还应该是教师心境的安静。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心灵施加影响,对学生心田给予无声的滋养。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必须似春雨般细滋慢润,必须得是在教师引导下静静地思和悟。一旦教师狂风暴雨似地把教学内容砸向学生,学生的大脑被过度的喧闹搞得忘乎所以,教师的话语就会被完全忽略;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冷静,不给学生静静思考感悟的机会,学生就很难消化并生成自己的认知;如果教师心境浮躁,在学生面前喋喋不休,巴不得学生能快速吞下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地学习和感悟,就不会独自思考并建构新的认知。因此,课堂的安静必须首先是教师心境的安静,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尊重。
  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平淡的。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并得到情感价值熏陶的场所,它必须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真实过程,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本真反映。否则,那种不纯真质朴的课堂带给学生心灵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在其心智成长过程中留下的阴影将会伴随终身,以致改变学生的知识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当下的许多课堂,奢侈浮华者有之,故弄玄虚者有之,热闹浮躁者有之。
  课堂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是大自然的田野。里面小草野花、溪流小径、风雨雷电、暖阳冷月等都会存在,学生在这样的田野里,会听到悦耳的鸟鸣,也会听到震耳的雷声,还会感受到明媚阳光和昏天黑地。这样的生态环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自己静静地去体会,会自己勇敢去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学生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平淡充实的日子,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少有音乐伴奏的沉寂,是埋头读书的宁静。这样的生态环境,学生需要的是自在游走,是静静地俯看流水仰观星辰,是静静地思索痴迷地寻找,是静静地边读边想边写并自我反观。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只有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和静谧之时,每天都是一种本真实在,也就在这本真实在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的真善美,感受到学习的苦与乐,才能真正构建科学的认知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真正的语文课堂是自由的。所谓自由的课堂是学生思想、思维、观念、方法、策略等的自由,是真正的思想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的人生视域、阅读方式与文本的真诚交流,是学生与文本交流后的大胆批判与表达。可当下的语文课堂,老师所预设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似一个又一个的紧箍咒,虽然有学生的小组活动,但最终的目的是得出与教师预设相同的答案,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多被排斥在预设之外,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真情实感很难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不受教师预设条框的限制,真正自由与文本对话的课堂非常少见。在很多课堂上,学生都是戴着脚镣跳舞,在教师预设之外的解读,老师是不欢迎的。这种课堂上的假自由,是不能真正发挥学生个性潜能的。这也与课堂的高烧有关。真正的自由课堂很容易出现意外,打乱老师教学的阵脚,让课堂冷场甚至偏离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教学的一塌糊涂。因此,要追求本真的课堂,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心灵自由安静则至关重要。也只有学生心灵的充分解放和自由翱翔,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
  感知、理解、品味、鉴赏语言是一个煲汤的慢活,是教师引导学生细嚼慢咂的过程,是需要语文课堂彻底安静、平淡、自由才能达到的。为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语文,语文教师要反思当下的语文课堂,洗尽语文课堂的铅华,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做语文课堂该做的事情。语文课堂该退烧了!
  [作者通联: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
其他文献
根据威海—乌海高速公路山东境内辛庄子—邓王段第六合同段桥涵耐腐蚀混凝土施工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盐碱地区混凝土腐蚀破坏的机理,从而提出了“抗”、“防”结合“对症下药”的
施工实施阶段是投入最多、产出最多的阶段,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加强过程工、料、机的成本控制,及时办理结算、签证,保证施工实施阶段取得预期目标。
期刊
目的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观察其卵囊在孢子化过程中的发育形态变化。方法通过人工感染断奶幼兔,以潜伏期、死亡率、肝指数、血清中转氨酶数
学生作文的优劣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只要评价标准不同,争议便可能产生。诚然,对作文的评价,是定性的、主观的,或许永远不会有能准确定量、绝对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作文评价不能没有不同评价者都必须依照的共同标准。缺乏或不能把握和运用这些共同标准,而不恰当地运用一些过时的标准,或执着于自己心中的标准,即为“失度”。  一、作文评价失度的情形  对学生作文的失度评价并非评价中的个别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根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形态完备的生产方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每个市场主体都只拥有部分经济资源而无法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学习方式的探究,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①可以说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一种超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渐从传统的单一的、他主的被
纵观散文阅读教学课堂.仍缺少恰当可行的阅读方法指导。这一方面源于散文本身的文体特征,散文的取材范围广泛、情感表达丰富、思维行走自由.散文的多样灵动造成难以寻找到一条兼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也许与日本人嗜茶有关。他们视茶为“益寿的灵丹,延年的妙药”、“健康的希望,美的享受”。日本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达1200克。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结构在某种程度上预制着公共参与的历史实践。考察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张力,大体循着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合→相对分离与对立→国家向社会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