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单元”教学的备课流程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单元”教学是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新旧教材转换之际的有效教学途径。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单元”教学,一般经历分析教学主题、确定教学内容、拟订单元话题、构建知识系统和引导知识应用等五个基本的备课流程。“主题单元”教学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升课堂学习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教学;备课流程
  随着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的陆续使用,在新旧教材转换之际,教师的教材观再度成为该课程改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存在本领恐慌的担忧,还有参考资料较少、教材培训不足、考试评价方向不明等现实问题。从大量的教学实践看,当前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备课中比较流行的教材观有“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种观点。持“教教材”观点的教师认为,因考试评价方向不明,新教材配套的学生学业练习较少,为确保学生学业质量,教师宁可带领学生在教学中多吃苦,也要严格教好教材中的每一个内容,甚至连辅文、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版块中的知识都不放过。持“用教材教”观点的教师认为,教学应传递核心知识,塑造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教师可在深刻领悟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在解惑中构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走向逐步拓展的生活圈。
  从理论上看,两种教材观孰是孰非、孰高孰低,业界早有公论,但当前还有部分教师坚守“教教材”的教材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这部分教师不是不愿意改變课堂教学,也不是不知道理念,而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操作。基于此,在审慎考虑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可行性的前提下,我们倡导“主题单元”教学。
  所谓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是指在深刻解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教材中的生活主题内容为教学单元,通过对主题概念的厘清、主题困惑的解决和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解决核心问题和构建核心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案。深刻理解和操作基于生活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师把握备课流程。基于大量的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单元”教学的备课流程如如表1所示,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单元”教学,一般经历分析教学主题、确定教学内容、拟订单元话题、构建知识系统和引导知识应用等五个基本的备课流程。
  一、分析教学主题
  分析教学主题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一个备课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研读课程标准
  学科课堂教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都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遵循的标准。此外,在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已经公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把握该课在课标、大纲、指南和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要求,以确保教学设计符合国家课程要求。
  2.分析教情与学情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特征、自己的教学风格、相关特长和教学容易忽略的地方等。此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状态、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同年段学生普遍出现的认知误区和该班级学生普遍出现的认知误区等。教情是教师明确教学认知的基本前提,学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准确进行教情和学情分析,以保证教学设计符合教师和学生的真实需要。
  3.分析学习目标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该教学内容应当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题单元”学习目标是课程要求在具体教学内容中的细化和具体表现,更是“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说,“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题单元”学习目标。教师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备课的过程中,要以制订的“主题单元”学习目标为核心,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审慎地思考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基本课程追求。例如,通过研读课程标准,教师对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内涵,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明确学习的意义。为此,教师制订了“知道学习的含义,能够正确借鉴不同的学习方式,愿意积极学习”的学习目标,以此作为开展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二、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二个备课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
  1.梳理教材体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有在梳理、吃透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建构符合课程内容要求的教学体系。在这一任务中,教师应当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课题、框题、目题、正文、辅文及教材正文中的线索,并从中整理教材思路,为个性化教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找准核心问题
  一方面,教材内容有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之别,学生在把握主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科能力,既有利于其理解非主干知识,也有利于学习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在课程具体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异,学生会在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对课程内容产生诸多困惑。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在教材体系中寻求知识的核心问题,在了解学情的背景下,把握学生的认知困惑和知识盲点,这些都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3.明确核心概念
  在以生活主题编排的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容易获得课程内容的具体行为指导,但德育课程还应当传递课程知识。生活主题下的核心概念是德育课程知识的重点,也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在仔细审读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握生活主题下的核心概念,为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打好基础。例如,在上文的“学习新天地”这节课中,“学习”是一个核心概念,教师可以围绕这一核心概念衍生的有关学习方式、学习目的、终身学习等问题,确定这一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拟订单元话题
  拟订单元话题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三个备课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任务有两个方面。
  1.确定单元情境
  无论是学生的课程学习还是课程评价,都需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题单元内的核心知识。单元情境就是从学生整体运用主题单元内核心知识的角度所设计的材料情境。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学生会读长材料也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的题中之意。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受课堂教学时长的限制,一般在一个主题单元内,只会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全局性的单元情境。
  2.设置隐智话题
  针对学生在学习核心概念和单元情境过程中的真实困惑,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隐智话题。这些话题应当源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蕴含探求知识的趣味,又承载学生关键能力培育的重任。通常来说,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的隐智话题以3~5个为宜。
  例如,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共设置了“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哪一种学习方式最好?”“自己上课,自己写作业,自己问问题……学習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是不是只要求考试考高分?”“这个教师上课说得太快,那个教师说得太慢……在学习上,教师是否应该顺从我的节奏?”等隐智话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宜不适宜之别;学习关乎自身发展和民族希望;学习需要合作、分享和共同进步的氛围;学习不能只是追求高分,还要具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四、构建知识系统
  构建知识系统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四个备课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1.梳理知识线索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主题单元”内知识的联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在深刻把握“主题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上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2.明确重点知识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掌握主干知识。如果说梳理知识线索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明确重点知识就能帮助学生掌握主干知识。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指出重点知识,又要指出主题单元内的难点知识,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规划学习评价
  无论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单元知识梳理,还是指出主题单元内的重点知识,都是教师对学生普遍性问题的预设。教师的预设可能会与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构建知识系统时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观察与诊断,及时判断学生主题单元学习的状况,并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提供现实依据。
  例如,在上述课例中,教师最后以板书的形式呈现了整节课的知识线索。在板书中,教师特别注明了“学习的内涵”“学习方式有差异”“学习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关注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做到对重点知识心里有数。此外,在这节课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关注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助学习解决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五、引导知识应用
  引导知识应用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五个备课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
  1.重点知识实践
  引导学生在主题知识内能触类旁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单元”内的重点知识,并能应用重点知识。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分析该主题单元的重点知识,敏锐地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据此设计相关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该情境中通过不断实践提升关键能力。
  2.多重知识实践
  学习的重要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借助多个知识点方能解决。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单个知识点解决问题后,还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以促使学生不断走向逐步拓展的生活圈。
  例如,在以上课例中,教师设置了“采访我心目中的‘学霸’”活动。该活动包括“学生推选”和“‘学霸’发表获奖感言”两个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课程知识,并在活动中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品质。
  总之,“主题单元”教学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升课堂学习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上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单元”教学的备课流程只是“主题单元”教学备课思路中的一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在不断推进和优化“主题单元”教学备课流程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所获,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成长,不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适应不断成长的生活圈。
其他文献
简单介绍了为"西气东输"项目配套的大型燃气轮机电站中引进的13套PG9351(FA)型燃气轮机的研制、升级及演化过程,并详细介绍了该燃气轮机进、排气系统、压气机、燃烧室、透平
近年来,医患关系空前紧张。笔者认为并不是护理差错增多了,而是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了。以往不被注意的差错现在就引发了纠纷.给医护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本文分析易产生护
<正>《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杂志系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以刊载中小学课堂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
期刊
网络管理员经常要面临一些很繁琐的事情,特别是在大企业里,往往有好几百台电脑,系统崩溃等问题出现的特别多,要是总是去重装系统,真的是不胜其烦,但重装往往又是最快捷的方法,不用走
闽南语童谣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流传于闽南语方言区的一种民间歌谣,其内在蕴含的地方知识构成了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教育,是适应教育环境现代化开展闽南
目的运用、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需做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英国SIMS Portex公司生产器械,选择第1~2或2~3气管软骨环间隙相应
目的观察丹奥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9例患者作为丹奥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巴曲酶单独治疗组,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
【正】 在以前的一篇文章里(《欧洲共同体的中等教育和就业》刊在《比较教育》1976年3月第12卷,第67—79页),我研究过欧洲共同体的中学和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和私人办学制
震荡波之类的蠕虫病毒虽然厉害,但根据它的运行机理依然有许多方法可以提前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