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是中国强大的基础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亮点。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表明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明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关键词:中国文化;继承;引进;创新;自觉与自信
  Abstract: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 highlight of the spirit of the seventh session of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Persisting in the socialism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posed in the session shows the cultural awareness of the Party, and building the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proposed in the session shows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the Party. We should further enchance our national cultural soft strength in the worldwide competi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triving to turn China into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from a cultural ancient nation and cultural great nation.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 inheritance; introduction;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self-confidence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标志,要实现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目前要处理好“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时代的精神、改革的勇气对其进行选择、整合,从而创新伟大的中华文化,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方面都起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笔者认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立在现代人文理性基础上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其次是全球性的、融合性的文化。一是融合现代物质和技术文明,二是融合东西方优秀人文主义传统的文化,融合包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其特征,就无法自觉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特征为;科学性、群众性、时代性、民主性和开放性。
  二、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自觉是我们对构成全球文化体系的基本态度,它的内涵是不同文化和而不同,互相尊重;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正面回应,它的内涵是正视传统,面向未来【1】。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與其他民族文化隔绝。即一种先进文化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而处理这两个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创新过程中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唯有处理好这两个关系,才能形成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良性的发展机制。
  (一)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对其进行严格审慎的过滤与选择,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行为准则和人格特征,以“和”为主题,探索构筑现代化和谐社会的精神要素。例如: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兼容胸怀;以德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的处世美德,等等。所有这些,经过改造就可以融铸到时代精神中去,成为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不是截然两分的,它们往往相互缠绕、互相依附,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如,中国人的一些传统美德正在为外国经营者所注意,并且加以利用;而我国一些人却将其认为腐朽而抛弃。“老实是无用的别名”是鲁迅对封建社会的讽刺,现在则成为我们当中一些人的信条。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保守思想在社会生活仍时常凸现,如:我国的一些人才往往是在外国发现以后才引起国内重视;考试和选拔机制,使学生禁锢在死记硬背现成的教条中,将其思维开发的黄金时间全部占去。最近外国有人坦言:“中国出不了爱因斯坦”,正是对我们一些守旧行为的鞭挞。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我们不彻底改掉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因素,新的复兴,谈何容易!【2】
  (二)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文化自信”当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不然,就会显得盲目、矫情和不得要领。文化自信心的重建,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真切体察和深刻反思,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相对较完备、更精、最持久。身处全球化时代,传承和光大、弘扬中国文化,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焉。 当然,“传统”是发展和流变的概念,不仅涵盖晚清以前的“传统文化”,也包括近代以来国人追求“现代性”的传统,更包括新中国六十年,尤其是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倘若我们的文化自信只停留在对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回忆和对古代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摆,那么,外国人恐怕也就只能从“功夫”一词来认识汉语,从李小龙来认识中国人,而中国恐怕也还是一尊易碎的瓷器。【3】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随着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我们在研究和吸收外来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外来文化是除本国本民族文化之外,一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主要指现当代西方文化。文化的全球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和吸收先进的世界性文化,是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借鉴和吸收外部文化不能全盘西化,要经过严格过滤,筛选那种有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先进文化,这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推卸的使命。外来文化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不能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拿来主义,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使先进的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只能选择那种与我国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本土化的过程,使二者达到协调与融洽,促进本土文化的升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初,有人对书本理论和别国经验采取拿来主义,不顾中国实际,生搬硬套,结果造成了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本土化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都是科学地借鉴外来文化的典范。【4】
  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多元化与全球化两种趋势并存不是暂时的,而是长久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不会阻碍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而且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我们在处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的借鉴使二者辩证统一,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具有世界性、时代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吸收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构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利丽. 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2]杨学辉. 浅议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继承、引进与创新[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1).
  [3]酱香老范.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J]. 当代社科视野,2010(4).
  [4]范玉茹、李玉杰. 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深,生态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简要阐述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市建设道路。笔者立足于文成县城市规划的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出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具体原则和实施策略,探讨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向生态型方向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历年来的建筑业发展报告为基础,透过“总产值、企业完成的营业额、实现的利税、企业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员、产业结构”等一組组数据的变迁,探索本地区建筑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  关键词:建筑业;总产值; 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 绩效; 发展模式  AbstractIn this paper,I have researched Over the years of
期刊
摘要:对西安城市降尘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对降尘量的年际、季度以及各月变化特点、高低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研究西安城六区的降尘分布特征,多角度研究分析西安市降尘污染的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控制降尘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降尘监测;降尘污染;空气质量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ustfall monitoring data of X
期刊
【摘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本文以海南省黎安镇为例,结合村镇具体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确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村庄发展战略策略和思路,结合具体对象的实践工作对村镇规划新思路进行探讨以实践工作提出对村镇规划的生态文明新思路的探讨,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建设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中常见的一些病害,重点阐述了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供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人虽参考。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振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而低噪声。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
期刊
摘要:当前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提高,但是工程质量水平起伏波动,提高不快,虽然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措施,但在现场施工中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一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工程寿命。  关键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project quality is overall the level has increased, bu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面对强大国内外品牌的压力,中小企业要寻求长远发展、永续经营,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就成为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建设;问题;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urther, market competition has entered the era
期刊
摘要:为克服普通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与钢筋相比抗拉强度低、受拉极限应变小的主要弱点,使构件能很好地控制裂缝出现、提高承载能力、增加整体刚度,目前在大跨度桥梁结构中普遍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预应力张拉控制的目的,就是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损失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使应力按设计意图传递和分配。本文就预应力施工的控制要点结合预应力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预应力 质量控制 常
期刊
摘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职业素质、可持续发展素质和岗位素质三个课程模块的开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从多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可持续发展素质;  Abstract: electronic informati
期刊
摘要:本文以淮安某桥为试验对象,通过测定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检验桥梁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状况的要求,为交(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荷载试验,空心板,校验系数,midas/civil  Abstract: Testing with a bridge in Huaian City, the actual working state of bridge stru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