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 X”课证融通的中职智能网联汽车的“三教”改革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教师、教材、教法”(以下簡称三教)改革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涉及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革新的关键所在,更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教学改革的基础就是促进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办学必须结合产业发展,教学团队的创新理念必须遵循“实验室 项目 双导师”岗位需求思路,让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优化和提升,促进课堂教学革新,以提升专业化教学的针对性和规范性,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思路与地方产业发展融合的最佳途径。
   国务院在2019年2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从本方案发布之日起,职业教育改革务必在职业院校以及应用型大学里开展。具体思路是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历证书的模式的试点(以下简称“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旨在引导学生不仅要取得毕业证书,还要获得多项技能等级证书,让就业渠道更广阔,让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当前,针对不断变化的汽车产业形势,面对汽车产业对智能网络化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以培养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急需的人才。但实际面临的矛盾是,各个职业学校尚未健全相关的智能网联汽车教学实训体系,而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工作试点已经启动,包括网联汽车的装调、检测、运维等方面,所以,结合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1 X”证书培训考核相关标准,制定课程与证书培训融合的教师、教材、教法的革新机制,力求培养出符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复合性技术人才。
   本文分析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意义,指出了“三教”在贯彻发展中的不足,并从岗位对接、校企融合、竞争与培训、“三教”改革、职业能力培养等角度进行了构建基于“1 X”课程证书整合的中职智能网联车“三教”改革探索,提出“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升级”教材推动教材改革的思路,激活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为后续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1 X”课证融通体系构建
   “智网车”具备复杂的技术架构,包括前言技术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涉及诸多的技术领域,包括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智慧交通以及信息通信等。最近几年,通过业界的不断探索和专家的深度研究,形成了基于“智网车”特点的“三横三纵”式的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三横”指“智网车”体系内车辆的三大技术:车辆及设施、交互信息、基础支撑,“三纵”泛指智能网联汽车在未来的关键应用场景。
   综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掌握的核心技术,“智网车”决定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前期的工作重点,其中产品研发、分析数据、测试实验等是人才需求最集中的领域。但根据相关预测,2025年进入该产业发展的中后期,国内的“智网车”开始大规模应用主流品牌和车型,此时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始转向服务层面,综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为了衔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智网车”在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行为能力和技术融合需求下的基本职业要素,尝试“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模式,以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能力包括智能网汽车以及相关设备、汽车构件实施基本装调、检测质量、检验测试、故障维修等。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要求,利用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标准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等诸多措施,进行课程与证书培训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对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专业课程考核对接。要想达到智能网联汽车“1 X”课证融通实施要求,必须落实“三教改革”措施,这样为中职学校全面推进“三教改革”确立了目标。
   三、“三教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智能联网汽车需要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车辆网络技术、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高精度的地图和定位技术等,所以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教学课程的设置。最初的专业建设,主要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等领域的融合。专业内涵的建设问题很大,尤其是在“三教”层面缺乏改革力度,相关专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复合型人才培养严重滞后。
   1.教师队伍问题
   首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成立后,所有中职学校都没有现有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师。他们大多来自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教师。以往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相关知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造成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低下。二是中职教师学历不高、职称不符、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青年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最后,智能网汽车师资来源单一,基本都是普通高校毕业,多数不具备本行业的一线工作经验,难以形成“项目化”“模块化”“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实施能力。
   2.专业教材问题
   首先,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的初期,因为“智网车”技术没有真正定型,还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国家层面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还没形成,对教材的规划停滞不前。特别是相关出版机构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教科书的出版有很大随意性,教科书编写人员参与的门槛较低,教科书的质量难以提高。其次,“智网车”企业参与教材编写的力度不够,课程内容更新没有与“智网车”的应用技术同步。第三,现有ICV教材侧重于技术概述,系统的专业教材系列较少,教材储备困难。最后,因为教材更新迟缓,导致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应用,难以形成网上和线下综合学习的通用教材,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共享知识、思维创新的动力。
   3.教学方法问题
   首先,单一的教学形式、陈旧的教学手段、多理论、少实践等诸多弊端,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其次,教师缺乏对学习情境的研究,不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潜能难以被激活。另外,教学理念死板,依旧遵循灌输式教学模式,不重视生活情境构建,信息化的学习平台没有建立。最后,教学设施落后,培训和实践机会少,缺乏教育成果的创新,难以建立与行业和工程相匹配的仿真实训平台。    四、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根據教育部门“1 X”证书试点的相关规定,作为试点院校的职业学校,务必要重视两个证书的融合,形成“1 X”智能、师资队伍优化、传感应用课程建设以及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创新课堂模式等诸多因素结合的态势,促进“1”和“X”融合,推进“三教”的改革进程,进一步完善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机制,提升学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为产业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首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应聘职业学校和应用型专业教师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拥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经历的人员。所以,中职学校专任和兼职教师可以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一线岗位人员里招聘,从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获奖者中选拔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培训教师。
   其次,教师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比如“搭建平台”“想办法”等。一流教师培养的平台就是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交流渠道、合作体系等培养师资队伍。例如,针对青年教师发展的“活力课堂”、为骨干教师创立的“魅力课堂”、为著名教师打造的“智慧课堂”;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构建“共同学习”的学习共享平台;“想办法”就是通过名师工作室与企业的有机结合,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为教师一线岗位的进驻创造宽松的环境,可以利用生产的形式提升教师的创造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最后,可以结合本文介绍的“1 X”证书机制,踊跃参加试点学校的系统培训,按照“培训师”的能力要求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充分利用“1 X”智能应用来强化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水平。可以对院校的任教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优化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职业技能相应提升。可以采用“压担子”措施,即参加全国、省、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和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作为职业晋升考核指标。以此为出发点,培养理论扎实、素质完善、技能完善的名师队伍,造就有志于成事、有所为、有作为的优秀教师。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和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2.利用教材改革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任何教学的基础和支撑都是教材,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载体。教材改革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必由之路,对整体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首先,学校要根据课程的标准要求选用教材,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又要真正体现核心价值观和学科素养。遵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规划的标准,教育部将再一次开展教材规划工作。中职学校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在新教材中融入新规范、新技术和新工艺,以配合和推动相关“智网车”技术国家规划教材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在不具备国家规划教材的背景下,可以结合“智网车”产业发展特征和技术革新,与“智网车”企业深度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培训教材等。
   另外,结合“智网车”专业“1 X”证书的实行,在原有的教材和课程体系中融入证书的培训内容,搭建“智网车”教学和培训平台。当然,课程培训只是方式之一,更要把教材改革推向更深的层次,与证书培养机构联合,稳步更新“智网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教材内容,加强技能培训团体的培训水平。最后,必须加强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必须存储“智网车”在线教学资源,构建层次级别高的课程模块,形成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应用,丰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材体系,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得以满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激活”教学“新课堂”
   教师在开始的时候的思维观念很关键,如果教学理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想法不同又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就会导致方向和目的的不同,最后会形成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学校在教学模式的变革中,必须要摒弃不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比如只传授课程不进行情境教学,教学方式取代学习方式等固有的、不合理的方式。所以,在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中,必须“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遵循“做中学,做中教”的规律,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
   其次,课堂学习模式的转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运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辅助移动学习、AR、VR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专业社团,在基于diy制作智能网联小车与调试的任务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教学资源的创新,要与教学方式创新相结合,对活页校本教材进行开发、配套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围绕“课证融通”构建专业技能实训体系,对拟建的功能性实训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提升实训教学的课时,保证实训的效果;仿效中德诺浩校企合作班课程体系中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联合,线上线下互动进行自评和互评的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以及相关的监控体系。
   最后,基于改革因素在“1 X”证书制度中的自然体现,为教学方法创造了改革的契机,让教育内部革新有了支撑,以此优化了课堂教学环境。针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为了提升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构建“智网车”课程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尝试“以行动为导向”。有效分解和整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技能点,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本着课证融通的宗旨,学生完成课程后就可以无障碍地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试相匹配的模块;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还要融入主流技能竞赛项目关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要点,这些理论和技能要点会与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传感与网联技术”等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日常教学和竞赛项目培训深度结合。
   五、智能网联汽车“三教”改革融入实训体系建设    结合“智网车”的“三横”技术框架,有效细化三大技术(车辆/设施、信息交互、基础支撑),形成“智网车”核心领域的七大技术:基本认知、控制执行技术、环境感知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车联网及通信技术、综合测试技术和智能辅助驾驶。“智网车”的实训体系以上述技术为基础,具体确定有必要结合学生职业能力,通过功能实训室的建设,支持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实训环境的整合,并结合实训项目的设计,确保实训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通过构建以上实训体系,让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核项目与“智网车”的核心课程实训教学融合,符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运维等方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理念,以中德诺浩公司的“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为例,其证书考核分为三大领域:adas检修、车载数据系统检修、座舱智能系统检修,这三方面的培训考核能够分别融入五大功能实训室,该五大实训室为:adas功能仿真实训室、传感装调与测试实训室、整车综合测试实训、线控系统测试仿真实训室和网联化系统仿真实训室。相关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训通过相应功能性实训室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该领域的实际考核。同时,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的构建,对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考核进行兼顾。例如,新能源汽车传感与组网技术是我国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竞赛中重要部分,可以将该技术的重点项目中的实际技能考核划分为三个子任务,这三个子任务为:“调整智能传感设备”“测试智能网络汽车综合道路”“验证汽车智能网络功能”。考核的重点内容是参与者对智能设备的调整能力、智能网络汽车的综合应用和智能网络汽车的虚拟仿真测试,对参与者对新能源传感器汽车技术和网絡通信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该三个子任务与实训室三大功能完全吻合,在实施技术的实训中,可以合理融入竞赛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环节的理实一体化任务,这些相关环节包括“智网车”智能装备的安装调试、故障排除和功能测试等,以此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完全实现教学、竞赛和实训的有机结合。
   六、结语
   2020年12月,我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参加中德诺浩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1 X”(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全校共180人参加考证,考证通过率达96.1%,远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78%)。在“智网车”的关键课程“三教”改革中,考虑“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需要,制定教学与证书训练考核融合的理念吻合的课程机制,促进“1”和“X”有效交融,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其他文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及地方对新乡贤返乡政策的倾斜力度更大、新乡贤文化的基因即乡愁备受关注、新乡贤文化类型更为多样化及多元化的宣传形式等都为新乡贤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新乡贤主体流失、新乡贤文化氛围淡化、新乡贤带头示范作用尚未凸显和新乡贤组织较为薄弱等情况,这些对于新乡贤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时期,要把握机遇战胜挑战,通过不断壮大新乡贤队伍、丰富新乡贤文化载体、营造良好的新乡贤文化氛围、完善新乡贤管理制度来推动新乡贤文化的发展。
咸宁素有“千桥之乡”的美称,其中咸安区汀泗桥镇的两座汀泗桥最为特殊和出名:一座是咸宁境内有稽可考的最早石拱桥——汀泗石拱桥;一座是因地理位置特殊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期刊
一、背景介绍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职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公务员初任培训为例,分析其现有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找出问题,进而以柯氏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公务员初任培训效果评估指
“基于证据”理念正在成为继续教育政策制定模式的新思想,有利于提升继续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问题确定、证据生成、证据数据库建立、证据评估以及证据使用的整个过
一、综述在深入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先后选定广东鹰尚影业有限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横店影视城、CCTV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数媒专业”)的校企合作对象,瞄准影视项目摄制、长短视频创作两大专业群,历经7年,克服重重困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拍摄电影电视剧共达17部,其中以CCTV与广东省公安厅联合出品的缉毒刑侦剧《破冰行动》为代表作之一,成为全省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专业办学模式,成为践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先进代表。学校携手以长影集团为代表的企业群共同建设的影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覆盖东莞、潮州、湛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六部分课程实施中提出了5点教学要求。其中,第3点要求指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在这个要求下,新课标后面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即“议题的确定应既包含学科课程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既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相关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又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职场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捐献飞机大炮的指示rn一、全中南预定捐献战斗机600架,本省预计捐献战斗机60架,合计人民币900亿元①,各专市数目分配如下:rn荆州专区240亿元,孝感专区195亿
期刊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之一的广西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多期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主要源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其时代价值,对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文化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欠缺、传承传统文化的辩证意识仍需增强、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形象模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做好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加强载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