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硕士:我做的是人的工作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推荐理由
  一个普通女孩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白岩松都说:“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已经从师范院校硕士毕业多年,还有着国外留学的背景,但她没有像她大部分同学那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道授业,而是坐上一辆农用三轮车,走街串巷、换家挨户收垃圾。她教垃圾分类,用10年时间将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概念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因为在保定涞水县南峪村推广垃圾分类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更多的人认识了不当老师却去收垃圾的陈立雯二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
  垃圾由人产生,解决好垃圾问题本质是做好人的工作。她原计划做英语老师,穿着连衣裙,站上高高讲台,不想却阴差阳错穿上了布衣,与垃圾为伴,坚持了九年。在城市碰了一鼻子灰,她又一头扎进小山村。要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节目采访她,村民还不知“拾荒姑娘”是位留洋硕士。
  堆到家门口的问题无法视而不见
  2006年春节,在天津师范大学读硕士的陈立雯回家度假。父亲早等在村口。父女俩正要说笑,异味隐约飘来。父亲说,屋后那片空地成了垃圾站,陈立雯有些不陕。这天,电视播出一档访谈节目,嘉宾是公益人士。屏幕上不断闪现地球被污染的镜头,令陈立雯震惊,嘉宾悲痛的呼吁,更如针扎着她。开学后,正逢学校环保社团招募。陈立雯在图片展上看到一张照片—一死去的信天翁,肚子里装满花花绿绿的垃圾。这是在太平洋的中途岛上,年年发生的大规模惨剧。陈立雯当即报名,走上漫漫环保路。志愿者工作在许多事上无能为力。陈立雯只能从自己做起,随身带布袋、水杯,不打包外卖,纸箱纸板叠整齐,让拾荒者回收。
  她不再买漂亮衣服,穿朋友送的旧长裙。成天在垃圾堆钻来钻去,穿着不方便。陈立雯干脆拦腰剪开裙子,改成一件上衣、一条短裙。2009年陈立雯成为专职环保人。她对父亲说:“英语老师有很多,不差我一个。垃圾都堆到咱家门口了,还能视而不见吗?”
  举步维艰不如停下思索
  在公益组纵,陈立雯的主要工作是走访垃圾处理现状。单在北京,她就去了备类填埋场、焚烧厂几十处。她曾和拾荒者待在一起长达半年,以至“全城收破烂的至少有一半认识我”。她衣服上的味道散不掉,回家时地铁晚高峰很挤,别人还是和她保持距离。调查结果,已经无法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最严重的,是很多垃圾明明可以回收,却被混合处理。这增加了处理成本,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陈立雯能一口气说二十多条坏处。 陈立雯恨不能生出千只手,立刻去改善眼前一切。同时,她还要帮住在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周边的住户维权。那些人吃着被污染的食物,喝着被污染的水,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他们的健康面临威胁,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身体缺陷。江苏省某县有一户村民,是陈立雯帮助的第一个家庭。这户人家处于垃圾焚烧厂的下风方向,直线距离不足两百米。家里孩子丽岁了,还不能站立不能坐,只能吃流食,每日会发作癫痫,被诊断为“脚性瘫痪”。
  维权过程中,艰难不被理解。经历多了,陈立雯发现,大多数维权都以败诉告终。同时,大大小小的垃圾场正一点点包围、侵蚀着城市。她洞察到,唯一出路是从源头抓起。垃圾分类,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如今仍然是个口号。陈立雯找到北京相关单位,希望能尽陕施行。
  事情生远比想象复杂,陈立雯连居民小区都没法进入。城市垃圾由环卫公司统一收运,再由城管委调控,安排处理。一条龙的工作,大家周而复始做着,没人愿打破常规,也没人愿意搭理她。时光轻轻晃了一下,转眼来到2015年。陈立雯去焚烧厂调查取证。奔走了一天回到宿舍,她瘫软在床上。一边维权之路漫漫无期,一边垃圾分类无法实现,痛心和无奈,犹如两条皮鞭狠狠抽向她。她只想停下奔走的脚步,安静思索一阵子。不能解决的问题,全交给时间吧。恰逢有个留学机会,陈立雯去了加拿大,跟着一位主攻电子垃圾的导师学习,同时研究中国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由人产生本质是做人的工作
  2017年5月,陈立雯满血复活回国。这次她打算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8月,朋友说,河北保定的南峪村正打造旅游区,垃圾问题令村委会焦头烂额。陈立雯当即赶去,与村主任交流后,便组织村民座谈,普及知识。她申请了资金,买来贴有标签的垃圾桶,分发给农户,指导大家使用。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项目启动。想到第二天就可以上门,回收分类垃圾,陈立雯激动极了,多年设想终于落到实处。次日傍晚,她坐在收垃圾的三轮车上,用喇叭发通知。可村民无法准确分类垃圾,还是习惯性地往垃圾池投放。当晚,她找到村主任,商量把垃圾池拆除,并挨家上门讲解。慢慢的,随着陈立雯招呼“倒垃圾喽”,村民们便纷纷出门,将两桶垃圾拎出来,按“前边倒厨余,后边倒其他,中间放可回收”的顺序分类投放到垃圾车上,好似一种新的乡村仪式。10月末,陈立雯准备离开第一块“试验田”。村主任挥着她的手:“放心,我们一定保住成果,不是为了陈老师,是为了几百农户和子孙后代的健康。”陈立雯泪流满面,看来,在环保事业上,无须通达的专业知识,不分年龄、教育程度,只要心怀绿色梦想。离开南峪村时,她仍有担心。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收垃圾的保洁员没把好关,或垃圾清运公司把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了,只要发生一次,就前功尽弃。
  如今陈立雯试点的大王庄,位于河南平顶山市。她深有感触地说,某种程度上,现代化正使农村的垃圾量威倍增长。过去家家养家禽,厨余能自然消化,现在大家建起二层小楼,院内地面硬化,不再养动物了,垃圾自然增多,其他原因还有网购的兴起等。在村里,陈立雯总随身带两件东西:一个本子,一只夹子。收垃圾时,她用夹子翻看垃圾分得是否精细;在本子上,记下哪里还有垃圾,有哪些垃圾。
  其实,她做的事有人尝试过。当年从桂林嫁过来,村民李发珍对本地隋况很不理解。她說:“垃圾随便一扔,堆多了,一把火烧掉,烟味持续一两天。”每当烟飘过来,她就领着孩子冲出家门。这使她最终下决心,带着大家搞垃圾分类。
  考虑到传统习惯,李发珍按可沤肥、不可沤肥分类,然后农药瓶、电池之类有毒有害的垃圾单独摆放。村民每人每月交2元钱,算是给回收垃圾的老人工资。陈立雯很赞赏:“交垃圾费,就是在践行污染者的付费理念。”实践效果不错,很多人却在观望。李发珍发现,即便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家,也只交钱不分类,仅表示下支持。乡上也有具体困难,“乡政府每年的预算没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费。现在请清运公司每年48万元,都是自筹。”
  陈立雯认为,垃圾由人产生,解决分类问题还是要做人的工作。她跑去见乡长,拿着预算去要钱,一点点给对方讲:“垃圾减量后,清运成本更低,政府投入自然更少。”争取村委支持时,她又说:“把垃圾治好,既能赢民心,也能创出政绩。”碰见村民,她更乐意聊些分类知识。她的热情得到了回应。11月,大王庄所隶属的邢铺村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且村委会无偿提供一块土地,用以建设堆肥场,“一个外人都这么热心,我们再不表示表示就太不合适了。”而陈立雯很清楚,垃圾分类不是靠她一个人,分类也只是起点。人类,要想长久健康地居住在地球上,最终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问颢新弯得简单了”。
其他文献
田汉,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他不仅因出色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亦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日前,田汉长孙田钢现身北京,回憶了与祖父相处的点滴。他对记者表示,见到祖父田汉最后一面是在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对我们一直非常关心、关怀”。  田汉的头衔有很多,诗人、剧作家……一生中,他写过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其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
期刊
祝建国是一个不知疲倦、永不言歇的人。战友对他的评价是“纳于言而敏于行”,他生前最爱说的话是“我去吧”,他是同事们眼中的大家长,他是老百姓心中的大好人。他没有让人惊叹的壮举,但他工作细心、耐心、创新,在沈家营派出所工作II年中,他走村串巷,走访群众上万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300多件,在进行完心脏搭桥手术后,他不顾家人同事的劝阻,当月坚持出勤21天。  他是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工作中他总是以身
期刊
似乎在战场上,大部队紧急撤离时,都会有一支殿后的小分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如此,在英国这次至关重要的行动中,就有一支三干人的部队,奉命去执行一项几无生还可能的任务——守住加莱,这个位于法国北部的海上交通枢纽、敦刻尔克的最后一道屏障。他们以壮烈牺牲的代价,为英军主力赢得了撤退的时间……  然而,人们似乎只知道他们在大撤退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却很少有人了解,从临危受命到大部队撤离后,这些人都
期刊
7月15日起,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上海咚咚锵影视文化,广州市星霖文化、苏宁环球传媒、北京小马奔腾影视等联合出品的32集年代谍战剧《烽火连城决》即将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该剧由周耀杰执导,杜江、蒲巴甲、林源领衔主演,齐奎、刘迪妮、申军谊等倾情加盟。近日,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系列活动携剧组主创齐奎、刘迪妮来到丰台区南苑地区办事处与社区观众互动。  作为一部融合谍战、武打、爱情等多种元素的年代戏,《
期刊
一名湖北武铁公安处的缉毒女民警在商场里买东西,迎面过来的男子突然把自己撞了一下,她无意中深吸一口气,竟然闻到了一种特殊的香味。随后不到十分钟,这名男子就被抓了,警方从该男子身上搜出400余粒疑似麻果的毒品和大量现金。这可不是在拍电影,而是近日发生的一件真实案例。  小余是湖北武铁公安处的一名缉毒女民警,6月25日上午,她出差10多天办案归来,经大队批准,下午休假半天,于是她独自来到单位附近的商场,
期刊
本期沙龙主题:棋,琴棋书画的棋。  想着这期前言,突然就有了倦意,不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等待,也不是王菲唱《棋子》的悲凉,“我像是一颗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就是想看到更新鲜的生命力,热辣辣的活性。 比如,“棋如人生”的说法儿,什么又不是人生?什么又没有蕴含人生哲理?只要你肯静心感悟。哪有什么唯一?哪有什么最好?随便一说,就像游泳。给你扔水里,你越怕,越折腾,越危险;相反,你放松全部身心,你可以
期刊
将一块磨刀石固定在研磨台上,闫鹏拿起一把锈迹斑斑的古刀,在磨刀石上细细打磨,开始了古刀修复工序的第一步。一旁,父亲闫民悉心做着指导。  闫鹏是河北石家庄的一名“80后”,从事古刀剑修复工作已经4年了。其父闫民是古刀剑修复、研磨专家,被评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更被业内人士誉为“古兵神医”。到目前为止,闫民父子俩修复了超过500把古刀剑,其中包括战国王侯佩剑、唐代直刀、元代腰刀、清代缠枝龙佩刀等。每年
期刊
曹操生前进行的这两笔投资奠定了魏国强大的基石,北方经过长时间的恢复与发展,实力渐渐凌驾于吴蜀之上。诸葛亮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才会在《出师表》中写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段历史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期,我们往往只记住了武将们的英勇无畏,和谋士们的神机妙算,却不承想一场战争的胜利,虽要依靠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但也离不开后方文臣的运筹帷幄。曹刘两家在汉中对峙时,如果没有
期刊
虽说下棋正儿八经地算是体育运动,但是,对于从小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我来说,这动脑子的运动项目,还真就是个纯小白。对于棋,不仅不会下.甚至街边路灯下,小区空场上的那些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热闹异常的棋摊儿,也从来都是敬而远之——自己不会的项目,少往前凑,这也算是一种“自知之明”吧。  不过,人生至此.还是有过两次,竞让棋离自己如此的近——  1.一头扎进棋摊儿里  1987年的某一天,在《北京晚报》上,
期刊
说到下棋,我想起了老饶。  国学大师饶宗颐活到了101岁,算是学术界数得着的长寿者二饶宗颐曾总结长寿秘诀,其中一条是:从不与人下棋。饶宗颐认为“下棋有输赢,做人当平和”,为免使心理在得失中起伏波动,所以他从不与人对弈,但常以抚琴为乐。饶宗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什么事情都不能太执着,除了做学问。”  我想起来的这一个老饶,并非饶宗颐,而是我们街坊老饶。我们这个老饶似乎并不姓饶,具体姓什么不清楚,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