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推荐理由
一个普通女孩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白岩松都说:“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已经从师范院校硕士毕业多年,还有着国外留学的背景,但她没有像她大部分同学那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道授业,而是坐上一辆农用三轮车,走街串巷、换家挨户收垃圾。她教垃圾分类,用10年时间将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概念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因为在保定涞水县南峪村推广垃圾分类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更多的人认识了不当老师却去收垃圾的陈立雯二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
垃圾由人产生,解决好垃圾问题本质是做好人的工作。她原计划做英语老师,穿着连衣裙,站上高高讲台,不想却阴差阳错穿上了布衣,与垃圾为伴,坚持了九年。在城市碰了一鼻子灰,她又一头扎进小山村。要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节目采访她,村民还不知“拾荒姑娘”是位留洋硕士。
堆到家门口的问题无法视而不见
2006年春节,在天津师范大学读硕士的陈立雯回家度假。父亲早等在村口。父女俩正要说笑,异味隐约飘来。父亲说,屋后那片空地成了垃圾站,陈立雯有些不陕。这天,电视播出一档访谈节目,嘉宾是公益人士。屏幕上不断闪现地球被污染的镜头,令陈立雯震惊,嘉宾悲痛的呼吁,更如针扎着她。开学后,正逢学校环保社团招募。陈立雯在图片展上看到一张照片—一死去的信天翁,肚子里装满花花绿绿的垃圾。这是在太平洋的中途岛上,年年发生的大规模惨剧。陈立雯当即报名,走上漫漫环保路。志愿者工作在许多事上无能为力。陈立雯只能从自己做起,随身带布袋、水杯,不打包外卖,纸箱纸板叠整齐,让拾荒者回收。
她不再买漂亮衣服,穿朋友送的旧长裙。成天在垃圾堆钻来钻去,穿着不方便。陈立雯干脆拦腰剪开裙子,改成一件上衣、一条短裙。2009年陈立雯成为专职环保人。她对父亲说:“英语老师有很多,不差我一个。垃圾都堆到咱家门口了,还能视而不见吗?”
举步维艰不如停下思索
在公益组纵,陈立雯的主要工作是走访垃圾处理现状。单在北京,她就去了备类填埋场、焚烧厂几十处。她曾和拾荒者待在一起长达半年,以至“全城收破烂的至少有一半认识我”。她衣服上的味道散不掉,回家时地铁晚高峰很挤,别人还是和她保持距离。调查结果,已经无法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最严重的,是很多垃圾明明可以回收,却被混合处理。这增加了处理成本,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陈立雯能一口气说二十多条坏处。 陈立雯恨不能生出千只手,立刻去改善眼前一切。同时,她还要帮住在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周边的住户维权。那些人吃着被污染的食物,喝着被污染的水,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他们的健康面临威胁,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身体缺陷。江苏省某县有一户村民,是陈立雯帮助的第一个家庭。这户人家处于垃圾焚烧厂的下风方向,直线距离不足两百米。家里孩子丽岁了,还不能站立不能坐,只能吃流食,每日会发作癫痫,被诊断为“脚性瘫痪”。
维权过程中,艰难不被理解。经历多了,陈立雯发现,大多数维权都以败诉告终。同时,大大小小的垃圾场正一点点包围、侵蚀着城市。她洞察到,唯一出路是从源头抓起。垃圾分类,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如今仍然是个口号。陈立雯找到北京相关单位,希望能尽陕施行。
事情生远比想象复杂,陈立雯连居民小区都没法进入。城市垃圾由环卫公司统一收运,再由城管委调控,安排处理。一条龙的工作,大家周而复始做着,没人愿打破常规,也没人愿意搭理她。时光轻轻晃了一下,转眼来到2015年。陈立雯去焚烧厂调查取证。奔走了一天回到宿舍,她瘫软在床上。一边维权之路漫漫无期,一边垃圾分类无法实现,痛心和无奈,犹如两条皮鞭狠狠抽向她。她只想停下奔走的脚步,安静思索一阵子。不能解决的问题,全交给时间吧。恰逢有个留学机会,陈立雯去了加拿大,跟着一位主攻电子垃圾的导师学习,同时研究中国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由人产生本质是做人的工作
2017年5月,陈立雯满血复活回国。这次她打算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8月,朋友说,河北保定的南峪村正打造旅游区,垃圾问题令村委会焦头烂额。陈立雯当即赶去,与村主任交流后,便组织村民座谈,普及知识。她申请了资金,买来贴有标签的垃圾桶,分发给农户,指导大家使用。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项目启动。想到第二天就可以上门,回收分类垃圾,陈立雯激动极了,多年设想终于落到实处。次日傍晚,她坐在收垃圾的三轮车上,用喇叭发通知。可村民无法准确分类垃圾,还是习惯性地往垃圾池投放。当晚,她找到村主任,商量把垃圾池拆除,并挨家上门讲解。慢慢的,随着陈立雯招呼“倒垃圾喽”,村民们便纷纷出门,将两桶垃圾拎出来,按“前边倒厨余,后边倒其他,中间放可回收”的顺序分类投放到垃圾车上,好似一种新的乡村仪式。10月末,陈立雯准备离开第一块“试验田”。村主任挥着她的手:“放心,我们一定保住成果,不是为了陈老师,是为了几百农户和子孙后代的健康。”陈立雯泪流满面,看来,在环保事业上,无须通达的专业知识,不分年龄、教育程度,只要心怀绿色梦想。离开南峪村时,她仍有担心。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收垃圾的保洁员没把好关,或垃圾清运公司把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了,只要发生一次,就前功尽弃。
如今陈立雯试点的大王庄,位于河南平顶山市。她深有感触地说,某种程度上,现代化正使农村的垃圾量威倍增长。过去家家养家禽,厨余能自然消化,现在大家建起二层小楼,院内地面硬化,不再养动物了,垃圾自然增多,其他原因还有网购的兴起等。在村里,陈立雯总随身带两件东西:一个本子,一只夹子。收垃圾时,她用夹子翻看垃圾分得是否精细;在本子上,记下哪里还有垃圾,有哪些垃圾。
其实,她做的事有人尝试过。当年从桂林嫁过来,村民李发珍对本地隋况很不理解。她說:“垃圾随便一扔,堆多了,一把火烧掉,烟味持续一两天。”每当烟飘过来,她就领着孩子冲出家门。这使她最终下决心,带着大家搞垃圾分类。
考虑到传统习惯,李发珍按可沤肥、不可沤肥分类,然后农药瓶、电池之类有毒有害的垃圾单独摆放。村民每人每月交2元钱,算是给回收垃圾的老人工资。陈立雯很赞赏:“交垃圾费,就是在践行污染者的付费理念。”实践效果不错,很多人却在观望。李发珍发现,即便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家,也只交钱不分类,仅表示下支持。乡上也有具体困难,“乡政府每年的预算没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费。现在请清运公司每年48万元,都是自筹。”
陈立雯认为,垃圾由人产生,解决分类问题还是要做人的工作。她跑去见乡长,拿着预算去要钱,一点点给对方讲:“垃圾减量后,清运成本更低,政府投入自然更少。”争取村委支持时,她又说:“把垃圾治好,既能赢民心,也能创出政绩。”碰见村民,她更乐意聊些分类知识。她的热情得到了回应。11月,大王庄所隶属的邢铺村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且村委会无偿提供一块土地,用以建设堆肥场,“一个外人都这么热心,我们再不表示表示就太不合适了。”而陈立雯很清楚,垃圾分类不是靠她一个人,分类也只是起点。人类,要想长久健康地居住在地球上,最终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问颢新弯得简单了”。
一个普通女孩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白岩松都说:“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已经从师范院校硕士毕业多年,还有着国外留学的背景,但她没有像她大部分同学那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道授业,而是坐上一辆农用三轮车,走街串巷、换家挨户收垃圾。她教垃圾分类,用10年时间将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概念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因为在保定涞水县南峪村推广垃圾分类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更多的人认识了不当老师却去收垃圾的陈立雯二希望像她这样的人再多一些。
垃圾由人产生,解决好垃圾问题本质是做好人的工作。她原计划做英语老师,穿着连衣裙,站上高高讲台,不想却阴差阳错穿上了布衣,与垃圾为伴,坚持了九年。在城市碰了一鼻子灰,她又一头扎进小山村。要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节目采访她,村民还不知“拾荒姑娘”是位留洋硕士。
堆到家门口的问题无法视而不见
2006年春节,在天津师范大学读硕士的陈立雯回家度假。父亲早等在村口。父女俩正要说笑,异味隐约飘来。父亲说,屋后那片空地成了垃圾站,陈立雯有些不陕。这天,电视播出一档访谈节目,嘉宾是公益人士。屏幕上不断闪现地球被污染的镜头,令陈立雯震惊,嘉宾悲痛的呼吁,更如针扎着她。开学后,正逢学校环保社团招募。陈立雯在图片展上看到一张照片—一死去的信天翁,肚子里装满花花绿绿的垃圾。这是在太平洋的中途岛上,年年发生的大规模惨剧。陈立雯当即报名,走上漫漫环保路。志愿者工作在许多事上无能为力。陈立雯只能从自己做起,随身带布袋、水杯,不打包外卖,纸箱纸板叠整齐,让拾荒者回收。
她不再买漂亮衣服,穿朋友送的旧长裙。成天在垃圾堆钻来钻去,穿着不方便。陈立雯干脆拦腰剪开裙子,改成一件上衣、一条短裙。2009年陈立雯成为专职环保人。她对父亲说:“英语老师有很多,不差我一个。垃圾都堆到咱家门口了,还能视而不见吗?”
举步维艰不如停下思索
在公益组纵,陈立雯的主要工作是走访垃圾处理现状。单在北京,她就去了备类填埋场、焚烧厂几十处。她曾和拾荒者待在一起长达半年,以至“全城收破烂的至少有一半认识我”。她衣服上的味道散不掉,回家时地铁晚高峰很挤,别人还是和她保持距离。调查结果,已经无法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最严重的,是很多垃圾明明可以回收,却被混合处理。这增加了处理成本,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陈立雯能一口气说二十多条坏处。 陈立雯恨不能生出千只手,立刻去改善眼前一切。同时,她还要帮住在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周边的住户维权。那些人吃着被污染的食物,喝着被污染的水,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他们的健康面临威胁,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身体缺陷。江苏省某县有一户村民,是陈立雯帮助的第一个家庭。这户人家处于垃圾焚烧厂的下风方向,直线距离不足两百米。家里孩子丽岁了,还不能站立不能坐,只能吃流食,每日会发作癫痫,被诊断为“脚性瘫痪”。
维权过程中,艰难不被理解。经历多了,陈立雯发现,大多数维权都以败诉告终。同时,大大小小的垃圾场正一点点包围、侵蚀着城市。她洞察到,唯一出路是从源头抓起。垃圾分类,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如今仍然是个口号。陈立雯找到北京相关单位,希望能尽陕施行。
事情生远比想象复杂,陈立雯连居民小区都没法进入。城市垃圾由环卫公司统一收运,再由城管委调控,安排处理。一条龙的工作,大家周而复始做着,没人愿打破常规,也没人愿意搭理她。时光轻轻晃了一下,转眼来到2015年。陈立雯去焚烧厂调查取证。奔走了一天回到宿舍,她瘫软在床上。一边维权之路漫漫无期,一边垃圾分类无法实现,痛心和无奈,犹如两条皮鞭狠狠抽向她。她只想停下奔走的脚步,安静思索一阵子。不能解决的问题,全交给时间吧。恰逢有个留学机会,陈立雯去了加拿大,跟着一位主攻电子垃圾的导师学习,同时研究中国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由人产生本质是做人的工作
2017年5月,陈立雯满血复活回国。这次她打算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8月,朋友说,河北保定的南峪村正打造旅游区,垃圾问题令村委会焦头烂额。陈立雯当即赶去,与村主任交流后,便组织村民座谈,普及知识。她申请了资金,买来贴有标签的垃圾桶,分发给农户,指导大家使用。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项目启动。想到第二天就可以上门,回收分类垃圾,陈立雯激动极了,多年设想终于落到实处。次日傍晚,她坐在收垃圾的三轮车上,用喇叭发通知。可村民无法准确分类垃圾,还是习惯性地往垃圾池投放。当晚,她找到村主任,商量把垃圾池拆除,并挨家上门讲解。慢慢的,随着陈立雯招呼“倒垃圾喽”,村民们便纷纷出门,将两桶垃圾拎出来,按“前边倒厨余,后边倒其他,中间放可回收”的顺序分类投放到垃圾车上,好似一种新的乡村仪式。10月末,陈立雯准备离开第一块“试验田”。村主任挥着她的手:“放心,我们一定保住成果,不是为了陈老师,是为了几百农户和子孙后代的健康。”陈立雯泪流满面,看来,在环保事业上,无须通达的专业知识,不分年龄、教育程度,只要心怀绿色梦想。离开南峪村时,她仍有担心。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收垃圾的保洁员没把好关,或垃圾清运公司把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了,只要发生一次,就前功尽弃。
如今陈立雯试点的大王庄,位于河南平顶山市。她深有感触地说,某种程度上,现代化正使农村的垃圾量威倍增长。过去家家养家禽,厨余能自然消化,现在大家建起二层小楼,院内地面硬化,不再养动物了,垃圾自然增多,其他原因还有网购的兴起等。在村里,陈立雯总随身带两件东西:一个本子,一只夹子。收垃圾时,她用夹子翻看垃圾分得是否精细;在本子上,记下哪里还有垃圾,有哪些垃圾。
其实,她做的事有人尝试过。当年从桂林嫁过来,村民李发珍对本地隋况很不理解。她說:“垃圾随便一扔,堆多了,一把火烧掉,烟味持续一两天。”每当烟飘过来,她就领着孩子冲出家门。这使她最终下决心,带着大家搞垃圾分类。
考虑到传统习惯,李发珍按可沤肥、不可沤肥分类,然后农药瓶、电池之类有毒有害的垃圾单独摆放。村民每人每月交2元钱,算是给回收垃圾的老人工资。陈立雯很赞赏:“交垃圾费,就是在践行污染者的付费理念。”实践效果不错,很多人却在观望。李发珍发现,即便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家,也只交钱不分类,仅表示下支持。乡上也有具体困难,“乡政府每年的预算没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费。现在请清运公司每年48万元,都是自筹。”
陈立雯认为,垃圾由人产生,解决分类问题还是要做人的工作。她跑去见乡长,拿着预算去要钱,一点点给对方讲:“垃圾减量后,清运成本更低,政府投入自然更少。”争取村委支持时,她又说:“把垃圾治好,既能赢民心,也能创出政绩。”碰见村民,她更乐意聊些分类知识。她的热情得到了回应。11月,大王庄所隶属的邢铺村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且村委会无偿提供一块土地,用以建设堆肥场,“一个外人都这么热心,我们再不表示表示就太不合适了。”而陈立雯很清楚,垃圾分类不是靠她一个人,分类也只是起点。人类,要想长久健康地居住在地球上,最终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问颢新弯得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