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为先锋 脚为主帅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万物,均是以既对立又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根源于事物自身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相互同一又相互斗争,使双方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一旦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起了根本的变化,双方力量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作为我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的戳脚,也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并运用了这一哲学思想。戳脚拳术的每一个招势都体现了对立统一思想,使两个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它把攻与防、进与退、虚与实、上与下、刚与柔、伸与缩、动与静等相互对立的要素巧妙的结合起来,并且运用得灵活自如、出神入化,使人的技击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戳脚拳术并不是把两个相对立的要素等同看待,而是在两者之间选择至关重要的、最有利于克敌制胜的一种,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最佳的技击效果。可见戳脚不但自觉地运用了两点论,同时还坚持了重点论,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当属它的核心要义——手为先锋,脚为主帅。
  
  一、戳脚为何以此为核心要义
  
  我们知道,武术运动离不开手与脚。手臂居于人体的上部,有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三大关节,屈伸灵活自如,手形、手法变化较多,且出手时无须考虑身体平衡问题;但手法击打距离有限,攻击不到较远的地方,其次,手法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再者就是出手容易被对方觉察。
  再来看一下脚(腿)。(1)腿居于人体的下部,是人体的支柱,每天对身体承负着支撑、行走、奔跑、跳跃的重任,大腿骨是人体最粗大、最长的骨骼,下肢肌群也是人体最发达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故腿法有攻击力大的特点:(2)腿约占人体全长的二分之一,比臂长,故腿法有攻击距离远的特点;(3)腿居于人体的下部,发腿时很难觉察到,腿法又有进攻隐蔽的特点;(4)高可踢面,低可挫踝,前踢后撩,上蹬下铲,亦可倒地、亦可腾空发腿,贴身近战还有膝法,可谓进攻立体化,脚踢八方;(5)腿的攻守方法也很多,攻可用弹、踢、蹬、踹、撩、摆、勾等,防可用圈、截等,可谓攻防兼备,但腿法灵活性差,对柔韧性的要求较高,且发腿时易使身体失去平衡。
  对手法与腿法加以比较可以看出:手法的不足是先天性的,比如手臂的长度,不论平时怎么练习,手臂骨也不可能像大腿骨那么长、那么粗;而腿法上的不足在平时的苦练中能得以弥补,如加强腿部柔韧性、力度、灵活性的练习,就可以使腿像手一样灵活自如、快发疾收了。
  手法与腿法是同处于人体上的一对对立要素,在实战技击中单靠手法或只凭腿法是很难起到克敌制胜作用的,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手法与腿法的优势,使其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手法与腿(脚)法的组合,其结果远远超过单纯使用手法或腿法的威力,因为这并不是一加一的简单组合,其组合的结果一定大于二。
  那么手法与腿法这一对要素以怎样的关系存在呢?必须在手法与腿法之中选出一个作为重点来练习,在武术门派林立的当时,若想取胜或站住脚,就得有独具特色的武学与武技,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在众多流派都重视拳法、掌法、肘法的当时,戳脚先贤们独辟蹊径,通过对手法与腿法的分析、对比,经过无数次的搏打拼杀,不断总结,苦心求索,终于寻得独树一帜的本门派核心要义——手为先锋,脚为主帅,进而确立了手法、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在当时的武术界可谓耀眼的“新星”,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最后被后人誉为“北腿之杰”,同时也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
  
  二、戳脚是怎样以此核心要义为指导的
  
  如同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一样,“手为先锋,脚为主帅”便是戳脚的中心。《戳脚拳论》“浑身力整说”言:眼有鉴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进之功。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进,身伏之;脚跟进,手领之。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脚踢八方。脚出时身先晃动,视其敌人眼目,以手领,脚疾发出。在戳脚这一核心要义的指导下,戳脚从其拳套的演练、功、技法的训练及拳理的阐述都别具一格。
  戳脚既注重腿法,同时有注重手法。有人认为“戳脚腿法多,手法少,即使有手法也是用来防守的”,这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戳脚的片面认识。这也许是受了“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这句拳谚的误导吧。我们把戳脚比作一朵花,光有花而无绿叶(即手法),这花也就显得逊色、孤零,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凋谢。其实,戳脚的手法也很多。在《戳脚拳论》中“拳打八字说”云:拳肘者,人之羽翼也。但交手之道全恃迟速。迟者负,速者胜。理之自然。手出有度,收回有法,按“起、落、钻、翻、拥、转、横、竖”八字。此学者最易模糊,教者总得明白指示。盖手伸出收回,倏忽之,八字皆备焉。初学之时,则不辨其势,何为起、落?何为钻、翻?何为拥、转?何为横、竖?即手之动往上是为起,手之动往下是为落:手自另一手上或下出是为钻,臂手一翻由阴变阳是为翻:手腕一弹是为拥,手腕稍一扭是为转;臂手向外一靠是为横,手前出是为竖……戳脚的手法计有八种,其手形分为拳、掌、勾、指四种,其中拳还可分为半把攥、凤头拳,掌有柳叶掌、八字掌、龙掌、虎掌、猴掌,指有二指、八字指等。这些手形,可用于“冲、劈、砍、抡、戳、推、剪、点”等攻击,还可以“挂、拨、托、捋、抓、按”防敌之攻击。总之,戳脚的手法也是非常丰富的,其手法不仅用来防守,也可用来攻击。
  戳脚把脚作为“主帅”,也必定侧重腿的研究。《戳脚拳论》中“腿有八法说”云:腿法练好,五行则顺,六合则对。不练腿者其五行不顺,六合不对,出势不疾,进退不灵,运用筋骨不易也。因此练武必先求腿力。腿法有八,即:掀腿、摆腿、踢腿、蹬腿、插腿、点腿、圈腿、提腿。掀腿为蝴蝶脚之母,摆腿为摆莲花之母,踢腿为寸腿之母,蹬腿为飞云跺子脚之母,插腿为缠丝腿之母,点腿为叶里藏花之母,圈腿为扣金钟之母,提腿为提皇腿。其“掀、摆、踢、蹬、插、点、圈、提”被称为“戳脚八母腿”,此八种腿法又各有不同的变化,如“点腿”的变化有:正托点(叶里藏花)、侧托点、仄点、趴点、仰点、插点、弹点、卸点、摆点等十八种变化,“八母腿”又互相结合,衍生出了不同的攻防腿法,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戳脚八十一腿”。
  在“手为先锋,脚为主帅”这一核心要义的指导下,戳脚的基本功练习,不但要求搞好上肢的锻炼,而且注重腿部基本功的训练,要求把腿练得如同胳臂一样灵活。它的腿部基本功练习主要包括柔韧性、力度、硬度、速度以及关节灵活性练习和腿法练习等。
  腿部柔韧性练习可分为压腿、扳腿、劈腿、吊腿、耗腿、踢腿。压腿又有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三种形式;扳腿有正扳腿、侧扳腿、后扳腿三种 方法:劈腿有横劈腿、竖劈腿之分;吊腿是用绳子将腿吊起来,上下拉动,是一种强行拉长腿部韧带的方法:耗腿是将腿放得高一些并停留3~5分钟。
  腿部力度、速度练习方法有:
  (1)负重蹲起——背负重物,两腿屈膝下蹲,再挺腰起立,用于增加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2)单腿蹲起——一腿抬起,另一腿屈膝下蹲再直膝起立,用于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训练自身的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3)蹲步换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前伸,左脚蹬地跳起前伸,右脚收回落地,依次练习,主要训练腿的弹跳力及收、发腿的灵活性和速度;
  (4)蹬皮条——一腿支撑,另一腿抬至腰平控住,还可腿缚沙袋练习,可提高单腿支撑的平衡能力:
  (5)负重发腿——腿缚沙袋做各种腿法练习,可增强腿的攻击力及收、发腿的灵活性、速度。
  腿部的硬度即抗击力的练习有:跺土块、踢沙袋、踢木桩。练就一双铁脚,功成后出脚可断敌之筋骨,重创其腑脏,有强大的杀伤力。
  
  三、戳脚的核心要义在技击中的运用
  
  以“手为先锋,脚为主帅”为核心要义的戳脚,在技击中常用“三只手”。“三只手”指两条胳膊一条腿,就是说戳脚在搏斗中常常有一条腿前蹬后踹,左勾右挂,明圈暗点,与手紧密配合。戳脚拳谚所谓“手去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正说明了手脚配合的重要性。戳脚攻防方法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动转则常常肘手不离,肘膝相对,前手出击,后手则以肘护肋,以手护胸,手脚相随,手领脚发,脚出手到。它的进攻与防守往往同时而发,此手封,彼手打,手防上,脚攻下,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攻防兼至,变化巧妙,丰富多彩。戳脚前辈说得好:“一般人多把进攻与防守的任务交于上肢负担,而我们将腿练好,手脚齐出就会使对方防不胜防。”戳脚老拳师们认为:“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
  手法与脚法的“先锋”与“主帅”的关系在实战技击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招法形式:上下配合,左右配合,纵横配合,攻防配合,诱而击之。下面分别简述之。
  1 上下配合
  技击中,动作应有上有下,或以手法击敌上部,以腿法击敌下部;或以腿法踢敌下部,以手法防护上部。下面以戳脚拳的“兜裆脚”为例:与敌相对,我先以左掌背甩击其面部,在敌头部后仰闪避时,我速以右脚弹踢其裆部。此势中左掌即为先锋手,即虚招。用此手法来探明敌之虚实、惯用技法,为腿法进攻打下基础,创造战机。《戳脚拳交手要诀》云:“凡与人交手,妙在静乱分清。如敌静以待我,我先用虚手以晃,使彼眼乱。眼乱则心乱,然后从而乘之。”此兵法所谓“虚张声势以惑敌心”者也。与敌相对,我以虚手晃其面部,打破其静势,令其紧张,逼迫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在上盘,使其中、下盘出现防守漏洞,以利我腿法的进攻。另外,左掌虽为虚招,但也要像真正进攻一样,不要一出手就被对方识破,否则就起不到“先锋”的作用了,同时右手要防护好胸部。在敌闪避我左手时,其下部已空,为我发腿的绝好时机。右脚踢出时,脚前掌略勾起,以右膝的快速挺直发力,着力点为脚掌前端。
  2 左右配合
  与敌交手,动作要忽左忽右,左右连击。《戳脚拳交手要诀》云:“凡与人交手要善诓骗,如欲取其左,先向右以诱之,使彼防右,我则转而向左。”此兵法所谓“兵行诡道而人莫测”者也。下面以戳脚拳的“仄点腿”为例:与敌对峙,我先以左拳抡击敌右太阳穴,在敌向左闪头或出手防我左拳时,我速以右脚向前、向左侧弹点击其左肋部。此势中,左抡由左向右横抡敌头部,敌见我拳来,必向另一侧闪避或以右手防挡,此时其肋部便出现了防守上的空当,这一空当只是瞬间出现的,必须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战机,快速发右仄点腿击其左肋部。
  3 纵横配合
  交战应敌,攻击路线要纵横交错,迫使敌无所适从。以戳脚拳的“腿”为例:与敌交战,我先以左冲拳直击敌胸部,敌向后闪身,我则以右里合腿踢其头部。此势中的左冲拳为纵向进攻,右里合腿为横向进攻。在左拳冲出时,右手要做好防护。《戳脚拳交手要诀》云:“凡与人交手务要将家看住。一手既出,另一手恍如无事,敌必乘虚而入。”兵法云“有攻取者必有护守”即此。在左拳冲出后,发右里合腿时,左拳要收回防护裆腹部,此即戳脚“攻中有防,防中寓攻”之法。
  4 攻防配合
  交手时,以手法防护敌攻我之手、脚,然后或同时以腿法攻击敌身。此即戳脚的“手防上,脚攻下,手以领,脚疾发出”之意。下面以戳脚拳的“舞花穿枪脚”为例:我左脚在前侧身对敌,敌以左拳向我胸部击来,我身速向左转体90°,右手向外挂挡敌拳,左手护于胸前,然后以右仄点腿直击其左肋部。本势体现了“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这一拳谚,右手拨挂敌拳要快速,以改变敌拳之运行路线,左手要防护好胸、腹部,身体左转,缩小了自己身体易受攻击的范围,此处两手就如同门一样;右穿枪脚,右腿要挺直,右脚面绷平,右腿犹如大枪一样扎向敌之左肋。
  5 诱而击之
  交手时,我可以用虚假动作诱敌近身追来,在敌进入我圈套时,以腿法踢之。下面以戳脚拳的“玉环步鸳鸯腿”为例:敌我均以左势相对,我抢先进攻,右拳冲击敌胸部,左掌防护自己胸部,同时用右寸腿踢敌左腿胫部:敌向后退步,我以左脚为轴向左后转体180。背对敌,同时右脚随转体落于左脚前,目视右后方;敌又进步挥拳攻来,我则以右鸳鸯脚向后上方踢敌裆、腹或下颌等部位。本势为诱敌深入、以退为进之技法,以手法虚晃敌面,打乱敌之方寸,起到激惹敌方之目的。中与不中转身便走,诱敌来攻,我再乘敌追来之际,发右鸳鸯脚踢之,这一脚是敌在一心追来时难于预料的,攻势之烈、打击之狠如惊涛拍岸,必重创敌身。此势也是戳脚战术应用的典型招势。
其他文献
众人正在转杯换盏畅饮之际,一个身带剑伤的统领慌慌张张闯进楼来,禀道:“王总领和易小姐都被杀了,统领以下死伤二十多人,请湖主定夺。”  上官湘和易水寒脸色立变,齐声问道:“进来多少人?”  “只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现在往总寨去了。”  上官湘说:“她哪来的船?为什么不拦住她?”  “她在水皮上跑、浪尖上飞,水花不溅,鞋帮不湿,其快如风,咱们的船哪有她快,怎能拦得住?”  上官湘说:“七蛟八龙呢?
期刊
太极拳的技击是一门科学,有他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并不高深莫测,可以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    一、太极拳技击功夫层次    太极拳功夫计分十层。一至三层功夫是下乘,也就是入门功夫,有三层功夫可谓入门,不具三层功夫不能入门。四至六层功夫是中乘功夫,通常可以说是已登堂入室。七层功夫是中乘功夫与上乘功夫之过渡阶段,也是习太极拳的关键一步,常谓之炉火纯青阶段,也是中乘功夫的最后阶段。八至十层功夫为登峰
期刊
二路小红锤与一路小红锤是连续演练套路。练完一路小红锤(见本刊2010年12期)最后一势“摆莲斜行”后,不必收势,即可直接开始二路小红锤的演练。  1 七星  接上势,两拳由下收于胸前,右足稍抬,落右足成右弓步,然后两拳再由颚下内翻向前发出,力达拳面。两拳面均向前,两拳心均向下,目视两拳(图1)。  2 云顶挎弓  接上势,左拳变掌由头左侧向右画弧,右拳成掌紧跟由右向左画弧,收右足,身向左转下蹲。左
期刊
(接上期)  十八、银雀摆尾,岐山绚屏  1?郾接上式,身体左移变左弓步,左手剑诀藏贴于右肾,身体左拧,右手托剑拉卸,剑与地面保持平行线,目右视(图47)。  2?郾身体微前俯,左脚由后提起向南摆,同时,左手剑诀向北偏西方撩引,右手握剑向南偏东方攒撩,剑尖向上(图48)。  十九、石公掷履,圯桥试心  1?郾左脚向北前落成弓步,右手由上向下对北方作下劈剑,身体左拧向北,目视前方地面(图49)。  
期刊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是一门哲学,是通过人体科学规律螺旋运动而形成的一种武术运动形式,是一种相承阴阳之理、运用螺旋缠丝之法、贯穿舍己从人之核心,最终达到人体高度螺旋运动下的条件反射所达到的“阶及神明”的武学境界。  洪传陈式太极拳始称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也称洪式太极拳,是著名太极拳大家洪均生先生随师发科公学拳十五载,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巧拿精化融入拳术套路之中,并结合几十年的技击经验、融会了其他流派
期刊
(接上期)    27 弓步击肘  接上式,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右剑指变拳屈肘于胸前,左剑指变掌由外拍击右前臂外侧,要求平击,击响(图46)。  28 弓步击拳  上动不停,两手收肘回收,左掌击响右拳背,位置略在腹前(图47)。  29 马步左冲拳  左掌由右臂内侧翻至外侧立掌时,猛地沿臂外侧向左侧洗手后变拳冲出,成左俯拳,同时右手右肘向右侧拉顶,也成俯拳。两手均拳心向下,体会拉撑劲  30 上插马
期刊
桃宫大厅,灯火辉煌。  蒙面人取下蒙面黑巾,露出一张年轻荚俊的面庞,光彩照人。人魔原来是个正值青春的美男:“陪佳人夜饮,共度良宵,乃是人生一大快事。”  林可卿妙目含情,瞟了他一眼,说:“阁下一直不肯摘下黑巾,我还以为是个丑八怪呢。今夜一见令人相见恨晚。”  两个人眉来眼去,春意盈盈。毒娘子轻咳一声,说:“春宵一刻千金,快喝酒吧。来,我先敬阁下一杯,以表思慕之情。”说完把酒杯高高举起,送到他的唇边
期刊
[招式探源]金刚捣碓中的“金刚”是梵文Vajra的意译,在佛教中金刚以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力量,成为不灭的象征。  陈式太极拳金刚捣碓这一式主要是象形取意。在陈鑫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这样解释:何谓金刚捣碓?金刚,神名。钢如精金百炼,坚而又坚,其手所持者,降魔杵也。捣碓者,如谷之在臼,以杵捣之。右手将捶如降魔杵,左手微屈如碓臼,既取其坚刚沉重,又取两手收在一处以护其心,故名。    陈式
期刊
2009年8月,在中国四川峨眉举行的国际武术比赛中,夺得太极拳、剑一金一银两枚奖牌的,是广元女子唐金秀。她六十多岁的年龄,却是四十岁的娇姿,腿功尤为出色,令观者惊叹不已。不过,更令人惊叹的,是她金牌背后的那段故事。    东山奇遇    1998年初秋的一天清晨,广元市原武协副主席薛厚先生匆匆往东山练拳,行至一林间空地,见一陌生青年在打太极拳。  薛厚暗自赞叹:小小年纪,身手何以如此非凡?再往下看
期刊
偈曰:举手抬脚随意动,不知太极道无穷。  端身恭立无一物,百骸皆静万念空。  无极尔后生太极,身形未运意念动。  两手化运显阴阳,气血一走任督通。    一、起势之定位    多数人行拳走架时往往忽视太极拳起势,很多人对此草草而行、轻率而过,不去细心体悟。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自古就有万事开头难的说法,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太极拳起势看似简单实不简单,起势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套路的演练质量。  太极拳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