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铜仁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材料类本科人才,对材料物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材料物理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2013年铜仁学院教改项目“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G201346);2015年铜仁学院教改项目“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改革”(2015xjkcgg-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1-02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都在朝着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应用型大学主要包括应用技术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两大类。铜仁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途径来承载社会服务[1]。材料物理作为工科专业,主要培养材料类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改變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材料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材料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重新修订材料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材料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我校办学定位,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调研、论证基础上,修订了材料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坚持“三对接”原则,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培养能掌握包括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材料领域内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广泛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形、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材料物理专业主要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为三年基础学习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1”为累计一年在企事业单位学习和实习、实训等。大一主要是认知实习,大二、大三为见习、金工实习、各类实践实训,大四为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的总学时为2250学时,总学分为184学分,其中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比例的30%。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
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需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比例,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一方面,在理论学时减少,知识点的不可或缺,就需要重新整合现有知识结构。如整合固体物理和固体化学的知识点,将两门课程合并成固体物理与化学一门课程,这样既缩短了学时,又不漏掉任何知识点;将物理化学中的热学部分和热力学统计物理的知识整合,对物理化学这门课,重点讲解化学动力学等内容,而将相图部分放到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来讲。这就要求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重新制作课件和编写讲义,形成特色教材,并将微课和翻转课程应用到课堂上,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加入实验实践学时和独立实验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环节,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验课程分为基础实验(包括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实验)、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制备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测试等)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这部分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由科研能力较强的老师来指导)。此外还可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验,将一些行业标准、职业技能引入到课程教学[2]。
三、校企合作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对材料类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材料物理专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将企业的研发中心建在校内,并与校内科研平台结合,成立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根据材料物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有力保障。使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去见习,到生产部门实地参观生产过程,了解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加工、检测、封装等环节。在假期,也可安排学生去合作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同时,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可参加顶岗实习;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留在实习企业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以往学术论文为主的毕业论文,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在实习企业完成,真题真做[4],企业安排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论文选题、论文实施等工作;校内也安排一个指导老师,负责论文的理论指导、论文撰写等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结语
依据培养材料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对材料物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建议,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达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侯长林,张新婷.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5,(3):52-58.
[2]毕凤琴,李淑华.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40-141.
[3]赵鹏.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5,(2):19.
[4]王放,陈志谦.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2):156-16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材料物理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2013年铜仁学院教改项目“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G201346);2015年铜仁学院教改项目“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改革”(2015xjkcgg-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1-02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都在朝着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应用型大学主要包括应用技术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两大类。铜仁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途径来承载社会服务[1]。材料物理作为工科专业,主要培养材料类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改變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材料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材料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重新修订材料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材料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我校办学定位,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调研、论证基础上,修订了材料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坚持“三对接”原则,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培养能掌握包括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材料领域内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广泛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形、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材料物理专业主要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为三年基础学习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1”为累计一年在企事业单位学习和实习、实训等。大一主要是认知实习,大二、大三为见习、金工实习、各类实践实训,大四为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的总学时为2250学时,总学分为184学分,其中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比例的30%。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
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需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比例,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一方面,在理论学时减少,知识点的不可或缺,就需要重新整合现有知识结构。如整合固体物理和固体化学的知识点,将两门课程合并成固体物理与化学一门课程,这样既缩短了学时,又不漏掉任何知识点;将物理化学中的热学部分和热力学统计物理的知识整合,对物理化学这门课,重点讲解化学动力学等内容,而将相图部分放到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来讲。这就要求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重新制作课件和编写讲义,形成特色教材,并将微课和翻转课程应用到课堂上,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加入实验实践学时和独立实验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环节,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验课程分为基础实验(包括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实验)、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制备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测试等)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这部分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由科研能力较强的老师来指导)。此外还可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验,将一些行业标准、职业技能引入到课程教学[2]。
三、校企合作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对材料类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材料物理专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将企业的研发中心建在校内,并与校内科研平台结合,成立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根据材料物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有力保障。使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去见习,到生产部门实地参观生产过程,了解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加工、检测、封装等环节。在假期,也可安排学生去合作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同时,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可参加顶岗实习;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留在实习企业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以往学术论文为主的毕业论文,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在实习企业完成,真题真做[4],企业安排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论文选题、论文实施等工作;校内也安排一个指导老师,负责论文的理论指导、论文撰写等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结语
依据培养材料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对材料物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建议,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达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侯长林,张新婷.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5,(3):52-58.
[2]毕凤琴,李淑华.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40-141.
[3]赵鹏.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5,(2):19.
[4]王放,陈志谦.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2):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