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又是师生心灵互动的桥梁。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将呆板的知识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活知识;富有感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充满激情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化为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提高所教内容的生动形象性。教师应用一些风趣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深入浅出的教师语言,能使学生深刻体会文中的意境。
总之,优美和谐的教师语言,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实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的途径
1. 声音要和谐悦耳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气沉丹田”,注意科学的呼吸方式,使语言有强劲的力度,以传达到应有的范围。其次,还要注意吐字归音的技巧,字头要发得有力,字腹要发得响亮,字尾要收得恰当。此外,还要注意方言中一些发音的毛病,像山东人受方言影响,在说普通话时丢失鼻韵尾等,都会影响字清音美,需要认真克服。这样,才能使教学语言给人以富有磁性的语言美刺激,为教学增光添彩。
2. 表情要亲切真诚
面部表情反映教师的内心世界,那种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涕泪交加的面部表情,不宜在课堂上显现。这种表情,容易使课堂陷入不必要的亢奋,不利于课堂教学。而面无表情,则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面部表情应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充满热爱与信赖。
3. 姿势要端庄自然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场所。站立姿势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态势语言。站姿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走进教室站姿稳定、挺直能给学生留下可信赖的印象。具体讲头部要端正,如果表达喜悦憎恨等感情,头部可以作适度的上下左右的活动,但幅度不宜太大,应避免那些习惯性的摆头点头动作;躯干要挺直,不仅有利于树立教师良好的讲台形象,而且也利于发音洪亮,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上课时的站姿。
二、实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的方法
教学语言的艺术美即教学语言的魅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高超的语言技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在手里,使学生不但注意接受,乐意接受,而且热切地盼望接受。因此,教学语言的魅力就体现在三方面:可受性、乐受性和迫受性。
1. 增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可受性
(1)准确流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要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教师传达的内容,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流畅准确。作家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是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云芝先生的,文章中谈到蔡先生讲课是用歌唱的音调:“她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2)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美的源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艺术也应是情感的艺术,作为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充满真情的。优秀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性,就因为这些教师的教学语言融进了真情实感。例如上海著名教师于漪的教学语言就是如此,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到了她的手里,她就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而且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作不同的处理,如教《茶花赋》她的语言是明快意浓的;教《纪念刘和珍君》她的语言是沉重悲愤的。正是因为她在语文教学中倾注了真情实感,才能很快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2. 增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乐受性
所谓乐受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无论是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都要使教学语言富有表现力,以情理交融打动学生心灵,产生一种愉悦感,使学生快乐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和讲述的内容。具有乐受性的教学语言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
(1)生动形象是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生命。当教师将所讲授的教学内容,首先用整个身心和人格来灌注情感,然后把这种教学内容化为具体感知的清新的真爱,学生就会真切感受到知识的震撼,因而他们会带着更加浓郁的情趣学习,全身心地同教师一起共创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活动才会充满生机。
(2)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会具有磁性般的吸引力。理科教学讲究论证推理,文科教学则力求语言的准确鲜明和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戏剧,教学语言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情趣,突出其中妙趣横生的情绪。当然理趣和情趣总是相对的,若能协调互补有机活用,方为最佳。
3. 增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迫受性
所谓迫受性,是指由于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迫切接受知识的愿望。具有迫受性的教学语言是有趣机智、启人智慧的。
(1)有趣机智是对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的更高要求。具有有趣机智的教学语言,可以把在教学中临时出现的矛盾、自身出现的失误等综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
(2)启发性教学是教学语言充满艺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问题教学法”中,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教师只有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这样的语言组织教学,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可以保证教学语言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并切实掌握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深入研究并切实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高超的教学语言技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语言美,才能有力增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爱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乐清市虹桥镇二中)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将呆板的知识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活知识;富有感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充满激情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化为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提高所教内容的生动形象性。教师应用一些风趣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深入浅出的教师语言,能使学生深刻体会文中的意境。
总之,优美和谐的教师语言,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实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的途径
1. 声音要和谐悦耳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气沉丹田”,注意科学的呼吸方式,使语言有强劲的力度,以传达到应有的范围。其次,还要注意吐字归音的技巧,字头要发得有力,字腹要发得响亮,字尾要收得恰当。此外,还要注意方言中一些发音的毛病,像山东人受方言影响,在说普通话时丢失鼻韵尾等,都会影响字清音美,需要认真克服。这样,才能使教学语言给人以富有磁性的语言美刺激,为教学增光添彩。
2. 表情要亲切真诚
面部表情反映教师的内心世界,那种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涕泪交加的面部表情,不宜在课堂上显现。这种表情,容易使课堂陷入不必要的亢奋,不利于课堂教学。而面无表情,则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面部表情应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充满热爱与信赖。
3. 姿势要端庄自然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场所。站立姿势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态势语言。站姿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走进教室站姿稳定、挺直能给学生留下可信赖的印象。具体讲头部要端正,如果表达喜悦憎恨等感情,头部可以作适度的上下左右的活动,但幅度不宜太大,应避免那些习惯性的摆头点头动作;躯干要挺直,不仅有利于树立教师良好的讲台形象,而且也利于发音洪亮,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上课时的站姿。
二、实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的方法
教学语言的艺术美即教学语言的魅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高超的语言技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在手里,使学生不但注意接受,乐意接受,而且热切地盼望接受。因此,教学语言的魅力就体现在三方面:可受性、乐受性和迫受性。
1. 增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可受性
(1)准确流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要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教师传达的内容,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流畅准确。作家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是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云芝先生的,文章中谈到蔡先生讲课是用歌唱的音调:“她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2)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美的源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艺术也应是情感的艺术,作为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充满真情的。优秀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性,就因为这些教师的教学语言融进了真情实感。例如上海著名教师于漪的教学语言就是如此,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到了她的手里,她就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而且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作不同的处理,如教《茶花赋》她的语言是明快意浓的;教《纪念刘和珍君》她的语言是沉重悲愤的。正是因为她在语文教学中倾注了真情实感,才能很快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2. 增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乐受性
所谓乐受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无论是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都要使教学语言富有表现力,以情理交融打动学生心灵,产生一种愉悦感,使学生快乐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和讲述的内容。具有乐受性的教学语言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
(1)生动形象是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生命。当教师将所讲授的教学内容,首先用整个身心和人格来灌注情感,然后把这种教学内容化为具体感知的清新的真爱,学生就会真切感受到知识的震撼,因而他们会带着更加浓郁的情趣学习,全身心地同教师一起共创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活动才会充满生机。
(2)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会具有磁性般的吸引力。理科教学讲究论证推理,文科教学则力求语言的准确鲜明和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戏剧,教学语言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情趣,突出其中妙趣横生的情绪。当然理趣和情趣总是相对的,若能协调互补有机活用,方为最佳。
3. 增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迫受性
所谓迫受性,是指由于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迫切接受知识的愿望。具有迫受性的教学语言是有趣机智、启人智慧的。
(1)有趣机智是对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的更高要求。具有有趣机智的教学语言,可以把在教学中临时出现的矛盾、自身出现的失误等综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
(2)启发性教学是教学语言充满艺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问题教学法”中,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教师只有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这样的语言组织教学,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可以保证教学语言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并切实掌握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深入研究并切实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高超的教学语言技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语言美,才能有力增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爱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乐清市虹桥镇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