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由于“实用”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缺失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事实,让外国文学教学回归到它原有的位置,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该是我们每个外国文学教育工作者之职能所在,我们要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在场”意识,广泛拓展外国文学研究的空间,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理念和思想上进行更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以使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吻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创造出新的成绩和新的景观。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经典;在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面对就业的重重压力,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还是大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几乎都是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这种几乎固化的“教育理念”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外国文学向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它的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困难。好在外国文学一般是从大三开始安排教学,这时,学生已学完了文学理论和美学等课程,有了一定的文艺美学理论素养,他们会结合自身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和习俗的良好认知去感受外国文学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篇章的学习,努力培养自身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良好品质和完美人格,最终从生命、头脑、灵魂的高层次上认识自我和“人”。
一、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人与事物的主体作用和人对物的态度,使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不仅得到相关的文史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比如,我们讲授但丁的《神曲》,我们往往醉心于作品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很显然就是艺术家的心灵结构,在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心灵探险中,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向读者表演着绝境里的操练有多么惊心动魄;灵魂的张力有多么大;灵魂的机制是多么的复杂又是多么的单纯;生命的卑贱与精神的高贵又是如何共同促成了那种特殊的律动。阅读和讲授这篇精神史诗,我们会深深感受到,现代艺术的所有要素都已经包含于其中。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部作品时,要求学生多注意作品的“精神的结构”:从以感官为主的地狱到以精神为主的炼狱,这实际上是艺术体验的两个阶段,在艺术活动中二者缺一不可。感官的敏锐和精神的强韧是创造的前提,这二者的发挥,在诗歌中达到了天才的极致。而“天堂篇”则完全是一种“神启的体验”:“我”探讨了光与暗、灵与肉、美德与原罪、信心与证实、绝对意志与选择、誓约与违反等等精神结构中的矛盾。这种有关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取向,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人文意义上的判断,即作品是作者艺术理想的描绘。
事实上,外国文学最突出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精神。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本主义思想,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莎士比亚的人文关怀与探索;从歌德的人本求证,到浪漫主义的人本复归;从巴尔扎克对人性的重新界定,到托尔斯泰的自然人本情怀;乃至于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人文精神失落的悲情与期盼复归等等,文学在精神上贯穿着一条弘扬人文精神的主线。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他们健全其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体现大学精神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进新观念,必须帮助学生自我提高和完善,以形成其“与时俱进”的文化人格。具体落实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人生信念、道德范式、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引导教育。比如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往往结合作家的审美理想、主观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信念和道德范式等方面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析,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或得以警示、进行反思。
依据目前的现状,落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将外国文学课讲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国文学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通过课的设置与讲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关照,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人、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最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教育功能
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生活和信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科学家为他们提供的那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文学经典的作用是,它不仅仅能传播信息、事实,而且还能提供作家对这些信息和人性的了解。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就能捕捉并领悟到这些信息,从而增强对人性的理解,产生对经典作品以及人性的认同。另外,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相对比较狭小,生活也比较简单,文学经典的阅读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态度、精神信仰和特殊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易陷入一种偏狭的心态,眼界与心胸自然也就开阔了。还有更重要一点是,在经典文学的阅读中,当属于学生的个体生存境遇与文学文本实现融合,人生意义就能在阅读的瞬间生成,阅读文本就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外国文学的很多经典作品其文本都承担了这一使命。虽然现在我们处在电子媒介时代,了解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可能有些方法也比较简单和快捷,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于作品。只有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和发掘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和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出文学的真义,文学的文本阅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学生阅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拔。老师可以通过对外国文学发展线索、文学流派、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把文本阅读和具体国家和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全面地了解把握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以及对文学经典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既是我们现在教学改革的旨归,也是现在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比如,我们在讲美国黑人文学时,一定要讲托尼·莫里森,要讲她一系列的经典作品。作为第一个获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一直致力于黑人创作,她的经典作品扎根于非洲黑人民族的文化传统,探寻生活在充满种族偏见的美国社会里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这里既有文化价值失落问题,即白人文明对黑人文化的侵袭,使黑人文化失去价值的自我体认,也有黑人文化的显现的问题,即探索非洲美国人对自我和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追觅。还比如讲美国的犹太文学,美国文学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比例较大,1976和1978年,贝娄和辛格分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如梅勒、马拉默得、海勒、塞林格、欧文·肖、罗思等也都是屈指可数的重要作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形成了一连串的犹太主题:犹太地位、自我本质危机、孤独、异化、归化和沉沦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在西方当代生活和社会思潮中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这样的教学构思与实践,教师讲起来非常具体、生动,学生学起来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讲授这些经典作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所以,阅读和讲授文学经典,既可以让学生走出“自我”理解他人、理解古人,也可让他们走入“自我”真正在文学比较中认识自己。由于伟大作品常常使我们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比自己现有或已知生活更广的场景之中,感到自己正在遭遇比已有的阅历更广阔的思绪狂潮之中,因而我们在阅读中(包括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不断拓展自己、拉长自己,渴望全力地延伸自己的思绪和感受,才能面对这样的遭遇与挑战。外国文学只有进入这样的教学态势中,学生们才能较愉悦的接地有关人文精神等意义上的教育引导,到这时,他们才愿意依靠自己的心灵去探索,去解脱自己面对强手的窘迫,去体验自己发现和创造意义的惊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获得了帮助自己成长的关键要素,获得对人生和自我的新的认识。他不仅慢慢体验到巨大的快乐,而且还在自己的心底发现和开掘了欢乐的源泉。
三、 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外国文学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具体分析一部作品从民族文学的体系进入到世界文学体系的运作过程。如果还是以静态的外国文学经典作为叙述和评价的主轴,即便增加了更多的文学篇章,在文化研究的视角下,这样的外国文学学科体系还是存在问题的。外国文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分析,更应追问作品的经典化的过程,重视具体的案例分析,召唤一种更加精细的方法来解释阶级、性别、地域、族群、教育、年龄、职业和传媒等变量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动的世界文学结构的话语中是如何运作的,进一步将世界文学看做是特定历史政治条件下的文化现象。通过个案研究,解释跨文化读者理解文本、赋予其意义的方式和视角,以及形成该方式的原因。
比如将手中世纪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框架问题:当一种宗教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时,文学会显现怎样的状态?然后有以下的问题:何为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具体问题诸如中世纪四大文学现象、但丁《神曲》等的学习去诠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之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应多倡导研究性教学。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其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由教师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主,这同样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良好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引发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多接触一些诸如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现象研究法、原型研究法、结构研究法、解构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从而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方法论意识,激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种模式强调教学重点与学术研究步骤相结合,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科研小组成果的展示、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会有很多帮助。
除此之外,加强文本细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对指定阅读的作品的文本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细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事实上,传统的教学并不十分注重文本阅读,而教师只是根据作品梗概进行分析,很多内容的阅读视角只是老师个人的角度,学生不可能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判断。因此,精选文本,进行译著和原著的对读,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及文艺学与美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批评能力。从我们自身的教学情况来看,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家作品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可以弥补教材单一研究模式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对众多经典作家及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成了多元化的阐释格局。这就使得整个外国文学的教学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新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已身处在一个各种文化多元并存的世界,许多大学的文学课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逐渐改变人文精神缺席的不利局面。在外国文学课中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一方面是当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国文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改革,学生也逐渐地喜欢学习外国文学,并深入到作品当中,真正了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学生的确在学习和思考中培养了自身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在文化语境下开拓外国文学教学广阔空间之根本所在,其前景是美好的,其推广应用价值是可以预见的。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719)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经典;在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面对就业的重重压力,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还是大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几乎都是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这种几乎固化的“教育理念”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外国文学向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它的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困难。好在外国文学一般是从大三开始安排教学,这时,学生已学完了文学理论和美学等课程,有了一定的文艺美学理论素养,他们会结合自身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和习俗的良好认知去感受外国文学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篇章的学习,努力培养自身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良好品质和完美人格,最终从生命、头脑、灵魂的高层次上认识自我和“人”。
一、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人与事物的主体作用和人对物的态度,使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不仅得到相关的文史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比如,我们讲授但丁的《神曲》,我们往往醉心于作品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很显然就是艺术家的心灵结构,在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心灵探险中,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向读者表演着绝境里的操练有多么惊心动魄;灵魂的张力有多么大;灵魂的机制是多么的复杂又是多么的单纯;生命的卑贱与精神的高贵又是如何共同促成了那种特殊的律动。阅读和讲授这篇精神史诗,我们会深深感受到,现代艺术的所有要素都已经包含于其中。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部作品时,要求学生多注意作品的“精神的结构”:从以感官为主的地狱到以精神为主的炼狱,这实际上是艺术体验的两个阶段,在艺术活动中二者缺一不可。感官的敏锐和精神的强韧是创造的前提,这二者的发挥,在诗歌中达到了天才的极致。而“天堂篇”则完全是一种“神启的体验”:“我”探讨了光与暗、灵与肉、美德与原罪、信心与证实、绝对意志与选择、誓约与违反等等精神结构中的矛盾。这种有关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取向,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人文意义上的判断,即作品是作者艺术理想的描绘。
事实上,外国文学最突出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精神。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本主义思想,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莎士比亚的人文关怀与探索;从歌德的人本求证,到浪漫主义的人本复归;从巴尔扎克对人性的重新界定,到托尔斯泰的自然人本情怀;乃至于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人文精神失落的悲情与期盼复归等等,文学在精神上贯穿着一条弘扬人文精神的主线。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他们健全其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体现大学精神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进新观念,必须帮助学生自我提高和完善,以形成其“与时俱进”的文化人格。具体落实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人生信念、道德范式、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引导教育。比如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往往结合作家的审美理想、主观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信念和道德范式等方面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析,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或得以警示、进行反思。
依据目前的现状,落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将外国文学课讲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国文学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通过课的设置与讲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关照,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人、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最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教育功能
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生活和信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科学家为他们提供的那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文学经典的作用是,它不仅仅能传播信息、事实,而且还能提供作家对这些信息和人性的了解。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就能捕捉并领悟到这些信息,从而增强对人性的理解,产生对经典作品以及人性的认同。另外,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相对比较狭小,生活也比较简单,文学经典的阅读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态度、精神信仰和特殊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易陷入一种偏狭的心态,眼界与心胸自然也就开阔了。还有更重要一点是,在经典文学的阅读中,当属于学生的个体生存境遇与文学文本实现融合,人生意义就能在阅读的瞬间生成,阅读文本就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外国文学的很多经典作品其文本都承担了这一使命。虽然现在我们处在电子媒介时代,了解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可能有些方法也比较简单和快捷,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于作品。只有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和发掘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和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出文学的真义,文学的文本阅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学生阅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拔。老师可以通过对外国文学发展线索、文学流派、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把文本阅读和具体国家和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全面地了解把握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以及对文学经典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既是我们现在教学改革的旨归,也是现在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比如,我们在讲美国黑人文学时,一定要讲托尼·莫里森,要讲她一系列的经典作品。作为第一个获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一直致力于黑人创作,她的经典作品扎根于非洲黑人民族的文化传统,探寻生活在充满种族偏见的美国社会里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这里既有文化价值失落问题,即白人文明对黑人文化的侵袭,使黑人文化失去价值的自我体认,也有黑人文化的显现的问题,即探索非洲美国人对自我和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追觅。还比如讲美国的犹太文学,美国文学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比例较大,1976和1978年,贝娄和辛格分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如梅勒、马拉默得、海勒、塞林格、欧文·肖、罗思等也都是屈指可数的重要作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形成了一连串的犹太主题:犹太地位、自我本质危机、孤独、异化、归化和沉沦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在西方当代生活和社会思潮中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这样的教学构思与实践,教师讲起来非常具体、生动,学生学起来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讲授这些经典作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所以,阅读和讲授文学经典,既可以让学生走出“自我”理解他人、理解古人,也可让他们走入“自我”真正在文学比较中认识自己。由于伟大作品常常使我们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比自己现有或已知生活更广的场景之中,感到自己正在遭遇比已有的阅历更广阔的思绪狂潮之中,因而我们在阅读中(包括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不断拓展自己、拉长自己,渴望全力地延伸自己的思绪和感受,才能面对这样的遭遇与挑战。外国文学只有进入这样的教学态势中,学生们才能较愉悦的接地有关人文精神等意义上的教育引导,到这时,他们才愿意依靠自己的心灵去探索,去解脱自己面对强手的窘迫,去体验自己发现和创造意义的惊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获得了帮助自己成长的关键要素,获得对人生和自我的新的认识。他不仅慢慢体验到巨大的快乐,而且还在自己的心底发现和开掘了欢乐的源泉。
三、 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外国文学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具体分析一部作品从民族文学的体系进入到世界文学体系的运作过程。如果还是以静态的外国文学经典作为叙述和评价的主轴,即便增加了更多的文学篇章,在文化研究的视角下,这样的外国文学学科体系还是存在问题的。外国文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分析,更应追问作品的经典化的过程,重视具体的案例分析,召唤一种更加精细的方法来解释阶级、性别、地域、族群、教育、年龄、职业和传媒等变量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动的世界文学结构的话语中是如何运作的,进一步将世界文学看做是特定历史政治条件下的文化现象。通过个案研究,解释跨文化读者理解文本、赋予其意义的方式和视角,以及形成该方式的原因。
比如将手中世纪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框架问题:当一种宗教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时,文学会显现怎样的状态?然后有以下的问题:何为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具体问题诸如中世纪四大文学现象、但丁《神曲》等的学习去诠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之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应多倡导研究性教学。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其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由教师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主,这同样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良好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引发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多接触一些诸如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现象研究法、原型研究法、结构研究法、解构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从而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方法论意识,激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种模式强调教学重点与学术研究步骤相结合,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科研小组成果的展示、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会有很多帮助。
除此之外,加强文本细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对指定阅读的作品的文本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细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事实上,传统的教学并不十分注重文本阅读,而教师只是根据作品梗概进行分析,很多内容的阅读视角只是老师个人的角度,学生不可能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判断。因此,精选文本,进行译著和原著的对读,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及文艺学与美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批评能力。从我们自身的教学情况来看,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家作品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可以弥补教材单一研究模式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对众多经典作家及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成了多元化的阐释格局。这就使得整个外国文学的教学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新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已身处在一个各种文化多元并存的世界,许多大学的文学课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逐渐改变人文精神缺席的不利局面。在外国文学课中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一方面是当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国文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改革,学生也逐渐地喜欢学习外国文学,并深入到作品当中,真正了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学生的确在学习和思考中培养了自身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在文化语境下开拓外国文学教学广阔空间之根本所在,其前景是美好的,其推广应用价值是可以预见的。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719)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