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微信圈盛传一组照片,说的是石家庄市一所中学居然开进两部收割机去校园里收麦子,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这所中学就是我的母校——石家庄市二十四中学,我上学时,它叫北京军区七一学校。
  七一学校是1952年7月由中央军委批准、分配并委托华北军区组建的军队干部子弟学校,校址面积约400亩。原名为华北军区七一学校,1953年9月1日开学。1955年4月改为北京军区七一学校;1964年7月改为河北石家庄七一学校;1968年8月改为石家庄市二十四中学。2011年6月30日经石家庄市教育局批准,二十四中增挂“石家庄七一学校”校名。
  我是1963年9月进入这所学校读一年级的,当时的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全日制寄宿学校。记得开学时,报到注册完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人发一个白布口袋,由老师领着到学校西北角的牛号去装麦秸,扛回来放到床上当床垫,让我们这些刚刚进校门的娃娃就感受到老八路作风。我们小学部是三排平房教室,一个年级4个班,一个班45个人,18个女生,27个男生。宿舍都是二层小楼,女生在楼上,男生在楼下,1—3年级每班都有生活老师负责我们的生活起居。我们的课任老师有很多都是从部队上下来的,那时我们的校长就是现役军人。
  既然是军队干部子弟学校,那学校的管理就有很浓重的部队味道,既严格又充满人情味。因为每次开学交的是一学期的伙食费,所以每到周六下午我们每个回家过星期天的同学都会从老师那领到一个小纸袋,里面装的是星期天一天的伙食费,大概也就2毛几分钱,这在部队叫退伙。这些钱我们一般都不交给家长,就成了我们的零花钱。每到秋冬和春夏交替时节,会有流脑、流感等疫病流行,学校就会用葱根、白菜根、白萝卜片儿和姜等食材熬成汤,晚上用大桶送到每个宿舍让大家睡前喝,以预防疫病。记得有一年流脑疫情严重,周六不让我们回家,我爸我妈就来学校隔着大门给我送好吃的。冬天,食堂还会用偏方熬成汤,给手脚有冻疮的同学烫手烫脚治疗冻疮。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可冷多了,冻手冻脚是很平常的事。上三年级我们该用钢笔写字了,学校就一人发一杆蘸水笔和一个空墨水瓶,由同学帮助老师将墨水粉冲成墨水灌到瓶子里(现在的孩子应该不知道什么是蘸水笔和墨水粉了),在教室里弄一手一身墨水那是经常的事。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6.8级地震,石家庄也有震感。地震发生时还不到早晨起床时间,我能感到床在晃动。正好几天前老师刚刚讲过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可以引起地震,我知道是地震了,可不知道会有那么危险。到了晚饭后,平时都是要进教室晚自习的,但是那天老师不让我们单独进教室,这时老师才告诉我们地震的事,也布置好如果在教室时发生地震该怎么逃生。当天晚上住在二楼的女生就搬到楼下男生宿舍,两个人一张床,挤着睡。后来学校在大操场搭起了帐篷,我们就抱着自己的被褥按班级住到了帐篷里。因为拥挤,被子是自己盖自己的,褥子就铺乱了,过了几天我从男生那边找到自己的褥子时,上面有一大片“地图”,也不知道是哪位男生留下的。在这我悄悄地问一句,七一63级2班的男同学们,有认领的吗?哈哈。在操场住帐篷是安全,但地面潮湿不利于学生的身体,于是我们又搬到学校的游泳池里,池底是水泥的,不潮。晚上我们都很兴奋,因为可以数着星星睡觉,不过中午就惨了,大太阳直射,躲都没法躲,那叫一个晒。那时候我们都刚刚10岁,经常抱着自己的被褥搬家,但是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大个子帮助小个子,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大家互助可爱,平安地度过了地震期。最近看到我们学校因为在校园里种麦子、用收割机收麦子而出了名,连同那高大上的教学楼引起网友的围观,真是从心眼里感到自豪。不过,如果我是校领导,我不会用收割机收麦子,我会让同学们去拔麦子。这8亩麦子,全校同学一人都摊不上一垄。早上4、5点钟趁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会儿就拔完了,既省了租收割机的钱,还让学生参加了劳动锻炼。建议校领导,如果明年还种麦子,收获时,组织学生拔麦子,不用收割机。
  离开七一学校40多年了,我们这些同学也已是花甲老人了,但是在学校时的往事岂是这短短的小文所能记述的。这所学校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军人的素养、老八路的作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这些人不是最有权的,也不是最有钱的,甚至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因父辈受冤屈而被连累。但我们都具有一种正直、果敢、嫉恶如仇、豁达开朗的性格,让我们在顺境中不迷失自我,在逆境中不沉沦自我,永远是乐观的、朝气蓬勃的、积极向上的。这些品质除了军人家庭的教育,还有就是这所学校六年来对我们的培养。
  我的记忆就像一泓深邃的湖水,一颗小小的石子投进去,就会激起一片美丽的、深远的、久久不能平静的涟漪。这涟漪,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年少时的经历。
其他文献
计算机界人士大多知道志英的名字:可能因为他主编了《计算机体系结构》一书,那是教育部推出的国家级精品教材;也可能因为他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可能因为他是慈云桂教授的高足弟子,而慈教授乃是我国计算机界泰斗、中科院院士。总而言之,大家因为志英的成就而知其名,倒未必真的与他熟识。而我和他呢,很早就认识,也很早就各奔前程,都是在他成就事业之前了。  1979年元旦,我去志英住的学生宿舍
期刊
近日,由著名演员巍子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英雄祭》登陆北京电视台,首次担纲导演的巍子投入了全部的创作热情,甘愿出演配角而潜心幕后导演工作。  戏骨、戏霸、戏渣  夯石  老戏骨有多种,巍子可单列一种,只因巍子的“戏骨”老而弥坚。早年的作品就不说了,近几年的三部代表作:《铁犁花》、《打狗棍》、北京影视频道首都剧场正在热播的《英雄祭》,一部比一部硬实。《铁犁花》丰满、有突破,《打狗棍》戏份重,轮到《英
期刊
王杰,这个在华语歌坛唯一被贴上“浪子”标签的歌坛巨星,曾用他充满漂泊感的噪音,打动了整整一代人。《一场游戏一场梦》、《回家》、《孤星》等歌曲,无不脍炙人口。  有家难圆,风光背面那颗悲怆父亲心  1985年4月的一天,23岁的王杰坐在台北忠孝东路街头的一家餐馆里,看着面黄肌瘦的女儿狼吞虎咽,心里满是愧疚和不安,往事也不禁浮上心头……  王杰1962年出生于香港的演艺世家。父亲王侠是香港邵氏影业的一
期刊
从《绝对控制》中的英武警花,到《穆桂英挂帅》中的巾帼英雄;从《五月槐花香》中的北京大妞莫荷,到《走西口》中的烈性女子豆花,再到今日《罗龙镇女人》中的土匪窝女当家春兰,苗圃在荧屏上饰演的形象,多被定义为“女汉子”。正如苗圃自己所说:“受外在条件、自身气质的制约,一个演员能把某个类型的角色演好,受到观众认可,就应该知足了……我只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得再踏实一点。”由此可见,生于表演世家的苗圃,对自身特点有
期刊
7月2日,40集年代传奇大戏《英雄祭》登陆北京影视频道首都剧场。该剧由北京完美影视传媒、巍子(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及西安奥金百影视联合出品制作。该剧是著名演员巍子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作品,会集了黄觉、刘芊含、赵锦焘、宁文彤、宋轶等多位新老实力派演员,讲述了爱国人士赵心久以一个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折射出大历史背景下一代爱国儿女的感人故事。  巍子因戏结缘兄弟情  众所剧知,巍子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
期刊
苗圃的新闻经常见诸报刊,从她的长相看,在小鲜肉、美女当道的娱乐圈实在没什么可圈点的。但从她出演的不少角色来看,个个有着鲜明的个性。《走西口》的豆花,《绝对控制》中她塑造的“中国第一警花”,《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在《闯关东2》里,苗圃扮演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东北女孩儿。学开飞机、当女汉子,西北女人苗圃走出了与众不同却也不俗的演艺路。  这次苗圃出演的《罗龙镇女人》依然是个有担当的硬女子。看苗圃演绎
期刊
苗圃绝对是一个好演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审美情趣两极分化的时代,她那英气外露却又不舍贤淑的形象气质非常吃香。当然,这种略显中性的表演特色也会成为演员事业上突破的一大障碍。  毫无疑问,当瞿颖和贾玲在央视春晚上高声喊出“女神与女汉子”之后,从演艺圈到广大受众,这事关女性性格气质的两极化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女神”或“女汉子”不但成为特质对立的标签,而且也相应的出现了许多顶着“女神”或“女汉子”名号
期刊
李湘骨子里一直有种反叛情结,凡事都要争第一。  小学的时候,她是大队长,初中、高中的时候,她是学生会主席。高中毕业时,她原已被保送了天津大学,但她却放弃了,自己去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即今中国传媒大学),且是以专业考试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进的北广。  大二时,李湘曾到北京电视台实习,在一档交通节目中当主持,“当时,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有1000元,这对于我来已经是很大的一笔钱了。”她说。  毕业后,李湘听父母
期刊
“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他们都用纯真来对待一切,无亏于己,无亏于人。”——沈峻自拟的“墓志铭”  沈峻去世了,悄没声的  这是她的风格,她的为人。他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她慷慨承担,而她自己却无论怎样也不肯麻烦他人。  当年丁聪先生办画展,恰值肾切除,她一面照顾丁先生,一面在美术馆“拳打脚踢”,总揽了画展的诸般事宜。问她可要帮忙?回曰:“不用,你们谁都帮不上!”丁聪先生去世时,她独自料理了丁先生的后事。
期刊
医生有时也像一个艺术家,病人则是艺术家手中的作品,当经过一番打磨、修理,一件艺术品从自己手中获得新生的时候,作为艺术品的创造者,他(她)们心中的快乐,是无法想象的。  本报记者 李雄峰 摄影 路宽  2015年3月24日下午,河北清苑县臧村镇农民郑艳良的电话响了,传来一段关切的话语:“经集团董事会研究决定,我们医院准备为你免费治疗。”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对于一个与病痛,甚至是死亡搏斗中的人,按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