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新兴的三本院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却很少。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采用各种途径对三本院校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律己、敬人的素质修养,肩负起弘扬中华礼仪道德的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本院校 校园礼仪 意义 途径
目前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新兴的三本院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却很少。我们知道三本院校是一种新兴的办学形式,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易情绪化、自制力差、自我意识强,存在畏惧情绪等等。正由于这些特点,三本学生对礼仪注重方面稍欠缺。况且种种迹象告诉我们,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为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采用各种途径对三本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律己、敬人的素质修养,肩负起弘扬中华礼仪道德的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礼仪的基本含义
礼仪是“礼”和“仪”复合而成的一个词语,出自《诗经》“献酬交错,礼仪主度”。按古代礼和仪的含义解读礼仪,意思就是用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标准,按照一定的形式去“事神”、“致福”。
在现代社会,礼仪的含义没有古代那么宽泛,只是着重规范人们交往活动的程序和行为,借以维系和发展人际交往关系,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此,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之间为了表示尊重、敬意、友好、关心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问候、祝颂、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与照料的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总之,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仪表和仪式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中的着装、举止、用语、姿势,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习惯等等,都属于礼仪问题。
三本学生校园礼仪现状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出谦和、勤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然而,在现今大学生中不懂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现象比比皆是,且呈现出日趋严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明意识匮乏,不守校规校纪
许多大学生认为,进人大学就等于进入‘保险箱”,应该轻松轻松,痛痛快快地玩了。加上大学不像中学管得那么紧,自由度较大,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把校规校纪抛在了脑后。于是,在校园,可以看到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极少数学生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认为‘不逃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课上吃东西,玩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校园里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不问候,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走;在宿舍或图书馆不顾及他人,大声喧哗:食堂就餐时不主动排队,且浪费现象严重并不以为然;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更有甚者在方便之后不冲水,搞得卫生间臭气熏天。
2,‘个性”张扬过分,不注重个人素养
追求个性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之一。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少大学生不会打扮自己,穿衣奇形怪异、头发五颜六色;有部分学生衣着不分场合,女生为追求所谓的“新潮”、“潇洒”,而穿着暴露,男生衣着不整,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出教室、图书馆、食堂;更有许多学生在公共场合亲吻搂抱认为是现今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必有害羞之意;在遇事不满时就污言秽语、脏话连篇认为是维护自己的权力。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是陷人了自我认识的误区。
3,诚信意识缺失,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每当考试来临之时,总有部分学生想通过手机短信、纸条、枪手、课桌上涂鸦等考试作弊行为以求考试蒙混过关,且在评优评奖方面也有作假舞弊行为;与同学交往时有些学生对朋友不真诚,狐朋狗友、哥们义气、不分是非,且随意承诺,不守时、不守约;更有部分学生为了追求享乐主义,有意欺骗家长自己患病需要钱治疗,殊不知家长在家里是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诸如此类的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举不胜举,大学生的校园礼仪很是让人叹息,虽然这只是一部分同学的行为。成不了大气候,但这也正在影响着其他一些行为比较规范的同学。像这样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不讲究校园礼仪。这样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将礼仪教育的时代快车开进大学校园是势在必行的,是严重关系到社会和祖国未来的。
在三本院校中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开展礼仪教育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可见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各行业、企事业单位之间求生存、求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不仅要求其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要扎实,而且还更要求其具有职业道德、思想水平、礼仪修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也是其成功迈入社会的根本条件。
2,开展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大家都应记得,那件最为轰动全国的大学事件——马加爵杀人案。自从那以后,全国人民都开始质疑中国的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也引起了教育界对高中和大学素质教育的改革。从马加爵事件中我想说的是,那不仅和他的个人素质有关系,而且也和校园内的礼仪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大家试想,若他周边的同学都是很有礼貌地对待他,不歧视他,那他会有如此对自己、对大家不负责任的行为吗?若是他懂得交际的方式和原则,会落的如此格格不入,没人交流的一个人吗?
由此可以折射出对大学生进行校园礼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应注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在一种高雅、凝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领悟人生真谛。调适自己的行为,培育一种严谨求实、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3,开展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在有“礼物”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日本,许多大企业认为。雇员的礼仪和教养如何,关系到生意的兴衰和 机构的存亡,一个受过训练、彬彬有礼的员工,一定会赢得顾客的欢迎,对公司的经营乃至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能做到谈话高雅、风趣、礼貌,举止文明、有度、得当、穿着庄重、协调、美观,就会拥有一张走向社会、实现理想的名片。孔子也曾教诲后人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更何况在我们三本院校,本来就业形势就不容乐观,所以加强大学生礼仪知识教育,普及和规范大学生的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明素质,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掌握社会交往技巧,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使他们顺利地去开启就业的大门,实现美好的理想。
在三本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大学生自身要用礼仪规范来约束和改造自己,不断提高礼仪修养
礼仪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才可能塑造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文明形象。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做起:
第一,遵守校规校纪,尊重他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校园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条例和要求,只有遵守相关规定,按公共礼仪去办事,才会被大家认可接受。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第二,注重个人修养,诚信待人。诚实守信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所要遵循的做人最起码的德性要求。为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求做到说真话,办实事,一是一,二是二,没有虚假行为。
第三,注重自省,完善自己。《论语,学而》中有“五日三省吾身”一说。大学生在用礼仪规范自身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回忆、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优点,发现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训教师,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对一个学校来说。教师、职工、学生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让礼仪之花开遍整个校园。康德说,德行出自敬畏,敬畏源于伟大的叹服。教育者的劳动正是用人格塑造他人人格的劳动。因此,首先对教师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教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礼仪训练。教师要遵循教师礼仪规范,规范自己的举止、谈吐、着装、仪态,做到言语文明,举止得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并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信在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不断进行自我礼仪修养。
3,学校从上到下都要重视礼仪这门课,让礼仪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说文解字》中对“礼”是这样解释的,“礼者,履也”,履为行路。言下之意是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需要依靠礼仪的践行。因此,校园利益的养成可以从如下几点做起: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同时也可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暴露礼仪缺失的丑陋行为。
第二,积极创造礼仪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学生要多了解礼仪知识,但对礼仪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礼仪知识掌握的面上,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在任何场所都应记住自己的角色,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不辜负社会对读书人知书达理的评价。
4,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要协调一致、积极配合,共同创造一个育人的环境
家庭和社会也是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重要渠道,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影响很大。只有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才会使学校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进入大学后,家长要配合学校,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用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防教育脱节。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持之以恒,鼓励大学生在社会中自觉的学礼、讲礼、用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结语
可以说三本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矛盾的群体,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一面,存在相当大的可塑性。这种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三本院校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工作,针对他们的特点引导其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三本院校 校园礼仪 意义 途径
目前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新兴的三本院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却很少。我们知道三本院校是一种新兴的办学形式,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易情绪化、自制力差、自我意识强,存在畏惧情绪等等。正由于这些特点,三本学生对礼仪注重方面稍欠缺。况且种种迹象告诉我们,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为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采用各种途径对三本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律己、敬人的素质修养,肩负起弘扬中华礼仪道德的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礼仪的基本含义
礼仪是“礼”和“仪”复合而成的一个词语,出自《诗经》“献酬交错,礼仪主度”。按古代礼和仪的含义解读礼仪,意思就是用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标准,按照一定的形式去“事神”、“致福”。
在现代社会,礼仪的含义没有古代那么宽泛,只是着重规范人们交往活动的程序和行为,借以维系和发展人际交往关系,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此,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之间为了表示尊重、敬意、友好、关心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问候、祝颂、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与照料的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总之,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仪表和仪式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中的着装、举止、用语、姿势,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习惯等等,都属于礼仪问题。
三本学生校园礼仪现状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出谦和、勤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然而,在现今大学生中不懂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现象比比皆是,且呈现出日趋严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明意识匮乏,不守校规校纪
许多大学生认为,进人大学就等于进入‘保险箱”,应该轻松轻松,痛痛快快地玩了。加上大学不像中学管得那么紧,自由度较大,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把校规校纪抛在了脑后。于是,在校园,可以看到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极少数学生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认为‘不逃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课上吃东西,玩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校园里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不问候,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走;在宿舍或图书馆不顾及他人,大声喧哗:食堂就餐时不主动排队,且浪费现象严重并不以为然;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更有甚者在方便之后不冲水,搞得卫生间臭气熏天。
2,‘个性”张扬过分,不注重个人素养
追求个性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之一。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少大学生不会打扮自己,穿衣奇形怪异、头发五颜六色;有部分学生衣着不分场合,女生为追求所谓的“新潮”、“潇洒”,而穿着暴露,男生衣着不整,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出教室、图书馆、食堂;更有许多学生在公共场合亲吻搂抱认为是现今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必有害羞之意;在遇事不满时就污言秽语、脏话连篇认为是维护自己的权力。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是陷人了自我认识的误区。
3,诚信意识缺失,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每当考试来临之时,总有部分学生想通过手机短信、纸条、枪手、课桌上涂鸦等考试作弊行为以求考试蒙混过关,且在评优评奖方面也有作假舞弊行为;与同学交往时有些学生对朋友不真诚,狐朋狗友、哥们义气、不分是非,且随意承诺,不守时、不守约;更有部分学生为了追求享乐主义,有意欺骗家长自己患病需要钱治疗,殊不知家长在家里是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诸如此类的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举不胜举,大学生的校园礼仪很是让人叹息,虽然这只是一部分同学的行为。成不了大气候,但这也正在影响着其他一些行为比较规范的同学。像这样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不讲究校园礼仪。这样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将礼仪教育的时代快车开进大学校园是势在必行的,是严重关系到社会和祖国未来的。
在三本院校中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开展礼仪教育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可见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各行业、企事业单位之间求生存、求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不仅要求其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要扎实,而且还更要求其具有职业道德、思想水平、礼仪修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也是其成功迈入社会的根本条件。
2,开展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大家都应记得,那件最为轰动全国的大学事件——马加爵杀人案。自从那以后,全国人民都开始质疑中国的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也引起了教育界对高中和大学素质教育的改革。从马加爵事件中我想说的是,那不仅和他的个人素质有关系,而且也和校园内的礼仪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大家试想,若他周边的同学都是很有礼貌地对待他,不歧视他,那他会有如此对自己、对大家不负责任的行为吗?若是他懂得交际的方式和原则,会落的如此格格不入,没人交流的一个人吗?
由此可以折射出对大学生进行校园礼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应注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在一种高雅、凝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领悟人生真谛。调适自己的行为,培育一种严谨求实、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3,开展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在有“礼物”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日本,许多大企业认为。雇员的礼仪和教养如何,关系到生意的兴衰和 机构的存亡,一个受过训练、彬彬有礼的员工,一定会赢得顾客的欢迎,对公司的经营乃至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能做到谈话高雅、风趣、礼貌,举止文明、有度、得当、穿着庄重、协调、美观,就会拥有一张走向社会、实现理想的名片。孔子也曾教诲后人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更何况在我们三本院校,本来就业形势就不容乐观,所以加强大学生礼仪知识教育,普及和规范大学生的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明素质,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掌握社会交往技巧,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使他们顺利地去开启就业的大门,实现美好的理想。
在三本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大学生自身要用礼仪规范来约束和改造自己,不断提高礼仪修养
礼仪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才可能塑造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文明形象。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做起:
第一,遵守校规校纪,尊重他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校园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条例和要求,只有遵守相关规定,按公共礼仪去办事,才会被大家认可接受。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第二,注重个人修养,诚信待人。诚实守信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所要遵循的做人最起码的德性要求。为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求做到说真话,办实事,一是一,二是二,没有虚假行为。
第三,注重自省,完善自己。《论语,学而》中有“五日三省吾身”一说。大学生在用礼仪规范自身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回忆、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优点,发现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训教师,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对一个学校来说。教师、职工、学生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让礼仪之花开遍整个校园。康德说,德行出自敬畏,敬畏源于伟大的叹服。教育者的劳动正是用人格塑造他人人格的劳动。因此,首先对教师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教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礼仪训练。教师要遵循教师礼仪规范,规范自己的举止、谈吐、着装、仪态,做到言语文明,举止得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并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信在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不断进行自我礼仪修养。
3,学校从上到下都要重视礼仪这门课,让礼仪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说文解字》中对“礼”是这样解释的,“礼者,履也”,履为行路。言下之意是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需要依靠礼仪的践行。因此,校园利益的养成可以从如下几点做起: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同时也可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暴露礼仪缺失的丑陋行为。
第二,积极创造礼仪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学生要多了解礼仪知识,但对礼仪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礼仪知识掌握的面上,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在任何场所都应记住自己的角色,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不辜负社会对读书人知书达理的评价。
4,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要协调一致、积极配合,共同创造一个育人的环境
家庭和社会也是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重要渠道,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影响很大。只有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才会使学校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进入大学后,家长要配合学校,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用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防教育脱节。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持之以恒,鼓励大学生在社会中自觉的学礼、讲礼、用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结语
可以说三本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矛盾的群体,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一面,存在相当大的可塑性。这种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三本院校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工作,针对他们的特点引导其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