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耐力跑教学中存在已久的学生惧怕、教师紧张的难题,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组织与方法,引入了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团队意识培养内容,降低了练习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让学生 “我的长跑我做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耐力跑 团队意识 相互协作 宽松环境 量力而行
耐力,对于学生而言,重点是发展肌肉耐力,促进心脏机能发展。所谓的肌肉耐力,是指某肌群持续一定时间、一定次数,并保持一定强度进行运动的能力。通过耐久跑可以扩增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改善氧和能源的供给以及废物的排除,使肌肉储存更多的能源物质,从而提高肌肉耐力。
耐力跑一直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项。该运动的特点是练习枯燥、重复机械动作,练习中学生需要克服身体上的胸闷缺氧、肌肉酸痛等。学生不仅要忍耐身体的不适,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枯燥无味。加之学生耐力的差异,以及学生生理与心理的不同,也给教学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采取强制办法,不及格不给毕业证或学分,强制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或考试。结果是耐力跑没有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益处,反而损害了健康。在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时,就参加800~1000米的考试容易给心血循环系统带来损伤,或发生猝死等意外。有的学校或教师干脆取消了耐力教学和考试。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吸取了素质拓展培训的理念,总结制定了一套耐力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其效果不错,在这里与同行分享。
教学效果:在30分钟时间内女生完成2000~5000米,男生完成3000~6000米的训练。在练习课中常出现超额完成的现象,学生克服极点后进入机械练习阶段,一再想创造自己新的长跑距离记录,这样容易产生过度疲劳。这时候教师应及时终止练习。
教学重点:团队的组建与团队精神的建立。
教学难点:减小极点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或消除极点反应。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有效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如下。
一、动员
跑步中尽可能保持团队的完整性。该练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耐久跑练习。不限制各组的速度和完成的圈数。练习的速度、完成的圈数都由每组和个人来自行决定。当每组只剩三人时可合并到其他组继续练习或停止练习。练习中要互相照顾、互相鼓励。
练习的意义来源于生活,告诉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重复中进行,就像今天的耐久跑。希望学生从每一圈和每一天中体会到它的不同和新意义。
要特别强调:每组的练习速度要照顾到最弱的同学,耐力好的同学可以在超越时加快速度;耐力差的同学,如果出现腿酸、呼吸急促等现象是耐久跑的正常反应,要坚持,尽可能保持团队的完整;如果身体有特殊不适反应,如肝区、阑尾或头部有严重疼痛,不能坚持就可以退出
练习。
二、组织
分组要尽可能以熟悉的人员组团,如以自然教学组、同宿舍为基础。一般8~10人为一组。
练习中每组全体同学在跑道的第七道进行慢跑,最后一名学生从第八道以较快的速度超越,以免给其他班级教学带来影响。在操场边或中间设立一个临时休息点,跑累的同学退出后在此放松休息。
最后400~600米时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最后的冲刺跑来完成整个练习。
三、练习实施
要选择适合练习的天气,最好在春天和秋天,天气乍暖还寒或秋高气爽的时节(在南方选择深秋或冬天)。准备活动做四八拍常规操,做三十秒高抬腿练习两次。练习前做3~5次深呼吸,开阔胸腔关节,扩大肺容量。开始练习时速度要慢,两三圈以后让学生自然调整到适合的速度。教师要和学生逆向跑动,以增加和学生会面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加油、鼓劲,指导学生控制速度,观察学生的身体反应,对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情况的学生要劝其休息。练习中只表扬不批评,有提前下来的同学要简单问明原因,告诫他们下来后尽可能不要重新参加练习,在休息区放松休息,给同伴加油打气。
四、练习结束的放松
结束后经过休息,做3~5次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个别同学练习结束后有头晕现象,稍作休息经过放松即可消除。做全身性放松操。教师应结合生活、学习、工作,简单总结每个组和个人在练习中的表现。
总之,耐力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入发展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对宽松,在团队意识的激励下能够很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强调速度和距离。虽然练习的密度增加,但是强度下降,使得整体的运动负荷下降,降低练习的难度,同时没有影响锻炼的效果。教师的逆向慢跑及对学生的指导、激励也对学生很好地完成练习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能逐步提高耐力水平,进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耐力跑 团队意识 相互协作 宽松环境 量力而行
耐力,对于学生而言,重点是发展肌肉耐力,促进心脏机能发展。所谓的肌肉耐力,是指某肌群持续一定时间、一定次数,并保持一定强度进行运动的能力。通过耐久跑可以扩增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改善氧和能源的供给以及废物的排除,使肌肉储存更多的能源物质,从而提高肌肉耐力。
耐力跑一直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项。该运动的特点是练习枯燥、重复机械动作,练习中学生需要克服身体上的胸闷缺氧、肌肉酸痛等。学生不仅要忍耐身体的不适,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枯燥无味。加之学生耐力的差异,以及学生生理与心理的不同,也给教学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采取强制办法,不及格不给毕业证或学分,强制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或考试。结果是耐力跑没有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益处,反而损害了健康。在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时,就参加800~1000米的考试容易给心血循环系统带来损伤,或发生猝死等意外。有的学校或教师干脆取消了耐力教学和考试。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吸取了素质拓展培训的理念,总结制定了一套耐力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其效果不错,在这里与同行分享。
教学效果:在30分钟时间内女生完成2000~5000米,男生完成3000~6000米的训练。在练习课中常出现超额完成的现象,学生克服极点后进入机械练习阶段,一再想创造自己新的长跑距离记录,这样容易产生过度疲劳。这时候教师应及时终止练习。
教学重点:团队的组建与团队精神的建立。
教学难点:减小极点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或消除极点反应。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有效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如下。
一、动员
跑步中尽可能保持团队的完整性。该练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耐久跑练习。不限制各组的速度和完成的圈数。练习的速度、完成的圈数都由每组和个人来自行决定。当每组只剩三人时可合并到其他组继续练习或停止练习。练习中要互相照顾、互相鼓励。
练习的意义来源于生活,告诉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重复中进行,就像今天的耐久跑。希望学生从每一圈和每一天中体会到它的不同和新意义。
要特别强调:每组的练习速度要照顾到最弱的同学,耐力好的同学可以在超越时加快速度;耐力差的同学,如果出现腿酸、呼吸急促等现象是耐久跑的正常反应,要坚持,尽可能保持团队的完整;如果身体有特殊不适反应,如肝区、阑尾或头部有严重疼痛,不能坚持就可以退出
练习。
二、组织
分组要尽可能以熟悉的人员组团,如以自然教学组、同宿舍为基础。一般8~10人为一组。
练习中每组全体同学在跑道的第七道进行慢跑,最后一名学生从第八道以较快的速度超越,以免给其他班级教学带来影响。在操场边或中间设立一个临时休息点,跑累的同学退出后在此放松休息。
最后400~600米时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最后的冲刺跑来完成整个练习。
三、练习实施
要选择适合练习的天气,最好在春天和秋天,天气乍暖还寒或秋高气爽的时节(在南方选择深秋或冬天)。准备活动做四八拍常规操,做三十秒高抬腿练习两次。练习前做3~5次深呼吸,开阔胸腔关节,扩大肺容量。开始练习时速度要慢,两三圈以后让学生自然调整到适合的速度。教师要和学生逆向跑动,以增加和学生会面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加油、鼓劲,指导学生控制速度,观察学生的身体反应,对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情况的学生要劝其休息。练习中只表扬不批评,有提前下来的同学要简单问明原因,告诫他们下来后尽可能不要重新参加练习,在休息区放松休息,给同伴加油打气。
四、练习结束的放松
结束后经过休息,做3~5次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个别同学练习结束后有头晕现象,稍作休息经过放松即可消除。做全身性放松操。教师应结合生活、学习、工作,简单总结每个组和个人在练习中的表现。
总之,耐力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入发展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对宽松,在团队意识的激励下能够很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强调速度和距离。虽然练习的密度增加,但是强度下降,使得整体的运动负荷下降,降低练习的难度,同时没有影响锻炼的效果。教师的逆向慢跑及对学生的指导、激励也对学生很好地完成练习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能逐步提高耐力水平,进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