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春秋:一个普通乡镇的产业传奇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2005年的日历撕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当年该镇圆满完成了年初给自己定的“世界人均一支笔”的生产目标,全年共生产60多亿支笔,并通过了“中国制笔之乡”的三年复评验收。
  60亿支笔、24亿元销售收入,对一个小镇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这个小镇是如何实现的?全国类似分水这样的城镇数以万计,为何“中国制笔之乡”的鳌头为分水独占?在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全国上下思考的重点。分水镇发展制笔块状特色经济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成功之处也值得基层政府研究、学习。
  
  一支笔,改变一座城
  
  分水镇位于桐庐县西部山区,是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老城。传统上分水镇也是个以农耕为主的山区小镇,但在这片山地面积占80%的土地上,尽管人们勤扒苦作,也仅仅只是能吃口饱饭。看着日益增加的人口和越来越少的土地,分水人在寻求着解决的办法。
  当时的分水镇,和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既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几乎没有什么启动资金,发展工业对分水人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仅只是一个梦想。一件偶然的事情,帮助分水人找到了突破的缺口。
  1970年代中期,落户在分水镇儒桥村的知青大多是杭州圆珠笔厂的子女。当时,一位知青的父母下乡探望孩子时发现当地山上的细毛竹非常适合作竹制圆珠笔的笔杆,他们便帮助儒桥村办起了第一家笔杆厂,主要是为杭州圆珠笔厂做配套加工业务。不经意间,那位知青的父母便成为今日分水“中国制笔之乡”的缔造者。
  1980年代初,塑料圆珠笔的出现慢慢地取代了竹杆圆珠笔,儒桥村竹制笔杆加工业务遇到了挑战,也让一些比较有市场头脑的村干部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觉得为别人做加工利润太薄,经过一些市场调查后,他们也决定生产塑料笔了。
  中国农民的坚韧在他们创业初期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没有设备,他们买回大城市淘汰下来的旧注塑机;没有技术,他们就通过一些现在看来很不光彩的手段从相关的制笔厂“借”回模具,开始了塑料笔杆的生产。而所谓的厂房,就是各自简陋的家。就这样,分水制笔业完成了第一次技术更新和产业改造。
  那时候自然谈不上什么企业管理,自己生产笔杆,买回笔芯组装好后就拿到市场上去卖。为了扩大销路,他们既跑就近的义乌市场,也敢闯数千里外的广交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做单一的笔杆到做笔芯,成品笔,一家一户的作坊就在这种相互模仿相互依赖中发展起来,形成了一条紧密的产业链,财富积累也日渐丰厚。
  随着制笔作坊的越来越多,儒桥村本身的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制约束缚了生产大户们的手脚,他们开始无意识地往分水镇上迁移,随之儒桥村的制笔作坊纷纷效仿,分水镇也逐渐形成了制笔业的集散地。
  其实,在分水制笔业摸索着发展的同时,当时分水镇的主导产业是纺织品粗加工。因为也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地生产,所以当地人用“镇外全是纺织声,镇里不见工厂影”来形容当时的情况。有一段时间,分水镇政府曾想把纺织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扶持。后来,整个纺织行业的衰落也改变了分水镇的产业结构,制笔业的活力日益凸显。
  目前,分水有大大小小的制笔企业700多家,配套企业200多家。不仅解决了当地人的工作问题,还吸引了周边及全国各地2万多人前来就业,是小而多,多而大的产业。从05省道和16省道进入分水城区,首先经过的是分水制笔工业园区,在宽阔平坦的制笔大道上,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各类制笔企业,“中国制笔之乡”的巨幅广告牌向世人昭示这里就是创造了中国乡镇块状特色经济发展奇迹的浙江分水。
  一个行业的兴旺也催生了一个新集镇,在制笔业尚未形成产业之前,分水只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小集镇。几条土路,几排低屋,洪水一来一淹一大片。而今,分水城镇建成区面积倍增,是桐庐县惟一的副中心城镇,也是浙江省100个中心城镇之一。如今的分水镇上,已经有2家按三星级标准兴建的宾馆和度假村,饭店、书店、手机店、鲜花店、商场超市等第三产业如火如荼。
  
  制笔之乡的传奇
  
  与分水镇取得的经济成果相比,分水镇政府的办公楼显得相对寒碜。几十个部门挤在这幢五层半的老建筑办公,在周围的高楼大厦的夹挤中显得格外局促和窘迫,青灰色的外墙把时光一下子拉回了十几年,只有院子里进进出出的车辆彰显着这个地方的活力。
  杭州制笔协会副秘书长、分水镇镇长助理李辉毅说分水镇是有实力来修建新办公楼的,但是把钱投入了更能产生价值的其他方面了。投资1000万,完善了制笔工业园区的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续建分水江两岸的城防工程;投资1000万,新建与省道接壤的商业大街;投资1000万,高标准新建一所现代化的小学……
  李毅辉是个大忙人,记者与他的谈话不时被进来办事的人员打断,桐庐县联华制笔有限公司总经理濮跃林进来后,李辉毅忙把他介绍给记者:“你们聊聊,这位是做笔的企业家,从具体的企业来谈谈分水制笔业的发展情况。”濮跃林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听说记者要采访他,一边摆手一边说自己入行的时间很短,企业规模也不是很大,真的没有值得介绍的,在记者“随意聊聊”的建议下,他打开了话闸子。
  濮跃林1999年关掉纺织厂转行进入制笔行业,他进来时,分水已经出现了很多比较上规模的制笔企业了,50万元的资金也只能称得上是小打小闹了。但他比别的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2000年,入行一年的联华公司以300万元的产值在分水的制笔大军里站稳了脚跟。
  


  “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你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记者不解地问。
  “技术问题很好解决。当时分水制笔业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也在多年的发展中培养出了很多的技术人才,我的企业遇到的问题别的企业也一定遇到过,所以,有问题请人来解决就成了。”濮跃林说:“对一个企业来讲,除了生产之外,产品的品质和销路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的确,进入制笔业第一年濮跃林感觉困难重重,但他以一个成熟企业家的毅力和魄力把所有问题一一解决。果然,从第二年开始,联华制笔的业绩开始以第一年的产值为增加值向上增长。第一年300万,第二年600万,第三年900万,到2005年底,联华公司以4000万支笔的产量、1300万元的产值,名列分水制笔规模企业第11位。
  企业家的目光看得越远,他的企业发展得越顺。虽然目前产销两旺,但濮跃林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他投资600万建设的新厂房已经竣工,设计产能达到5000万。2006年的首要任务是聘请相应的外贸人才,从代理出口到自营出口,同时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的附加值,从数量型增长到效益型增长转变。
  而在该镇排名第二的杭州新富文具制造有限公司则实实在在地担负起了一个龙头企业所应该承担的使命。率先与西班牙STYB公司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制笔生产线。生产线建成后,将告别分水只有中低档笔的历史。意大利LEECE公司与分水的金大、天子等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投资意向,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分水制笔业的档次。
  很多企业靠做笔发家,做大后继续向制笔行业的上下游和其他产业进军。千红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益民一个人除了千红笔业以外还办了4家公司,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电镀厂,一家投入150万元打造的大型贸易网站——中国笔业贸易网,一家生产笔尖的,日产笔尖达200万只的工厂。虽然每只笔尖的利润只有几厘钱,他依然津津有味地经营,乐此不疲。   


  分水人就是这样,一分一厘地赚取了富裕的生活。各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加在一起,写就了一个普通中国乡镇的产业传奇。
  
  制笔之乡是怎样炼成的
  
  上海、宁波、温州、义乌都曾是我国的笔类主产区,但因为生产的笔的种类不同而导致了现在各地制笔业不同的发展格局。与钢笔铅笔相比,圆珠笔携带使用安全方便,所以很容易从量上做大,分水人在当初立业时,也许是无意识的选择让他们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据李辉毅介绍,分水制笔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分水制笔企业是清一色的家庭作坊,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普遍不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销往义乌市场。制笔经济在分水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只是一个配角产业。
  在那个时候,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分水制笔的销售一直依靠传统的销售网络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流通通道的狭窄成为分水笔提升知名度的一大障碍。为了拓宽产品销路,第一次在没有摊位的情况下直“闯”广交会成功后,第一笔200多万元的外贸订单让分水人从此走上了内销与外贸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销路的拓展,也为分水笔做大打下了基础。
  以1998年成立桐庐县制笔协会和1999年制笔工业区的建设为标志,进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制笔主导产业的地位逐步确立。制笔企业开始向工业区集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外贸产品开始增多。
  分水制笔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分水制笔业兴起时,是清一色的家庭作坊式,没有像样的车间和厂房,办厂的都是清一色的农民,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不懂得什么是知识产权,更不要说保护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模仿别人的产品。随着制笔厂家数的增多,企业间因产品模仿、压价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分水成立了桐庐县制笔协会。
  协会规定:凡是加入制笔协会的企业,在新笔设计出来后,必须先到协会注册,经协会审查确实没有模仿他人后,授予分水地区性“专利权”。
  分水镇副镇长金继明说:“我们以协会牵头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么一个队伍,包括工商、知识产权局、公安、城管、包括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成立了一个维权中心,然后对侵权企业的模具,产品进行没收处理。”镇政府一方面鼓励企业继续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收缴了300多套侵权模具并进行了销毁处理,到了2004年7月专利侵权行为基本上被杜绝。
  在这个时期,分水镇开始建设制笔工业区,成立了浙江大学——桐庐分水制笔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圆珠笔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第三个阶段以2002年底“中国制笔之乡”命名和2003年初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分水提出制笔经济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为标志,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但制笔经济的总量进一步做大,企业的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一些企业开始在加强内部管理、培育企业文化、推进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等方面大胆探索。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成为上规模的制笔企业开拓市场的另一个利器。
  
  后记:分水制笔业的繁荣与忧患
  
  尽管分水制笔产业的繁荣有目共睹,但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放眼全国,温州制笔业经过近20年运作,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规模大、配套协作强、产品档次高、技术改造创新快、市场营销辐射面广的五大优势。除了制笔企业,一切与笔有关的行业,如制笔机械、制笔零配件、制笔模具、制笔包装印刷和制笔专业市场等都已十分完整。而分水的制笔产业还只停留在制笔本身,对上下游产业的渗透还有待加强。
  正如李辉毅所言,“现在分水笔面临的仍然是科技和品牌两大问题。这也是中国制笔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仅有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活动铅笔、彩色水笔等五大类产品的生产体系比较完整,而滚珠笔、标记笔、绘图笔等特殊功能用笔等仍处在开发、仿制阶段。这种行业结构现状显然已滞后于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技术质量低、附加值不高也成为我国笔类产品的“先天缺陷”。
  在国内笔业的“整体缺陷”下,分水制笔业面临的具体问题更加显眼:集聚效应下大规模龙头企业的缺失、走向市场过程中主导品牌的软弱、新产品开发中关键技术含量的不足……都成了摆在分水制笔业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障碍。
  (杭州市制笔协会副秘书长、分水镇政府镇长助理李辉毅对本文也有贡献)
其他文献
人非圣贤,无论老少,大凡都喜欢听赞誉之词。十七年前,第一次见到王郁风先生,他很认真地告诉我说:“你们报上不少文章很耐读。”话虽简单,却是一脸的真诚。我感觉到,他爱看报,
上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占据了美国软饮料市场35%的份额,似乎已经没有再往上发展的空间了;而同时,更年轻、更具活力的百事可乐也向它展开了积极的进攻。一时间,悲观情
颜学的光明事业    2005年元月6日,记者来到了四川成都洗面桥街9号,永康明近视矫正研究所所在地,刚走进办公三区大楼就见里面人来人往相互寒暄着。所长颜学已迎面大踏步走来,这位创造“五位一体自然疗法”而闻名近视保健行业的风云人物,看起来是那样朴实。  那些不同口音的来客都是永康明全国各地的加盟合作伙伴,因为他们要参加在青城山召开2004年永康明庆功年会。  颜总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2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七建公司)成立于1974 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的国家化工、石油工程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本部位于滨海城市青岛市胶
青春是什么模样?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与众不同的,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铭记和回味。妈妈说,她的青春是布书包和一筐野草。每当晚霞晕染了天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国茶叶市场“有姓无名”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龙井、碧螺春、普洱茶、铁观音、大红袍等名茶名气很响亮,售价也很高,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有什么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品牌。在这种市场
著名的哲学史家、宗教学家牟钟鉴先生,受教于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他的研究,结合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发展,结合世界历史进程.无论是对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复杂问题、社会全面
2005年12月16日,北京帝景豪廷酒店歌剧院厅,六个小女孩以一曲欢快的小提琴拉开了“莎娃”童装品牌定位宣言发布会的序幕。孩子们身穿由“莎娃”量身定制的公主裙,俨然欧洲童
期刊
“跨越时空的对话”——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主题活动从9月到12月,将在全球20多个国家协同举办。活动的内容包括艺术表演、影视放映、学术讲座、研讨会、朗诵会及多媒体展示等。  中英两国2016年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活动已入佳境,共同纪念活动引起热烈的国际反响,参与组织有关活动的英方人士近日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必将成为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