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不韦与李斯的道德解读之作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至今,国人对于人物的品评,以德为先。从历朝历代执政者倡行的“百善孝为先”,再到人才考核、荐举时对其德行的重视,都无不反映出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是深植在国人心中的道德准绳。毋庸置疑的是,历史对于人物道德的评判,则更为严格、公正和客观。
   吕不韦和李斯,这两位支撑秦始皇帝国大厦的柱梁,一个是奉行“奇货可居”的大投机商,利用恰当的时机,结交秦国王子异人,完成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本万利”的投资,一跃成为秦王朝前期的权力制掣;一个是发扬“仓鼠理论”的郡小吏,步步为营,一个继而便成为秦王朝后期的肱梁。对于秦国乃至统一的贡献,他二人的功绩更非三两词句所能概述的。吕不韦从政期间,鼓励水利,发展经济,使秦国的国力大增;引贤纳士,为秦国招揽人才;同时继续对东方各国用武,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召集编著《吕氏春秋》,杂糅百家学说,顺应了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即将到来的秦帝国的建立与发展,作了新的理论探索;其中的思想精华,即使现在看来仍具有深厚的借鉴意义。而李斯,辅佐秦王嬴政执掌大权;上《谏逐客书》,挽救人才;开拓疆土,完成统一;批驳分封,提倡郡县,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这些千古之举,成就了李斯个人的万世不灭之功。
   然而,他二人并没有得到后人的推崇,更没有成为后世从政者的楷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他们从政功过的论断,多集中在他们在道德品行的失当上。吕不韦的投机手段,与昔日爱妾、嬴政之母赵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荐举嫪毐的祸乱之举,成为了“君子止于礼”时代的笑柄;而吕不韦也因此获罪,最后喝毒酒自杀。而李斯则被评为人品低下、道德卑劣之徒。为求功利、不择手段的作风,成就了李斯托身秦国这个大粮仓的勇气,却也成为他做出更明智、更伟大的决策之瓶颈。他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道义感和使命感,提议焚书坑儒;害死韩非;与赵高一起发动了“沙丘”政变,矫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又成为秦朝早早灭亡的罪人,而自己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咸阳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算他咎由自取。
   当然,今人对于历史的品评,更为立体化;用历史的眼光对待历史人物,早已经成为我们对待历史的宗旨。吕不韦和李斯,大秦王朝政坛最亮的双星,他们的是非功过,功大过大,历史自有定论。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古才能鉴今。因此,《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孙立群先生在这本《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的最后,不无深切地告诫世人:“吕不韦、李斯的人生之路对后人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要克服私心杂念,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不能像投机商人那样搞政治,也不能像老鼠那样不择手段求富贵。”
其他文献
“老涂”其实年龄并不大,年仅26岁,可是在技术革新上他算得上是“老格子”,参加工作7年来,他先后研制出SS3b型电力机车电子插件漏电流测试板\辅助机组保护试验台、便携式电力机车
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通信产业链,增值业务使得新型产业链间的企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随着增值业务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价值分配逐步走向合理均衡。拥有固定电
采用酶联双抗夹心法观察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19例血清中TNF变化。28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为28名健康献血员血清TNF含量之均值为3.59±3.19,以X±2SD=9.9ng/ml作为正常高
报道了β- CIT(2β-甲酯基 - 3β- (4’-碘苯基 )托烷 )及标记前体 (2β-甲酯基 - 3β- (4’- (三丁基锡 )苯基 )托烷 )的合成路线 ,化合物 IR、NMR、MS、元素分析等数据与结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领悟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作文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始终是一件头痛而又麻烦的事。但如果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创 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研究与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2005中国互联网大会已落下帷幕,惊讶于2005年中国互联网业的许多创新应用之余,又不免对互联网应用在不同人群间发展不平衡有些担忧。尤其是本刊参与推动“信息无障碍”工作(
龙大企业集团是一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外向型企业,拥有5个合资合作企业,固定资产8000万元,职工4200人。近几年来,龙大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科技首位意识,大
由广东省金属学会炼钢连铸委员会和广州市金属学会共同主办的2011年中南.泛珠三角十一省(区)炼钢连铸学术年会于2011年11月17~19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广钢集团副总经理、广
马克思以其唯物论的立场、辩证法的方法和前瞻性的眼光 ,阐明了人与自然双向依赖和双重建构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的环境意识对建构当代的发展观 ,特别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