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丰润天宫寺塔发现的石造像,是辽代石造像的精品,对研究辽代佛教文化以及石造像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河北唐山; 辽代石造像;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72-001
天宫寺塔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天宫寺塔公园内,建于辽清宁八年,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塔,高24米。该塔历代均有修缮。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1987年原丰润县政府组织对该塔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在拆除4-8层塔身时发现一个塔宫,在塔宫中发现了一批辽代文物,现将发现的文殊骑狮石造像和普贤骑象石造像两件文物浅析如下:
文殊骑狮石造像:残高31.9厘米,由文殊菩萨像和狮座两部分组成,像座下部和狮身背部有孔,用木棍相连接。文殊头部、右手及背光残失,半跏趺坐于莲座上,左腿向内紧盘,左手放在左腿上,右小腿下垂,右脚下踩小莲台。文殊菩萨上身着天衣,下身着齐胸千褶裙,裙在胸部和腹下部均系带,通身饰长璎珞,璎珞带在后颈部相系在一起。左右手臂搭缠帔帛,脚踝饰环。莲座花瓣硕大,莲瓣之间雕有弯曲向上的花蕊。狮子昂首竖耳,两目圆睁,张口露齿,做怒吼状,长鬃披肩,狮尾卷曲上翘与体相接。腿部粗壮有力,足踏莲花,矗立于一长方形台座上,背披鞍辔,胸前系铃。台座底部刻有“仁旺”二字。
普贤骑象石造像:残高40.2厘米,由普贤像和象座两部分组成,像座下部和象背有孔,用木棍相连接。普贤半跏趺坐于莲座上,与文殊相反,右腿向内盘起,左腿下垂,足踏于小莲台上。左手扶于左膝上,右臂抬起前伸,手掌向前,手指残。头戴筒状雕花宝冠,宝缯由肩至两臂垂于莲座上。两耳硕大垂肩,面部丰满,两眼微睁,唇厚鼻隆,神态端庄慈祥。普贤上身着天衣,下身着齐胸千褶裙,在胸部和腹部系带。通身饰长璎珞,璎珞带系于后颈部,并相互搭连于后背。帔帛上有珠饰,或由肩下垂,或搭缠于手臂上,或缠于身上。普贤背部有火焰形背光,背光透雕出于头形和身形连接于头部、肩部置于莲花座上。背光上饰火焰纹和连珠纹,下部残失。大象躯体硕壮,仰头拱背,两目前视,足踏于一长方形台座上,如身负重物用力向前状,象头部饰有雕花络佩,身披鞍辔。
辽代信奉佛教,特别是在辽圣宗、兴宗、辽道宗三朝(983—1100),辽代佛教达到极盛时期。丰润地区原属燕云十六州范围之内,原本佛教盛行。自937年归入辽朝后,在辽朝佛教大力倡导下,这一地区佛教不断发展壮大,丰润天宫寺塔正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据《大金蓟州玉田县永济务大天宫寺记》记载,“辽清宁元年有盐监张公曰成,爱其地,以为可起梵宇……清宁八年于寺之隅,浮屠一十三级,奉安舍利。”可知天宫寺塔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故而推断两尊石造像的年代应不晚于辽清宁八年。那么这两尊石造像为什么存放在塔内呢?“辽代另一个新现象是小型佛像制作兴盛起来,这是为了适应家庭个人供奉的需要”,可知这两尊石造像很有可能为张公家中供奉物品,在建塔时或为了供奉或为之以垂永久,同其他文物一同密藏于塔内的。
据《丰润县志》记载:“明嘉靖六年,地震有声,官民庐舍倾颓甚多。”天宫寺塔和塔宫内这两尊石造像在明嘉靖这次大地震中也遭到破坏。据塔内发现的明嘉靖二十年修塔碑记记载,天宫寺塔在明嘉靖二十年魏清等人组织了对该塔的大规模维修。当时所铸塔宫通风孔铁篦上文字“……修塔僧人能智、仁旺……”中的“仁旺”与狮座下刻的“仁旺”二字相同,狮座下刻的“仁旺”应为明嘉靖本寺僧人仁旺所刻。他们当时发现这批文物后,将两尊石造像连同其他文物又重新封于塔宫内。
我国佛教石造像是在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后发展起来的,晋代之后开始大肆盛行,唐代成为了中国佛造像的鼎盛时期。无论是表现形式、造像结构还是造型上均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辽朝虽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其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总体还是体现了中原地区特点。从历史传承看,辽代传承了唐代佛教造像的写实、丰满、生动、逼真的特征,同时受宋代的影响,特别是丰润地区原属宋代,其雕造的工匠很多为宋人,因而其特征又体现了宋代世俗化以及小件石造像雕造使用的特点。天宫寺塔发现的两尊石造像造型优美生动,结构比例匀称,装饰高贵华丽,无不是上述特征的体现。辽代在佛造像的发展上也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两尊石造像中,整体体现了北方刚健、雄壮之感。在细部刻画上,如“冠的高筒状,前高后低,反映了辽代佛教造像与契丹世俗文化的密切联系”。此外如丰满的面部、宽厚圆硕的肩胸、富有较强质感的千褶长裙、宽大饱满的仰莲花瓣、花瓣间出现的花蕊、狮子肘部卷曲毛发的表现等都是辽代所特有的表现技法。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分别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同释迦牟尼佛一起合称为释迦三尊。在华严经中,三者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故“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意为“美妙、吉祥”,代表了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其坐骑为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无比。台座莲花,代表了清静无染。普贤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象征穷极的大乘精神,佛教说他专管“理徳”,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而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天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他的坐骑一般为六牙白象,以表威灵,象征愿行殷深,辛勤不倦。
丰润天宫寺塔发现的两尊石造像,均为灰白色软质绵石雕刻,采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多种技法,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显示了辽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辽代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华书局,2010年
[2]黄春和.《浅论辽代佛像艺术》,《法音》,2009年06期
关键词:河北唐山; 辽代石造像;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72-001
天宫寺塔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天宫寺塔公园内,建于辽清宁八年,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塔,高24米。该塔历代均有修缮。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1987年原丰润县政府组织对该塔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在拆除4-8层塔身时发现一个塔宫,在塔宫中发现了一批辽代文物,现将发现的文殊骑狮石造像和普贤骑象石造像两件文物浅析如下:
文殊骑狮石造像:残高31.9厘米,由文殊菩萨像和狮座两部分组成,像座下部和狮身背部有孔,用木棍相连接。文殊头部、右手及背光残失,半跏趺坐于莲座上,左腿向内紧盘,左手放在左腿上,右小腿下垂,右脚下踩小莲台。文殊菩萨上身着天衣,下身着齐胸千褶裙,裙在胸部和腹下部均系带,通身饰长璎珞,璎珞带在后颈部相系在一起。左右手臂搭缠帔帛,脚踝饰环。莲座花瓣硕大,莲瓣之间雕有弯曲向上的花蕊。狮子昂首竖耳,两目圆睁,张口露齿,做怒吼状,长鬃披肩,狮尾卷曲上翘与体相接。腿部粗壮有力,足踏莲花,矗立于一长方形台座上,背披鞍辔,胸前系铃。台座底部刻有“仁旺”二字。
普贤骑象石造像:残高40.2厘米,由普贤像和象座两部分组成,像座下部和象背有孔,用木棍相连接。普贤半跏趺坐于莲座上,与文殊相反,右腿向内盘起,左腿下垂,足踏于小莲台上。左手扶于左膝上,右臂抬起前伸,手掌向前,手指残。头戴筒状雕花宝冠,宝缯由肩至两臂垂于莲座上。两耳硕大垂肩,面部丰满,两眼微睁,唇厚鼻隆,神态端庄慈祥。普贤上身着天衣,下身着齐胸千褶裙,在胸部和腹部系带。通身饰长璎珞,璎珞带系于后颈部,并相互搭连于后背。帔帛上有珠饰,或由肩下垂,或搭缠于手臂上,或缠于身上。普贤背部有火焰形背光,背光透雕出于头形和身形连接于头部、肩部置于莲花座上。背光上饰火焰纹和连珠纹,下部残失。大象躯体硕壮,仰头拱背,两目前视,足踏于一长方形台座上,如身负重物用力向前状,象头部饰有雕花络佩,身披鞍辔。
辽代信奉佛教,特别是在辽圣宗、兴宗、辽道宗三朝(983—1100),辽代佛教达到极盛时期。丰润地区原属燕云十六州范围之内,原本佛教盛行。自937年归入辽朝后,在辽朝佛教大力倡导下,这一地区佛教不断发展壮大,丰润天宫寺塔正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据《大金蓟州玉田县永济务大天宫寺记》记载,“辽清宁元年有盐监张公曰成,爱其地,以为可起梵宇……清宁八年于寺之隅,浮屠一十三级,奉安舍利。”可知天宫寺塔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故而推断两尊石造像的年代应不晚于辽清宁八年。那么这两尊石造像为什么存放在塔内呢?“辽代另一个新现象是小型佛像制作兴盛起来,这是为了适应家庭个人供奉的需要”,可知这两尊石造像很有可能为张公家中供奉物品,在建塔时或为了供奉或为之以垂永久,同其他文物一同密藏于塔内的。
据《丰润县志》记载:“明嘉靖六年,地震有声,官民庐舍倾颓甚多。”天宫寺塔和塔宫内这两尊石造像在明嘉靖这次大地震中也遭到破坏。据塔内发现的明嘉靖二十年修塔碑记记载,天宫寺塔在明嘉靖二十年魏清等人组织了对该塔的大规模维修。当时所铸塔宫通风孔铁篦上文字“……修塔僧人能智、仁旺……”中的“仁旺”与狮座下刻的“仁旺”二字相同,狮座下刻的“仁旺”应为明嘉靖本寺僧人仁旺所刻。他们当时发现这批文物后,将两尊石造像连同其他文物又重新封于塔宫内。
我国佛教石造像是在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后发展起来的,晋代之后开始大肆盛行,唐代成为了中国佛造像的鼎盛时期。无论是表现形式、造像结构还是造型上均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辽朝虽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其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总体还是体现了中原地区特点。从历史传承看,辽代传承了唐代佛教造像的写实、丰满、生动、逼真的特征,同时受宋代的影响,特别是丰润地区原属宋代,其雕造的工匠很多为宋人,因而其特征又体现了宋代世俗化以及小件石造像雕造使用的特点。天宫寺塔发现的两尊石造像造型优美生动,结构比例匀称,装饰高贵华丽,无不是上述特征的体现。辽代在佛造像的发展上也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两尊石造像中,整体体现了北方刚健、雄壮之感。在细部刻画上,如“冠的高筒状,前高后低,反映了辽代佛教造像与契丹世俗文化的密切联系”。此外如丰满的面部、宽厚圆硕的肩胸、富有较强质感的千褶长裙、宽大饱满的仰莲花瓣、花瓣间出现的花蕊、狮子肘部卷曲毛发的表现等都是辽代所特有的表现技法。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分别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同释迦牟尼佛一起合称为释迦三尊。在华严经中,三者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故“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意为“美妙、吉祥”,代表了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其坐骑为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无比。台座莲花,代表了清静无染。普贤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象征穷极的大乘精神,佛教说他专管“理徳”,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而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天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他的坐骑一般为六牙白象,以表威灵,象征愿行殷深,辛勤不倦。
丰润天宫寺塔发现的两尊石造像,均为灰白色软质绵石雕刻,采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多种技法,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显示了辽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辽代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华书局,2010年
[2]黄春和.《浅论辽代佛像艺术》,《法音》,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