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守护者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提涅这样的滑雪场,需要雇佣近300名工作人员来维护和运行滑雪牵引装置。大的维修工作主要在夏季进行,但是如果出现大风,而天气又比较湿润,可能会出现绳索结霜或者安全设施断裂的情况。这两位走在绳索上的电气技术人员正在对它们进行检查,顺便可以欣赏勃朗峰的美景,并且还不影响电动架空单轨缆车的运行。

  
  山峰上,滑雪道的顶点,总有一间木头搭就的棚屋,半掩在布满滑雪板的雪堆中。缆车到达这里时,滑雪者们跳出车厢,随即勇猛地冲下雪道,享受着寒风中的壮丽雪景,根本无暇看这间小屋一眼。他们实在应该留意一下它的——这间小屋是一个救助中心,可以暂避风雪,也可以由此呼唤雪道养护、救助人员,他们负责所有开放雪区的安全。
  法国的提涅滑雪站宣称自己能提供“世上最美丽的滑雪空间”,它有4个这样的雪道救助中心,其中一个位于佩斯峰,建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方,从那里可以俯视一片宽广的雪地:有上千公顷的森林、山崖、峡谷,遍布十多条滑雪道,从清晨到黄昏,有时甚至是深夜,都有滑雪者沉醉在雪粒纷飞的自由与快乐之中。救助人员会尽力为雪山上的人提供帮助,不论他们是不小心关节脱臼的滑雪菜鸟,还是在雪山上骑马被雪崩掩埋的旅行者。
  提涅滑雪站的养护、救助团队由56个人组成,男女都有,每天7点左右,他们会在太阳升起及滑雪者到来之前,登上雪峰顶端,在蔓延300公里的带标记的滑雪道上逐一查看昨夜的风雪可能造成的损坏,重新钉好倒下的路标或是被风掀起的保护网,在新的危险地带插上指示牌提醒路人,或是引发、排除潜在的雪崩,最后向雪站报告可以通行的雪道。随后他们会来到属于他们的那间小屋,这里几乎总是断电、断水,也没有厕所,但除非有人召唤,他们会在这间简陋的小屋中度过一天。最忙的时候,每天救援次数达40次,而每次救援往往需要至少两位救助人员,甚至需要4~6个人,这就需要他们日夜不停地轮班工作。
  这些救援者滑雪技艺超群,经过高山紧急救援工作培训并拥有精巧的炸药操控技能。他们每年至少有6个月在远离家庭的恶劣环境中生活,每月工资勉强超过2000欧元。但他们偏偏就是热爱这份“不稳定、累死人又危险的工作”。事实上,从气象学家到铲雪工人,从雪炮维护人员到雪崩搜救犬训练师,接受我们采访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全都满怀激情。“看看这些壮丽的风景,谁会对此感到厌倦呢?除了工资,这些美景就是最好的报酬。”说这话时,压路工阿兰·安帕乐正开着他的履带装甲车驶上一条倾斜60?的雪道,并准备驶入一个更加陡峭的阴暗山洞,他用绳子把自己绑在座位上,随行的我们也被紧紧绑在驾驶室里,因为车子倾斜得太厉害,身体的一边深陷入座位中,另一边却贴在了挡风玻璃上。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安帕乐所说的“壮丽风景”:从雪峰上望下去,在狂风暴雪的夹击中,山脚下滑雪站亮着的万盏灯火,不停地摇晃、闪烁。
两位追踪人员在危险地带进行搜救训练,他们必须攀爬陡峭的山坡,依靠直升机救出受伤的滑雪者。
在带有标记的雪道上发生事故,救援大约需要200欧元,雪道之外的救助则至少要花费1000欧元,其中包括641欧元的“基本费”,以及履带装甲车、摩托雪橇或直升机的费用和救援人员的报酬。
其他文献
年宝玉则是青海果洛藏民世代仰视的神山。山神祭祀日的祭台上,桑烟旋绕、吼声激越,孔武雄健的藏民身姿恍如战神重临。    6月上旬,在朝拜过阿尼玛卿神山后,我们在端午节那天傍晚来到了年宝玉则雪山,在山下仙女湖畔的草地上露宿扎营。  这座果洛草原上的神山是青海藏族果洛三部的发祥地,山下仙女湖畔的拉布则(意指祭台),就是传说中果洛祖先猎人与年宝玉则山神小女儿的成婚之地;他们的后代繁衍成了三大部落,三部落下
2016年11月11日,2016《中国国家旅游》年度榜单发布暨答谢晚宴在上海有130年历史的外滩新天安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主题为“至所未致 共益未来”,由《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主办,易城股份、上海太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内容总监刘天北和易城股份董事长、同济大学校董毛慰瀛分别致辞。  2016年是《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创刊五周年,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旅游媒体,一路走来,有读者、有
  
中国北方的土地上,有雄阔的大江大河,有成群的火山,有累居山林的少数民族,有国界上的文化交流。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以一城市之躯,将这些景观融为一处,成为一个北方景观的汇集之地。黑河是历史上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世居之地,鄂温克人将黑龙江称为“卡拉穆尔”,意思是“黑色的水”,黑河因此而得名。这里有著名的火山景观五大连池,也有隔江相对的中俄“双子城”,走在黑河的土地上,尽可以看到冬天的北方风景
摘要:介绍一套以U型管、果冻、饱和氯化钾溶液为主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具。应用该教具,能融合探究“盐桥电池、电解水、氢氧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实验,使实验过程具有结构简单、小巧轻便、易拿易用,现象明显,能长期保存等优点。  关键词:U型管;果冻;盐桥;实验教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96-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
我在北京城出生长大,儿时对野生动物的概念是小学校园花池子里的蚯蚓和蜻蜓,昆玉河边的青蛙和癞蛤蟆,还有居民区绿化带里的蛐蛐儿。长大后发现这些不多见了,还能看到的是一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家伙,比如长安街两侧枝头上的乌鸦,夏天的苍蝇、蚊子和一些蚂蚁。谈到变化,我还亲眼目睹了这个城市的人口从几百万变成两千多万,自行车和机动车的比例掉了一个儿,空气的成分除了春天的沙尘又加入了冬天的雾霾。当然还有一些变化是写在
拍摄人:陈建强    拍摄地点: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 拍摄时间:8月9日  INFO:佳能EOS-1D X Mark II,F8,1/250s,ISO 50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有300多个文化迥异的原始部落,其中最知名的是达尼部落,他们保持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形态,以及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化习俗。为了避免部落之间的冲突,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举办“山谷节”,让各部落有机会互相交流,增进了解。节日期间
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在于两点:撤离和遗忘,以及与之相背的“侵占”。一个人长久居住在他的出生地(这个出生地可以是一个延伸的地理概念),都会生出“出走”的冲动。一个身体与一个烂熟的地理厮守,身体也烂熟了,这非常类似于婚姻。人不只是身体的代词,还是灵魂的动词。当然有出走冲动的,也包括肉体。我曾经与人谈到“身体到”。我说我要能写点好文字必须身体到。我说的“身体到”就是体验。听话的朋友歪曲了我的话,把“身体
赵珩,1948年生于北京,出版家,收藏家,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的研究,著有《老饕漫笔》、《彀外谭屑》等。本篇选自他的《旧时风物》一书。  小时候听评书,记得最牢的就是评书艺人描述旅人路途活动的高度概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接下来便是不一日到达某某地界。细究这八个字,其实是废话,但数百里行程中只要不遇强盗劫掠或突发事件,这样八个字的概括也就足够了。  古人远行的目的何在?大抵是迁徙
对摄影师来说,因为疏忽而把照片拍得模糊实在是让人沮丧的事。但也有这样一些照片,画面不够清晰并未降低它们非凡的地位与影响力;还有这样一些摄影师,故意将画面拍得模糊,从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强烈风格。    摄影始于模糊    史学界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诞生于1826年,由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拍摄。由于技术所限,尼埃普斯使用沥青板感光,拍出的照片清晰度很差,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所以照片中出现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