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 渗透课改 稳中有变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作为进入课改第二年的湖北高考,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对它的关注还在继续。它不仅是对我们湖北课改效果的一次检验,还将指引着2014年湖北高考备考的方向。在此,我也就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体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回归教材,重视根本
  2013年的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继续延续了2012年湖北高考出题的特点——注重回归课本。今年高考的字音题也与课本发生了联系,且涉及的范围不仅是课文,还涉及到课本后面的“写作借鉴”“话题探究”部分。比如字音题中“踹水?摇竞赛?摇蘸酒?摇擂鼓助威”等词语均出自必修五的《边城》;“跋涉?摇陡峭?摇攀登?摇餐霜饮雪”均出自必修二的《直面挫折?摇学习描写》中的“写法借鉴”部分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一段;“善良?摇谦逊?摇璞玉?摇不事雕琢”均出自必修一《人性的光辉?摇写人要凸显个性》中的“话题探讨”部分;“荆棘?摇漂泊?摇青苔?摇红漆雕花”均出自必修一中的《大堰河?摇我的保姆》。
  字形题则完全延续了去年字形题的出题特点。去年的字形题的选词出自《囚绿记》《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文章。今年的“彷徨?摇愁怨?摇寂寥静默?摇凄婉惆伥”则出自戴望舒的《雨巷》,“顾盼?摇精捍?摇步履稳健?摇风神潇洒”出自《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商榷?摇典藉满架?摇旁稽博采”出自必修二中《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最后一段,其他项一些词也散落在教材中,如“禀赋”出自《哈姆雷特》。
  另外,文学常识题中有关《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的文学常识也基本出自课本。第十五题的名句默写的填空全部出自初高中的课本。第21题选自《雷雨》中的一段台词,让学生去探究,与课本联系密切。
  二、稳中有变,考查范围宽广
  2013年湖北高考试卷结构、出题形式相对稳定。
  首先,2013年湖北高考文言文出题及选材变化不大。选文选自《元朝名臣事略》中的《廉希宪事略》。近几年湖北高考文言文选文分别是:2009年是宋代苏辙的《孟德传》,2010年是宋代欧阳修的《原弊》,2011年考查的是西汉刘向的《谏成帝营陵寝疏》,2012年考查的是由南朝刘孝标注解过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家有名士》。综合近五年高考的文言文选文特点,考查以传记性质的文章和议论性质的文章为主,但来源非常广泛,各个朝代都可能涉及。这要求我们在备考和训练时要关注各个朝代中的此类文章。同时,根据湖北高考不断变化的特点,其它文体类型的比如游记、杂记等也要涉及。
  诗歌鉴赏题的考查也相对稳定。2013年高考考查了“词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和结合诗句鉴赏诗句风格的“飘逸”,这些考点我们在平时备考时都有涉及,并在考纲要求之列,所以相对稳定。但在考查上也有了细微的变化,注重对诗歌整体的把握。无论是考查全诗的情感还是诗句语言的“飘逸”都要联系全诗去理解分析。出题呈现出开放性,特别是第(2)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变化相对较大的则是阅读文章材料的选择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近年来湖北高考语文第二大题的选文一直以科技文为主。2009年的《数字海洋》,2010年的《中国古代的天文》,2011年的《中国建筑的“文法”》,2012年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分别涉及到科技、天文、建筑、哲学。但2013年高考则选入了一篇社会科学类的论述文——费孝通的《乡土本色》。这类文章原来多在高考试卷的第四大题才出现。
  而2013年的第四大题的现代文阅读也打破了近几年选文以散文、小说为主的传统,选入了一篇人物传记类文章——徐志摩的《罗曼·罗兰》。这让很多人始料未及。虽然问题设计相对稳定,和去年基本一样,但因为传记的特点,使得出题的方向有所不同。由此可见,湖北高考在选材方面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灵活性越来越强。我们在备考时要打破惯性思维,全面把握,广泛备考,否则,就会在高考中吃亏。
  第十五题的名句名篇填空,继续沿袭了去年8选5的出题模式,题型相对稳定。但考查比例发生了变化。2012年初中、选修和必修的考查比例是3:2:3。而2013年初中、选修和必修的考查比例是1:6:1,其中必修部分中建议背诵篇目和背诵篇目的比例是1:5。这种比例的变化说明了高考出题的灵活性。但从今年来看,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考查的比例最大,备考时不容忽略。
  三、问题具有开放性,渗透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在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中也体现明显。
  如第四大题现代文的19题,题目是“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该题沿袭了2012年19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特点,但探究的要求更高,去年仅要求结合原文探究,但今年该题要求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来探究,开放性更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另外,湖北高考第五大题的语用题,一直被看做湖北课改的试验田,每年都有所变化。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如第21题,选择《雷雨》的一段台词,把其两个版本中的不同拿出来比较分析,要求理由充分合理。这种题目开放性很强。分析时可从语气、句式、人物身份等方面入手。该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有主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鉴赏文段的能力。
  同时,新课程还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今年高考的20题就拿我们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郭敬明的作品销量相比,并对前者销量远低于后者的现象进行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的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同时还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事情以及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思考,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2题也极具生活性、时代性。该题沿袭了去年漫画题的考查特点,让考生看图,发挥想象写出一段画面。这幅图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是这个时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学生看图后应该有话可说。开放性强,让人想象的空间更大,同时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写话的能力。
  四、注重思辨?摇引导人生
  2013年湖北高考的作文是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从材料的表述层次看,第1句以问句作引,第2句从容器的方圆不同来说明“方圆”的不同应用,第3句对上句进行总结,第4句是借古诗句对第3句的总结进行强化,第5句则是由自然属性的“方圆”应用的不同过渡到人生也是如此。至此,“方圆”的含义就从自然属性的“方圆”扩展到人生中的“方圆”,从而赋予了“方圆”更多的象征寓意。从表述层次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可知其目的不在于让考生去谈具体的“方圆”,而是要求考生结合人生来谈,就是在人生路上要灵活的选择“方圆”。这里的“方圆”可以寓意为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先要对“方圆”寓意进行阐释限定,然后据此行文。因此这篇作文属于寓意类作文,考查我们挖掘词语寓意的能力。
  再者,出题者在材料中对“方圆”不存在褒扬哪一个,贬损哪一个,而是强调其各尽其妙。因此,我们写作时要把握住“方”“圆”两个方面辩证来谈。在两点中凸显重点。所以,又属于辩证立意作文,考查我们辩证行文的能力。
  五、应对策略
  鉴于2013年高考语文的出题特点,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备考中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重教材的学习和基础知识的积累
  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第一题的字音和第二题的字形基本上源自教材。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强调学生积累,落实好教材中出现过的字词的字音、字形。今年的字音题的选字,两项出自教材中的文章,两项出自“表达交流”,由此可见,只要是课文上有的东西,我们都要掌握,减少死角。
  熟读教材。如果对课文不熟,那么,对第5题这样的文学常识题就难以把握。
  注重借助对课文的学习来提高能力。现在的高考每年都有微调。我们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把基本的能力培养起来,才可能做到处变不惊。如第四大题围绕人物出题和我们平时上课的人物分析有很大的相通性。所以,这种选文也是向课堂的一种变相回归。只要我们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着重对相关能力进行培养,平时再注重积累,高三再系统复习一下,应对高考应该没有问题。
  2.研究考纲,以“纲”导考
  无论题目怎么变化,其考查方向和角度仍然在考纲之内。因此,我们在训练中,要认真研究考纲,按照考纲去备考。即便高考形式上有新变化,但由于我们平时把各项能力都培养起来了,无论它怎么变化,我们都能游刃自如。
  3.广泛阅读,提高能力
  无论是对《红楼梦》,还是《乡土本色》《罗曼·罗兰》这些文章,如果我们在平时阅读中涉及到了相关的知识,在考试中遇到,我们就更有把握做得更好。文言文各个朝代的书也要涉及一些。
  4.提倡探究,注重思辨
  注意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近两年的高考试卷都表现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或练习中要刻意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能力具备了,做这样类型的题目就很容易。这从很多考生从考场下来并不觉得该题很难就可以看出。
  思辨性考查主要体现在作文上。我们平时可以选择一些有象征寓意的作文题对考生的相关能力进行培养。对寓意象征类的作文,我们要发挥想象,合理引申,在分析行文时结合辩证法的两点中有重点的辩证思维,该类题目就容易攻克。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黄玉山,香港公开大学校长,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获得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植物生化学博士学位,并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成为英国生物学会院士及香港科学会院士。多年来,黄校长在香港多所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及行政工作。此外,黄校长一直致力于参与香港基础教育的政策制定、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等工作,曾任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主席(2001-2007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2001-2007年)、
【摘 要】从历年的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得分情况来看,学生成绩普遍不太理想,学生在回答此类题目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从而导致失分比较严重。本文分析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正措施。  【关键词】语文高考 诗歌鉴赏 答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是历年得分较低的一个题型,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缺乏对高考诗歌鉴赏答题规律的认识,学生
摘要: “溶液的形成”是初中化学学习混合物体系的代表性内容。以“自制盐汽水”为情境,延伸至利用盐汽水配制鸡尾酒、提取鸡尾酒中的色素及屠呦呦提取菁蒿素,学生在真实的系列情境所引发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自主建构结构化知识,而且领悟学科观念、方法和价值,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 真实情境; 深度学习; 溶液的形成; 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12003506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文本细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本文以教学《我与地坛》为例,从文本细读的前提、细读的方法和细读的姿态等方面,探讨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原则。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前提 方法 姿态    文本细读是上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提出的文学作品鉴赏方法,而今将其移植到了阅读教学中;其实文本细读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新出路,它是喧嚣之后的返璞归真,是“读书”传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5年9月22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访问上海时透露,英国将投入千万英镑发展英国学校的汉语课程,力争到2020年使学习汉语的英国学生新增5000名。这笔款项主要用于选聘和培训汉语课程所需教师。  奥斯本指出,汉语课程将比传统的语言课程(如法语和德语)更具适切性,英国人希望更多地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此外,汉语可以帮助英国年轻人在全球经济市场中获得成功。  英国教育大臣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量词的教学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在投入足够多的时间进行量词教学后,各式各样的偏误还总是出现在留学生的口头表达、作业和试卷上,造成量词难教、难学的僵化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专家学者从量词系源、留学生量词运用偏误分析、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等多个方面对量词进行了研究并对量词教学提出了建议。然而量词教学仍然需要更深层的理论指导,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推进对此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研究教
据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官网2018年3月9日报道,为适应国际化需求,芬兰将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改革,引进外籍专家,提高本国国际化水平。教育部预计,未来几年内,其国内英语教育需求将大幅增长,因此将改革的重点方向定为幼儿教育、外语基础教育、英语职业教育和教师技能发展教育四個方面,这也进一步加快了芬兰的教育国际化改革进程。  目前,教育与文化部正在筹备以英语(芬兰官方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为测试语言的大学入学
摘要:详细讨论了争议颇多的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第3-2题,对其精确解及计算误差进行了仔细的推导。由于题给数据的来源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吻合程度不高,导致解题答案有多种算法,其结果相差可达千倍。化学教学和科研中需对此引以为戒。  关键词:化学竞赛;数据不匹配;误差分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8–009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大学普通化学和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一定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教学设计的特征入手,探讨教学设计的意义和要求,以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为例,分析教学设计的关键点,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设计来阐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设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