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当中选出41例,对其麻醉处理方法、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41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式全身麻醉处理,在手术进行期间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死亡情况,在手术后共有5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2.20%,其中2例患者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性死亡,其余3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耐受度,提高麻醉处理方法的规范性,以此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存活和康复几率。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手术麻醉处理;麻醉方式;效果;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交通意外发生率逐渐提高,加之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导致急性颅脑损伤发病率逐渐提升,患者通常会伴有颅骨损伤、头皮损伤、弥漫性脑部肿胀、内出血或外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则会导致患者昏迷,严重危及生命安全[1]。本文即是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麻醉处理进行探讨,了解麻醉方法、麻醉效果以及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选出的4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从21岁至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61±8.36)岁。患者中因交通事故导致损伤的共有28例、因高空坠落导致损伤的共有11例、因硬物撞击导致损伤的共有2例。经临床诊断后,41例患者中具有硬膜下血肿的共有18例、具有硬膜外血肿的共有16例、具有蛛网膜下出血的共有7例。在手术开始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意识模糊、四肢功能障碍、气胸等症状。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41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处理方法。在手术开始前,需先为患者提供阿托品肌肉注射治疗,每人0.5mg,在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保证患者气道的通常。对咽部、鼻腔等进行检查,清除这些部位的分泌物或呕吐物。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进行常规补液治疗,并监控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尿量情况、血液二氧化碳分压等,如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需立即进行有创测压或静脉中心测压检查,确诊血压异常后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降低患者颅脑内水肿症状;选择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每人15mg,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增加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缓解颅脑内水肿症状。为患者选择的晶体液为林格氏液、胶体液为万汶,二者之间的浓度比为1:2至1:3之间[2]。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检查,并根据血细胞比容结果和实际出血量对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治疗。
  在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采用气管插管式全身麻醉处理方法,首先通过静脉通路为患者提供异丙酚、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芬太尼的麻醉处理,诱导快速插管操作,药剂的使用剂量分别为2.0mg/kg、0.05mg/kg、0.1mg/kg、3μg/kg。呼吸道插管与呼吸机进行连接,将呼吸机的频率设定为每分钟12次,潮气量设定在8ml/kg至10ml/kg范围,将血二氧化碳分压设定在25mgHg到30mgHg范围内[3]。在手术过程中可间断性为患者提供维库溴铵和异氟醚进行麻醉,并可以采用持续性提供异丙酚、瑞芬太尼的麻醉处理方法,麻醉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年龄、手术耐受度等进行选择,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血压进行调控。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结束后拔管或吸痰时,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刺激,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适度麻醉处理,降低患者机体因应激反应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避免呕吐物逆流阻塞呼吸道,降低患者窒息几率。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41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手术过程中患者麻醉效果平稳,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器官衰竭情况,手术完毕后在常规时间内苏醒,苏醒后前期患者呼吸、脉搏均正常,无明显呕吐、恶心等异常症状,意识清晰,部分手术前创伤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但仅表现为回答问题反应迟钝,不影响正常思维。患者均采用气管预留插管给氧处理,降低肺部负担。手术结束后期时,41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2.20%,其中2例患者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性死亡,其余3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
  3、讨论
  一般情况下,发生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情况,并且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在短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变化较为复杂,如延误治疗时机很容易造成患者颅脑永久性损伤或死亡情况。在急诊治疗时,一定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严格监控,如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尤其是在麻醉处理时需要严格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其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3.1对呼吸道的监测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是保证手术和麻醉处理的基础条件,对患者呼吸道内呕吐物、分泌物等进行及时的清理,并对各类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的因素进行排查。如患者颅脑部损伤较为复杂,应检查其损伤部位和脑内循环功能是否正常,保证脑灌注能够维持在正常状态下,禁止使用任何能够增加颅内压强的药物,避免出现脑缺血或二次出血症状。
  3.2麻醉诱导和平衡处理
  如患者在手术时被检测出具有颅内压强过高的情况,应在麻醉诱导时尽量调整患者颅内压强的平衡,同时降低其胸腹腔内的气压,降低患者因憋气或咳嗽引发颅内气压快速上升。为了避免在插管过程中引发患者交感神经敏感,引发呕吐或恶心,影响插管效果,可以酌情为患者选择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处理,降低患者神经反应敏感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利用异丙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强,减少颅脑内血流比例,这样就能够对颅内循环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保障,对于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尤为明显。如患者本身存在深度昏迷症状,可以在插管之间为患者注射肌肉松弛药物,降低其器官痉挛的情况,但不能采用全身麻醉处理,避免出现器官衰竭情况[4]。在整个麻醉诱导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心理、血压、脑氧分压等数据进行监控,将其稳定在规定值范围内,这样能够保证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生理状态的平稳。
  3.3手术过程中的监测工作
  在麻醉手术开展时,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体位不正、输血或输液量不当、药剂使用不当、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对患者颅脑带来的二次损伤,应该对患者的异常症状进行监测和及时的处理。其中在手术时如果通气量过大,就会引发患者颅脑内压强异常降低,引发脑血管中碳酸浓度降低,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此时必须要适当增加患者脑内血流量和氧气供给。同时,过度使用甘露醇等利尿剂或脱水剂也会引发患者颅脑内压强下降情况,一般将这种药剂的使用总量控制在1g/kg,这样可以在降低颅内压强的同时维持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颅内微循环的情况[5]。
  从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所采用的全身麻醉处理方法疗效加好,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死亡情况,在手术结束后期患者死亡率仅为12.20%,大部分患者均在手术后顺利出院,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裴远宾.瑞芬太尼在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1):148-149.
  [2]邓蓉,胡守震,踪念峰.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麻醉处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08):923-924.
  [3]裘伟琪,乐海伟.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02):246-247.
  [4]陈小兰.中毒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理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02(01):46-47.
  [5]陈绍洋,王强,熊利泽,等.甘露醇对颅脑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2012,18(02):295-296.
其他文献
当前土壤质量是困扰种植者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修复土壤、保护土壤健康迫在眉睫.肥沃的土壤通常富含有机质,而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形成越来越小的有机分子,这就是腐殖质,是丰富植物全面营养的来源.同时,微生物与根系、根际土壤一起组成了农作物的\'肠胃\',很多有益微生物与根系形成互补共生关系,在农作物各种营养的转化和吸收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多数矿物质元素依靠微生物的活动变为农作物可吸收的活性状态.因此生物菌肥具有改良土壤和增产的功效.
期刊
近年来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社会发展新时期信息技术开始向农业领域逐步渗透,对加速中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该文对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大田作物监测与产量预测中应用进行探究,旨在为大田作物高产生产提供相应理论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后临床上重要的应激相关性胃肠道出血(clinically important stress-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IS-GIB)的预测因素及其对近期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北京友谊医院连续收治的诊断为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的急性卒中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为CIS-GIB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依然是其中一项重要环节,防治成效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发展。在农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人机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该文将从无人机技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中的优势入手,对无人机技术具体应用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升无人机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整体水平。
棉花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当中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使棉花产量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该文将着重围绕智慧农业所涵盖的应用技术类型以及在棉花生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论述。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基层地区的农机装备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有巨大推动作用,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工程。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农机补贴的主要作用,然后论述了加强信息化管理对农机补贴的作用及工作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保肝治疗药学监要点。方法: 结合药品说明书和相关研究,为9例妊娠合并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保肝治疗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9例妊娠患者中3例顺利生产,4例症状缓解转出重症监护室或出院,2例引产。结论: 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保肝治疗实施药学监护,有助于选用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保证妊娠期妇女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肺结核;妊娠期;药学监护  结核
期刊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方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路越走越宽广。作为2021智博会分论坛之一的智慧农业高峰论坛今(23)日举行。本届论坛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重庆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重庆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宏等专家共同探讨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交流智慧农业发展成功经验。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8、IL-10、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检测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狭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感染类型分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4例为观察组,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32例为肺炎组,支气管狭窄、需做纤维支气管镜、无感染病灶的儿童31例为对照组。
高粱是汾阳小杂粮的主要作物之一,也是白酒的优质原料,市场需求大,有发展空间,发展高粱产业可带动农民增收.该文分析了汾阳市发展高粱产业的优势,介绍了当地的高粱生产现状与主要技术,探究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扶持力度、统筹产业发展的发展建议,以及具体的工作措施,以期打造汾阳市高粱优势产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