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的团队让人感到幸福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融洽的团队里工作,员工会更有归属感,从而提高个人在团队中工作的积极性;能通过团队的支持和关怀缓解在工作中的压力;因为向其他同事请教和学习更加容易;更快速地学习和成长能顺畅地沟通,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和个人的工作效率。
  如果在一个糟糕的团队,一切就会相反:员工会丧失归属感,团队缺乏统一的目标,造成个人的士气低落;员工压力大,无法向周围人倾诉和寻求帮助,个人的压力无法缓解;团队的其他成员不愿意帮助个人成长;沟通中不断出现矛盾和摩擦,影响工作效率。
  身处职场。首先需要的是抛开成见和野心、努力融入团队。在融入团队的同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必然给团队的其他人带来影响,而当他被团队的其他成员所认可时。这种影响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很多人都试图站在团队外面发号施令。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多数情况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融入团队的第一步。而有些情况也需要从工作外着手。
  我曾在一家美国公司做采购经理,刚刚加入公司就多次和质量部门经理有意见上的冲突。从公事公办的角度。我们的关系很难寻求突破,只会让矛盾激化。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从工作外入手:参加公司足球队,和质量经理一起在周末训练、吃饭、打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关系缓解了,建立了工作外的友谊。之后,在工作中的沟通也就自然变得顺畅起来。
  我们大家都想在一个好团队、融洽的团队里工作。但什么样的团队是好团队?如何界定一个融洽的团队?其实很多人对此的概念并不非常清晰。
  从公司角度看,既希望团队有统一的目标和愿景,能够产生良好的工作结果。同时,团队的目标又不能与公司的整体利益和方向有偏差。有的企业部门内部大家团结一致。但对上面的要求和制度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团队,固然是内部团结了,但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产生了冲突,也不是好的团队。
  从个人角度看,团队的目标和愿景能和个人的职业目标结合是最重要的,其次团队的氛围要融洽:讲协作,但并不一团和气,有意见和问题每个成员都能直言不讳地表达;同时有给个人成长发挥的空间。
  一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英文里有个词“interdependent”非常好——一方面,要“independent”,要独立,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和能力;另一方面是“inter-dependent”。要相互依存、彼此都提供支持和帮助。既独立,又相互依存,这是最完美的个人和团队的关系。
  既然是团队,有合作,就有各自成员承担的不同角色。“实干家”是任何团队都必需的,同时一个团队的任何人都必须在某些时候扮演实干家的角色。无论是团队的领导还是一般的成员。但是团队中需要不同角色的人,团队里除了“实干家”,还需要“协调者”、“决策人”。这种角色未必是固定的,往往会随着具体的项目和工作任务而变化。
  在一个好团队里,人们是需要获得回报的。通常员工定义好好做事,也就是“实干家”应该获得回报。事实是否如此?这个问题很复杂。第一,实干重要。但方向更重要。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第二,要看组织,某些已经有了问题的组织,未必会认可实干型的人物,相反投机钻营者更有空间。实干家要避开这些组织,或者选择从这些组织中离开。第三,实干很重要,沟通也同样重要。做得好,也要和别人分享经验,向上级汇报成果。自己做得好不够,还要帮助团队的其他人进步。
  如果没有获得认可,就要看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一,那么方向错误,赶快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吧,否则等待你的就不是奖励而是惩罚了。如果是二。组织有问题。又不想改变自己的原则,那么就选择离开。如果是三,闷头干活,不问其他。那么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不单要把事情做好,还要懂得沟通、汇报和分享。
其他文献
刘岩跟传统的管理者不太一样,他喜欢做所有员工的支持者。“我经常跟我的员工讲,我是你的老板。没错,所以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找我。比如说你资源不够时,有些事情你想不清楚时,需要在很短时间内突破目前的框框时,需要支持随时找我。”    放权,让员工成为权威    “现在我不坐办公室里,就跟大家在一起办公,新员工来找我签字,说工作一个月了才知道原来老板一直坐我旁边。”刘岩就是要让大家没有压力,他认为一个
期刊
心理学科班出身的李瑜,最近正忙得脚不沾地。她的创业公司禹容网络即将上线一个叫优谈网的新型互联网服务平台。这个被定位为提供“心之健康”的在线互动平台,旨在帮助用户积极地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而整个网站的模块设定和内容架构,除了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更多的还是来源于李瑜多年来在工作中的实践。在她看来,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来源,不仅是团队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所有团队成员愿意拿出真心对待他人。    
期刊
2000年,从实习生刚刚转正的Dasiy,被安排到一个项目组负责发送新闻稿。任务很简单,只需要把同事撰写好的新闻稿群发到各大媒体记者的邮箱里就可以了。新闻稿被修改过很多遍,最后一版同事忘记了做明确的标记。初入职场的Dasiy犯了个很多新人都可能犯的错误:不敢问。于是她把自认为最终的版本群发给了媒体,也让自己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Team Leader在抄送的邮件中很快发现Dasiy发送的不是最终
期刊
“我受益”是助人为乐之源    “Robert,能帮我解决下这个问题吗?我弄了好久都不行……”  “我帮你看看,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你试试看。”  曾经遇到这样的求助,Robert总是乐呵呵地揽过来:“我一会儿帮你做。”不过,时间长了Roben就发现同事们似乎把他的帮忙当做一种“福利”:太麻烦的事情、棘手的事情……没关系,找Robert帮忙就好!于是Robert变得超级繁忙,每天有无数忙要帮。而且
期刊
事件  Lina手里有10件待办事宜;领导Jeff希望委派Lina做一件紧急工作。    情景一  Jeff:Lina,这边有一个某某工作,我希望你赶紧处理下,我很快要看到结果!  Lina:……    情景二  Jeff:Lina,这边有一个某某工作,希望能交给你来做一下。  Lina:可是这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呀,能不能不要做?    情景三  Jeff: Lina,这边有一个工作,希望能交给你
期刊
做企业营运体检资深顾问工作的吴颖经常以项目经理的身份进驻到其他企业,要与企业团队共同相处三四个月来调查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常规的企业中,团队相对固定。但吴颖的工作不同,团队由几位顾问组成。根据项目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吴颖需要快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秉性和经验。根据他们的能力分配任务,又要带领团队与客户取得一致。    在客户团队里,要坚持第三方原则    咨询顾问进驻客户公司,首
期刊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总结其他公司的经验,刘峰对如何能给团队成员有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有他自己的观点:“团队建设实在是一件复杂而微妙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因管理者的风格而定。有些管理者喜欢‘事必躬亲’地指导;有些喜欢放权、去抓大方向,只要目标达成就可以。这两种领导其实都可以把团队建设好。最重要的还是你是否了解你的团队;你是否知道团队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再围绕着这些去做激励和指导。
期刊
哈佛大学生物医学院最新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体衰老死亡的奥秘:人体衰老死亡,不是由于人体内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而是因为部分细胞产生了变异,不肯继续跟其他细胞团结协作,造成人体的很多机能无法正常运行,于是导致衰老。人体内的千百万细胞都是由最初的受精卵分裂而来,人之所以能拥有健康和生命,全都是因为这些细胞的团结协作。  企业犹如人体,员工犹如企业的细胞。相同的道理,企业也需要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  最近读了
期刊
灵思传播机构内部架构调整前,张辉可能是灵思身兼职务最多的人:媒体监测部、IT研发部、信息系统管理部、网络运维部、市场品推部、行政部、法务部都由她兼任负责人,而当时灵思已经是一家拥有500多名员工、两个分公司的公关公司了。不过,即便是在灵思的整个架构调整为集中而扁平的现在,张辉的Title上仍然有“兼”:灵思传播机构总裁助理兼综合支持部总监。负责如此多、并且看上去专业技能要求各不相同的职能部门。实在
期刊
本次调查的灵感,源于编辑参加的一个青年论坛峰会上的小游戏——心理学上著名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根据职业倾向特点聚合在一起的参会人员,要与刚刚认识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经历认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浓缩的“职业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的氛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朋友以及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在这个游戏中,人与人之间都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忠实的战友。相比这样一个虚拟、浓缩、简化的职场团队。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