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做好“传道受业解惑”,老师要提高自身修养,这样能自身生命厚重,生活快乐,教育鲜活,课堂丰富多彩,“道”如泉涌,沁人心脾。
【关键词】自身修养 生命厚重 生活快乐 教育鲜活
趁周日,专门去了趟新华书店,看看又有什么新的精神食粮可以让自己缓解一下读书的渴望。正悠然于各书架之间,突然,“教育与人生”四个大字映入我眼帘,我当即随手抽出翻看翻看。对于梁漱溟先生,我并不熟悉,更不用说对他教育思想的了解。短时间内,我不可能深入去阅读,更不可能谈研究了。但其中有篇文章却深深影响了我,题目叫《谈修养》。这个话题很老套,也被众人反复谈论过,但梁先生一席质朴简洁的话语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我想,不论做学生或教师,还是为一个有成就或普普通通的人,都要先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唯有有修养,方能让生命厚重。一谈修养,必论何谓修养。梁先生说:“修养是一种功夫,一种认识自己,使自己力量增强的功夫。这种功夫是对生命而下的功夫。”教育是对旁人用的功夫,而修养是对自己下的功夫。既然,修养是个于己有利的东西,那谁又不该去追求呢?那修养的内涵有哪些呢?我想,这修养既有共性的内容,又有个性的内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标准,它的内容也不一样。诚信、正直、善良、感恩、团结、友爱一类应属于所有人应有的修养,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为“堂堂正正的人”;听从师长教诲、谦虚好学、敢于探索一类则是所有求学者的修养,有此修养者,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必为有进步者。因材施教、爱生如子、精益求精一类当是我们为师者所孜孜追求的。人,生而为人,但怎为顶天立地之人?那便在修养的不同了。生命,人人有之,但何为有意义之生命?那也在其修养的高低吧。
唯有有修养,方能让生活快乐。人生在世,甚是不容易。但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乐?世间快乐者有之,但真正能在困苦中仍保快乐之心者定是有修养的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若整天愁眉苦脸,心绪郁闷,又怎么能做好事,过好生活呢。梁先生的“有以自乐”四字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他说:工作愈重,做事愈多,如果在工作中不能自乐,那真苦死了!要想培养生命更大的力量,要愈工作愈乐!愈做愈有力!别人看他太苦,但在他很好、很乐。非做到“有以自乐”不可!这种修养于己于人有利,于事业于人生有利。只要具备了这种修养,那再苦再累的活便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我们也就不觉得苦和累了。
唯有有修养,方能让教育鲜活。在于教育者,更应做到有修养,且不谈大道理,什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此类。因为,要想成为有修养者,必具有诸多优秀品质。梁先生认为,一个人要想有修养,“思想上要有出路,要发愿,要反省,要有规律的生活”。而所有这些,无不是教育者所必不可少的素质。由此,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的成效性,就会把目光放长远,近如聚焦高考,远当放眼学生的人生前程规划。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那我们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将学生近斯的高考和远期的成长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也就会挖空心思去琢磨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如何提高学生内在的修养。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状况,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最优的形式和最佳的效果呈现给学生。具备了这些修养,我们就真正做到了如魏书生所说的,将每个学生都视为“一个宏大的世界”,那我们也就将教育视为“一份神圣而快乐的事”。
做一个有修养的教育者,于己严格要求,“有以自乐”的心态,才能将学生放在心中,才能将教学活动视作生活来经营;于学生耐心教育,便能想其所想,授其所用。
【关键词】自身修养 生命厚重 生活快乐 教育鲜活
趁周日,专门去了趟新华书店,看看又有什么新的精神食粮可以让自己缓解一下读书的渴望。正悠然于各书架之间,突然,“教育与人生”四个大字映入我眼帘,我当即随手抽出翻看翻看。对于梁漱溟先生,我并不熟悉,更不用说对他教育思想的了解。短时间内,我不可能深入去阅读,更不可能谈研究了。但其中有篇文章却深深影响了我,题目叫《谈修养》。这个话题很老套,也被众人反复谈论过,但梁先生一席质朴简洁的话语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我想,不论做学生或教师,还是为一个有成就或普普通通的人,都要先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唯有有修养,方能让生命厚重。一谈修养,必论何谓修养。梁先生说:“修养是一种功夫,一种认识自己,使自己力量增强的功夫。这种功夫是对生命而下的功夫。”教育是对旁人用的功夫,而修养是对自己下的功夫。既然,修养是个于己有利的东西,那谁又不该去追求呢?那修养的内涵有哪些呢?我想,这修养既有共性的内容,又有个性的内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标准,它的内容也不一样。诚信、正直、善良、感恩、团结、友爱一类应属于所有人应有的修养,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为“堂堂正正的人”;听从师长教诲、谦虚好学、敢于探索一类则是所有求学者的修养,有此修养者,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必为有进步者。因材施教、爱生如子、精益求精一类当是我们为师者所孜孜追求的。人,生而为人,但怎为顶天立地之人?那便在修养的不同了。生命,人人有之,但何为有意义之生命?那也在其修养的高低吧。
唯有有修养,方能让生活快乐。人生在世,甚是不容易。但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乐?世间快乐者有之,但真正能在困苦中仍保快乐之心者定是有修养的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若整天愁眉苦脸,心绪郁闷,又怎么能做好事,过好生活呢。梁先生的“有以自乐”四字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他说:工作愈重,做事愈多,如果在工作中不能自乐,那真苦死了!要想培养生命更大的力量,要愈工作愈乐!愈做愈有力!别人看他太苦,但在他很好、很乐。非做到“有以自乐”不可!这种修养于己于人有利,于事业于人生有利。只要具备了这种修养,那再苦再累的活便是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我们也就不觉得苦和累了。
唯有有修养,方能让教育鲜活。在于教育者,更应做到有修养,且不谈大道理,什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此类。因为,要想成为有修养者,必具有诸多优秀品质。梁先生认为,一个人要想有修养,“思想上要有出路,要发愿,要反省,要有规律的生活”。而所有这些,无不是教育者所必不可少的素质。由此,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的成效性,就会把目光放长远,近如聚焦高考,远当放眼学生的人生前程规划。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那我们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将学生近斯的高考和远期的成长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也就会挖空心思去琢磨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如何提高学生内在的修养。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状况,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最优的形式和最佳的效果呈现给学生。具备了这些修养,我们就真正做到了如魏书生所说的,将每个学生都视为“一个宏大的世界”,那我们也就将教育视为“一份神圣而快乐的事”。
做一个有修养的教育者,于己严格要求,“有以自乐”的心态,才能将学生放在心中,才能将教学活动视作生活来经营;于学生耐心教育,便能想其所想,授其所用。